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智退王西昌(下)
目录:匡扶后周|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王西昌心中暗道:咱们两家都打到这个地步了,还不算撕破脸吗?王安州大人的义子王端被你们投入大牢,我们安州驻随州细作头目赵海、赵星全被你们杀了,还有个添头赵恩德,光细作就损失了足足好几百人!加上刚刚城门争夺战的时候,战死的士兵接近五百人,这还不叫撕破脸吗?!
不过,这还真没撕破脸。()起码在官面上,大家还是你好我好全都好,并没有相互攻击。王安州曾经对王西昌说过:这董宗本纵然跋扈无礼,可是他是新皇帝身边的亲信,代表着皇帝的威严,如今大汉(后汉)新立,皇帝虽然没有着手收拾各地割据势力,但是也决不允许地方势力来挑衅皇帝的威严。所以,虽然王令温派出王西昌来偷袭随州,但是也不敢以安州的名义公然攻击,更不敢动用安州本地力量。
而董宗本虽然将王令温的义子王端下狱,但也没有将他虐待拷打,据王西昌了解,除了行动不自由以外,王端依然可以好吃好喝好悠闲。而无论是赵海、赵星、那些细作,还是刚刚战死的那五百士兵,在名义上都是盗贼,董宗本并没有拿他们做过文章。
王西昌不得不考虑董遵诲的建议,现在随州城里内应死的死、逃的逃,而自己的部队又没有投石车等攻城器具,单靠简易的云梯,根本不可能攻破严防死守的随州城。而且部队所带的粮草有限,无法支持长时间战斗。
正如董遵诲所说,一旦安审琦得到消息,必定会派出大股部队进攻,誓将王西昌所部全歼。(与其与随州城打得两败俱伤、让那安审琦占了便宜,还不如就此罢手,和平相处呢。王安州大人的面子固然重要,可是这支亲军乃是王安州震慑周边势力、维护节度使权威的重要力量,乃是王安州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万万不可在此地断送啊!
王西昌在紧张地思考着,董遵诲也没闲着,他用力握紧了拳头,手指甲深深地扎进肉里去,竭力保证脸上的平静与淡然。如果兵力充足,董遵诲才不会提什么和平共处的建议,早就想办法全歼城下这支部队,树立董家军的威信了。可是现在兵力非常不足,一营战死五十人,剩余四百五十人,情况尚好;二营基本上已经失去了战斗力,无法投入下一步的战斗。
二营指挥赵匡胤重伤昏迷,其战力最强的百余士兵大多战死或重伤,剩下的三百来人都是些老弱病残,据刘庆义报告,刚刚往下面丢滚石擂木的时候,居然有很多人搬不动檑木,举不起滚石,这样的身体素质,能指望他们连续奋战吗?!
而且到了这个时候,刺史府召集的青壮还没有赶来,唯一的支援部队就是杨伟派来的一百名士兵,董遵诲其实是在唱空城计,只要那王西昌下令攻城,董遵诲将立即带人缩进城去,借助城楼等工事阻击敌军,无力正面抗击。
现在战场十分诡异,王西昌沉默了一会,这才说道:“董遵诲,你倒是说服了我,咱们两家打得两败俱伤,白白便宜安审琦而已。可是,就这么撤军,我如何向我家大人交代,如何向手下的弟兄交代?”
董宗本已经来到了城楼之上,但是这个局面,他并不适合出面。他一边指挥青壮快速赶来,一边偷听董遵诲与王西昌的谈判。
董宗本低声对杨光义说道:“你去告诉道安,别的条件都能答应,只有一条——必须关押着王端。他毕竟是朝廷承认的都虞候,虽然为父已经上报了王端贪污受贿渎职的罪证,可在朝廷处置他以前,决不可放虎归山、授人以把柄。对了,可以跟他们说,我愿意保举王令温为校检太尉、同平章事,反正这两个都是虚衔,如果我上奏朝廷,极有可能通过。”
杨光义连连点头,快步跑下城去,向董遵诲低声汇报。董遵诲大声说道:“将军,我方愿意归还全部尸体,包括赵海、赵星等细作的尸体。如果将军不方便携带,我方愿意让他们保全尸骸、入土为安。”
王西昌点了点头,这一条还不错,带兵打仗,如果连手下人的尸体都保不住,那谁也不愿意跟着你,大家出来混,不就是求得活着潇洒多金、死了葬得光荣嘛!不过,将尸体全部拉回安州不太现实,容易引起更多的麻烦,王西昌大声说道:“他们既然在随州战死,就让他们在随州城外安息。不过,我如何向我家大人交代呢?”
如何向王令温交代?董遵诲赶紧开动脑筋思索,正如董宗本所说,董遵诲记得后汉刚刚建立的时候,为了笼络各地势力,封了大批的太尉、平章事职位,都是挂职的虚名而已。王令温毕竟镇守地方多年,势力较强,朝廷一定会加以封赏。而他现在都五十二岁了,建功立业的兴趣少了,更可能在乎身后事,如果能上书朝廷给他加一个虚衔,那王令温面子得到保全,也能有些荣耀。
于是董遵诲大声说道:“王安州大人少时便以勇武著称,到如今节度永清军,天下知名。我父素来敬佩其武功、谋略,如今我父官居刺史一职,愿上书朝廷,加王大人校检太尉职务!你看如何?”
王西昌点了点头,王安州大人如今年纪也大了,最注重这些虚名。校检太尉一职虽然没有实权,却也是类似于战区总司令的职位,地位超然,有此官位到手,倒也能弥补安州大人的损失。
于是王西昌往前走了数十步,在战场中间等候。董遵诲也上前数十步,两人站在一起,低声商议善后之事。两人既然在谈判,那爆发战争的风险就大幅度降低。
董宗本笑着指着董遵诲说道:“此吾家千里驹也!来人,集中全城青壮,上城示威,以壮胆气!”
听到他的命令,早先征集的两千青壮分别从南北城墙上跑了过来,加上董宗本新征集的近千青壮,足有三千余人。虽然疏于训练,但是声势浩大,王西昌见之色变,不敢再提额外条件。两军遂罢战,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半个月后,后汉加封王令温为校检太尉、同平章事。安审琦以盗贼攻城之事风闻上奏,后汉朝廷也只能和稀泥,只是严盗贼之法,敕命凡捉获盗贼,不计赃物多少,按验不虚,皆处死!
不过,这还真没撕破脸。()起码在官面上,大家还是你好我好全都好,并没有相互攻击。王安州曾经对王西昌说过:这董宗本纵然跋扈无礼,可是他是新皇帝身边的亲信,代表着皇帝的威严,如今大汉(后汉)新立,皇帝虽然没有着手收拾各地割据势力,但是也决不允许地方势力来挑衅皇帝的威严。所以,虽然王令温派出王西昌来偷袭随州,但是也不敢以安州的名义公然攻击,更不敢动用安州本地力量。
而董宗本虽然将王令温的义子王端下狱,但也没有将他虐待拷打,据王西昌了解,除了行动不自由以外,王端依然可以好吃好喝好悠闲。而无论是赵海、赵星、那些细作,还是刚刚战死的那五百士兵,在名义上都是盗贼,董宗本并没有拿他们做过文章。
王西昌不得不考虑董遵诲的建议,现在随州城里内应死的死、逃的逃,而自己的部队又没有投石车等攻城器具,单靠简易的云梯,根本不可能攻破严防死守的随州城。而且部队所带的粮草有限,无法支持长时间战斗。
正如董遵诲所说,一旦安审琦得到消息,必定会派出大股部队进攻,誓将王西昌所部全歼。(与其与随州城打得两败俱伤、让那安审琦占了便宜,还不如就此罢手,和平相处呢。王安州大人的面子固然重要,可是这支亲军乃是王安州震慑周边势力、维护节度使权威的重要力量,乃是王安州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万万不可在此地断送啊!
王西昌在紧张地思考着,董遵诲也没闲着,他用力握紧了拳头,手指甲深深地扎进肉里去,竭力保证脸上的平静与淡然。如果兵力充足,董遵诲才不会提什么和平共处的建议,早就想办法全歼城下这支部队,树立董家军的威信了。可是现在兵力非常不足,一营战死五十人,剩余四百五十人,情况尚好;二营基本上已经失去了战斗力,无法投入下一步的战斗。
二营指挥赵匡胤重伤昏迷,其战力最强的百余士兵大多战死或重伤,剩下的三百来人都是些老弱病残,据刘庆义报告,刚刚往下面丢滚石擂木的时候,居然有很多人搬不动檑木,举不起滚石,这样的身体素质,能指望他们连续奋战吗?!
而且到了这个时候,刺史府召集的青壮还没有赶来,唯一的支援部队就是杨伟派来的一百名士兵,董遵诲其实是在唱空城计,只要那王西昌下令攻城,董遵诲将立即带人缩进城去,借助城楼等工事阻击敌军,无力正面抗击。
现在战场十分诡异,王西昌沉默了一会,这才说道:“董遵诲,你倒是说服了我,咱们两家打得两败俱伤,白白便宜安审琦而已。可是,就这么撤军,我如何向我家大人交代,如何向手下的弟兄交代?”
董宗本已经来到了城楼之上,但是这个局面,他并不适合出面。他一边指挥青壮快速赶来,一边偷听董遵诲与王西昌的谈判。
董宗本低声对杨光义说道:“你去告诉道安,别的条件都能答应,只有一条——必须关押着王端。他毕竟是朝廷承认的都虞候,虽然为父已经上报了王端贪污受贿渎职的罪证,可在朝廷处置他以前,决不可放虎归山、授人以把柄。对了,可以跟他们说,我愿意保举王令温为校检太尉、同平章事,反正这两个都是虚衔,如果我上奏朝廷,极有可能通过。”
杨光义连连点头,快步跑下城去,向董遵诲低声汇报。董遵诲大声说道:“将军,我方愿意归还全部尸体,包括赵海、赵星等细作的尸体。如果将军不方便携带,我方愿意让他们保全尸骸、入土为安。”
王西昌点了点头,这一条还不错,带兵打仗,如果连手下人的尸体都保不住,那谁也不愿意跟着你,大家出来混,不就是求得活着潇洒多金、死了葬得光荣嘛!不过,将尸体全部拉回安州不太现实,容易引起更多的麻烦,王西昌大声说道:“他们既然在随州战死,就让他们在随州城外安息。不过,我如何向我家大人交代呢?”
如何向王令温交代?董遵诲赶紧开动脑筋思索,正如董宗本所说,董遵诲记得后汉刚刚建立的时候,为了笼络各地势力,封了大批的太尉、平章事职位,都是挂职的虚名而已。王令温毕竟镇守地方多年,势力较强,朝廷一定会加以封赏。而他现在都五十二岁了,建功立业的兴趣少了,更可能在乎身后事,如果能上书朝廷给他加一个虚衔,那王令温面子得到保全,也能有些荣耀。
于是董遵诲大声说道:“王安州大人少时便以勇武著称,到如今节度永清军,天下知名。我父素来敬佩其武功、谋略,如今我父官居刺史一职,愿上书朝廷,加王大人校检太尉职务!你看如何?”
王西昌点了点头,王安州大人如今年纪也大了,最注重这些虚名。校检太尉一职虽然没有实权,却也是类似于战区总司令的职位,地位超然,有此官位到手,倒也能弥补安州大人的损失。
于是王西昌往前走了数十步,在战场中间等候。董遵诲也上前数十步,两人站在一起,低声商议善后之事。两人既然在谈判,那爆发战争的风险就大幅度降低。
董宗本笑着指着董遵诲说道:“此吾家千里驹也!来人,集中全城青壮,上城示威,以壮胆气!”
听到他的命令,早先征集的两千青壮分别从南北城墙上跑了过来,加上董宗本新征集的近千青壮,足有三千余人。虽然疏于训练,但是声势浩大,王西昌见之色变,不敢再提额外条件。两军遂罢战,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半个月后,后汉加封王令温为校检太尉、同平章事。安审琦以盗贼攻城之事风闻上奏,后汉朝廷也只能和稀泥,只是严盗贼之法,敕命凡捉获盗贼,不计赃物多少,按验不虚,皆处死!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匡扶后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匡扶后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