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故事(十)
目录:穿越时空打酱油|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临川乃是才子之乡,历代以来名儒巨公彬彬辈出,不可胜数。(读看看小说网)唐举人原是当地的俊杰,年纪轻轻的便中了举人,心里自视甚高,本来以为会试必然金榜题名,即使不能独占鳌头,至少一个二甲进士轻松到手,不想竟名落孙山。因为离家前将话说得太满,此时便没脸面回去,只好在京城谋个差事,预备三年之后再试一回。他虽有才学,毕竟是外乡人,人生地不熟的,工作哪有那么容易找到?淹蹇了两月,经同乡推荐到林家应聘。
知道这家招聘的是幼儿教师,唐举人心里有些委屈,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了。面试在林家大厅里举行,李春燕隔着帘子问了几个问题。唐举人口里对答如流,心下却吃了一惊,原来京师乃是卧虎藏龙之地,连女人都深通经典。考虑到林家提供的优厚待遇和自己日渐菲薄的荷包,唐举人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好在三个学生年纪幼小,差事倒也轻省,唐举人有许多时间预备下一科考试,倒也很满意。
入职一段时间之后,唐举人与林家常来接送孩子的几个家人混熟了。仆人们告诉唐举人,林姑娘五六岁的时候跟着贾进士读了三四年书,后来中过探花的林老爷辞了官,又亲自教导了两三年,林老爷去世之后姑娘忙于料理家业抚养弟妹,读书之事便撂下了。(读看看小说网)唐举人想着这林氏数年不学尚且如此,那林探花和贾进士的学问可想而知,立时收了自傲之心,尽心教导学生之余,刻苦温习功课。
三年后唐举人中了进士,辞馆做翰林去了。正在春风得意时,唐翰林的家乡忽然传消息,唐翰林的夫人病逝了。唐翰林与夫人虽是少年夫妻,有结发之情,终究还得再娶。唐老太爷知道儿子今非昔比,不是寻常乡野村妇能匹配的,因此特意来信嘱咐,京师若有合适的名门淑女,只管自行求聘,若是实在寻不到时,他再在故乡为他另聘一妻。唐翰林也正有此意,便在同年、同门、同僚相聚时悄悄将丧妻之事说了,只是发妻才丧,不好将有意续娶的话明说出来。
唐翰林以为翰林院的庶吉士号称储相,不愁没有名门望族将女儿嫁给他。但是毕竟他是二婚,发妻又留下二子二女,庶吉士又不是当朝宰相,世家大族岂能打发嫡出小姐填唐家乡下妇人的房?虽说唐翰林自己不挑嫡拣庶,可那些大户人家的主母知道庶吉士多有平步青云的,哪能容得日后嫡子反在庶女之下?是以唐翰林前后寻了一年多,竟没有寻到一门中意的亲事。失望不已的唐翰林那日路过林家后门,忽然想起旧东家来。
在林家做了三年的西席,唐翰林颇知道林家家境。林氏的模样虽然不曾见过,她的三个异母弟妹都是聪明俊秀的,想必林氏的长相也不会太差。林如海生前中过探花,许多同门、同年皆是官场中的实权人物,“林如海的女婿”虽然不是一块金招牌,却是他能捡到的最好的招牌——若是这门亲事成了,与前辈们拉关系攀交情倒是方便了许多。唐翰林越想越觉得这是一桩不错的婚事,便央了王翰林替他向林家说媒。这王翰林正是王姑妈的儿子,与唐翰林乃是同年的进士,又一同入了翰林院,倒也算熟识。
作为林黛玉的姑表哥,王翰林自然是见过那份遗嘱的,他将林黛玉不能在弟妹婚嫁完毕前结婚的规定告诉了唐翰林。唐翰林略微思忖了一下,觉得这也没什么要紧。他更需要的是林如海女婿这个身份,只要婚事定下来,即便没有成婚,他的目的也达到了。况且三个孩子已经九岁了,最多不过七八年,林氏便可以完成任务。这几年里他尽可以买个妾照顾起居,也并不耽误什么。当然唐翰林没有实话实说,他说的是仰慕林家小姐的孝义,他愿意先定亲,等林小姐完成任务之后再成亲。
王翰林觉得唐翰林是个多情仗义的人,丝毫不觉得他预备先行纳妾委屈了自己的表妹——在他看来男人纳妾是理所应当的,只要给嫡妻足够的尊敬,便是一个好丈夫。不过王翰林是个谨慎的人,往林家说媒之前先跟他的父亲王尚书——也就是当年的王侍郎商量了一回。王尚书也觉得这是一门好亲事,并未觉得唐翰林纳妾有什么不妥,因为他也是有妾的。商量过后王翰林便带着夫人来到林家,正式为唐翰林求亲。
听说唐翰林愿意为一个不知长相的人等若干年,李春燕心里很是意外,细问才知道唐翰林预备纳妾,脸色登时便有了变化。王翰林看在眼里,不但不觉得这是唐翰林出轨,反倒觉得她的表妹有些善妒,滔滔不绝地说了一通女戒女训。李春燕耐着性子听完,这才告诉王翰林,唐翰林前程似锦,不能没有夫人主理内务,她尚有重任在身,不敢耽误了唐翰林。王翰林听见李春燕拒绝,口中并没有说什么,心里却很是不快,觉得他这表妹未免有些太不知好歹了。
送走了王翰林夫妻,李春燕觉得自己似乎做错了一件事情。她原本想着那些屡试不第的人难免学问有些不足,心态又不甚平和,生怕三个孩子拜在素质不佳的先生门下,生生的被耽误了,所以特意选了只有一次落第经历的唐举人,不想竟惹来这么个麻烦。王翰林毕竟是孩子们的表兄,倒不怕他记仇。唐翰林被扫了脸面,日后两个男孩若是应科举入仕途,只怕就会因为今日之事与这位唐前辈有了过节。眼下她已经为孩子们聘了一位成都来的郭举人,无缘无故的也不好将人家解雇,只好盼着郭夫人健康长寿了。
知道这家招聘的是幼儿教师,唐举人心里有些委屈,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了。面试在林家大厅里举行,李春燕隔着帘子问了几个问题。唐举人口里对答如流,心下却吃了一惊,原来京师乃是卧虎藏龙之地,连女人都深通经典。考虑到林家提供的优厚待遇和自己日渐菲薄的荷包,唐举人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好在三个学生年纪幼小,差事倒也轻省,唐举人有许多时间预备下一科考试,倒也很满意。
入职一段时间之后,唐举人与林家常来接送孩子的几个家人混熟了。仆人们告诉唐举人,林姑娘五六岁的时候跟着贾进士读了三四年书,后来中过探花的林老爷辞了官,又亲自教导了两三年,林老爷去世之后姑娘忙于料理家业抚养弟妹,读书之事便撂下了。(读看看小说网)唐举人想着这林氏数年不学尚且如此,那林探花和贾进士的学问可想而知,立时收了自傲之心,尽心教导学生之余,刻苦温习功课。
三年后唐举人中了进士,辞馆做翰林去了。正在春风得意时,唐翰林的家乡忽然传消息,唐翰林的夫人病逝了。唐翰林与夫人虽是少年夫妻,有结发之情,终究还得再娶。唐老太爷知道儿子今非昔比,不是寻常乡野村妇能匹配的,因此特意来信嘱咐,京师若有合适的名门淑女,只管自行求聘,若是实在寻不到时,他再在故乡为他另聘一妻。唐翰林也正有此意,便在同年、同门、同僚相聚时悄悄将丧妻之事说了,只是发妻才丧,不好将有意续娶的话明说出来。
唐翰林以为翰林院的庶吉士号称储相,不愁没有名门望族将女儿嫁给他。但是毕竟他是二婚,发妻又留下二子二女,庶吉士又不是当朝宰相,世家大族岂能打发嫡出小姐填唐家乡下妇人的房?虽说唐翰林自己不挑嫡拣庶,可那些大户人家的主母知道庶吉士多有平步青云的,哪能容得日后嫡子反在庶女之下?是以唐翰林前后寻了一年多,竟没有寻到一门中意的亲事。失望不已的唐翰林那日路过林家后门,忽然想起旧东家来。
在林家做了三年的西席,唐翰林颇知道林家家境。林氏的模样虽然不曾见过,她的三个异母弟妹都是聪明俊秀的,想必林氏的长相也不会太差。林如海生前中过探花,许多同门、同年皆是官场中的实权人物,“林如海的女婿”虽然不是一块金招牌,却是他能捡到的最好的招牌——若是这门亲事成了,与前辈们拉关系攀交情倒是方便了许多。唐翰林越想越觉得这是一桩不错的婚事,便央了王翰林替他向林家说媒。这王翰林正是王姑妈的儿子,与唐翰林乃是同年的进士,又一同入了翰林院,倒也算熟识。
作为林黛玉的姑表哥,王翰林自然是见过那份遗嘱的,他将林黛玉不能在弟妹婚嫁完毕前结婚的规定告诉了唐翰林。唐翰林略微思忖了一下,觉得这也没什么要紧。他更需要的是林如海女婿这个身份,只要婚事定下来,即便没有成婚,他的目的也达到了。况且三个孩子已经九岁了,最多不过七八年,林氏便可以完成任务。这几年里他尽可以买个妾照顾起居,也并不耽误什么。当然唐翰林没有实话实说,他说的是仰慕林家小姐的孝义,他愿意先定亲,等林小姐完成任务之后再成亲。
王翰林觉得唐翰林是个多情仗义的人,丝毫不觉得他预备先行纳妾委屈了自己的表妹——在他看来男人纳妾是理所应当的,只要给嫡妻足够的尊敬,便是一个好丈夫。不过王翰林是个谨慎的人,往林家说媒之前先跟他的父亲王尚书——也就是当年的王侍郎商量了一回。王尚书也觉得这是一门好亲事,并未觉得唐翰林纳妾有什么不妥,因为他也是有妾的。商量过后王翰林便带着夫人来到林家,正式为唐翰林求亲。
听说唐翰林愿意为一个不知长相的人等若干年,李春燕心里很是意外,细问才知道唐翰林预备纳妾,脸色登时便有了变化。王翰林看在眼里,不但不觉得这是唐翰林出轨,反倒觉得她的表妹有些善妒,滔滔不绝地说了一通女戒女训。李春燕耐着性子听完,这才告诉王翰林,唐翰林前程似锦,不能没有夫人主理内务,她尚有重任在身,不敢耽误了唐翰林。王翰林听见李春燕拒绝,口中并没有说什么,心里却很是不快,觉得他这表妹未免有些太不知好歹了。
送走了王翰林夫妻,李春燕觉得自己似乎做错了一件事情。她原本想着那些屡试不第的人难免学问有些不足,心态又不甚平和,生怕三个孩子拜在素质不佳的先生门下,生生的被耽误了,所以特意选了只有一次落第经历的唐举人,不想竟惹来这么个麻烦。王翰林毕竟是孩子们的表兄,倒不怕他记仇。唐翰林被扫了脸面,日后两个男孩若是应科举入仕途,只怕就会因为今日之事与这位唐前辈有了过节。眼下她已经为孩子们聘了一位成都来的郭举人,无缘无故的也不好将人家解雇,只好盼着郭夫人健康长寿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越时空打酱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越时空打酱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