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之大科学家 三二四、莫谓求名沽世誉

三二四、莫谓求名沽世誉

目录:重生之大科学家| 作者:何事公| 类别:历史军事

    一直在边上默默无声的夏元瑮,此时放下茶杯说道:“两年增选一次?而且没有名额限制?这不大好吧!”

    “为什么这么说?”李复几反问道。

    夏元瑮道:“虽然中国本土在明清以前也有科学技术萌芽,毕竟支离破碎不成系统。中西交通之后,欧洲几何学、天文学等渐次传入中国,才使得中国士大夫知道经世之外尚有此等格物致知之学。但当时士大夫以八股为进身之阶,除高头讲章之外束书不观,风气使然,科学技术依旧沦为杂学小技,不为学者所重。直到道光年间,国门为西洋坚船利炮所破,部分明智之士渐渐意识到西洋科学技术的厉害,积极向欧美各国取法以求自强。但当时所寻求的主要是造船、造炮技术,国人并不关心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

    “情况真正得以改观要到光绪前后。最初的尝试是同治末年陆续派遣四批留美幼童,目的是想让这些儿童从小开始接受西方的正规教育,通过十五年的培养能够娴熟外务、精通技术等,成为外务人员或工程师。这里面便包括对西方科学技术的系统学习。只可惜计划中途夭折,留美幼童被全部召回,让中国士子再次与科学技术失之交臂。“”看

    “第二次尝试是维新变法时期,不仅晓谕在全国成立各类中小学堂,还在京城创设了近代第一所国立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里面设有算学、农学、矿学、格致学、地理学、工程学等课程。这标志着科学技术正式为国家和士子所认可。当是孙先生就在大学堂弘文励教,并陆续发表多篇重要论文,揭开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幕。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孙先生还编纂了全套中小学教科书以及多种大学读本,使得中国学生终于可以系统学习到最新、最先进的科学知识。

    “就算不提戊戌政变到庚子国变之间的变故,满打满算,科学技术进入我国大学课程才不到十五年!这十五年间,总共才毕业多少个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又有多少是学习科学技术的?学习科学技术的又有多少能够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这些年来,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年青人出洋留学,近则日本。远则欧美,不说取得博士、硕士学位,单说正规大学毕业的学习科学技术的学子又有几人?

    “孙先生成立中华科学院并遴选院士。本意是对做出重大贡献的科研工作者予以褒奖,可谓用心良苦!可是现在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普遍水平低下。水平高者如孙先生、孙夫人,乃是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放在任何一个国家当选院士都绰绰有余。而水平低者如夏某。只不过是在学校里读了几年书、写了几篇不入流的论文而已,尚未踏入学术之门。即便如此,夏某在学校也算学有所成。何况其他不如夏某之辈?

    “中华科学院院士要是按照孙先生、孙夫人的标准,即便标准有所降低,只怕全国入选者也不过一手之数;若是降低标准来勉强凑数,只怕入选者在孙先生面前会汗颜无地,更会有损中华科学院的名声。既然现在都凑不齐入选人数,为何还要两年增选一次?”

    夏元瑮所言极为有理。某一个人的学术水平或许会奇峰突起。但要想提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却很难一蹴而就,这不仅需要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几代人的辛苦努力。

    比如真实历史中的中央研究院,它成立于1928年,在创设之初组织条例里就有选举会员(即后来的院士)的规定,但因为当时国内学术研究基础很差,还没有成熟的学者,只好暂时搁置。这一搁置就是十八个春秋,再次动议已经是抗战胜利的194年3月,经过分组审查、一次普选和四次补选,才终于凑足了一个吉祥的数字:81。在这首届81名中研院院士中,数理组28人、生物组25人、人文组28人,都是蜚声中外的学术大师。

    有人曾以此来攻击现在院士水平远不及民国,殊不知那81人(如果只算自然科学界的话,那就只有53人)是五十年科学教育才积累下来的精英,浓缩的都是精华啊!而现在呢,每两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就要进行一次增选,每院增选人数少则30人、多则50人,如此一来,名声和影响力难免被摊薄,自然难以被世人所周知。

    李复几道:“依着浮筠贤弟的意思,就是建议中华科学院暂时不评选院士喽?”

    夏元瑮点点头:“正是!”

    陈传瑚却道:“不妥、不妥!正因为我国现在科研工作者水平普遍低下,我们才要设立‘院士’这个最高学术荣誉称号。为什么呢?现在学生之所以更多选择法政、经济等学科,是因为毕业之后可以做官发财,而学习科学技术呢,只能当老师或者去工厂做工。在现今社会,做老师和做工都是没有前途的,他们也在这种环境下只能昏昏噩噩地混日子,浑然忘了读书时候的所学与梦想。而设立‘院士’荣誉,则相当于为学习科学技术的青年树立一个奋斗目标,让他们不至于沉沦。而且现在正值民国肇始,我们应当趁此良机为后世立下轨范,免得将来积重难返。”

    李复几道:“谨庸贤弟的意思是先设立‘院士’称号,等到适当机会再评选?”

    “为什么现在不能选?”陈传瑚反问道。

    夏元瑮皱眉道:“难道让某些人滥竽充数?”

    陈传瑚道:“不用,按照孙先生、孙夫人的标准来遴选就行。全国能找到三人就三人,能找到五人就五人,宁缺毋滥。大不了先把院士名额定为十人,以后人才辈出的时候再修改院士名额便是!”

    李复几道:“谨庸贤弟建议对院士设置名额限制?”

    陈传瑚道:“自然要设置名额限制!任何事物都是以稀为贵,院士名号也不例外。要是逢人就送上一顶院士的帽子,谁还把院士当一回事儿?如果把院士名额设置限制,反而很多人会趋之若鹜!”

    孙元起要是在这里听到这番话必然大点其头。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总额倒没有限制,不过每次增选都规定增选总数不超过60名,这就导致无数英豪在此折戟沉沙。但因为院士名号的崇高,这些英豪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甚至一大批七十好几的老头子还在为此身外之物孜孜不倦的努力。如果说70出头还能理解,毕竟名利之心未死,还想负隅顽抗一次,但那些年近八旬的老先生参与这项运动又何苦来哉?比如2001年参加工程院增选的丁大钧(东南大学,78)、2003年参加工程院增选的王慧炯(国务院发展中心,78),说起来真是令人扼腕!

    然而院士评选并不是因为你年长就会特别照顾,尤其是近些年,在增选的时候就明文规定候选人年龄原则上不得超过65周岁(中国工程院为70周岁),超过年限的便需要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荐。即便侥幸进入有效候选人名单,年长的候选者也会最先成为炮灰。每当这个时候,那些七老八十的老学者就会黯然神伤良久。而南京大学的唐雯霞教授更是因为当选院士无望而驾鹤西去,真是可怜可叹!

    相比之下,某些私人创办以牟利为目的的“国际××科学院”、“皇家××科学院”野鸡院士,明码标价5000块钱一顶,从通讯院士到院士、再到资深院士一应俱全,量大从优,任君选购。却没几个人真拿它当回事儿。

    李复几道:“要以孙先生、孙夫人的标准来衡量,经世大学倒还有几个人勉强够格,比如研究肺鼠疫防治的伍星联先生(伍连德)、首先提出反物质说的张少涵(张贻惠)等。至于全国别的地方,只怕是一个也无吧?真要依照谨庸贤的弟建议,首批院士会全部花落经世的!”

    何育杰想到另外一个问题:“那院士该如何选举产生?”

    李复几道:“这倒简单!最初的时候,院士人选建议由孙先生直接圈定。以孙先生的学术地位和卓绝见识,想来大家应该没有意见吧?等以后中华科学院步入正轨,可以由教育部属各所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下属各学会推荐,在院士大学投票选举产生。”

    何育杰又问:“那推荐的标准是什么?编了多少本书,发了多少篇论文,还是获得多少项专利?”

    李复几笑道:“吟苜贤弟说的那几项自然也是重要的标准,不过更重要的标准应该是国家科学技术奖。据孙先生说,这个奖项将由教育部出资设立,由教育部、中华科学院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学会联袂评出。从今年开始,每年评审一次,用以重奖那些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大科学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大科学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