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刘和施的决定
目录: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作者:caler| 类别:历史军事
“这么说武平伯是同意降清了?”洪磊差一点要指着刘国轩的鼻子开骂。“好好好,余说赫赫威名的武平伯怎么会在澎湖输给了施琅这等背主之徒,原来是早有勾结啊,好,好的很,断送了本藩数万子弟,你还有脸面站在这里。”
听了洪磊的话,郑克臧神色不由一动,澎湖海战战,交战双方的兵力大体相当,但郑军经营澎湖多年,事先有设防据守,可谓以逸待劳,反观清军渡海作战,远来疲惫,应该说郑军其实是处于有利态势,但结果却一败涂地,全军覆没,以刘国轩在祖山头、坂尾灯盏的表现来分析只能说是刘国轩自身出了问题。
郑克臧脑子忽然又浮现出几名遣返伤兵的报告,其中曾提及邱辉生前曾对刘国轩说过“乘彼船初到,安澳未定,兵心尚摇,辉愿领烦船十只,同左虎卫江胜贯阵却之”,而建威中镇总兵黄良骥也同样有“先发制人,半渡而击,正合兵法”的进言,但这些合理的建议却被刘国轩以“炮台处处谨守,彼何处湾泊?当此六月时候,一旦风起,则彼何所容身?此乃以逸待劳,不战可收全功也”等等给否决了。
以后清军水师在八罩屿停泊之时邱辉又建议“寻其方位,乘夜潮落,冲舟宗击之”,刘国轩又以天黑搜寻不便为由拒绝。及至六月十六日一战,施琅受伤,清军不稳,邱辉再度建议“兵法有云:半渡可击,立营未定可击,乘虚可击;今敌患三者,而不乘其势,若早晚无风,合万人为一心而死战,将奈何?”而刘国轩依旧不许。
若是一连串的不许和拒绝是为了依仗各屿炮台固守的话,那末刘国轩就应该充分利用防御工事,保存有生力量,避免与清军决战,但当六月二十二日,施琅总攻之时,刘国轩却忽然不顾预定方案,毅然决然的实行对攻,这又说明了什么?而且异时空刘国轩降清之后得到了天津镇总兵的职务,乃是明郑原来文武中地位最高的一个,这又暗示着什么?
郑克臧脑子里各种疑团纷至沓来,当时他却不能因为几个伤兵的报告和异时空的某些结果就判断刘国轩已然投敌了,但现在,刘国轩的表现愈发的证实了他的确有落水可能,以至于郑克臧庆幸自己并没有听从对方所言将民船、商船以及童子军水师都充入澎湖,否则,恐怕连最后翻本的机会没有了。
不过,刘国轩是什么时候与清军勾搭上的呢?是觉得自己无法掌握明郑政权的时候还是看到郑克臧处置冯锡范后兔死狐悲之刻?然而这件事,郑克臧却不会进一步深究下去,要知道,以刘国轩在明郑军中的威望非凡,一旦证实其跟清军早有勾结,其轰动效应必然让残余郑军彻底瓦解,而查了却没有查出来的情况也会好到哪去,因为那样同样会使郑军在猜忌的气氛中失去最后的斗志。
郑克臧虽然不声不响,但洪磊身边的柯平却也义愤填膺:“刘大人,若是你跟郑省英他们几个一样逃往海外了,某还会为你分辨,说你不是怯战而是收集残部预谋坚持再战,但如今你口口声声要削发事奴,委实让人心寒呢,你是先王的顾命大臣,你对得起先王的信任吗?来人哪,将这个逆贼叉出去,省得在此污了某的眼睛。”
由于郑克臧没有发话,因此殿上的侍卫并没有对刘国轩动手,饶是这样,李景、林维荣、陈克峻等一众司官也纷纷出列指责刘国轩。这倒不因为他们一个个都是坚定不移的主战派,实在是郑克臧这些日子痛下狠手,通过肃清不稳定份子暂时掌握了东宁残余武装的全部力量---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由不得他们不高调起来,何况郑克臧还给了他们一线生机---没到最后的时刻,自然还是要尽可能的摆出一副忠臣的架势。
“不降,难道就靠你们这些三心两意的家伙吗?”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刘国轩双眉一竖,一股煞气就扑面而来,顿时让一众文官们心惊胆颤。“世孙,”刘国轩把目光投向从头到尾都不做声的郑克臧。“世孙坚守祖上基业,却是无话可说的,然而东宁有多少兵,就靠这一万多残兵败将吗?世孙想要整个台湾一起殉葬吗?”
“有些人始终认为自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却从来不想自己有没有做错了。”郑克臧慢慢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用在场人都听不懂的话叙述着,刘国轩正在疑惑,然而下一句就让他满脸潮红。“武平伯老了,神智不清了,来人送他回去,以后不要再来安平了。”此言一出,一股压抑不住的怒气从刘国轩的胸膛直窜脑部,他双手欲指郑克臧,但他的话还没有出口,边上两个侍卫就一左一右站到了他的身边。“再有倡言投降清虏者。”郑克臧拔出朱锦留下的宝剑,顺手劈在案几的角上。“有如此几!”
“竖子,你这是要把东宁都毁了。”刘国轩咒骂着,两个侍卫不顾他德高望重,以对付刑徒的姿态将他往外拖着,刘国轩奋力的反抗着,但他已经五十多了,根本不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的对手,很快就被生生的架了出去,可是他的骂声还在殿中回响着。“挖出老夫的眼睛,放在安平城上,老夫要看着??????”
“想学伍子胥?余还不愿当这个夫差呢。”郑克臧嘲讽着,随即命令道。“将清廷的来使收监,以后再有使者,来一个抓一个,余正好缺祭旗的人??????”
一座匆匆建筑起来的茅草棚内,神态诡秘的鲁大牛正劝说着同时俘虏营、劳工队里出来的王久:“久哥,这可是机会啊,只要咱们动手,一个呼应之功,不但能洗去俘虏的罪名,将来还少不得加官进爵,这可比整天吃番芋仔过日子要强啊。”
“大牛兄弟,动手容易,可兵刃呢?难道就靠这些农具吗?”王久是不想折腾了,虽然眼下清苦些,可是分给他十五亩荒地开垦出来也能弄个囫囵饱,总比在死在刀枪下要好。“就算削竹为兵,可是牌甲里有郑军老兵,保上还有驻屯的汛兵,他们会视而不见。”
“久哥怎么胆子小了,”鲁大牛不以为然。“那些老兵、汛兵,真能打的有几个,再说了,施大将军马上就要入台了,这些郑军蛮子不吓得脱队回家已经算好的了,还敢对咱们动手。”说到这,鲁大牛诱惑着。“都几年没碰母的了,久哥就不想着为自己弄一个?”但王久还是摇头,鲁大牛以为王久是不见真章不撒手,于是便把底牌抛了出来。“省上来人了,许诺只要搅得东宁打乱,动手的至少能得个外委把总的赏缺,是官的还能官复原职。”
“就算给的是外委千总甚至是把总,俺都不会去的。”王久还是坚定的不受诱惑,甚至还反过来劝说道。“大牛兄弟,俺说你也不要去,兵危凶险,为了一个区区小吏的名义就搭上自己的脑袋实在是不值得??????”
“怂货!”鲁大牛离开王久的屋子,随即啐了一口唾沫??????
七月底,在台江内海上出现了一队古怪的船队,说他们古怪并不是船型古怪,因为沙船虽然在闽省少见,但也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然而排成两两并排的沙船首尾上出现了虹跨装置却令人莫名其妙---郑克臧并不知道龙门吊是什么时候开始应用的,但原理也算简单,无非是滑轮组而已,因此他冒险在船上使用,结果还不错,只要风浪不大,沙船完全可以作为龙门吊的基座,当然为了保持平衡,他必须用两条船来建设这么一座龙门吊---好在台江队已经对台江内海实施封锁,因此也不虞有人会看见。
“还记得昨天的位置吗?”负责指挥船队的李铭淳如是问着身边的水夫,水夫没有作答,只是往水里一纵,片刻之后从海面上冒出头来。“还要再试过去一点。”李铭淳听着水夫的报告,于是命令着。“再往左五十步。”
很快船队停了下来,几个死沉死沉的竹筋预置构建被小心翼翼的吊了起来,随即深入水中,一个、两个,每个差不多数千斤之重的东西一入水,便稳稳的落在堆满沙泥的海底。
“有了这玩意再配上拦海铁索,什么赶缯船、双帆艍船、鸟船、大炮船,撞上去一准都是船板崩裂、漏水而沉。”一个童子军的武官跟李铭淳说笑着。“唯一缺点就是这玩意放下去容易,今后再取上来就难了。”
“废话那么多干什么,现在还管得上今后起上来吗?”李铭淳话中充斥着焦虑和暴躁,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虽说童子军都宣誓效忠郑克臧,愿与之同生共死,但敌人毕竟势大,没有多少阵仗经验的童子军们自然还是颇有担忧的。“再说,这东西用得上,用不上还是问题,谁知道施琅就一定会走鹿耳门??????”
“朱钦小儿,不知好歹胆敢抗拒天兵,”这边正在议论着清军的入侵途径,那边澎湖的清军也差不多准备就绪了。“如今更是囚禁了刘国轩这样的宿将,隔绝了何佑这样的勇将,他还真以为能靠几千没有见过血的乳臭小儿就能负隅顽抗了。”
施琅的话顿时引起一众清军将领的狂笑,总兵董义甚至大呼小叫道:“毋须军门出动大军,就由末将领一营人马就够了。”
施琅眉头一皱,他能在北京靠一点俸禄熬上十几年自然是个阴沉到极点的人物,但凡这种人物都谨小慎微的,越是到了这个时候越不想出一点的纰漏:“董镇慎言,自古征战当以狮搏兔,你以孤军深入,赢了自是无话可说,可万一输了,堕的可是全军士气。”
“该不是不想别人分润自己的军功吧,”董义心里腹诽,但在面上却丝毫不敢显露出来,反而要唯唯诺诺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军门说的是,卑职失态了,还请军门治罪。”
施琅把董义揪出来当靶子只是提醒下面众将战事尚未彻底结束,要收起面上的骄狂之色来,实质并不想处罚谁,所以只是挥挥手,示意董义起身回到自己的队列中去。
董义怂了,但作为康熙耳目的二等侍卫吴启爵却站了出来:“军门欲攻东宁以尽全功,然台湾全岛港口众多,海逆又处处设防,不知军门准备自何处进击,卑职等也好有所应对。”
要是别人以这个口气跟施琅说话,他二话不说就会命人砍了他,但吴启爵是没有明文的监军,施琅不给他面子还要给北京那位至尊面子,因此施琅当即站了起来,走到一副蒙蔽的地图面前用力一拉:“吴大人不说,本爵也当说个明白。”
说到这,施琅用手在地图中的某一点上用力一戳:“本军当从鹿耳门攻入台江,取承天而围安平,一举击破朱钦残部。”
“鹿耳门?”众人立刻惊呼起来,吴启爵更是眉头一皱问道。“传言鹿耳门乃是天险,水浅难入,军门怎么会想到从此处攻入台江?”
“天险水浅俱是不假,但昔年前朝赐姓也是从鹿耳门进的台湾,当时东宁百姓还以为神赐,但其实说穿了一文不值,鹿耳门这个地方,平时水浅不假,但每年潮水最高的那一天足以让舟师通过的。”施琅解说着,这就是有的好处。“若是本军能从此地入得台江,全台百姓会不会也以为朝廷收复东宁是顺天之举呢。”吴启爵频频点头,但施琅的话还没有完。“再有,鹿耳门水浅,东宁就不会设防,这比硬撼南水道的炮台要强多了。”
“那为什么不从倒风沿海或是更北面的鹿港入台呢?”吴启爵还是有些疑惑。
“鹿港入台,路程太远了,不要忘了台湾匮粮,本军无法从东宁百姓手中就地获得补给,一旦海逆拼死在北线阻击,那粮秣转运也是大问题。”其实这么说施琅是有私心,因为粮秣是姚启圣和吴兴祚的事情,若是从鹿港进军少不得要分润功劳给他们。“至于倒风各港,沿途颇多沼泽,大军很难迅速展开,所以思来想去,本官还是决定,走鹿耳门??????”
听了洪磊的话,郑克臧神色不由一动,澎湖海战战,交战双方的兵力大体相当,但郑军经营澎湖多年,事先有设防据守,可谓以逸待劳,反观清军渡海作战,远来疲惫,应该说郑军其实是处于有利态势,但结果却一败涂地,全军覆没,以刘国轩在祖山头、坂尾灯盏的表现来分析只能说是刘国轩自身出了问题。
郑克臧脑子忽然又浮现出几名遣返伤兵的报告,其中曾提及邱辉生前曾对刘国轩说过“乘彼船初到,安澳未定,兵心尚摇,辉愿领烦船十只,同左虎卫江胜贯阵却之”,而建威中镇总兵黄良骥也同样有“先发制人,半渡而击,正合兵法”的进言,但这些合理的建议却被刘国轩以“炮台处处谨守,彼何处湾泊?当此六月时候,一旦风起,则彼何所容身?此乃以逸待劳,不战可收全功也”等等给否决了。
以后清军水师在八罩屿停泊之时邱辉又建议“寻其方位,乘夜潮落,冲舟宗击之”,刘国轩又以天黑搜寻不便为由拒绝。及至六月十六日一战,施琅受伤,清军不稳,邱辉再度建议“兵法有云:半渡可击,立营未定可击,乘虚可击;今敌患三者,而不乘其势,若早晚无风,合万人为一心而死战,将奈何?”而刘国轩依旧不许。
若是一连串的不许和拒绝是为了依仗各屿炮台固守的话,那末刘国轩就应该充分利用防御工事,保存有生力量,避免与清军决战,但当六月二十二日,施琅总攻之时,刘国轩却忽然不顾预定方案,毅然决然的实行对攻,这又说明了什么?而且异时空刘国轩降清之后得到了天津镇总兵的职务,乃是明郑原来文武中地位最高的一个,这又暗示着什么?
郑克臧脑子里各种疑团纷至沓来,当时他却不能因为几个伤兵的报告和异时空的某些结果就判断刘国轩已然投敌了,但现在,刘国轩的表现愈发的证实了他的确有落水可能,以至于郑克臧庆幸自己并没有听从对方所言将民船、商船以及童子军水师都充入澎湖,否则,恐怕连最后翻本的机会没有了。
不过,刘国轩是什么时候与清军勾搭上的呢?是觉得自己无法掌握明郑政权的时候还是看到郑克臧处置冯锡范后兔死狐悲之刻?然而这件事,郑克臧却不会进一步深究下去,要知道,以刘国轩在明郑军中的威望非凡,一旦证实其跟清军早有勾结,其轰动效应必然让残余郑军彻底瓦解,而查了却没有查出来的情况也会好到哪去,因为那样同样会使郑军在猜忌的气氛中失去最后的斗志。
郑克臧虽然不声不响,但洪磊身边的柯平却也义愤填膺:“刘大人,若是你跟郑省英他们几个一样逃往海外了,某还会为你分辨,说你不是怯战而是收集残部预谋坚持再战,但如今你口口声声要削发事奴,委实让人心寒呢,你是先王的顾命大臣,你对得起先王的信任吗?来人哪,将这个逆贼叉出去,省得在此污了某的眼睛。”
由于郑克臧没有发话,因此殿上的侍卫并没有对刘国轩动手,饶是这样,李景、林维荣、陈克峻等一众司官也纷纷出列指责刘国轩。这倒不因为他们一个个都是坚定不移的主战派,实在是郑克臧这些日子痛下狠手,通过肃清不稳定份子暂时掌握了东宁残余武装的全部力量---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由不得他们不高调起来,何况郑克臧还给了他们一线生机---没到最后的时刻,自然还是要尽可能的摆出一副忠臣的架势。
“不降,难道就靠你们这些三心两意的家伙吗?”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刘国轩双眉一竖,一股煞气就扑面而来,顿时让一众文官们心惊胆颤。“世孙,”刘国轩把目光投向从头到尾都不做声的郑克臧。“世孙坚守祖上基业,却是无话可说的,然而东宁有多少兵,就靠这一万多残兵败将吗?世孙想要整个台湾一起殉葬吗?”
“有些人始终认为自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却从来不想自己有没有做错了。”郑克臧慢慢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用在场人都听不懂的话叙述着,刘国轩正在疑惑,然而下一句就让他满脸潮红。“武平伯老了,神智不清了,来人送他回去,以后不要再来安平了。”此言一出,一股压抑不住的怒气从刘国轩的胸膛直窜脑部,他双手欲指郑克臧,但他的话还没有出口,边上两个侍卫就一左一右站到了他的身边。“再有倡言投降清虏者。”郑克臧拔出朱锦留下的宝剑,顺手劈在案几的角上。“有如此几!”
“竖子,你这是要把东宁都毁了。”刘国轩咒骂着,两个侍卫不顾他德高望重,以对付刑徒的姿态将他往外拖着,刘国轩奋力的反抗着,但他已经五十多了,根本不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的对手,很快就被生生的架了出去,可是他的骂声还在殿中回响着。“挖出老夫的眼睛,放在安平城上,老夫要看着??????”
“想学伍子胥?余还不愿当这个夫差呢。”郑克臧嘲讽着,随即命令道。“将清廷的来使收监,以后再有使者,来一个抓一个,余正好缺祭旗的人??????”
一座匆匆建筑起来的茅草棚内,神态诡秘的鲁大牛正劝说着同时俘虏营、劳工队里出来的王久:“久哥,这可是机会啊,只要咱们动手,一个呼应之功,不但能洗去俘虏的罪名,将来还少不得加官进爵,这可比整天吃番芋仔过日子要强啊。”
“大牛兄弟,动手容易,可兵刃呢?难道就靠这些农具吗?”王久是不想折腾了,虽然眼下清苦些,可是分给他十五亩荒地开垦出来也能弄个囫囵饱,总比在死在刀枪下要好。“就算削竹为兵,可是牌甲里有郑军老兵,保上还有驻屯的汛兵,他们会视而不见。”
“久哥怎么胆子小了,”鲁大牛不以为然。“那些老兵、汛兵,真能打的有几个,再说了,施大将军马上就要入台了,这些郑军蛮子不吓得脱队回家已经算好的了,还敢对咱们动手。”说到这,鲁大牛诱惑着。“都几年没碰母的了,久哥就不想着为自己弄一个?”但王久还是摇头,鲁大牛以为王久是不见真章不撒手,于是便把底牌抛了出来。“省上来人了,许诺只要搅得东宁打乱,动手的至少能得个外委把总的赏缺,是官的还能官复原职。”
“就算给的是外委千总甚至是把总,俺都不会去的。”王久还是坚定的不受诱惑,甚至还反过来劝说道。“大牛兄弟,俺说你也不要去,兵危凶险,为了一个区区小吏的名义就搭上自己的脑袋实在是不值得??????”
“怂货!”鲁大牛离开王久的屋子,随即啐了一口唾沫??????
七月底,在台江内海上出现了一队古怪的船队,说他们古怪并不是船型古怪,因为沙船虽然在闽省少见,但也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然而排成两两并排的沙船首尾上出现了虹跨装置却令人莫名其妙---郑克臧并不知道龙门吊是什么时候开始应用的,但原理也算简单,无非是滑轮组而已,因此他冒险在船上使用,结果还不错,只要风浪不大,沙船完全可以作为龙门吊的基座,当然为了保持平衡,他必须用两条船来建设这么一座龙门吊---好在台江队已经对台江内海实施封锁,因此也不虞有人会看见。
“还记得昨天的位置吗?”负责指挥船队的李铭淳如是问着身边的水夫,水夫没有作答,只是往水里一纵,片刻之后从海面上冒出头来。“还要再试过去一点。”李铭淳听着水夫的报告,于是命令着。“再往左五十步。”
很快船队停了下来,几个死沉死沉的竹筋预置构建被小心翼翼的吊了起来,随即深入水中,一个、两个,每个差不多数千斤之重的东西一入水,便稳稳的落在堆满沙泥的海底。
“有了这玩意再配上拦海铁索,什么赶缯船、双帆艍船、鸟船、大炮船,撞上去一准都是船板崩裂、漏水而沉。”一个童子军的武官跟李铭淳说笑着。“唯一缺点就是这玩意放下去容易,今后再取上来就难了。”
“废话那么多干什么,现在还管得上今后起上来吗?”李铭淳话中充斥着焦虑和暴躁,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虽说童子军都宣誓效忠郑克臧,愿与之同生共死,但敌人毕竟势大,没有多少阵仗经验的童子军们自然还是颇有担忧的。“再说,这东西用得上,用不上还是问题,谁知道施琅就一定会走鹿耳门??????”
“朱钦小儿,不知好歹胆敢抗拒天兵,”这边正在议论着清军的入侵途径,那边澎湖的清军也差不多准备就绪了。“如今更是囚禁了刘国轩这样的宿将,隔绝了何佑这样的勇将,他还真以为能靠几千没有见过血的乳臭小儿就能负隅顽抗了。”
施琅的话顿时引起一众清军将领的狂笑,总兵董义甚至大呼小叫道:“毋须军门出动大军,就由末将领一营人马就够了。”
施琅眉头一皱,他能在北京靠一点俸禄熬上十几年自然是个阴沉到极点的人物,但凡这种人物都谨小慎微的,越是到了这个时候越不想出一点的纰漏:“董镇慎言,自古征战当以狮搏兔,你以孤军深入,赢了自是无话可说,可万一输了,堕的可是全军士气。”
“该不是不想别人分润自己的军功吧,”董义心里腹诽,但在面上却丝毫不敢显露出来,反而要唯唯诺诺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军门说的是,卑职失态了,还请军门治罪。”
施琅把董义揪出来当靶子只是提醒下面众将战事尚未彻底结束,要收起面上的骄狂之色来,实质并不想处罚谁,所以只是挥挥手,示意董义起身回到自己的队列中去。
董义怂了,但作为康熙耳目的二等侍卫吴启爵却站了出来:“军门欲攻东宁以尽全功,然台湾全岛港口众多,海逆又处处设防,不知军门准备自何处进击,卑职等也好有所应对。”
要是别人以这个口气跟施琅说话,他二话不说就会命人砍了他,但吴启爵是没有明文的监军,施琅不给他面子还要给北京那位至尊面子,因此施琅当即站了起来,走到一副蒙蔽的地图面前用力一拉:“吴大人不说,本爵也当说个明白。”
说到这,施琅用手在地图中的某一点上用力一戳:“本军当从鹿耳门攻入台江,取承天而围安平,一举击破朱钦残部。”
“鹿耳门?”众人立刻惊呼起来,吴启爵更是眉头一皱问道。“传言鹿耳门乃是天险,水浅难入,军门怎么会想到从此处攻入台江?”
“天险水浅俱是不假,但昔年前朝赐姓也是从鹿耳门进的台湾,当时东宁百姓还以为神赐,但其实说穿了一文不值,鹿耳门这个地方,平时水浅不假,但每年潮水最高的那一天足以让舟师通过的。”施琅解说着,这就是有的好处。“若是本军能从此地入得台江,全台百姓会不会也以为朝廷收复东宁是顺天之举呢。”吴启爵频频点头,但施琅的话还没有完。“再有,鹿耳门水浅,东宁就不会设防,这比硬撼南水道的炮台要强多了。”
“那为什么不从倒风沿海或是更北面的鹿港入台呢?”吴启爵还是有些疑惑。
“鹿港入台,路程太远了,不要忘了台湾匮粮,本军无法从东宁百姓手中就地获得补给,一旦海逆拼死在北线阻击,那粮秣转运也是大问题。”其实这么说施琅是有私心,因为粮秣是姚启圣和吴兴祚的事情,若是从鹿港进军少不得要分润功劳给他们。“至于倒风各港,沿途颇多沼泽,大军很难迅速展开,所以思来想去,本官还是决定,走鹿耳门??????”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郑之我是郑克臧》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郑之我是郑克臧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