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茅山九龙秘籍 答群友问

答群友问

目录:茅山九龙秘籍| 作者:天理之外| 类别:历史军事

    与书友爇琪,年方十八,等几人打赌了,加一个普及帖,有言在先,这个写了一晚上,比小说难写多了,因为需要不断的查询资料,到底道士穿什么,以及每天要干什么,这个写了一晚上还要多,累死了,不喜欢科普类的书友可以无视本章,明天两更,这个月,冲击60万字大关。感谢支持。大力的书也是有好多注释,不是说藐视同志们,这类的书,读一下我写的注释,真的有用处……

    更新之前,首先祝书友群二群的读者:玩遊戲の文藝青年

    .l生日快乐。和独孤,火柴爇琪他们这些铁杆不一样,他只是个普通的读者,甚至没有单独说过话,但是还是祝他生日快乐,幸福同在。下面开始正文。

    冠服:道士平时穿戴的冠裳和免簪帔以及在斋醮仪式中穿着衣帔的总称。早期道教对于冠服之规定甚为简单,从南朝刘宋陆修静起,道士的冠服制度趋向严格,冠服区别愈加明显。据南北朝《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私》卷五,对各类道士的冠服作了明确规定。书称:“服以象德仪形,道士女冠,威仪之先参佩经法,各须具备如本法,不得叨谬。违夺算三千六百。”唐道士张万福《三洞法服科戒文》中的道士冠服分类已趋简化,按法派分为六类。

    法服:道教神像以及高功和法师在斋醮仪式中所穿服饰的名称。道教法服源于中国古代祭祀礼仪的服饰规定,又与道教教义思想和服饰的时代流变有关。

    道士诸巾

    混元巾:象征混元一炁。是以黑缯糊制而成,硬沿圆帽。顶之正中留有一圆孔,以露发髻,现全真道士多戴此帽。

    庄巾:象征如庄一样,无拘无束,超凡脱俗。亦称冲和巾,该巾下面为方形,上部成三角形,状如屋顶,帽前正面镶有白玉,便以正帽,象征品性端正。老年道士多戴庄巾。

    纯阳巾:明朝《三ォ图会》称:“纯阳巾,又名乐天巾,顶有寸帛,襞积如竹简,垂之于后,曰纯阳者以仙名,而乐天则以人名也。”

    九梁巾:类似纯阳巾。前顶平斜如尾面,排有九叠,九缝。道教奉九为极阳之数,一切修行最终目的。故九梁巾又象征道徒们对大道的向往。

    浩然巾:清代道士闵一得在《清规玄妙》中说:“雪夜用浩然。”明代朱权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六中有雪巾的记载:“以玄色紵丝为之,以天鹅皮为里,凡雪天严寒皆用之以护脑。”可见浩然巾即是雪巾。此巾象征道士的浩然正气。

    逍遥巾:亦称荷叶巾,全真年轻道士多戴此巾。用块大方巾将挽好的头发包扎起来,留有两角虚于后背。走路时随风飘动,显示出道士逍遥自在。

    三教巾:应该是王重阳祖师提出三教合一思想时所缝制。体现了道教的包融性,崇尚和平的宗教理念。道士受了中极戒就可以戴此巾。

    一字巾:旧称幅巾,用青布做成布带,端头用优质木雕成太极八卦扣相互衔接。平时为了固定头边沿的短发所戴。该巾扣上为“混元圈”,散开为“一”,正体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教义思想。

    太阳巾:形如现代的太阳帽,主要是遮挡夏日阳光。不同的是,太阳巾是用蓝布做成。因全真道士挽发后要插簪,便以佩戴,所以中间隆起的部分为三角形。此巾在湖北使用者较多。

    道士诸冠

    黄冠:曾受初真戒者方可戴;三台冠,受过中极戒者可戴;五岳冠,覆斗形,上刻“五岳真形图”,必须受过天仙戒者方可戴;五老冠,莲瓣形,中绣五老像,晚间做超度法事时,高功所戴;元始冠,是洞真法师、太洞法量和三洞**师所戴;芙蓉冠,大罗金仙所戴。

    道士诸衣

    法衣:道教科仪中高功法师各种穿着的统称。忏衣,道士在科仪中念经拜忏时所穿的一种法衣;绛衣,在大型斋醮法会中,高功法师所穿的一种法衣,穿时里衬海青,其制两袖宽大垂地,双臂展开时,两袖和衣身合成四角形,两袖和衣身均绣有金丝龙纹;海青,为道士日常穿用,是用青布简单制作而成宽袖道袍。现今为了穿着方便,夏天多穿白色对襟和斜襟两种道衣,多数以棉绸制做。

    道人鞋袜

    道人平时穿双脸鞋或十方鞋,用青布制做,鞋边沿剪有孔,再用白布将孔缝上或不缝,多为夏天穿。用高筒白袜套住裤管系上,以便进入殿堂避免体垢落地。

    高功法师所用的鞋

    道靴:高功法师在举行大型斋醮法事所穿的鞋,其制黑色高筒,白漆高厚硬底;云鞋,大型斋醮法事中高功所穿,其制彩锦浅帮,绣制云纹,圆头厚白底,多在高功踏罡步斗时所用。

    (1)早晚功课:

    早晚功课是全国现有两大派全真、正一派的早晚必修课。早晚课约起于南北朝以后。住观道士每日卯酉二时上殿作课,诵念香赞、开经偈、净心咒、净口咒、净身咒以及《清静经》、《玉皇心印妙经》等经,唱赞礼拜,一是修真养性,二是祈祷崇拜,三是坚定道心,四是为了体现宫观道风的管理。早晚功课现在各常住都按传统定制早晚上殿。

    (2)全真传戒:

    传戒,又称开期传戒。指从开坛传戒到传戒圆满的整个过程。道士出家,初人道观者为道童,在于孙庙拜师学经,等到了十方丛林开坛传戒之时,孙庙的师父便荐其赴丛林受戒。

    道教全真传戒,是从金元全真教出现以后,长春真人邱处机遂根据道教已有的戒律,订立了道教全真传戒仪范。清顺治年间,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方丈又创全真丛林,在北京白云观首次公开设坛传戒。他承袭全真派戒法科仪,讲说《初真戒》、《中级戒》、《天仙大戒》,合称“三坛圆满大戒”。王常月说:“学道不持戒,无缘登真箓。”传戒时,戒坛一般分为三期进行。传戒由十方丛林的方丈负责,称为“传戒律师”,又谓传戒本师。

    传戒期间经过“考偈”:受戒弟分清名次,按《千字文》次序排号,传戒圆满后,编人《登真箓》。获得戒名后,自愿遵守戒律不犯规戒,经审查合格,发给“戒牒”,以为凭据。

    (3)正一授箓。“箓”通常指记录有关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施行功法术的牒文。正一道士只有得受法箓,ォ能名登天曹,ォ能有道位神职。有了道位神职的道士,其斋醮中的章词,ォ能奉达天庭,ォ能得到神灵护佑,反之斋醮章词无效。

    道士受箓之后,箓牒中拔付受篆者有护身将帅,协助受箓者在主持斋醮时,斩妖除邪。拔度生灵,救济困厄。未受箓受职,就无权遣神役鬼。

    “受箓”的意义是“戒除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人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始登真。”

    道士受箓后,颁发给职券牒文,以证其所得之法职,名所录之神界,以通达神灵。简称为“职牒”。

    新中国成立之后

    全真恢复传戒制度

    全真传授戒法,自元朝邱长春真人订立传戒仪范始,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清康熙年间王常月方丈在北京白云观开“三坛大戒”,广度弟,全真道风大振。清末民国初,北京白云观、沈阳太清宫、西安八仙宫、汉中张良庙、成都二仙庵等全真道十方丛林都曾多次举办传戒活动。后来由于战乱,一度停止。1947年在四川成都二仙庵举行过后,一直未举行。

    为了弘扬全真优良传统,1989年在北京白云观举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真传戒活动。有75名全真道士参加了受戒活动,其中乾道占60%,坤道占40%,绝大部分为青年道士。

    通过传戒活动,使戒们学到了道教知识,提高了道德素质,有益于个人修持和道风的弘扬。

    为适应新时期全真派发展的需要,中国道教协会于1995年11月和2002年8月分别在四川青城山、辽宁千山举行了建国后第二、三次传戒活动,全国各名山宫观的求戒弟近千人参加了这两次传戒活动。

    这两次传戒活动历时都在20多天;规模空前。经过戒坛审核,发给戒“净戒牒”,以及《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守戒必持》等经书律文。

    正一派恢复授箓(小天就是正一派的传人)

    停止多年的道教正一派国内授箓传度法会,于1995年12月5日至7日在道教正一祖庭江西龙虎山天师府内恢复举行,首次就有190多位箓生参加了这次授箓活动。

    授箓活动结束后,发给箓生“正一职牒”,以为凭证。通过这次授箓传度,恢复和健全了道教正一派的教戒规范制度,培养了道教人ォ,满足了国内道众的信仰需求。

    最近几年,龙虎山天师府举办了多次的“授箓”,为海内外近千人箓生进行了授箓活动。道教正一派授箓活动得到了传承。

    好了,到这了,事实,这几个写的更麻烦……真心的,不爱看科普类的,无视这章。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茅山九龙秘籍》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茅山九龙秘籍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