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当一个人只能穿越三次 第八十七章 新飞机组装完成

第八十七章 新飞机组装完成

目录:当一个人只能穿越三次| 作者:魅影制造| 类别:历史军事

    </TD>

    <TD  width="360px">

    <FEDSET

    style="BORDER-R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 #a6ccf9 1px dashed"><EED

    style="BAKROD-OOR: #e7f4fe"><FOT

    style="FOT-ET: normal; FOT-SZE: 12px; E-ET: 160%; FOT-STYE: normal; FOT-VARAT: normal; TEXT-DEORATO: none"

    color=blue></FOT></EED>

    </FEDSET></TD>

    </TR></TBODY></TABE>

    对于柳风在基地做的手脚,老邓四个人也明白了,不过这个代价有点高了,但是也让他们自己吓出一身冷汗,那个警卫并没有经过他们允许就冲上去了。(网)

    但是要是他们允许过,是不是他们也没了呢?这个事情可是真不好说呀,老邓和老叶回到北京后,商量了一天,最后发现除非现在他们把柳风弄死,否则无论他们死不死,对柳风都没什么影响。

    因为无论谁都没胆量在没把握的时候对付柳风,而且从一开始的时候老邓和老叶就是如此,因为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来的,也没人知道那个包裹是怎么出现的。

    并且如果没有上次那个副司令的窥探,老邓他们根本就没觉得柳风是个威胁。

    但是从那次事件后,他们发现柳风有些脱出掌握了,才有了这次的试探,但是结果却是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柳风根本就不在乎主脑的存在,也根本没到现场,但是就在现场的警卫牺牲后不到一分钟,柳风在沈阳的制造厂就关闭了,整个工厂里只剩他一个人了。

    老邓私人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个事情明显主脑和柳风是有联系的,否则不会这么巧的,那么柳风现在一定在准备什么,可是工厂外面都是人,警卫和中国外国人都有,现在根本就不能做什么。

    工厂里连续7天没有任何音讯,不是没有人想进去,但是刚到门口就发现摄像镜头就对上了,走到哪盯到哪。

    原本这些个摄像镜头从来没启动的,这让很多人都比较震惊。

    结果7天后,工厂继续开放,随后老邓他们就发现了指纹技术、瞳孔技术、还一定有别的技术,因为所有人都被要求留了一滴鲜血。

    这不光是中国人感到震惊,就连在工厂里工作的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高级监管员都表示震惊,甚至说到了这里的防卫安全超过了美国的五角大楼。

    这让老邓他们刚生出的一点小心思,瞬间就被一通冰水浇了个透心凉,几个人商量过后,发现柳风从没有真正的信任过他们,随时都留了至少好几手。

    只要你不对他怎么样,就不会觉得他是威胁,但是只要做点针对他的事情,就会发现他有的是后手对付你。

    随后在美国的间谍,把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命案信息发回来后,老邓等人却是再也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柳风的伎俩,还是根本柳风就是哪个家族出来的。(www.dukAnkan.com网更新我们速度第一)

    或者他在国内也能做到美国这样?这个就太可怕了。

    对于整个事态,老邓第一次觉得真的不受自己掌控了,几个人不约而同的决定看看再说了。

    1980年就这么过去了,80年的易趣年会柳风照样没有露面,这个情况已经引起美国资本大鳄们的高度重视了,就连戴维都打电话来问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柳风到是解释了下,自己的新飞机马上就要装配完毕了,自己要在这里盯着,毕竟自己已经冒泡了说1月测试,要是1月没试飞,那自己的面子往哪放?

    最后表示就算是把飞机开到海里也要飞起来。

    戴维直接就痴呆了,这个话是人说的吗?

    1月10日,第一架飞机终于组装完成了,然后在拖车的帮助下终于从组装工厂里拖了出来,结果一出来,就把大家都震惊了。

    因为只有考核合格的人才能进工厂里成为技术员工,所以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的见过这架飞机,光听人说老大老大了,那能明白个屁呀。

    表面没有经过涂装的安-225,全部都是合金蒙皮,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的银光闪闪的。

    看着那个像个小山一样的飞机,几乎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了,这也太大了?这么大他能飞起来吗?

    这个问题除了柳风是所有人的疑问,就亮安东诺夫设计局的专家都不敢保证,这个飞机能飞起来。

    柳风却是一点也不担心的,因为为了使自己出个大彩,自己已经让主脑对飞机分析过了,主脑检测完后已经确认没有问题了。

    随后在机库边上的停机坪停好后,所有人开始在安-225上到处检查问题,检查完后,两名从苏联赶来的试飞员和三名中国试飞员,还有一个10人的技术小组一起上了飞机。

    为什么要用苏联的?因为这种重型飞机中国国内没人飞过,中国飞过最大的就是伊尔-76这种起飞重量100来吨的。

    美国倒是有飞过大飞机的,但是这个是安-225呀,苏联人设计的,美国人他根本就开不了。

    在飞机上启动了所有的机载设备后,检测了整架飞机的航电设备没有问题后,正式开始加油,当然也没人敢一次加满,要是万一出点问题,那这个飞机就是个大炸弹。

    加了5分之一的油量后,安-225开始启动发动机,并在10公里的跑到上开始滑行,随后试验了制动系统、通讯系统、导航系统、一系列的检测项目后,又回到机库中了。

    然后把油放干净后,机械人员开始对整个机身进行检查,忙了两天,所有检查才结束。

    而这个时候,已经有媒体开始报道,柳氏飞机制造工厂的飞机出仓库进行试飞前检查了。但是因为没有照片,所以也就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

    1月12日上午,柳风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1月18日试飞,欢迎各国记者来现场观看。

    这下子所有人都感兴趣了,随后各国记者都开始往沈阳聚集。

    柳风和北京通了电话,按照合同,要求了领空开放和军机护航,北京方面到是很痛快的答应了,随后柳风邀请了老邓来看试飞,就撂了电话。

    老邓倒是没犹豫,第二天就跑来了,见到柳风什么也没提,直接就跑去机库看飞机了,一群人见到飞机后基本都呆了,这也太大了?

    老邓倒是有些真的担心能不能飞起来了,扭头对柳风说到“这个大家伙真的能飞起来?”

    “放心好了,飞是肯定能飞,但是载重没上之前,还不能说是成功了”

    “多长时间能造一架呀?”

    “目前情况下,需要至少半年,技术工人不够,水平太低基本理论都得教,还有那些个革委会的破干部最好都滚蛋,连乘法都不会,来干什么?”

    老邓的脸色也是一暗,不过没说什么,这个事情他也没话讲。

    “现在我需要的是大量的人,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技术工人,你现在不是解决不了工作岗位问题吗?正好把那些上山下乡的都给弄回来,送到技术学校里学技术去。”

    “外面的10个厂房至少有7个是飞机组装工厂,一个工厂里能生产三架安-225,四架安-124,那么达到正常生产的时候最少是同时开工26架飞机,一架飞机要400多个人。”

    “如果像这样三班倒的话,就是1200人,后勤保障至少要2500人以上,零件的产量,钢材和合金的产量,芯片产量,这些,现在统统都跟不上,你要速度解决。”

    “我的飞机要优先保证苏联,他们现在在打仗,估计他们也要急疯了,伊利亚大使已经4次来向我催促迅速上马安-124了。”

    “你们不要考虑国家层面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你们那里是有问题的,但是在我这里是没问题的,这个世界上没几个人敢来对付我的。”

    “因此,你们一边卖阿富汗武器,一边卖苏联人飞机,两不耽误,你也不用怕苏联人赢了,东西要是管用,老蒋不早就成土皇帝了?”

    “所以,你要迅速的把人给配上来,你要是陪不上来,我就得从国外找,这等于抢你们的饭碗。”

    “另外,飞机的配套工厂要迅速建立起来,沿着沈阳的另一个方向向南铺开,一直铺到营口去,在营口弄个大港出来,这样大量的备件就可以装船迅速海运。这对以后形成装备制造区是十分有利的。”

    “学出来的技术工人,在工作技能成熟后,是可以辞职的不是?我是资本家,不是奴隶主,辞职的工人回去自然可以形成主力的产业工人,起码在我这里可以学会到底怎么管理工厂。”

    “指望什么都不会的人能成为产业大军,那就是个笑话。再有,26架飞机同开工,后续的配套工厂至少要500家以上,年产2000多万个配件,才能满足,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我明白了,我会尽量加快速度安排的,这点你放心,不会耽误你的事情的。”

    老邓看着柳风,心里一阵的无奈,现在自己难道能放弃这个诱饵吗?根本不能,500家工厂能拉动多少产值,他可是清楚的很。

    并且由此解决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带来的影响会更大,这个家伙是算准了自己就是看见火坑都得跳呀。

    “年轻可畏呀,希望你好自为之。”

    老邓说了一句,转身就走了。

    “死老头,临走还要占便宜。”

    柳风嘟囔了一句,不过声音很小,犯不着惹得大佬不高兴不是,算计人家一把还不让人念叨,那可太过分了。

    随后几天,以美苏为首的各国飞机专家都到了沈阳,各国记者也都迅速赶到了沈阳,并在机库里参观了安-225,在安-225把机头扬起后,宽6.4米、高4.4米、长43米的巨大空间,让所有人都十分的惊讶。

    并且,在机库内部还加装了能够移动的自卸装置,这样就解决了大部分散货的装卸问题,极大减轻了地面配属的负担。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当一个人只能穿越三次》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当一个人只能穿越三次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