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茅山
目录:茅山九龙秘籍| 作者:天理之外| 类别:历史军事
()一章外篇,公众版,免费
在茅山积金峰东南间不远处,有座海拔156公尺的山峰,此峰虽然不高不大,但却独立挺秀峰苍松翠柏奇秀,奇花异草异香,周围群峰环抱,重峦叠翠.四面山溪萦绕,泉水,景色秀美,风光迷人,特别是每年的春夏二季,峰头时常被白云缭绕,登山远望,此峰时隐时显,虚无缥缈.好似飘浮于云海之中的东海仙山,大有风动云飘山山移之妙境.她就是茅山众多风景秀丽的山峰之一飞来山。
传说此山峰原是四川峨眉山区的一座很小很小的山峰,因为峨眉山高人云天.雄伟险峻,气势磅礴,名扬天下.故而此峰每日总感到自己也十分高大,认为天下没有那个山峰能够与它比高低,常带自高自大,自吹自擂,自拆自满,自不量力,自以为是;附近别的兄弟姐妹峰峦经常告诉它说:“天下很大很大,比我们高大的山峰到处都有,岂不闻‘天外有天,山上有山’吗”,可是她根本听不进其它兄弟姐妹峰峦的劝说,毅然我行我素,始终坚持着老子天下第一的思.
一年春天,她忽闻一位从茅山前去峨眉山云游的道士说:茅山如何如何的高大秀美,风水极佳、心想:你说茅山高大,我倒要去与他比比,看看究竟谁高难低,第二天,这座峨眉山的小小峰峦便飞到了茅山,由于她试比高低心切.竟意不择位,错落茅山的一个山谷之内,不仅没有比过茅山的大茅、二等、三茅、抱朴、积金等峰峦,而且连茅山的叠玉/峰也没有比过;更令她伤心的是从此再也不能自拔而永驻茅山山谷之中.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便将这座山指称之为“飞来山”。
在茅山老虎岗西北坡林间的山岩之下,有三个大小不一的天轮石灰溶洞。这就是茅山著名的华阳洞、玉柱洞、汕人洞,其中最见钱名的是华阳洞;此洞之口上端坐间石刻有“华相洞”三个红色大字,每字大约1未见方,笔力苍劲,传为来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手迹,壁上另有石刻20余年,隐约可强印均为历代文人星客甚名游洞之后所题刻.据元代刘大彬编著的《茅山志》记载,华阳洞共有东、西、南、北(南分二口)五个洞,亦称五便门,其中三里二踢,深约数百里;《洞天福地·天地宫府图》载其为中国道教十大洞天之中的“第八洞天”,名曰“金坛华阳洞天”;相传西汉时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与西晋时的汗浇及东晋时的许明,均曾于洞内隐居修炼过,人称“山中宰相”的齐梁时著名道教学者、医药学家、炼丹家陶弘景也曾隐于洞中,并借洞而设华阳上、中、下三论,著书立说,收徒传教;此洞与茅山齐名,历代均有许多文人雅士与达官贵人慕名先后人洞游览,观赏洞景,如韩愈·应日休、李商隐、顾况。刘长卿、范仲淹、王安石、于谦、唐伯虎、在重光、康有为等等。并都留有赞誉此洞的诗文显宝传世。洞内泉水叮哈作响,各种自级形成的钟乳石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洞外林木葱笼,修竹青翠,怪石四立,溪水云雾飘渺,环境清幽。
传说古时有位名叫吴绰的人,听说茅山2中盛产有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一日闲来无事,他便身背竹委,手拿药斧进入茅山采集中草药材,当他走到华阳洞附近时,忽然发现离华阳洞口不远处的松林下,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手拿三颗大明珠正在那里玩耍,吴绰心想:深山之中那家的小孩能跑到这里来玩耍呢?而且手拿三颗大明珠,没非他是山中仙子吧!于是他便走上前去并随声问到:“你家在哪里?父亲名叫什么?快来让我看一看你手中的大明珠。”可是小孩闻声见人之后,并不回答,只是只奔华阳洞内,吴绰害怕小孩被山中洞内的野兽所伤,一边继续大声叫问,一边快步入洞中寻找,人们刚追赶了片刻,却见那小孩将三颗大明珠填入自己的左耳之内,忽然变成了一条小龙,吴绰平时胆量过人,便举起药锄向小龙的左耳砍去,小龙躲避稍慢,竟被吴绰用药锄将左耳砍落在地,而三颗大明珠却没有看见,小龙随即也无踪无形了,吴绰只好走出洞来,背上药委继续采集他的中草药材.此事既奇又任县广为流传,你若不信,那么请看看来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先生在受由茅山木耳之后所作的《答赠木耳》一诗:
软温青红状可倩.
欲烹还唤水盘回;
想君在太华阳洞,
到取乖龙左耳来.
雷劈池的传说
三茅峰.又名小茅峰,是茅山著名的九峰之一,传为小茅祖师茅衷当年结庐修道炼丹之处,故名.峰上原有一座古朴典难的道教建筑——仁佑观.创建于元代.古为专田小茅祖师茅衷塑像之所,抗日战争期间,此观被毁,现存遗址.就在这道观遗址的旁边山石之上,却有二个大小不一的天然水池.一池之内,杂草丛生,他水混浊,蚊蝇乱飞.臭气熏天;一地之内水碧如镜,清澈见底。俯首饮之甘甜如安·且四季不绝,既是遇上大旱之年地内也绝不会干涸.高山峰顶之上为什么会出现二个天然水池?又为什么二地同在一峰头而他中之水却截然不同呢?
传说三茅峰仁佑观原无食用之水,每天清早观中都要派二名道童到峰下挑水上来以供观内食用;平日还好,二个道童每天清早各挑一担,基本可供观内食用一天,但是一进入每年的茅山香期庙会,不仅急坏了观内的住持道长,而且累得所有道童腰痛脚酸,您想每天从早到晚香客不绝,游人如织,他们那个不要吃喝,得需挑多少担水才能够用呢!
有年刚过罢香期庙会,住持道长将全观的道众们召集在一起,然后对大家说迈:“仁佑观古来就无食用之水,我们经常过着水贵如油的生活,这点你们心中也都比我清楚:我想了很久很久,但也没有想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来!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今天我将大家召集来,主要就是请您们动一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如何解决现内的长期食用水之田··。…”“穷道无才无知,心中倒是有个想法,但不知是否可以实现!”未等住持道长说完只见观内一位仙风仙骨的老道长起身如此说道,住持道长急不可持地问他:“您老有何良策过快快说出来.那位老道长接前说:“俗语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何不启建法坛,讽诵他经,敬析苍天为我们用决现内食用之水.”住持道长与全观过众听罢他的这一席话之后,成到他说的活极有道理,便决定开始按照他的担法去办.第二天一大清早,观内除了二个下山继续挑水的道童之外,所有道士都忙着启建法坛;准备讽经上表苍天以求助其解决观内食用水之事,经过一番忙碌之后,法坛很快后建成功,于是观内高功、经师走上法坛,身穿法农,按照道教科仪分别隆重而虔诚地举行了上香、礼拜、讽经、焚表等法事。
话说葛玄真人此日正仙游途经茅山上空,远远望见三茅峰仁佑观道士在作道场。变驻足细察,得知其意之后.就急忙驾云来到天阙,找到雷公.请求雷公能大发善心,为茅山三茅峰仁佑观道众在现外山石之上劈开一个水池,以解决其长期食用水之事.雷公见推卸不过,便答应这就去帮他解决。
又说三等峰仁格观的过众刚刚做完法事,忽见峰头山风四起,乌云满天,电闪雷鸣,片刻功夫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随之雷声不断,声声振耳,大约过了有半个时辰,风辞而止.雷电消失,乌云渐退;天气转睛.
这时有位走出现外祖步观云的道士,忽然发现现外不远处的山石之上竟被省电突出了一个水地来,而且畜存了满满一池清水,这位道土兴高彩烈的跑回观内,将自己看见的水池之事告诉给了观内的住持道长与道众,住持道长与众道士一起走出观外前来观看,果真观外山石之上出现了一个天雷所劈的水池,住持道长与众道上见状高兴地不知如何是好,个个喜笑颜开,特别是那几个小道童高兴的连蹦带跳,口中还不停地说道;“感谢苍天雷公的来助,我等今后可再也不要下峰挑水了……。
于是住持道长便叫观内道童拿来木桶与水舀,然后一担接一担的将池中之水挑回观内,以做自用.可是当观内火头道士上用池水烧好饭菜与开水之后.全观道众谁也不愿意食用,原来饭菜与开水之中含有一股极为浓烈的硫磺味,实在无法食用.众道士你看着我,我看看你,两眼时两眼,愁云又上面,个个底头不语,人人摇头叹息!住持道长亦束手无策,愁锁双眉.这时又见那位仙风道骨的老道长走到位持道长面前,神情自然地对住持道长说道:“虽然此池之水不能食用,但它毕竟是天雷专门为我们所开,我们不如再重新启建法坛,讽诵仙经,上表天界,也许天公会给我们重新劈开一个完全可以食用的水地来!”
在茅山积金峰东南间不远处,有座海拔156公尺的山峰,此峰虽然不高不大,但却独立挺秀峰苍松翠柏奇秀,奇花异草异香,周围群峰环抱,重峦叠翠.四面山溪萦绕,泉水,景色秀美,风光迷人,特别是每年的春夏二季,峰头时常被白云缭绕,登山远望,此峰时隐时显,虚无缥缈.好似飘浮于云海之中的东海仙山,大有风动云飘山山移之妙境.她就是茅山众多风景秀丽的山峰之一飞来山。
传说此山峰原是四川峨眉山区的一座很小很小的山峰,因为峨眉山高人云天.雄伟险峻,气势磅礴,名扬天下.故而此峰每日总感到自己也十分高大,认为天下没有那个山峰能够与它比高低,常带自高自大,自吹自擂,自拆自满,自不量力,自以为是;附近别的兄弟姐妹峰峦经常告诉它说:“天下很大很大,比我们高大的山峰到处都有,岂不闻‘天外有天,山上有山’吗”,可是她根本听不进其它兄弟姐妹峰峦的劝说,毅然我行我素,始终坚持着老子天下第一的思.
一年春天,她忽闻一位从茅山前去峨眉山云游的道士说:茅山如何如何的高大秀美,风水极佳、心想:你说茅山高大,我倒要去与他比比,看看究竟谁高难低,第二天,这座峨眉山的小小峰峦便飞到了茅山,由于她试比高低心切.竟意不择位,错落茅山的一个山谷之内,不仅没有比过茅山的大茅、二等、三茅、抱朴、积金等峰峦,而且连茅山的叠玉/峰也没有比过;更令她伤心的是从此再也不能自拔而永驻茅山山谷之中.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便将这座山指称之为“飞来山”。
在茅山老虎岗西北坡林间的山岩之下,有三个大小不一的天轮石灰溶洞。这就是茅山著名的华阳洞、玉柱洞、汕人洞,其中最见钱名的是华阳洞;此洞之口上端坐间石刻有“华相洞”三个红色大字,每字大约1未见方,笔力苍劲,传为来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手迹,壁上另有石刻20余年,隐约可强印均为历代文人星客甚名游洞之后所题刻.据元代刘大彬编著的《茅山志》记载,华阳洞共有东、西、南、北(南分二口)五个洞,亦称五便门,其中三里二踢,深约数百里;《洞天福地·天地宫府图》载其为中国道教十大洞天之中的“第八洞天”,名曰“金坛华阳洞天”;相传西汉时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与西晋时的汗浇及东晋时的许明,均曾于洞内隐居修炼过,人称“山中宰相”的齐梁时著名道教学者、医药学家、炼丹家陶弘景也曾隐于洞中,并借洞而设华阳上、中、下三论,著书立说,收徒传教;此洞与茅山齐名,历代均有许多文人雅士与达官贵人慕名先后人洞游览,观赏洞景,如韩愈·应日休、李商隐、顾况。刘长卿、范仲淹、王安石、于谦、唐伯虎、在重光、康有为等等。并都留有赞誉此洞的诗文显宝传世。洞内泉水叮哈作响,各种自级形成的钟乳石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洞外林木葱笼,修竹青翠,怪石四立,溪水云雾飘渺,环境清幽。
传说古时有位名叫吴绰的人,听说茅山2中盛产有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一日闲来无事,他便身背竹委,手拿药斧进入茅山采集中草药材,当他走到华阳洞附近时,忽然发现离华阳洞口不远处的松林下,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手拿三颗大明珠正在那里玩耍,吴绰心想:深山之中那家的小孩能跑到这里来玩耍呢?而且手拿三颗大明珠,没非他是山中仙子吧!于是他便走上前去并随声问到:“你家在哪里?父亲名叫什么?快来让我看一看你手中的大明珠。”可是小孩闻声见人之后,并不回答,只是只奔华阳洞内,吴绰害怕小孩被山中洞内的野兽所伤,一边继续大声叫问,一边快步入洞中寻找,人们刚追赶了片刻,却见那小孩将三颗大明珠填入自己的左耳之内,忽然变成了一条小龙,吴绰平时胆量过人,便举起药锄向小龙的左耳砍去,小龙躲避稍慢,竟被吴绰用药锄将左耳砍落在地,而三颗大明珠却没有看见,小龙随即也无踪无形了,吴绰只好走出洞来,背上药委继续采集他的中草药材.此事既奇又任县广为流传,你若不信,那么请看看来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先生在受由茅山木耳之后所作的《答赠木耳》一诗:
软温青红状可倩.
欲烹还唤水盘回;
想君在太华阳洞,
到取乖龙左耳来.
雷劈池的传说
三茅峰.又名小茅峰,是茅山著名的九峰之一,传为小茅祖师茅衷当年结庐修道炼丹之处,故名.峰上原有一座古朴典难的道教建筑——仁佑观.创建于元代.古为专田小茅祖师茅衷塑像之所,抗日战争期间,此观被毁,现存遗址.就在这道观遗址的旁边山石之上,却有二个大小不一的天然水池.一池之内,杂草丛生,他水混浊,蚊蝇乱飞.臭气熏天;一地之内水碧如镜,清澈见底。俯首饮之甘甜如安·且四季不绝,既是遇上大旱之年地内也绝不会干涸.高山峰顶之上为什么会出现二个天然水池?又为什么二地同在一峰头而他中之水却截然不同呢?
传说三茅峰仁佑观原无食用之水,每天清早观中都要派二名道童到峰下挑水上来以供观内食用;平日还好,二个道童每天清早各挑一担,基本可供观内食用一天,但是一进入每年的茅山香期庙会,不仅急坏了观内的住持道长,而且累得所有道童腰痛脚酸,您想每天从早到晚香客不绝,游人如织,他们那个不要吃喝,得需挑多少担水才能够用呢!
有年刚过罢香期庙会,住持道长将全观的道众们召集在一起,然后对大家说迈:“仁佑观古来就无食用之水,我们经常过着水贵如油的生活,这点你们心中也都比我清楚:我想了很久很久,但也没有想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来!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今天我将大家召集来,主要就是请您们动一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如何解决现内的长期食用水之田··。…”“穷道无才无知,心中倒是有个想法,但不知是否可以实现!”未等住持道长说完只见观内一位仙风仙骨的老道长起身如此说道,住持道长急不可持地问他:“您老有何良策过快快说出来.那位老道长接前说:“俗语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何不启建法坛,讽诵他经,敬析苍天为我们用决现内食用之水.”住持道长与全观过众听罢他的这一席话之后,成到他说的活极有道理,便决定开始按照他的担法去办.第二天一大清早,观内除了二个下山继续挑水的道童之外,所有道士都忙着启建法坛;准备讽经上表苍天以求助其解决观内食用水之事,经过一番忙碌之后,法坛很快后建成功,于是观内高功、经师走上法坛,身穿法农,按照道教科仪分别隆重而虔诚地举行了上香、礼拜、讽经、焚表等法事。
话说葛玄真人此日正仙游途经茅山上空,远远望见三茅峰仁佑观道士在作道场。变驻足细察,得知其意之后.就急忙驾云来到天阙,找到雷公.请求雷公能大发善心,为茅山三茅峰仁佑观道众在现外山石之上劈开一个水池,以解决其长期食用水之事.雷公见推卸不过,便答应这就去帮他解决。
又说三等峰仁格观的过众刚刚做完法事,忽见峰头山风四起,乌云满天,电闪雷鸣,片刻功夫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随之雷声不断,声声振耳,大约过了有半个时辰,风辞而止.雷电消失,乌云渐退;天气转睛.
这时有位走出现外祖步观云的道士,忽然发现现外不远处的山石之上竟被省电突出了一个水地来,而且畜存了满满一池清水,这位道土兴高彩烈的跑回观内,将自己看见的水池之事告诉给了观内的住持道长与道众,住持道长与众道士一起走出观外前来观看,果真观外山石之上出现了一个天雷所劈的水池,住持道长与众道上见状高兴地不知如何是好,个个喜笑颜开,特别是那几个小道童高兴的连蹦带跳,口中还不停地说道;“感谢苍天雷公的来助,我等今后可再也不要下峰挑水了……。
于是住持道长便叫观内道童拿来木桶与水舀,然后一担接一担的将池中之水挑回观内,以做自用.可是当观内火头道士上用池水烧好饭菜与开水之后.全观道众谁也不愿意食用,原来饭菜与开水之中含有一股极为浓烈的硫磺味,实在无法食用.众道士你看着我,我看看你,两眼时两眼,愁云又上面,个个底头不语,人人摇头叹息!住持道长亦束手无策,愁锁双眉.这时又见那位仙风道骨的老道长走到位持道长面前,神情自然地对住持道长说道:“虽然此池之水不能食用,但它毕竟是天雷专门为我们所开,我们不如再重新启建法坛,讽诵仙经,上表天界,也许天公会给我们重新劈开一个完全可以食用的水地来!”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茅山九龙秘籍》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茅山九龙秘籍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