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民心可用
目录:墨色战国| 作者:从小不会爬| 类别:玄幻奇幻
当然,这时的聂华还不知道这些,他离开夫子处还没走几步,就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禁吃惊道,“师兄你怎么回来了?莫非有行李落下了?”
吴起冷着脸勉强挤出几个字道,“我改主意了。”
聂华闻言不禁心中感动,他深知吴起这样一个刻薄寡恩的人居然感情战胜了理智、甘冒奇险留下来是多么地不易,看来自己这几年来的感情投资没有白费。
而吴起见到聂华的表情,却一副很不自然的样子,嘴硬道,“我只是刚才突然想通了,虽然此役毫无胜算,但只要打赢了,岂不是更能证明我的才能?”
聂华闻言只是笑笑,不想再刺激吴起,心里却好笑道,“还真像黄老邪一样,都是宁可被人误解,也要装出一副坏人的模样......”
与吴起一样中途返回的还有数十人,他们的回归令墨门内部一度不安的人心迅速稳定了下来,之后几天里再没有一个墨门弟子离开乐土。另一方面,吴起的归来,还令墨子可以从军事方面抽出时间和精力来统筹全局,毕竟连他自己也承认,吴起虽然年轻,但在兵法上的造诣已经不在自己之下,而且吴起在乐土农民中间威望不低,他的留下对于安定乐土的民心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墨子对于自己的弟子都没有强留,何况是乐土的百姓?因此墨子并没有采纳吴起的建议,即以“三晋联军来袭是为了侵吞乐土”这类话来忽悠百姓参军,而是让人将这件事的原委老老实实地告诉大家,让他们自行抉择,甚至还拿出墨门的储金给选择离开的人发路费......
谁知民众们却反而对墨门异常感激,方今各国官府想着法子骗百姓从军、甚至干脆强行征发壮丁都来不及,又哪里会像墨门这样为他们考虑?而且乐土现在的居民当中也不乏能人,当即有人站出来对大家呼吁道,“墨门上下能够仅仅为了一个小孩就甘心赴死,自然更不会放弃成千上万的乐土之民,昔年豫让曾言‘君以国士待吾,吾亦以国士报之。’,既然墨门能够这样待我们,我们虽然是粗鄙小民,也知道以死报之,不就是一死嘛,能够为义而死,死亦何惧!”
马上又有人补充道,“要我说啊,魏侯说是为了要那个孩子,其实不过是想找个借口侵吞乐土罢了。大家想想,魏侯是天下的霸主,又怎么会将一个小孩放在心上?无法是垂涎咱们乐土的富饶,想要收入他的囊中罢了。”
他这话说得就有些过想当然了,但这时下克上的风气还未盛行、族灭这样的残酷手段更是少见,一般的庶人又岂能明白诸侯的心思?而墨子虽然仁慈,却也不是傻子,他没欺骗乐土之民是不想良心不安,但对方自己误解,那他自是不会出言反驳,再说此人说的也未必全无道理,魏侯难道就真的只是想除掉聂华,而对乐土没有半点野心?鬼才信!
而那人这话一出口,某个来乐土以前受够了苛政之苦的农夫登时叫道,“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到比乐土更好的地方,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如今三晋的强盗要来夺走它,得先问问咱们答不答应!”
“战就战吧,我的伯父、父亲和叔叔都死于三晋之手,现在他们打来正好,我还要为亲人报仇呢!”,某个因为三晋联军入侵祖国而家破人亡的郑人叫道。
“老子逃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才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宁可战死,也不想再逃了!”,某个昔日被多国通缉的江洋大盗如是说......
看到群情激奋的民众,吴起不禁暗叹,“民心可用啊,还是夫子以诚待人更加高明,吾不如也、”
而得知超过九成的乐土民众都坚持留下之后,聂华也不禁感叹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想不到即使是最讲“义”字的墨门,到了大难临头的时候,也不若这些普通平民仗义,儒生们估计就更不行了。但这时的他还不明白,其实并不是因为民众的平均道德素质真比知识分子还高,只是因为他们的从众心理更强、而卑贱的地位又令他们的生命较为廉价罢了......
尽管大家都想留下,但由于乐土城郭未成,墨门只能野战决胜的缘故,老弱妇孺就算参战也不会对墨门有半点助力,反而只能任人屠戮白送性命。而青壮们墨子也只留下了一部分,毕竟虽然这个年代的华夏民风极为尚武,但战场厮杀远非街头斗殴可比,太追求数量不但会令很多人无谓地送死,也很可能反而影响己方精兵的发挥。
墨子同时派人劝那些没被选上的百姓前往乐土与楚国的边境等待消息,若是墨门战败的话会有人点燃烽火,大家看到就得立即南逃以防三晋军队的报复。楚国地广人稀,而且施政不苛(相对三晋来说),应该会善待他们,即使比不上乐土,也总比丢了性命要强。反正此役墨门无法据城而守,乐土的地势又没法伏兵,只能野外决战,决出胜败最多也就是几天的工夫,所以他们不须久等。
最终墨子只留下了七千多人,他们要么年轻力壮而且武艺精通,要么就是杀过人的亡命之徒,都是极佳的兵苗子,只需要将纪律性练出来,他们就可以成为合格的战士了,以吴起的本事这只需短短十余天而已。这些人再加上墨门本身的力量,可得万余精兵,虽然还是远逊于敌人,但胜利已经并非完全没有希望,但聂华心中的压力反而又变大了。因为原先他即使死了也不过一个人,现在若是战败,却会有数以万计的人因他而死,这令向来不愿亏欠于人的聂华心情异常沉重,当天晚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吴起冷着脸勉强挤出几个字道,“我改主意了。”
聂华闻言不禁心中感动,他深知吴起这样一个刻薄寡恩的人居然感情战胜了理智、甘冒奇险留下来是多么地不易,看来自己这几年来的感情投资没有白费。
而吴起见到聂华的表情,却一副很不自然的样子,嘴硬道,“我只是刚才突然想通了,虽然此役毫无胜算,但只要打赢了,岂不是更能证明我的才能?”
聂华闻言只是笑笑,不想再刺激吴起,心里却好笑道,“还真像黄老邪一样,都是宁可被人误解,也要装出一副坏人的模样......”
与吴起一样中途返回的还有数十人,他们的回归令墨门内部一度不安的人心迅速稳定了下来,之后几天里再没有一个墨门弟子离开乐土。另一方面,吴起的归来,还令墨子可以从军事方面抽出时间和精力来统筹全局,毕竟连他自己也承认,吴起虽然年轻,但在兵法上的造诣已经不在自己之下,而且吴起在乐土农民中间威望不低,他的留下对于安定乐土的民心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墨子对于自己的弟子都没有强留,何况是乐土的百姓?因此墨子并没有采纳吴起的建议,即以“三晋联军来袭是为了侵吞乐土”这类话来忽悠百姓参军,而是让人将这件事的原委老老实实地告诉大家,让他们自行抉择,甚至还拿出墨门的储金给选择离开的人发路费......
谁知民众们却反而对墨门异常感激,方今各国官府想着法子骗百姓从军、甚至干脆强行征发壮丁都来不及,又哪里会像墨门这样为他们考虑?而且乐土现在的居民当中也不乏能人,当即有人站出来对大家呼吁道,“墨门上下能够仅仅为了一个小孩就甘心赴死,自然更不会放弃成千上万的乐土之民,昔年豫让曾言‘君以国士待吾,吾亦以国士报之。’,既然墨门能够这样待我们,我们虽然是粗鄙小民,也知道以死报之,不就是一死嘛,能够为义而死,死亦何惧!”
马上又有人补充道,“要我说啊,魏侯说是为了要那个孩子,其实不过是想找个借口侵吞乐土罢了。大家想想,魏侯是天下的霸主,又怎么会将一个小孩放在心上?无法是垂涎咱们乐土的富饶,想要收入他的囊中罢了。”
他这话说得就有些过想当然了,但这时下克上的风气还未盛行、族灭这样的残酷手段更是少见,一般的庶人又岂能明白诸侯的心思?而墨子虽然仁慈,却也不是傻子,他没欺骗乐土之民是不想良心不安,但对方自己误解,那他自是不会出言反驳,再说此人说的也未必全无道理,魏侯难道就真的只是想除掉聂华,而对乐土没有半点野心?鬼才信!
而那人这话一出口,某个来乐土以前受够了苛政之苦的农夫登时叫道,“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到比乐土更好的地方,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如今三晋的强盗要来夺走它,得先问问咱们答不答应!”
“战就战吧,我的伯父、父亲和叔叔都死于三晋之手,现在他们打来正好,我还要为亲人报仇呢!”,某个因为三晋联军入侵祖国而家破人亡的郑人叫道。
“老子逃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才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宁可战死,也不想再逃了!”,某个昔日被多国通缉的江洋大盗如是说......
看到群情激奋的民众,吴起不禁暗叹,“民心可用啊,还是夫子以诚待人更加高明,吾不如也、”
而得知超过九成的乐土民众都坚持留下之后,聂华也不禁感叹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想不到即使是最讲“义”字的墨门,到了大难临头的时候,也不若这些普通平民仗义,儒生们估计就更不行了。但这时的他还不明白,其实并不是因为民众的平均道德素质真比知识分子还高,只是因为他们的从众心理更强、而卑贱的地位又令他们的生命较为廉价罢了......
尽管大家都想留下,但由于乐土城郭未成,墨门只能野战决胜的缘故,老弱妇孺就算参战也不会对墨门有半点助力,反而只能任人屠戮白送性命。而青壮们墨子也只留下了一部分,毕竟虽然这个年代的华夏民风极为尚武,但战场厮杀远非街头斗殴可比,太追求数量不但会令很多人无谓地送死,也很可能反而影响己方精兵的发挥。
墨子同时派人劝那些没被选上的百姓前往乐土与楚国的边境等待消息,若是墨门战败的话会有人点燃烽火,大家看到就得立即南逃以防三晋军队的报复。楚国地广人稀,而且施政不苛(相对三晋来说),应该会善待他们,即使比不上乐土,也总比丢了性命要强。反正此役墨门无法据城而守,乐土的地势又没法伏兵,只能野外决战,决出胜败最多也就是几天的工夫,所以他们不须久等。
最终墨子只留下了七千多人,他们要么年轻力壮而且武艺精通,要么就是杀过人的亡命之徒,都是极佳的兵苗子,只需要将纪律性练出来,他们就可以成为合格的战士了,以吴起的本事这只需短短十余天而已。这些人再加上墨门本身的力量,可得万余精兵,虽然还是远逊于敌人,但胜利已经并非完全没有希望,但聂华心中的压力反而又变大了。因为原先他即使死了也不过一个人,现在若是战败,却会有数以万计的人因他而死,这令向来不愿亏欠于人的聂华心情异常沉重,当天晚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墨色战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墨色战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