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忽 悠
目录:墨色战国| 作者:从小不会爬| 类别:玄幻奇幻
“在下周人白圭,这位小兄弟是韩人聂华。”,白圭看出对方心情不好,便也不多废话,直接开门见山地介绍道。
聂华这时已经大致端详了一下青年的相貌,但见他也不过中等身材,约莫七尺六七寸(1米75-1米78)的样子,穿得还算体面,但也绝对不能说是豪奢,大致比白圭稍好一点点,体型精瘦矫健,相貌也有中上之姿,就是早早留起了两撇小胡子,看上去稍微有点滑稽......
“不知这位仁兄喊住鄙人,所为何事?”,青年面带不悦地对白圭问道,尽管刚才问话的是聂华。这也不能怪他没有眼光,像白圭这种从不以貌取人的绝对理性主义者,整个华夏估计也找不出多少......
聂华闻言不禁蹙眉,看来对方根本没将自己当成可以正常交流的对象,这样一来他纵有三寸不烂之舌,也没有用武之地了。再加上聂华现在也不能确认这位青年是否就是自己所猜测的那位奇才,于是他干脆把心一横,朗声问道,“这位大哥是否姓吴名起,卫国人氏?”
那个原本对聂华视而不见的青年果然一惊,叫道,“你怎么知道?”
“果然是他!”,确认了那个青年正是聂华猜到的那位奇才,聂华不禁心中一喜,但却竭力压抑住脸上的笑意,摆出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答道,“吾虽年幼,却曾得异人教授奇术,适才观大哥头顶云气冲天,暗合阴极阳生之相,并因此得知大哥姓氏籍贯......以适才的云气来看,大哥纵使眼前有些挫折,久后必定位极人臣,根本无需多虑......”
原先吴起从来都不信这种鬼神巫卜之事,但现在他刚刚经历了一次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信心正处于最低谷,原先的一些信念自然也有所动摇,而且聂华与其素未谋面,却能一下子报出他的姓氏与籍贯,由不得他不信......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吴起潜意识里急需一根救命稻草以重拾信心,聂华说他日后能够位极人臣,正好挠到了他的痒处,当即换上一副笑脸,还拍拍胸脯请聂华一行人吃饭......
吴起信了聂华的鬼话,但聂华这边却是一片狐疑,年幼无知的小弟聂政更是差点当场拆穿聂华的谎言,“哥,这种本事怎么先生没教俺(古汉语中的“我”与“俺”其实是同一个字,我是写法,俺是读音,在本书中,“俺”是粗人专用......)们?”
聂荌虽然知道聂华刚才绝对是在骗人,但她自小看着聂华长大,知道他天性善良,罕有害人之心,心想他这样做必然有他的理由,当即含嗔瞪了弟弟聂政一眼,替聂华圆谎道,“小弟,你忘了吗?每月下旬,先生会单独教授二弟本事了,我们连偷听都不准的......”
聂政却不理会姐姐的示意,打破沙锅问到底地歪着脑袋狐疑道,“那他为什么从来都没给人看过什么云气?”
听到弟弟这天真的话语,聂华手心里满是汗水,好在他这时突然急中生智,呵斥道,“你以为云气就那么容易出现吗?只有一个人的命运走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拐点时,头顶上才会出现特殊的云气......”
吴起闻言不禁“噫”了一声,对聂华的鬼话更加相信了,因为他现在正是自小到大最失落、最绝望的时候,聂华居然连这一点也说中了。而这次被逐的事是刚刚发生,聂华不可能事先得知,以他的年纪,只能归因于神奇的异术了。退一万步讲,即使聂华是自己根据刚才曾申老夫子的骂声分析出来的,那考虑到他的年纪,一样是近乎妖孽,吴起更不能继续无视他......
在酒席间聂华继续大装神棍,说吴起固然有大富大贵之命,但要不是遇到自己,这辈子注定是“得其时则不得其主,得其主则不得其时。”,虽能显赫一时,却不得善终,而他所建立的伟大功业也终究会因人亡政息与反攻倒算而功败垂成。
聂华说的正是历史上吴起的命运,听起来自然十分可信,再加上吴起现在已经不敢再小看聂华,这番忠言自是不难入耳。对于吴起而言,不得善终他倒不怕,但若是自己一手立下的功业却最终半道中殂,那却是他无法容忍的,因此一向心高气傲的吴起难得地放下了身段,向聂华这个小孩子求教起来。而聂华却推托说需要对吴起有更多的了解才行,于是吴起就乖乖地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
由此聂华得知,历史记载中关于吴起的一些记述是符合实际的,比如吴起的确生于富商家庭,后来也确实是因为他的缘故而败落。但却并不是像史书中所说的那样,是因为吴起将家财拿去行贿求官而用光,而是因为母亲年老、吴起又热衷于读书练武以便求官,家业无人主持而衰败的。写史的人没做过生意,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只要自己不乱用,钱财自己是不会大幅度缩水的,殊不知还有“市场竞争”这回事。与地主得自地租的稳定收益不同,商人若是无心正业,等待他的只有破产。而吴家即使想要改行做地主都不可能,因为当时的土地不能买卖,所以家道中落是无法避免的......
吴起因怨杀人而被通缉,不得不逃离卫国同样也是真的,但并不是像史书中所说的那样仅仅是因为受不了邻居的嘲笑,而是因为那些人散布谣言诋毁吴起,令其求官不成,事后那些家伙又再跑过来嘲笑吴起,才令一向冷静的吴起失去了理智。另外,吴起刺死刺伤的也就五六个人而已,才没有几十个那么多......
吴起离家时啮臂为誓的事是真的,大概由于记载这个细节的是曾申这个吴起曾经的老师,所以偏差较小。而吴起虽然对曾申将自己逐出师门颇为不满,但也承认曾申对他其实十分器重,不计较他在逃通缉犯的身份,还将其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却不曾想还没学完,师生关系就因为他的“母丧不归”戛然而止了......
聂华这时已经大致端详了一下青年的相貌,但见他也不过中等身材,约莫七尺六七寸(1米75-1米78)的样子,穿得还算体面,但也绝对不能说是豪奢,大致比白圭稍好一点点,体型精瘦矫健,相貌也有中上之姿,就是早早留起了两撇小胡子,看上去稍微有点滑稽......
“不知这位仁兄喊住鄙人,所为何事?”,青年面带不悦地对白圭问道,尽管刚才问话的是聂华。这也不能怪他没有眼光,像白圭这种从不以貌取人的绝对理性主义者,整个华夏估计也找不出多少......
聂华闻言不禁蹙眉,看来对方根本没将自己当成可以正常交流的对象,这样一来他纵有三寸不烂之舌,也没有用武之地了。再加上聂华现在也不能确认这位青年是否就是自己所猜测的那位奇才,于是他干脆把心一横,朗声问道,“这位大哥是否姓吴名起,卫国人氏?”
那个原本对聂华视而不见的青年果然一惊,叫道,“你怎么知道?”
“果然是他!”,确认了那个青年正是聂华猜到的那位奇才,聂华不禁心中一喜,但却竭力压抑住脸上的笑意,摆出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答道,“吾虽年幼,却曾得异人教授奇术,适才观大哥头顶云气冲天,暗合阴极阳生之相,并因此得知大哥姓氏籍贯......以适才的云气来看,大哥纵使眼前有些挫折,久后必定位极人臣,根本无需多虑......”
原先吴起从来都不信这种鬼神巫卜之事,但现在他刚刚经历了一次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信心正处于最低谷,原先的一些信念自然也有所动摇,而且聂华与其素未谋面,却能一下子报出他的姓氏与籍贯,由不得他不信......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吴起潜意识里急需一根救命稻草以重拾信心,聂华说他日后能够位极人臣,正好挠到了他的痒处,当即换上一副笑脸,还拍拍胸脯请聂华一行人吃饭......
吴起信了聂华的鬼话,但聂华这边却是一片狐疑,年幼无知的小弟聂政更是差点当场拆穿聂华的谎言,“哥,这种本事怎么先生没教俺(古汉语中的“我”与“俺”其实是同一个字,我是写法,俺是读音,在本书中,“俺”是粗人专用......)们?”
聂荌虽然知道聂华刚才绝对是在骗人,但她自小看着聂华长大,知道他天性善良,罕有害人之心,心想他这样做必然有他的理由,当即含嗔瞪了弟弟聂政一眼,替聂华圆谎道,“小弟,你忘了吗?每月下旬,先生会单独教授二弟本事了,我们连偷听都不准的......”
聂政却不理会姐姐的示意,打破沙锅问到底地歪着脑袋狐疑道,“那他为什么从来都没给人看过什么云气?”
听到弟弟这天真的话语,聂华手心里满是汗水,好在他这时突然急中生智,呵斥道,“你以为云气就那么容易出现吗?只有一个人的命运走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拐点时,头顶上才会出现特殊的云气......”
吴起闻言不禁“噫”了一声,对聂华的鬼话更加相信了,因为他现在正是自小到大最失落、最绝望的时候,聂华居然连这一点也说中了。而这次被逐的事是刚刚发生,聂华不可能事先得知,以他的年纪,只能归因于神奇的异术了。退一万步讲,即使聂华是自己根据刚才曾申老夫子的骂声分析出来的,那考虑到他的年纪,一样是近乎妖孽,吴起更不能继续无视他......
在酒席间聂华继续大装神棍,说吴起固然有大富大贵之命,但要不是遇到自己,这辈子注定是“得其时则不得其主,得其主则不得其时。”,虽能显赫一时,却不得善终,而他所建立的伟大功业也终究会因人亡政息与反攻倒算而功败垂成。
聂华说的正是历史上吴起的命运,听起来自然十分可信,再加上吴起现在已经不敢再小看聂华,这番忠言自是不难入耳。对于吴起而言,不得善终他倒不怕,但若是自己一手立下的功业却最终半道中殂,那却是他无法容忍的,因此一向心高气傲的吴起难得地放下了身段,向聂华这个小孩子求教起来。而聂华却推托说需要对吴起有更多的了解才行,于是吴起就乖乖地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
由此聂华得知,历史记载中关于吴起的一些记述是符合实际的,比如吴起的确生于富商家庭,后来也确实是因为他的缘故而败落。但却并不是像史书中所说的那样,是因为吴起将家财拿去行贿求官而用光,而是因为母亲年老、吴起又热衷于读书练武以便求官,家业无人主持而衰败的。写史的人没做过生意,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只要自己不乱用,钱财自己是不会大幅度缩水的,殊不知还有“市场竞争”这回事。与地主得自地租的稳定收益不同,商人若是无心正业,等待他的只有破产。而吴家即使想要改行做地主都不可能,因为当时的土地不能买卖,所以家道中落是无法避免的......
吴起因怨杀人而被通缉,不得不逃离卫国同样也是真的,但并不是像史书中所说的那样仅仅是因为受不了邻居的嘲笑,而是因为那些人散布谣言诋毁吴起,令其求官不成,事后那些家伙又再跑过来嘲笑吴起,才令一向冷静的吴起失去了理智。另外,吴起刺死刺伤的也就五六个人而已,才没有几十个那么多......
吴起离家时啮臂为誓的事是真的,大概由于记载这个细节的是曾申这个吴起曾经的老师,所以偏差较小。而吴起虽然对曾申将自己逐出师门颇为不满,但也承认曾申对他其实十分器重,不计较他在逃通缉犯的身份,还将其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却不曾想还没学完,师生关系就因为他的“母丧不归”戛然而止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墨色战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墨色战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