起点小说网 我的梁山我做主 第二百七十章 耕种大礼

第二百七十章 耕种大礼

目录:我的梁山我做主| 作者:关山血色| 类别:历史军事

    这时,他猛然发现有人钻进了被窝,睁眼一看,只见那个名叫念烟的宫女脱得一丝不挂,钻进了被子。找械素材就到王伦问道:“你这是要作什么?”

    念烟羞怯怯的回道:“给丞相相公暖脚。”

    王伦问道:“你给当今圣上暖过脚吗?”

    念烟低着头,红着脸,低声道:“奴婢还是处子之身。”

    王伦没有再说话,刚刚躺下,那念烟将王伦的一双脚抱在自己胸脯怀中,一股暖意,从脚尖直窜王伦的脑门,让他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觉受用。

    又过了十余rì,从江南各州各县来的官员越来越多,这原本就繁华的金陵城更是烈火烹油,锦上添花。

    吴用的左丞相府邸与王伦的相府隔着一条街,此时的吴用府邸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总管家务的官家督促着二十多个仆役不停地清运院落、门庭与车马场堆放的平rì里不用的些物什,才堪堪容得流水般的车马停留转圜。到左丞相府拜访的,都是清一色的达官贵人。他们驾着华贵的马车,有得乘坐着四人抬的形,穿着各自的官服,谈笑风生地联袂而来,

    有的愁眉不展。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喜笑颜开,有的沉默不语,有的高谈阔论,有的侧耳倾听,在虎踞龙盘的新都城中映出了另一道风景。

    左丞相府的正厅早已经满当当无处立足,连临时应急在庭院中搭起的防雨棚下,也站满了身着大宋朝知州知县服色的宾客。

    官员们挤挤挨挨地走动着,若遇到熟识的人便相互寒暄,却都只是高声谈笑着社稷出了丞相相公这般的绝世功臣,是社稷之福。江山之幸之类的万能话语,时不时爆发出一阵舒畅之极的轰然大笑。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谈论邦国大事,也没有一个人谈论这次被召到金陵来的原因。尽都在闲扯,却无不兴味盎然。

    “哎,杨兄台,你们说这梁山贼......不,是梁山第一谋士智多星吴用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是爱钱,还是好色,咱们如果早些能有些消息,也不至于在这里干等啊”说话这个汉子,约莫三十出头,白净的脸上两个绿豆般大小的眼睛下。两边小胡子显得的别的显眼。

    那杨兄台的年纪和小胡子差不了多少,只是一脸的麻子,一眼看去,就觉得这人不是一个易于之辈。那杨兄台道:“李兄台,你我过去都在岭南为官,天高皇帝远,你我兄弟想怎么着便怎么着,那里和这些——”他故意放低了声音:“那里和这些贼寇有过一丁半点的关系,早知道那王伦能坐上江山,咱们兄弟早就去投靠他了。那里还用这样战战兢兢的站在这里,等候别人吆喝?”

    那李兄台道:“说来也是,人家常说,铁打的江山,流水的衙门。今朝看来,这偌大的大宋王朝。说跨便跨了,没有任何征兆,看来这江山啊,有时候也不是铁打的啊。”

    那杨兄台道:“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事到如今,说这泄有什么意思?你就没有一丁点的消息,这吴用他好什么?这次小弟从钦州待来了五十万两银子,只为再买个钦州知州做做。”

    “哦,五十万两,杨兄台,手笔不小啊,看来这几年的钦州知州你没白干啊,这银子恐怕都捞的没地方装了吧。”

    这姓杨的和姓李的二人正有一沓没一沓的说着话的时候,一个白面书生打扮的中年人也挤进了人群,当他听了杨李二人的对话后,笑着问那杨兄台道:“这位兄台,五十万两就买个知州,这银子是不是花得多了些?”

    杨、李二人打量了一眼面前这个中年书生,一起哂笑。李兄台问道:“你是从那里来的啊?”

    那白面书生道:“在下从明州来。”

    李兄台一听地名,再次哂笑道:“难怪难怪啊,明州靠近海边,除了打鱼就是打鱼,能有什么油水可捞?”

    “那......那你说的那钦州更是靠近蛮荒之地,那里又有什么油水捞呢?”

    杨兄台一副趾高气昂的老前辈的样子问道:“你在明州做了几年的知州啊?”

    “才......才一年。”

    “那倒难怪你不通生财之道啊。”那杨兄台道:“咱们钦州你知道出产什么吗?”

    “出产什么,还请兄台赐教?”

    “钦州临近柳州,你说出产什么?”

    “木材?”那书生恍然而悟。

    “看来你还不是很土嘛?”

    “那......那木材又能只得几个钱,只得兄台花费这般多的银钱去那里为官吗?”

    “哎哟,这位知府,你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啊?”那杨兄台已然有些不耐烦了。

    “还请兄台指教。”

    “朝廷修建宫殿的木材从那里来?都是从柳州运去的,这柳州的木材本就是天下极品,价格昂贵,再加上人扛马拉,价格便更是昂贵,如果小可与柳州知州说好,朝廷再要木材,就让用我钦州的木材去抵,得了朝廷的赏赐一人一半,而柳州的原产木材,我们再将他运到别处去,那就可以卖上更好的价钱,这其中的ā作猫腻,可不是你一个海边来的穷知州所能了解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白面书生似有所悟的微微点了点头,便不再问下去了。

    这白面书生,不是别人,其实正是梁山军的大头领,当朝的丞相王伦。王伦听说各地来的官员,都在吴用的府邸中聚齐,这让他奇怪不已,于是他便乔装成一个明州知州来一探究竟。

    而王伦的举动正好被吴用的官家偶然发现,这官家过去跟着吴用曾经见过一次王伦,今朝见了,他自然认识,于是急忙撇下众人,乘着王伦没有主意,匆匆忙忙进了内堂,去向吴用禀报。

    吴用听了这官家的禀报,先是一惊,但随即却沉下心来。

    那官家问道:“老爷,要不咱开了中门迎接吧?”

    在古代,似这般高门大院,一般中门都是紧闭的,来了同僚故友拜访,主人家也只会开侧门相迎,而只有似王伦这般尊贵的客人,才会大开中门迎接。

    吴用道:“不用理会,你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那......那要是丞相相公问罪下来.......”吴用一听这话,不耐烦的喝道:“这是你一个管家该说的话吗?你该做什么便做什么去,休在这里聒噪”

    那管家本吴用这般一喝,急忙低着头,乖乖的下去做自己做的事去了。

    吴用之所以不开中门迎接王伦,一来,开门迎接,似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二来,这些外来的官员,他还一个未见,怕什么?怕由何来

    三rì后,耕种大礼在金陵城南召开,各地来的官员整整齐齐的排列在田埂之上,恭恭敬敬的看着这场无聊的游戏。赵桓举着一柄裹了明黄缎子的锄头妆模作样的在天地里锄了几下,这时一支陪在赵桓身旁的王伦将手一伸,示意赵桓将锄头给他。赵桓哪敢有半分违逆,急忙双手将锄头奉到王伦手上,王伦也举着锄头胡乱的锄了几下。

    在王伦身旁的吴用,一见王伦锄地,立刻伏在王伦脚下,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场的所有官员,和在远处围观的百姓,甚至包括赵桓,也都一起跪在地上,起身欢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伦见了这场面,心中顿时升起了一种莫名的快感:这皇帝做起来确实有些味道啊王伦享受过后,见赵桓也跪在地上,嘴角冷然一笑,将赵桓扶将起来,道:“陛下,臣子们都是在拜你,你这样跪下是要置臣于何地啊?”

    赵桓听了这话,连称:“丞相多虑了,多虑了,朕......朕没有什么其他的用意,还请丞相,请丞相放心。”

    王伦握着赵桓的双手道:“陛下没有其他用意就好,只要陛下没有其他用意,微臣也断断不会有其他的用意,只要陛下待臣忠厚,微臣也断断不会为难陛下,哪怕有朝一rì,陛下非要将这天下的重担交给微臣来挑,微臣也不会对陛下有任何其他的用意,陛下只管将心放到肚子里面便好。”

    赵桓一听这话,不知是感动,还是害怕,竟然哭了起来。恰巧这一幕被官员们和百姓们看去,这分明就是一副君臣和谐相处的盛世之图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梁山我做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梁山我做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