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无线电报机
目录:我的民国岁月| 作者:| 类别:玄幻奇幻
(求收藏,求推荐票,感谢大家的支持!!)
“方先生,欢迎您的到来!”过了不长时间,红光满面的刘成全便从楼上走了下来。
方华起身微笑道:“看刘先生脸色不错,看来最近是财星高照啊!”
“哈哈,方先生客气了,我哪有发大财的命啊,只不过是凑巧买了点橡胶股票,这几天行情还不错,多少能够赚一点,权当补贴家用了。”虽然刘成全说的很谦虚,但是从他掩不住的笑容中,方华还是能够判断出他买的一定不少。
“最近橡胶股票可是很火的,刘先生能够买的上,看来您与租界股票交易市场上的人关系不错啊!”方华不相信他一早就有这样的眼光,应该是见到股票大涨才开始买入的,要在抢购的人潮中大量买入,在租界股票市场上没有关系是不可能的。
刘成全心里一惊,难道眼前这人想通过自己的关系买股票,看来自己有些得意过头了,心里存了些警惕,面上不显的说道:“只是生意上的几个朋友罢了,我也是费了好大的人情才让他们帮忙买了点,今后想要再买就没那么容易了。”说完还装模作样的叹了几口气。
看到刘成全的表演,方华心里有些好笑,自己只是随口问了问,没想到居然把自己当成找关系买股票的人了,不过这也不好解释,只好直奔主题道:“刘先生,听说我们订的货到了,还请您带我们去查看一下,我可是盼了一个月了。”
“哦,对,对,看我只顾着聊天了,我现在就带您去看货,方先生,这几位先生,请跟我这边来。”说完,刘成全便带着方华等人穿过礼和洋行的大堂,来到了位于后面存放贵重物件的库房中。
来到库房,刘成全打开了头顶的电灯。在橘黄色的灯光下,五台无线电报机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一侧的桌面上。方华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五台半人高的无线电报机,一阵失神。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无线电报机吗?这个体积可比自己预计中的大得多了,看来记忆中的那种便携式的军用电台还没有发明啊,眼前的这种发报机只能固定使用,根本不方便随身携带啊!
刘成全走上前去,来到一台无线电报机旁说道:“这五台就是刚从欧洲运来的最新式的马可尼猝灭火花式无线电报机,根据方先生的要求,其中三台是目前最大功率的,最远传播距离可以达到3000公里,完全可以保证从北京到南京这个距离内清晰的信号传播,剩下的两台功率较小,但是也可以达到1000公里的传播距离。有了这五台无线电报机,方先生可以很快的建立起一个通讯网络,要知道电报的信息传播速度这比起以前的信件等方式可要快的多了。”
方华情不自禁的点头,在未发明电报以前,长途通讯的主要方法只有驿送、信鸽以及烽烟等。驿送是由专门负责的人员,骑乘马匹,接力将书信送到目的地。建立一个可靠及快速的驿送系统需要十分高昂的成本,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道路网,然后配备合适的驿站设施。使用信鸽通讯可靠性不高,而且还要受天气、路径所限。因此在发明电报以前,只有最重要的消息才会被传送,而且其速度十分缓慢,往往一地发生的事情,过上十天半个月的才能传到其他地方。
不过随着电报的发明,通讯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电报信息通过专用的交换线路以电信号的方式发送出去,是一种可靠的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自从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和英国发展起来后立刻风靡世界。
再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洋务派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大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电报技术也被大力引进。早在1971年,中国便有了第一家电报局,地点就在上海租界。随后中国又出现了第一所电报学堂,第一条自建的电报线路,李鸿章在1880年设立电报总局,并建立了津沪电报线路,这些都是中国电报业取得的成就。
无线电报机也在1906年在中国广东开通,上海地区也在1908年开设了无线电台。因此方华所购买的无线电报机并不是多么先进的东西,不过现在中国基本上所有的电报工具都是清政府和在华洋人建立起来的,像方华这样的私人购买可是从来没有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初礼和洋行的职员惊诧的原因。
查看了一番后,方华向刘成全问道:“不知道这无线电报机配备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哪里?我可不希望买到一堆不能用的机器。”
“哈哈,这点请方先生不用担心,我们礼和洋行的服务在所有洋行中是最好的,这次总行从德意志国内派来了三名技术人员,他们会负责将发报和收报的技术教授给您的人,不过这三人的工钱和衣食住宿就要由您来负责了,我们只提供他们来回的船费。”刘成全一脸和煦的笑容,可是说出来的话却让人很是郁闷。
瞧着一脸奸商笑容的刘成全,方华很是无语。果然是无奸不商啊,当初说好的提供技术人员,可是居然是让顾客自己提供他们的工钱和衣食住宿的费用,不过为了快点建立与山西间的联系,方华只能忍了,同意道:“没问题,只要他们能够好好的教授技术,我不会亏待他们的。”
“好的,等下我就让他们和您一起走。”刘成全点头道。
坐在马车里,方华回头望了望后方,从洋行取来的五台无线电报机和三个德国的技术人员就在后方的两辆马车上。
虽然方华对被礼和洋行坑了一下有些生气,但是见到那三个德国人时,方华的气消了大半。那三个德国人虽然也是洋人,但是身上并没有其他洋人趾高气扬的架子,反而表现的有些友好,身上的衣服也不怎么好,看来在国内混的也不是怎么好。
想想也是,如果是在国内过得很好,怎么会漂洋过海的来到隔了半个地球的另外一块大陆呢?每个国家的国民都会分个三六九等,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让每个人都生活的很好的地步,总会有些混的不怎么样的人为了生活到处漂泊的,如果这三个人能够认真工作,方华也不介意好好的养着他们。
“方先生,欢迎您的到来!”过了不长时间,红光满面的刘成全便从楼上走了下来。
方华起身微笑道:“看刘先生脸色不错,看来最近是财星高照啊!”
“哈哈,方先生客气了,我哪有发大财的命啊,只不过是凑巧买了点橡胶股票,这几天行情还不错,多少能够赚一点,权当补贴家用了。”虽然刘成全说的很谦虚,但是从他掩不住的笑容中,方华还是能够判断出他买的一定不少。
“最近橡胶股票可是很火的,刘先生能够买的上,看来您与租界股票交易市场上的人关系不错啊!”方华不相信他一早就有这样的眼光,应该是见到股票大涨才开始买入的,要在抢购的人潮中大量买入,在租界股票市场上没有关系是不可能的。
刘成全心里一惊,难道眼前这人想通过自己的关系买股票,看来自己有些得意过头了,心里存了些警惕,面上不显的说道:“只是生意上的几个朋友罢了,我也是费了好大的人情才让他们帮忙买了点,今后想要再买就没那么容易了。”说完还装模作样的叹了几口气。
看到刘成全的表演,方华心里有些好笑,自己只是随口问了问,没想到居然把自己当成找关系买股票的人了,不过这也不好解释,只好直奔主题道:“刘先生,听说我们订的货到了,还请您带我们去查看一下,我可是盼了一个月了。”
“哦,对,对,看我只顾着聊天了,我现在就带您去看货,方先生,这几位先生,请跟我这边来。”说完,刘成全便带着方华等人穿过礼和洋行的大堂,来到了位于后面存放贵重物件的库房中。
来到库房,刘成全打开了头顶的电灯。在橘黄色的灯光下,五台无线电报机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一侧的桌面上。方华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五台半人高的无线电报机,一阵失神。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无线电报机吗?这个体积可比自己预计中的大得多了,看来记忆中的那种便携式的军用电台还没有发明啊,眼前的这种发报机只能固定使用,根本不方便随身携带啊!
刘成全走上前去,来到一台无线电报机旁说道:“这五台就是刚从欧洲运来的最新式的马可尼猝灭火花式无线电报机,根据方先生的要求,其中三台是目前最大功率的,最远传播距离可以达到3000公里,完全可以保证从北京到南京这个距离内清晰的信号传播,剩下的两台功率较小,但是也可以达到1000公里的传播距离。有了这五台无线电报机,方先生可以很快的建立起一个通讯网络,要知道电报的信息传播速度这比起以前的信件等方式可要快的多了。”
方华情不自禁的点头,在未发明电报以前,长途通讯的主要方法只有驿送、信鸽以及烽烟等。驿送是由专门负责的人员,骑乘马匹,接力将书信送到目的地。建立一个可靠及快速的驿送系统需要十分高昂的成本,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道路网,然后配备合适的驿站设施。使用信鸽通讯可靠性不高,而且还要受天气、路径所限。因此在发明电报以前,只有最重要的消息才会被传送,而且其速度十分缓慢,往往一地发生的事情,过上十天半个月的才能传到其他地方。
不过随着电报的发明,通讯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电报信息通过专用的交换线路以电信号的方式发送出去,是一种可靠的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自从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和英国发展起来后立刻风靡世界。
再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洋务派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大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电报技术也被大力引进。早在1971年,中国便有了第一家电报局,地点就在上海租界。随后中国又出现了第一所电报学堂,第一条自建的电报线路,李鸿章在1880年设立电报总局,并建立了津沪电报线路,这些都是中国电报业取得的成就。
无线电报机也在1906年在中国广东开通,上海地区也在1908年开设了无线电台。因此方华所购买的无线电报机并不是多么先进的东西,不过现在中国基本上所有的电报工具都是清政府和在华洋人建立起来的,像方华这样的私人购买可是从来没有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初礼和洋行的职员惊诧的原因。
查看了一番后,方华向刘成全问道:“不知道这无线电报机配备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哪里?我可不希望买到一堆不能用的机器。”
“哈哈,这点请方先生不用担心,我们礼和洋行的服务在所有洋行中是最好的,这次总行从德意志国内派来了三名技术人员,他们会负责将发报和收报的技术教授给您的人,不过这三人的工钱和衣食住宿就要由您来负责了,我们只提供他们来回的船费。”刘成全一脸和煦的笑容,可是说出来的话却让人很是郁闷。
瞧着一脸奸商笑容的刘成全,方华很是无语。果然是无奸不商啊,当初说好的提供技术人员,可是居然是让顾客自己提供他们的工钱和衣食住宿的费用,不过为了快点建立与山西间的联系,方华只能忍了,同意道:“没问题,只要他们能够好好的教授技术,我不会亏待他们的。”
“好的,等下我就让他们和您一起走。”刘成全点头道。
坐在马车里,方华回头望了望后方,从洋行取来的五台无线电报机和三个德国的技术人员就在后方的两辆马车上。
虽然方华对被礼和洋行坑了一下有些生气,但是见到那三个德国人时,方华的气消了大半。那三个德国人虽然也是洋人,但是身上并没有其他洋人趾高气扬的架子,反而表现的有些友好,身上的衣服也不怎么好,看来在国内混的也不是怎么好。
想想也是,如果是在国内过得很好,怎么会漂洋过海的来到隔了半个地球的另外一块大陆呢?每个国家的国民都会分个三六九等,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让每个人都生活的很好的地步,总会有些混的不怎么样的人为了生活到处漂泊的,如果这三个人能够认真工作,方华也不介意好好的养着他们。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民国岁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民国岁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