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 天下一盘棋,淮南我称王(二)
目录:代汉| 作者:| 类别:玄幻奇幻
第249天下一盘棋,淮南我称王二)先军政治,扩军六万
河南河北,曹操袁绍,纷纷扰扰。
值此混乱之际,萧言也顺势拉开巢湖扩军备战序幕。建安四年四月初十日,萧言聚集楚永、太史慈、诸葛瑾、周瑜等巢湖主要军将以及巢湖十县县令,于扬武将军府召开巢湖政权第一次大规模正式会议,共同商议巢湖未来走向。会议期间,巢湖众人关注点几乎全部集中于淮北曹操、袁绍对峙以及眭固之死,连带周瑜、诸葛瑾之辈,也在分析巢湖未来如何站队。
半个时辰后,萧言抬手暂停众人争论:“淮北局势无非是六个字:袁绍强,曹操近。远水不能救近火,所以巢湖不能旗帜鲜明结盟袁绍;君子从强不从弱,所以巢湖不能旗帜鲜明结盟曹操,因此淮北局势不妨以等为主,等曹操袁绍分出胜负,等黄河最终由谁饮马。”
“曹操势弱,必不肯主动袭击淮南;袁绍地远,精骑无路,舟楫难行,短时间内无论曹操还是袁绍,皆无暇结仇巢湖。袁绍能否入主中原,曹操能否比肩公孙瓒八年抗战,对于我巢湖来说,暂时还很遥远,所以大家暂时还是把目光投向扬州为好。”
“今日之时,巢湖四面环敌,北有袁术困守寿春,西有刘勋背依大别山,东南有孙策虎视眈眈,江南丹阳郡亦是纷乱不止,民不堪其扰。孙策、刘勋皆是劣官军阀,重私利轻民情,是以吴郡、会稽郡、东丹阳郡遍地叛乱,大别山山贼侵袭北庐江郡而刘勋竟然束手无策。我于巢湖聚义,意在匡扶汉室,替天行道,拯救黎民,天下九州皆乱,唯我巢湖接纳、救治数十万淮北流民。淮北袁绍曹操相争,无暇南顾,孙策、刘勋之辈必然欺我巢湖失去援兵,大举进犯,残害百姓,吾辈岂能容他作祟!为抵御孙策、刘勋恶贼,为防备袁术狗急跳墙,我巢湖必须扩军备战。巢湖若想铁壁坚城,固若金汤,最少需有强军劲弩六万人。我准备下发募兵军令,扩军至六万,大家以为如何?”
无论诸葛瑾还是周瑜,闻听萧言扩军六万庞大计划,都是不禁瞠目结舌:要知道如今雄霸江东的孙策,帐下可战精兵不过十万,那还是孙策一边东征西讨,一边慢慢聚集起来的。吴郡、会稽郡、东丹阳郡,三郡富裕,有布有盐有铁有铜,孙策亦不过拉起十万人队伍。巢湖区区十县半郡之地,竟要组建六万精兵,萧言难道疯了不成?尤其,周瑜曾经协助孙策入主吴郡,晓得孙策军政编制与巢湖军制编制不同,孙策帐下所谓十万人包括各类县衙兵、屯兵,而萧言所组建的六万巢湖兵,必然全部是战兵,哪怕战力稍弱,也是为战阵准备的。
“将军,这……六万战兵,巢湖十县恐怕支撑不起来!”一片瞠目结舌中,诸葛瑾不得不站出来反驳萧言扩军六万计划。诸葛瑾是知道萧言准备扩军的,但是他万万想不到萧言扩军竟然扩的如此豪迈。诸葛瑾业已熟悉萧言性情,晓得萧言不是莽撞草率之徒,他下意识想道:将军应该另有计划,六万战兵只是引子。
诸葛瑾继续陈述巢湖细况:“巢湖十县,地少人少,经济薄弱,如果依循将军前时所说兵民最佳比例,巢湖理应保持一万两千战兵才好。亦是因为适逢乱世,流民涌入淮南,巢湖才不得不超额维持两万余战兵——两万余战兵,已经接近巢湖极限,哪怕有合肥食油利润尽数充入军资,也最多扩军至三万战兵!六万战兵,巢湖实在维持不起!钱虽然够,但是武器、铠甲,我巢湖想买也买不来!当然,若是类如昔日全歼黄盖水军时,临时募集保丁,六万人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早在巢湖兼并长江北岸时,将军已经废弃‘农时为民,战时为兵’春秋战**事制度,维稳当地任务交付各县保甲,使两万战兵为常备军……难道将军准备重启‘农时为民,战时为兵’,全民皆兵,将保丁拉上战场?”
萧言摇摇头:“兵就是兵,丁就是丁,民就是民,前时全民皆兵是迫不得已选择,今已废弃,自是不必再提。除非巢湖面临覆灭危险,保丁永远不能站在最前线——他们的战斗力太弱,徒增伤亡而已。巢湖此番扩军至六万,皆为战兵。”
“适逢乱世,不管我们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总是拳头代表真理,一如袁绍斩杀公孙瓒,正式制霸河北。今日今时,是混乱时代,是军阀混战时代,是武夫当国时代,军队永远处于第一位。没有酒肉可以活下去,没有刀剑就不能生存。巢湖未来数年将逐步推行先军制度,一切以军事为先,一切以军事为重,财政再困难,也要优先保障军费支出,坚持先军制度十年不动摇,彻底解决淮南安全隐患。不管淮北袁绍曹操未来如何,我们巢湖必须制定十年一统淮南方略,十年内击败刘勋,十年内击败孙策!”
“扩军六万,无可商量。”萧言少有的专断独行一次。
萧言所谓先军制度,其实取材后世和谐年间朝鲜的先军政治,以及日清甲午海战前日本的“宁可挨饿,也要军舰”,法西斯二战之前希特勒的“宁要大炮,不要黄油”。表面来看,萧言所谓扩军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扩军就扩呗,一旦巢湖军械、经济跟不上,萧言再吆喝六万精锐战兵,也只能凑齐一堆民兵——精锐不精锐,毕竟由不得萧言说了算。实际上呢?萧言真正目的不仅仅是扩军,更是为了推广他的先军制度,改造巢湖风习。
众所周知,汉末是门阀兴起之初,百数年后汉世世家大族将会渐渐转变成为影响甚至掌握国家政权走向的门阀。门阀有优有劣,士族亦有优有劣,但是有一点萧言知道,门阀、士族比财阀更自私,更注重自家的事,他们为巢湖效力,或许本人真的忠心,但是别想他们为巢湖百分之百效力。不说司马懿之辈,便是诸葛亮、羊祜、周瑜、荀彧亦是如此,这不是他们个人品性有问题,而是汉末社会就是这样风习:你们打你们的,我们谈我们的。
如果再往前上溯数百年的春秋战国,这种风俗甚至更加散漫。
在萧言设想中,世家大族这股不可力量可以借助,但不能以之为根本。后世民国八年抗日,那是国与国对抗,汪精卫投降还可以骂他汉奸,汉世呢?汉匈对战,勉强也算国与国对抗,李陵都在匈奴统军一方了,汉世人还在同情李陵,认为李陵只不过是伪降,即便真投降也是奋战到底,不亏节气。由于汉世留下诸多记载,这股风潮甚至流传两千年而不曾衰弱分毫。也不知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战败不幸成为俘虏和战败成为匈奴大将,两者能够相提并论?
国与国对抗尚且如此,更别说国内军阀之间的对抗,汉末军阀之间的对抗,和谐程度不弱于后世民**阀混战。或许萧言出生于共和国和谐年间,不曾经历过感情复杂的军阀混战,所以特别厌烦这种风俗。深思熟虑之后,萧言于是选择先军政治、军国主义,将军队作为巢湖政权的核心,并借助先军政治尽量提高军人地位,用以打压渐有兴起之势的世家门阀。想想军国主义下的军人地位,想想朝鲜先军政治下的军人地位,萧言就有足够的信心遏制权势日渐膨胀的汉末士族。
再者,汉末动乱十数年,民间已经产生厌倦战争情绪,主动参军人数日益锐减。譬如萧十一、罗贲、楚永在成德县时,宁可做街头混混也不愿参军送死,罗贲甚至更是一位败军逃兵。民间厌战惧战,认为参军等同死亡,兵源迅速锐减使得真实历史上曹魏施行兵籍政策,父亲是兵,孩子也是兵;孙吴采取私兵政策,兵卒为将领私产。
萧言在巢湖推广先军政治,提高军人地位,再加上巢湖主要维持常备战兵,战损偏低,未来无疑能够引起一股入募风潮。要知道,汉末不比唐后宋明,此时汉家民风尚且剽悍,幽并精骑,关西凉右,燕赵豪迈,江南精兵,山东步卒,江淮剑客,河南强弩,各地区有各地区特色。汉末建安初百姓怕当兵,只是因为前些年仗打的太惨烈,死的人太多,某些将领渐渐不把兵当人看。萧言只要提高军人地位,保持低战损,无数涌入淮南的流民必将争相入募,扩军六万战兵并不难。
至于巢湖十县,地少人少……
真实历史上,袁术何时败亡的?建安四年六月!
真实历史上,建安四年六月袁术吐血而死,立即掀开江淮剧烈兼并序幕——巢湖此时不博,更待何时?即便历史因为萧言这只蝴蝶有所偏折,在萧言的经营下,袁术彻底败亡亦在今年。
如果一切顺利,他萧言将会取代孙策晋位淮南霸主,怎会养不起六万精锐战兵?
先军政治,扩军六万,皆是萧言未来称霸淮南的布局。
河南河北,曹操袁绍,纷纷扰扰。
值此混乱之际,萧言也顺势拉开巢湖扩军备战序幕。建安四年四月初十日,萧言聚集楚永、太史慈、诸葛瑾、周瑜等巢湖主要军将以及巢湖十县县令,于扬武将军府召开巢湖政权第一次大规模正式会议,共同商议巢湖未来走向。会议期间,巢湖众人关注点几乎全部集中于淮北曹操、袁绍对峙以及眭固之死,连带周瑜、诸葛瑾之辈,也在分析巢湖未来如何站队。
半个时辰后,萧言抬手暂停众人争论:“淮北局势无非是六个字:袁绍强,曹操近。远水不能救近火,所以巢湖不能旗帜鲜明结盟袁绍;君子从强不从弱,所以巢湖不能旗帜鲜明结盟曹操,因此淮北局势不妨以等为主,等曹操袁绍分出胜负,等黄河最终由谁饮马。”
“曹操势弱,必不肯主动袭击淮南;袁绍地远,精骑无路,舟楫难行,短时间内无论曹操还是袁绍,皆无暇结仇巢湖。袁绍能否入主中原,曹操能否比肩公孙瓒八年抗战,对于我巢湖来说,暂时还很遥远,所以大家暂时还是把目光投向扬州为好。”
“今日之时,巢湖四面环敌,北有袁术困守寿春,西有刘勋背依大别山,东南有孙策虎视眈眈,江南丹阳郡亦是纷乱不止,民不堪其扰。孙策、刘勋皆是劣官军阀,重私利轻民情,是以吴郡、会稽郡、东丹阳郡遍地叛乱,大别山山贼侵袭北庐江郡而刘勋竟然束手无策。我于巢湖聚义,意在匡扶汉室,替天行道,拯救黎民,天下九州皆乱,唯我巢湖接纳、救治数十万淮北流民。淮北袁绍曹操相争,无暇南顾,孙策、刘勋之辈必然欺我巢湖失去援兵,大举进犯,残害百姓,吾辈岂能容他作祟!为抵御孙策、刘勋恶贼,为防备袁术狗急跳墙,我巢湖必须扩军备战。巢湖若想铁壁坚城,固若金汤,最少需有强军劲弩六万人。我准备下发募兵军令,扩军至六万,大家以为如何?”
无论诸葛瑾还是周瑜,闻听萧言扩军六万庞大计划,都是不禁瞠目结舌:要知道如今雄霸江东的孙策,帐下可战精兵不过十万,那还是孙策一边东征西讨,一边慢慢聚集起来的。吴郡、会稽郡、东丹阳郡,三郡富裕,有布有盐有铁有铜,孙策亦不过拉起十万人队伍。巢湖区区十县半郡之地,竟要组建六万精兵,萧言难道疯了不成?尤其,周瑜曾经协助孙策入主吴郡,晓得孙策军政编制与巢湖军制编制不同,孙策帐下所谓十万人包括各类县衙兵、屯兵,而萧言所组建的六万巢湖兵,必然全部是战兵,哪怕战力稍弱,也是为战阵准备的。
“将军,这……六万战兵,巢湖十县恐怕支撑不起来!”一片瞠目结舌中,诸葛瑾不得不站出来反驳萧言扩军六万计划。诸葛瑾是知道萧言准备扩军的,但是他万万想不到萧言扩军竟然扩的如此豪迈。诸葛瑾业已熟悉萧言性情,晓得萧言不是莽撞草率之徒,他下意识想道:将军应该另有计划,六万战兵只是引子。
诸葛瑾继续陈述巢湖细况:“巢湖十县,地少人少,经济薄弱,如果依循将军前时所说兵民最佳比例,巢湖理应保持一万两千战兵才好。亦是因为适逢乱世,流民涌入淮南,巢湖才不得不超额维持两万余战兵——两万余战兵,已经接近巢湖极限,哪怕有合肥食油利润尽数充入军资,也最多扩军至三万战兵!六万战兵,巢湖实在维持不起!钱虽然够,但是武器、铠甲,我巢湖想买也买不来!当然,若是类如昔日全歼黄盖水军时,临时募集保丁,六万人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早在巢湖兼并长江北岸时,将军已经废弃‘农时为民,战时为兵’春秋战**事制度,维稳当地任务交付各县保甲,使两万战兵为常备军……难道将军准备重启‘农时为民,战时为兵’,全民皆兵,将保丁拉上战场?”
萧言摇摇头:“兵就是兵,丁就是丁,民就是民,前时全民皆兵是迫不得已选择,今已废弃,自是不必再提。除非巢湖面临覆灭危险,保丁永远不能站在最前线——他们的战斗力太弱,徒增伤亡而已。巢湖此番扩军至六万,皆为战兵。”
“适逢乱世,不管我们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总是拳头代表真理,一如袁绍斩杀公孙瓒,正式制霸河北。今日今时,是混乱时代,是军阀混战时代,是武夫当国时代,军队永远处于第一位。没有酒肉可以活下去,没有刀剑就不能生存。巢湖未来数年将逐步推行先军制度,一切以军事为先,一切以军事为重,财政再困难,也要优先保障军费支出,坚持先军制度十年不动摇,彻底解决淮南安全隐患。不管淮北袁绍曹操未来如何,我们巢湖必须制定十年一统淮南方略,十年内击败刘勋,十年内击败孙策!”
“扩军六万,无可商量。”萧言少有的专断独行一次。
萧言所谓先军制度,其实取材后世和谐年间朝鲜的先军政治,以及日清甲午海战前日本的“宁可挨饿,也要军舰”,法西斯二战之前希特勒的“宁要大炮,不要黄油”。表面来看,萧言所谓扩军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扩军就扩呗,一旦巢湖军械、经济跟不上,萧言再吆喝六万精锐战兵,也只能凑齐一堆民兵——精锐不精锐,毕竟由不得萧言说了算。实际上呢?萧言真正目的不仅仅是扩军,更是为了推广他的先军制度,改造巢湖风习。
众所周知,汉末是门阀兴起之初,百数年后汉世世家大族将会渐渐转变成为影响甚至掌握国家政权走向的门阀。门阀有优有劣,士族亦有优有劣,但是有一点萧言知道,门阀、士族比财阀更自私,更注重自家的事,他们为巢湖效力,或许本人真的忠心,但是别想他们为巢湖百分之百效力。不说司马懿之辈,便是诸葛亮、羊祜、周瑜、荀彧亦是如此,这不是他们个人品性有问题,而是汉末社会就是这样风习:你们打你们的,我们谈我们的。
如果再往前上溯数百年的春秋战国,这种风俗甚至更加散漫。
在萧言设想中,世家大族这股不可力量可以借助,但不能以之为根本。后世民国八年抗日,那是国与国对抗,汪精卫投降还可以骂他汉奸,汉世呢?汉匈对战,勉强也算国与国对抗,李陵都在匈奴统军一方了,汉世人还在同情李陵,认为李陵只不过是伪降,即便真投降也是奋战到底,不亏节气。由于汉世留下诸多记载,这股风潮甚至流传两千年而不曾衰弱分毫。也不知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战败不幸成为俘虏和战败成为匈奴大将,两者能够相提并论?
国与国对抗尚且如此,更别说国内军阀之间的对抗,汉末军阀之间的对抗,和谐程度不弱于后世民**阀混战。或许萧言出生于共和国和谐年间,不曾经历过感情复杂的军阀混战,所以特别厌烦这种风俗。深思熟虑之后,萧言于是选择先军政治、军国主义,将军队作为巢湖政权的核心,并借助先军政治尽量提高军人地位,用以打压渐有兴起之势的世家门阀。想想军国主义下的军人地位,想想朝鲜先军政治下的军人地位,萧言就有足够的信心遏制权势日渐膨胀的汉末士族。
再者,汉末动乱十数年,民间已经产生厌倦战争情绪,主动参军人数日益锐减。譬如萧十一、罗贲、楚永在成德县时,宁可做街头混混也不愿参军送死,罗贲甚至更是一位败军逃兵。民间厌战惧战,认为参军等同死亡,兵源迅速锐减使得真实历史上曹魏施行兵籍政策,父亲是兵,孩子也是兵;孙吴采取私兵政策,兵卒为将领私产。
萧言在巢湖推广先军政治,提高军人地位,再加上巢湖主要维持常备战兵,战损偏低,未来无疑能够引起一股入募风潮。要知道,汉末不比唐后宋明,此时汉家民风尚且剽悍,幽并精骑,关西凉右,燕赵豪迈,江南精兵,山东步卒,江淮剑客,河南强弩,各地区有各地区特色。汉末建安初百姓怕当兵,只是因为前些年仗打的太惨烈,死的人太多,某些将领渐渐不把兵当人看。萧言只要提高军人地位,保持低战损,无数涌入淮南的流民必将争相入募,扩军六万战兵并不难。
至于巢湖十县,地少人少……
真实历史上,袁术何时败亡的?建安四年六月!
真实历史上,建安四年六月袁术吐血而死,立即掀开江淮剧烈兼并序幕——巢湖此时不博,更待何时?即便历史因为萧言这只蝴蝶有所偏折,在萧言的经营下,袁术彻底败亡亦在今年。
如果一切顺利,他萧言将会取代孙策晋位淮南霸主,怎会养不起六万精锐战兵?
先军政治,扩军六万,皆是萧言未来称霸淮南的布局。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代汉》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代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