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教
目录:茅山九龙秘籍| 作者:天理之外| 类别:历史军事
五斗米教(天师道)是道教早期的重要流派,。关于它的起源,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传统认为,五斗米教是张陵于公元126-144年(东汉顺帝时)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但当代学者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和樊光春先生著的《陕西道教2000年》则认为,五斗米教实际上由张修在公元184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之前创立于汉中,。
据《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概述张鲁、张修的学说时说:“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雒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或其不愈者,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
创立人是江苏封县人张陵,为汉功臣张良第八世孙,本太学诸生,自幼好道,天文地理、河洛图纬无所不知,尤好老庄,曾任巴郡江州令,后弃官入北邙山修长生之道,常读[黄帝九鼎丹经],丹成于繁山,又得隐书于嵩山石室,因朝政纷乱,隐退余杭十年,汉顺帝时[126—144]于四川鹤鸣山,传播“三官手书”,和“正一盟威”之道,为百姓治病、消灾,汉安元年[142]太上亲授天师《正一经》、《太平洞极之经》等,固号”天师道”。又因要求学道之人要奉献五斗米,固后人称为五斗米道。天师道尊崇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以[老子想尔注]传世教民,信奉的主要经典还有《太平洞极经》、《太清经》、《太玄经》、《正一经》、《五斗经》等,又规定教徒:一要诵习《五千文》,二不妄祀,三有罪首过,四符水治病,五用章表与鬼神为誓约,六修桥铺路,七行黄赤之道,八置祭酒,设立二十四治以领道民,九收信米五斗等。其孙张鲁,人称系师,后归顺曹魏,被拜为镇南将军,得封万户侯,使天师道发展壮大,特别是张鲁在汉中施行政教合一,使天师道不但在民间传播而且逐渐转向上层领域发展,这样,天师道不仅有经典、醮仪、科戒,而且已是信徒遍布巴蜀、汉中,成为影响很大的有组织的宗教团体,固后人均认定天师道为道教的正统,至元成宗大德八年[1340]第38代天师张宇材被授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后,从此,天师道又名正一道。与金元时兴起的全真道并成为两大教派。
北天师道是由北魏寇谦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的,其主要道场建立在今山西大同[原称平城],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清整原三张的五斗米道,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以及男女合气之术,新天师道所传《云中音诵新科之戒》,宣讲《新科》等大道清虚之道,提倡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练,其新天师道的做法有:一是取消蜀土宅治之号,不再沿用五斗米道以师为治的管理体制;二是废除天师祭酒道官私置治职和世袭旧制,改革三张祖孙世袭天师之位的传统;三是革除三张时期租米钱税制度,道民只需交纸三十张,笔一管,墨一锭,以供修表救度之用;四是除去男女合气之术;五是宣示“新科之戒”,提倡礼法,按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增订道教戒律和斋仪;六是吸收佛教“轮回生死”之教义,宣讲善恶报应之说;七是将服饵修炼之术与符水禁咒之术如方技、符水、医药、卜筮、谶纬之书合而为一;八是道徒诵习道经,改“直诵”为“乐诵”,即诵经用音乐伴奏,。这样,新天师道重视醮仪,提倡礼度,改变了过去以符水疗病及注重炼形的教义,特别是泰常八年[423],有道士李谱文所传《录图真经》等醮仪感动太武帝,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三年[442]亲自道坛,受道教符录,使新天师道与皇权结合,一度成为国教,不断发展壮大。
南天师道是由简寂先生陆修静改革江南天师道而形成的,主要表现在他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整顿和改造,并积极收集整理道经,制订道教斋醮科仪,推动了南朝旧道教的改革和士族新道教的形成,特别是陆修静在孝武帝大明五年[461]至宋明帝泰始三年[467]七年间隐居庐山修建太虚观[后人称简寂观],他以太虚观为大本营,在此收徒布道,不断扩展太虚观,曾先后扩建有白云馆、朝真馆,炼丹井,捣药臼,洗药池等,太虚观兴起后,先后又建筑有康王观,崇善观,咏真观,昭德观,白鹤观,广福观,太平观等数十座道观,均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因而被誉之为道教“咏真第八洞天”。随着庐山道教的扩大,其地位和声誉不断显赫,逐渐成为名震南北的重要道场,使得四方高道纷至沓来,至唐宋时,先后有许坚,钱朗,孙晟,郗法遵等大批高道云集庐山,庐山高道辈出,名声大震于江南。为了完善斋醮科仪,他一是吸收儒家传统的忠孝礼义等伦理道德并作为道徒必需遵守的教规,强调忠孝为先,这样,既保证了道士严格遵守教戒,一心修善立功,又更加完善了宗教仪范。二是吸收佛教“三业清静”思想,即要求去贪、忿、痴,身除杀、盗、淫等,以制定斋仪,并特别强调”斋直为求道之本”,。三是注重广收道经,著书立说。他“祖述三张,弘衍二葛”潜心道教理论研究,并著有《灵宝经目录序》,《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道门科略》、《洞玄灵宝五感文》等,他将这些斋戒仪范著作和收集的道经如药方、符图等计1228卷,已行世有1090卷等,均采用“三洞四辅十二类”的方法,成为道教史无前例的道书分类法,他将这些道书整理集成《三洞经书目录》,于太始七年[471]上献朝廷,深受宋文、明二帝赞赏,使“灵宝之教,大行于世”,特别是他总括”三洞”,改革旧天师道,并提倡以斋仪为主的道教,由此其名望不断壮大,威震江南,成为江南道教的统领,与北魏寇谦之改革的“北天师道”南北并存,而称南天师道……
正一道又称正一派,其始祖是汉末张道陵及他开创的“正一盟威”之道,后称天师道。实际上,正一道至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张与材被嗣为第三十八代天师,袭掌江南道教,特别是大德八年[1304]授以“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录”。后又授以“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一品金印。从此,天师世系均以“正一教主”身份出现,并统领江南阁皂山、龙虎山、茅山等三大符录道派,因此,次后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以符录斋醮、降神驱魔为主要宗教活动的如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净明派,太一道等等均称正一道或正一派。与金元出现的全真派并列为道教两大教派。
道教以黄帝思想和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为理论渊源,吸收融合儒学、佛学理念和修行方法,在东汉末形成宗教实体。道教之所以产生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一是东汉末期政治**,外戚、宦官、豪门、巨族相互勾结,聚敛财富;二是士大夫世家门阀观念形成,世家子弟占据要津,把持上层意识形态,造成有名的“党锢之乱”;三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使人厌倦,而佛教的输入,又促使民族文化产生抗拒思想;四是社会上高明才智之士纷纷逃避现实,醉心玄真,寄情山水,极力寻求《易》、《老》、《庄》之幽微;而勇武游侠之士,聚众据险自固,形成割地称雄力量。高蹈文人和尚武勇士结合,从而形成我国东汉末战乱时期的特殊社会——道教组织体系之规模。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之一,。
二:其实,道德经是自然而然的生命规律,现代科学解释应属透明子.王章海在百度的“道德经研究院”最接近老子的真意。
五斗米教(天师道)是道教早期的重要流派。关于它的起源,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传统认为,五斗米教是张陵于公元126-144年(东汉顺帝时)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但当代学者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和樊光春先生著的《陕西道教2000年》则认为,五斗米教实际上由张修在公元184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之前创立于汉中。
据《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概述张角、张修的学说时说:“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雒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或其不愈者,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
这段文字说明了两个问题:1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张修在汉中创立了五斗米教。2张修领导的五斗米教比张角领导的太平道略胜一筹。
张修
,生不详,卒于公元200年。先后在汉中郡和巴郡(重庆一带)传教。公元184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二月,张角在冀州(河北一带)起义;七月,张修在巴郡起义,北上汉中。公元191年(汉献帝初平二年),益州牧(治四川绵竹东南)刘焉为了割据一方,扩充地盘,借重五斗米教势力。授张修为别部司马,授张鲁为督义司马,共同攻打汉中。张修杀死汉中太守苏固后,二张遂占领汉中,断绝汉朝中央政府从长安入蜀的道路。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刘焉死,其子刘璋继位,懦弱无能,张鲁不再顺其统治,袭杀张修,并吞其众,独占汉中,。刘璋怒杀张鲁其母及弟,张鲁分庭抗礼,南取巴郡,成为汉末割据汉中一带的地方军阀。当时,由于曹操控制的汉朝中央政府,正忙于中原地区的混战,无暇征讨张鲁,便拜张鲁为镇夷中郎将,领汉宁太守。至此,张鲁获得地方政权,五斗米教在张鲁手上得到改革、发展。
张鲁
袭杀张修并统治汉中后,“因其民信行修业,遂增饰之”。就是说,张鲁顺应民心,并对五斗米教进行了改进。
据《三国志·张鲁传》讲,改进的主要内容是:“教使作义舍,以米肉置其中以止行人。又教使自隐,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后,五斗米教有了相对完整的理论和比较健全的组织体系。概言之,有3个特点:1实行政教合一,政权体制为师君和祭酒制;2实行普遍的社会救济,以笼络人心;3用黄老思想教化民众,轻刑罚,重教育,特别注重培养民众的道德观念
五斗米教初设24治,张鲁自封师君统领政教。其下24治以祭酒为首领。中央教区设在汉中阳平关(今勉县西)。24治分布于汉中、四川一带。随后,为了扩大道教的影响和势力范围,又新设游治8处,其中太华治设在京兆(西安)。各治于每年阴历十月初一聚会汉中,收纳信米,以备救灾。奉道的人,每年须会师汉中3次,进行录籍、迁赏、庆生、建功、闻科戒等活动。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五斗米教的经典《老子想尔注》问世,其宗教理论进入了一新阶段。《老子想尔注》是第一部用神学注解老子《道德经》,使之符合道教宗旨的学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把黄老理论、儒家学说、长生不老、民间信仰熔为一炉,把天、地、人、鬼、神以道贯之。目的就是为政教合一的需要服务。从而,使张修创立的五斗米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道教史上张修鲜为人知呢?盖因张修早死,理论尚未形成;“张衡匿迹深山,无阻兵作乱事,与反逆之妖贼自异”;张鲁的理论、组织在政权的推动下,影响力比张修大,。故张鲁祖陵、父衡为后世道教宗为天师。张鲁成名后尊其祖,也增强了道教的神秘色彩。
张鲁接管五斗米教后,割据汉中政权近30年,成为东汉末全国战乱之际的一方乐土。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平定中原后,率10万大军西征,张鲁投降,被拜为镇南将军。大批天师道众随曹操北迁,汉中五斗米教政教合一的组织体系彻底瓦解。北迁以后的天师道在寇谦之(西安人)的带领下,又进行改良,迎合了朝廷,被封为“天师”,并在京城设道场。魏、晋以降,公元555年(北齐天保六年),道教与佛教论战失败,文宣帝下令废道,道士皆剃发为僧,寇谦之创新的天师道团因此散伙,取而代之的是楼观道的兴起。
五斗米教以尊奉黄帝和老子为基本信仰,把信行真道作为修行的主要目标。规定道徒的基本义务是奉守道戒,处世原则是清静无为。这些特点,对后世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五斗米教实行禁杀、禁酒,对后世道教的某些戒律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对隐瞒过错者罚“治道百步”的措施,开后世民间修桥补路等善举之祖制;其置义舍接济行人的规定,也为后世全真道所继承。
那么,五斗米教为什么衰败呢?原因当然很多。主要流弊就是政教不分,把门户之见、宗派势力上升为治国安邦方略,从政治上强行推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违背了广大民众的意志。尽管它有某些积极因素和合理东西,但终将被政治上的反动所湮灭。
《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注引《典略》说: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矅。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矅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就是说,在张角传播太平道的同时,张修也在传播五斗米道。
张修,巴郡人,五斗米道一支。张衡死后,他利用身为巴人的有利条件,活动于巴郡汉中一带,发展自己的力量,史家特地将他与张角并列在同一地位。张修五斗米道所持的道法与张角基本相同,。《后汉书·刘焉传》注引《典略》说: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师持九节仗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病或自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不信道。
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字,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沈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五斗米师'也。实无益于疗病,但为淫妄,小人昏愚,竞共事之。后角被诛,修亦亡。
及鲁在汉中,因其民信其修业,遂增饰之。《后汉书·灵帝纪》注引《汉灵、献二帝纪》也说:巴郡巫人张修疗病,愈者雇以五斗米,号为五斗米师。从以上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五斗米道在张修时的组织管理比张陵完善得多了。在张修的五斗米道组织中,已有一套初步的教阶系统,除了信徒外,已有神职人员和简单的教制,分管不同的教务。神职人员中有奸令、祭酒、鬼吏。入道较久者称奸令和祭酒,管理一般的鬼吏。祭酒主讲《老子五千文》,鬼吏施行符水疗病的法术。张修在符水治病方面,是将病人的姓名和服罪的意思一式三份写成文书,祈祷于三官.所谓三官,即指来源于古代神话的天官(天帝)、地官(地祇)、水官(水神)三神。
古代有的神话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这实际上是种原始留传下来的巫术,张修承袭此说为人治病。此外,张修还首设静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关于静室,也叫靖室,陆修静在《道门科略》说:奉道之家,靖室是致诚之所。其外别绝,不连他屋。其中清虚,不杂余物。开闭门户,不妄触突。洒扫精肃,常若神居。唯置香炉香灯章案书刀四物而已。
必其素净,政可堪百余钱耳;比杂俗之家,床座形象幡盖众饰,不亦有繁简之殊,华素之异耶。设立静室这个制度,始于张修。
张修对五斗米道组织的完善,使五斗米道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张鲁在巴蜀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组织准备了条件。</br>
据《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概述张鲁、张修的学说时说:“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雒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或其不愈者,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
创立人是江苏封县人张陵,为汉功臣张良第八世孙,本太学诸生,自幼好道,天文地理、河洛图纬无所不知,尤好老庄,曾任巴郡江州令,后弃官入北邙山修长生之道,常读[黄帝九鼎丹经],丹成于繁山,又得隐书于嵩山石室,因朝政纷乱,隐退余杭十年,汉顺帝时[126—144]于四川鹤鸣山,传播“三官手书”,和“正一盟威”之道,为百姓治病、消灾,汉安元年[142]太上亲授天师《正一经》、《太平洞极之经》等,固号”天师道”。又因要求学道之人要奉献五斗米,固后人称为五斗米道。天师道尊崇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以[老子想尔注]传世教民,信奉的主要经典还有《太平洞极经》、《太清经》、《太玄经》、《正一经》、《五斗经》等,又规定教徒:一要诵习《五千文》,二不妄祀,三有罪首过,四符水治病,五用章表与鬼神为誓约,六修桥铺路,七行黄赤之道,八置祭酒,设立二十四治以领道民,九收信米五斗等。其孙张鲁,人称系师,后归顺曹魏,被拜为镇南将军,得封万户侯,使天师道发展壮大,特别是张鲁在汉中施行政教合一,使天师道不但在民间传播而且逐渐转向上层领域发展,这样,天师道不仅有经典、醮仪、科戒,而且已是信徒遍布巴蜀、汉中,成为影响很大的有组织的宗教团体,固后人均认定天师道为道教的正统,至元成宗大德八年[1340]第38代天师张宇材被授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后,从此,天师道又名正一道。与金元时兴起的全真道并成为两大教派。
北天师道是由北魏寇谦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的,其主要道场建立在今山西大同[原称平城],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清整原三张的五斗米道,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以及男女合气之术,新天师道所传《云中音诵新科之戒》,宣讲《新科》等大道清虚之道,提倡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练,其新天师道的做法有:一是取消蜀土宅治之号,不再沿用五斗米道以师为治的管理体制;二是废除天师祭酒道官私置治职和世袭旧制,改革三张祖孙世袭天师之位的传统;三是革除三张时期租米钱税制度,道民只需交纸三十张,笔一管,墨一锭,以供修表救度之用;四是除去男女合气之术;五是宣示“新科之戒”,提倡礼法,按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增订道教戒律和斋仪;六是吸收佛教“轮回生死”之教义,宣讲善恶报应之说;七是将服饵修炼之术与符水禁咒之术如方技、符水、医药、卜筮、谶纬之书合而为一;八是道徒诵习道经,改“直诵”为“乐诵”,即诵经用音乐伴奏,。这样,新天师道重视醮仪,提倡礼度,改变了过去以符水疗病及注重炼形的教义,特别是泰常八年[423],有道士李谱文所传《录图真经》等醮仪感动太武帝,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三年[442]亲自道坛,受道教符录,使新天师道与皇权结合,一度成为国教,不断发展壮大。
南天师道是由简寂先生陆修静改革江南天师道而形成的,主要表现在他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整顿和改造,并积极收集整理道经,制订道教斋醮科仪,推动了南朝旧道教的改革和士族新道教的形成,特别是陆修静在孝武帝大明五年[461]至宋明帝泰始三年[467]七年间隐居庐山修建太虚观[后人称简寂观],他以太虚观为大本营,在此收徒布道,不断扩展太虚观,曾先后扩建有白云馆、朝真馆,炼丹井,捣药臼,洗药池等,太虚观兴起后,先后又建筑有康王观,崇善观,咏真观,昭德观,白鹤观,广福观,太平观等数十座道观,均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因而被誉之为道教“咏真第八洞天”。随着庐山道教的扩大,其地位和声誉不断显赫,逐渐成为名震南北的重要道场,使得四方高道纷至沓来,至唐宋时,先后有许坚,钱朗,孙晟,郗法遵等大批高道云集庐山,庐山高道辈出,名声大震于江南。为了完善斋醮科仪,他一是吸收儒家传统的忠孝礼义等伦理道德并作为道徒必需遵守的教规,强调忠孝为先,这样,既保证了道士严格遵守教戒,一心修善立功,又更加完善了宗教仪范。二是吸收佛教“三业清静”思想,即要求去贪、忿、痴,身除杀、盗、淫等,以制定斋仪,并特别强调”斋直为求道之本”,。三是注重广收道经,著书立说。他“祖述三张,弘衍二葛”潜心道教理论研究,并著有《灵宝经目录序》,《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道门科略》、《洞玄灵宝五感文》等,他将这些斋戒仪范著作和收集的道经如药方、符图等计1228卷,已行世有1090卷等,均采用“三洞四辅十二类”的方法,成为道教史无前例的道书分类法,他将这些道书整理集成《三洞经书目录》,于太始七年[471]上献朝廷,深受宋文、明二帝赞赏,使“灵宝之教,大行于世”,特别是他总括”三洞”,改革旧天师道,并提倡以斋仪为主的道教,由此其名望不断壮大,威震江南,成为江南道教的统领,与北魏寇谦之改革的“北天师道”南北并存,而称南天师道……
正一道又称正一派,其始祖是汉末张道陵及他开创的“正一盟威”之道,后称天师道。实际上,正一道至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张与材被嗣为第三十八代天师,袭掌江南道教,特别是大德八年[1304]授以“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录”。后又授以“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一品金印。从此,天师世系均以“正一教主”身份出现,并统领江南阁皂山、龙虎山、茅山等三大符录道派,因此,次后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以符录斋醮、降神驱魔为主要宗教活动的如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净明派,太一道等等均称正一道或正一派。与金元出现的全真派并列为道教两大教派。
道教以黄帝思想和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为理论渊源,吸收融合儒学、佛学理念和修行方法,在东汉末形成宗教实体。道教之所以产生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一是东汉末期政治**,外戚、宦官、豪门、巨族相互勾结,聚敛财富;二是士大夫世家门阀观念形成,世家子弟占据要津,把持上层意识形态,造成有名的“党锢之乱”;三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使人厌倦,而佛教的输入,又促使民族文化产生抗拒思想;四是社会上高明才智之士纷纷逃避现实,醉心玄真,寄情山水,极力寻求《易》、《老》、《庄》之幽微;而勇武游侠之士,聚众据险自固,形成割地称雄力量。高蹈文人和尚武勇士结合,从而形成我国东汉末战乱时期的特殊社会——道教组织体系之规模。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之一,。
二:其实,道德经是自然而然的生命规律,现代科学解释应属透明子.王章海在百度的“道德经研究院”最接近老子的真意。
五斗米教(天师道)是道教早期的重要流派。关于它的起源,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传统认为,五斗米教是张陵于公元126-144年(东汉顺帝时)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但当代学者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和樊光春先生著的《陕西道教2000年》则认为,五斗米教实际上由张修在公元184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之前创立于汉中。
据《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概述张角、张修的学说时说:“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雒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或其不愈者,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
这段文字说明了两个问题:1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张修在汉中创立了五斗米教。2张修领导的五斗米教比张角领导的太平道略胜一筹。
张修
,生不详,卒于公元200年。先后在汉中郡和巴郡(重庆一带)传教。公元184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二月,张角在冀州(河北一带)起义;七月,张修在巴郡起义,北上汉中。公元191年(汉献帝初平二年),益州牧(治四川绵竹东南)刘焉为了割据一方,扩充地盘,借重五斗米教势力。授张修为别部司马,授张鲁为督义司马,共同攻打汉中。张修杀死汉中太守苏固后,二张遂占领汉中,断绝汉朝中央政府从长安入蜀的道路。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刘焉死,其子刘璋继位,懦弱无能,张鲁不再顺其统治,袭杀张修,并吞其众,独占汉中,。刘璋怒杀张鲁其母及弟,张鲁分庭抗礼,南取巴郡,成为汉末割据汉中一带的地方军阀。当时,由于曹操控制的汉朝中央政府,正忙于中原地区的混战,无暇征讨张鲁,便拜张鲁为镇夷中郎将,领汉宁太守。至此,张鲁获得地方政权,五斗米教在张鲁手上得到改革、发展。
张鲁
袭杀张修并统治汉中后,“因其民信行修业,遂增饰之”。就是说,张鲁顺应民心,并对五斗米教进行了改进。
据《三国志·张鲁传》讲,改进的主要内容是:“教使作义舍,以米肉置其中以止行人。又教使自隐,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后,五斗米教有了相对完整的理论和比较健全的组织体系。概言之,有3个特点:1实行政教合一,政权体制为师君和祭酒制;2实行普遍的社会救济,以笼络人心;3用黄老思想教化民众,轻刑罚,重教育,特别注重培养民众的道德观念
五斗米教初设24治,张鲁自封师君统领政教。其下24治以祭酒为首领。中央教区设在汉中阳平关(今勉县西)。24治分布于汉中、四川一带。随后,为了扩大道教的影响和势力范围,又新设游治8处,其中太华治设在京兆(西安)。各治于每年阴历十月初一聚会汉中,收纳信米,以备救灾。奉道的人,每年须会师汉中3次,进行录籍、迁赏、庆生、建功、闻科戒等活动。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五斗米教的经典《老子想尔注》问世,其宗教理论进入了一新阶段。《老子想尔注》是第一部用神学注解老子《道德经》,使之符合道教宗旨的学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把黄老理论、儒家学说、长生不老、民间信仰熔为一炉,把天、地、人、鬼、神以道贯之。目的就是为政教合一的需要服务。从而,使张修创立的五斗米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道教史上张修鲜为人知呢?盖因张修早死,理论尚未形成;“张衡匿迹深山,无阻兵作乱事,与反逆之妖贼自异”;张鲁的理论、组织在政权的推动下,影响力比张修大,。故张鲁祖陵、父衡为后世道教宗为天师。张鲁成名后尊其祖,也增强了道教的神秘色彩。
张鲁接管五斗米教后,割据汉中政权近30年,成为东汉末全国战乱之际的一方乐土。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平定中原后,率10万大军西征,张鲁投降,被拜为镇南将军。大批天师道众随曹操北迁,汉中五斗米教政教合一的组织体系彻底瓦解。北迁以后的天师道在寇谦之(西安人)的带领下,又进行改良,迎合了朝廷,被封为“天师”,并在京城设道场。魏、晋以降,公元555年(北齐天保六年),道教与佛教论战失败,文宣帝下令废道,道士皆剃发为僧,寇谦之创新的天师道团因此散伙,取而代之的是楼观道的兴起。
五斗米教以尊奉黄帝和老子为基本信仰,把信行真道作为修行的主要目标。规定道徒的基本义务是奉守道戒,处世原则是清静无为。这些特点,对后世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五斗米教实行禁杀、禁酒,对后世道教的某些戒律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对隐瞒过错者罚“治道百步”的措施,开后世民间修桥补路等善举之祖制;其置义舍接济行人的规定,也为后世全真道所继承。
那么,五斗米教为什么衰败呢?原因当然很多。主要流弊就是政教不分,把门户之见、宗派势力上升为治国安邦方略,从政治上强行推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违背了广大民众的意志。尽管它有某些积极因素和合理东西,但终将被政治上的反动所湮灭。
《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注引《典略》说: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矅。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矅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就是说,在张角传播太平道的同时,张修也在传播五斗米道。
张修,巴郡人,五斗米道一支。张衡死后,他利用身为巴人的有利条件,活动于巴郡汉中一带,发展自己的力量,史家特地将他与张角并列在同一地位。张修五斗米道所持的道法与张角基本相同,。《后汉书·刘焉传》注引《典略》说: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师持九节仗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病或自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不信道。
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字,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沈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五斗米师'也。实无益于疗病,但为淫妄,小人昏愚,竞共事之。后角被诛,修亦亡。
及鲁在汉中,因其民信其修业,遂增饰之。《后汉书·灵帝纪》注引《汉灵、献二帝纪》也说:巴郡巫人张修疗病,愈者雇以五斗米,号为五斗米师。从以上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五斗米道在张修时的组织管理比张陵完善得多了。在张修的五斗米道组织中,已有一套初步的教阶系统,除了信徒外,已有神职人员和简单的教制,分管不同的教务。神职人员中有奸令、祭酒、鬼吏。入道较久者称奸令和祭酒,管理一般的鬼吏。祭酒主讲《老子五千文》,鬼吏施行符水疗病的法术。张修在符水治病方面,是将病人的姓名和服罪的意思一式三份写成文书,祈祷于三官.所谓三官,即指来源于古代神话的天官(天帝)、地官(地祇)、水官(水神)三神。
古代有的神话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这实际上是种原始留传下来的巫术,张修承袭此说为人治病。此外,张修还首设静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关于静室,也叫靖室,陆修静在《道门科略》说:奉道之家,靖室是致诚之所。其外别绝,不连他屋。其中清虚,不杂余物。开闭门户,不妄触突。洒扫精肃,常若神居。唯置香炉香灯章案书刀四物而已。
必其素净,政可堪百余钱耳;比杂俗之家,床座形象幡盖众饰,不亦有繁简之殊,华素之异耶。设立静室这个制度,始于张修。
张修对五斗米道组织的完善,使五斗米道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张鲁在巴蜀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组织准备了条件。</br>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茅山九龙秘籍》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茅山九龙秘籍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