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

目录:如斯(胤禩重生)| 作者:| 类别:玄幻奇幻

    康熙三十六年的五月是喜庆的。【请 记住www.dukankn.com】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四福晋产下了胤禛的第一个儿子,康熙亲自赐名弘晖,虽然没有足月,孩子却很健康。洗三的时候伯伯叔叔都去了个齐全,各家的命妇也多有来看弘晖的,到底是嫡子,是个有福气的。胤禩看着包在襁褓里小小的脸还皱皱巴巴的弘晖,不禁想起这孩子活不过六岁,心中不免唏嘘。脸上的神情也有些哀伤,显得与这喜庆的气氛不太融洽。

    “八哥这是怎么了?”胤禟放下对小金锭,转头看着胤禩。

    胤禩这才恍然,以后的事儿是以后的事儿,此时何必自寻烦恼。当下也放了一个小金锁添盆,摇摇头,一笑道:“没事儿。”

    倒是老十,平日里看着粗枝大叶,此时却是心细,说道:“想来八哥是想着弘昶了。他洗三的时候八哥还在战场上,连带着满月和百日都没赶回来,八哥这是觉着对不起儿子呢。”

    胤禩心里确实觉得对弘昶亏欠,看着胤禟胤俄,道:“也的确是我做阿玛的不是。过几日周岁,我跟汗阿玛请示一下,看看能不能办得热闹一些。”弘昶毕竟不是嫡子,就算是胤禩心中觉得对他不起,想在抓周礼上补还回来,也得小心着不能逾制,不能落下把柄。这些都是皇宫中生活的人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悲哀,却也只能如此。

    胤禟说:“那感情好,五月份八哥分府,也许能赶上在自家办酒呢,不在宫里也就没有许多限制了。到时候我们请了旨都一道去,给小侄儿好好庆贺。我给弘昶请京城里最好的昆曲班子来唱堂会。”

    胤俄却嘲笑道:“九哥这忙着张罗的劲儿,倒像是自己儿子办酒一样。要我说,到时候八嫂进了门,里里外外都有八嫂看顾着,九哥能不能插上手还不一定呢。”

    胤禩听着胤禟胤俄说话,心中却为难得紧。到时候能不能把儿子带出宫他此时都不确定。康熙自从去启祥宫看过弘昶之后,有空的时候便总是过去看看,还透露过想将弘昶和弘皙一起养在身边的想法。人老了总是隔辈亲的,弘皙长得与太子相像,弘昶更是与康熙自己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此时皇孙不多,只有这两个孩子算是最得宠的。如果能够选择,胤禩绝对是希望将孩子带出宫,远离纷争的中心,慢慢教导,等他知道了宫里的可怕,知道了皇族的艰辛,再送来读书的。【请记住我们的网址dukaka.com读 看看小说网】可康熙明明白白放出话来,这个孩子,他是想带也带不走了。日后分府出宫,就是想见上一面,只怕都不那么容易。

    康熙三十六年五月十五,乃是吉日,内务府算出来的好日子,与胤禩和菀宁二人八字相合,宜婚嫁出行。胤禩大婚比前世早了一年,也是因为噶尔丹之乱早平之故。随着这一天的临近,胤禩心中的期待越来越强。终于到了能和菀宁相守的时光,不知她是不是还是那样泼辣的性子,有着一张得理不饶人的快嘴,着急起来能跟皇上拍桌子叫板的包天胆色。想到菀宁,胤禩嘴角上扬,不自觉地笑起来,一世夫妻,纵然开始难免有些争吵,最后也变成了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伙伴,两生之缘,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珍惜的。

    五月十四,整整一百二十八抬嫁妆从安王府抬出来,在北京城的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家具都是上好的檀木,箱子满得都像是要溢出来了,比之太子妃出嫁之时的盛况,有过之而无不及。嫁妆一路抬进了紫禁城乾西头所,胤禩的小院子几乎都放不下这许多的东西。里面许多私用是要日后搬到贝勒府的,但因为要在皇宫里成婚,嫁妆还是要先抬进宫来。

    这天胤禩却没有放假,依然下了朝去理藩院上差,宫里的一切都是良嫔帮着打点。胤禩看着额娘眼中的兴奋和欣慰,也觉得幸福至极。前世里额娘便是坐在堂上好好让他磕个头都不能,如今在主位多年,他的婚事也总算能让额娘亲自来办,比之前世,不知好上多少。如今宫里,早就没有再说卫氏出身,可胤禩还是害怕,害怕那刺痛了他的句子因为他的逾矩行为在此生再次被康熙提起,再刺痛他的额娘。

    成亲的吉日胤禩起得很早。不用上朝,也没什么其他的事。胤禩一早就去了宁寿宫给皇太后请安磕头。一身蟒袍补服穿在身上,纵是清早,也热得很。胤禩行过大礼,皇太后一见胤禩满脸的小汗珠,连忙拉过来让他坐下说话。

    “八阿哥快擦擦汗吧,这大热天的,也不容易。”

    “谢皇祖母。您这宁寿宫里花树多,清凉着呢。只是从阿哥所一路过来,路上有些热。”胤禩接过汗巾,轻轻在脸上沾了几下,便递了回去,陪皇太后说着逗趣话,道:“老话说心静自然凉,可孙儿这心里头就是静不下来。”

    “可不是呢,你今日要大婚了,怀里头是不是跟揣了个小兔子似的?”

    皇太后日常说话都是蒙语,蒙人说话爱用比喻,比喻也多是草原上的动物,胤禩听了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只说:“倒没有兔子那么欢腾,却像是鼹鼠呢。”

    皇太后被胤禩这话逗得乐了,便嘱咐些成婚后注意的事儿,都是胤禩早就知道的,不过胤禩还是侧耳聆听,一副虚心受教装。皇太后说得兴起,扯着扯着便说到了婚后弘昶的周岁酒上。

    “我想着弘昶这孩子跟我投缘,皇帝也说要留在宫里头养的。你媳妇儿刚进门,也不好让她给操办弘昶的周岁,我这正好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便在我这儿办了。”

    胤禩连忙请罪,连说不敢劳动皇祖母,怕折了孩子的福分。最后才说:“孙儿知道老祖宗是怕菀宁心里头不快,又惦记着弘昶,孙儿最近事情不多,便是自己来张罗也是使得的,哪有让老祖宗为小辈张罗办酒的道理。”

    皇太后心里倒是真心疼这些个孙子重孙子。她一辈子耽搁在皇宫里,无儿无女,到老了,便只是盼着这些名义上的孙子重孙子们多来陪她说说话。皇太后满语只是一般,汉语更是完全不会,日常交流还都是蒙语,因此自小就会蒙语的胤禩是她真心疼爱的。皇太后知道胤禩因为三十五年出征在外,自觉对弘昶有亏欠,便提出这么个建议,却也不是真的给胤禩难堪。

    胤禩自然也知道,千恩万谢地辞了,也没让皇太后心里不快,又多说了些奉承话,眼见着时候不早,康熙下了朝回了乾清宫,这才告辞出来,去了乾清宫请安磕头。

    胤禩行礼的时候,想起当年兴高采烈地来乾清宫谢恩时,心中感到一阵难言的凄怆。那时候的胤禩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康熙手中的磨刀石,心中想得都是皇父给指了门好亲事,没有强大的母族,便给安排了势力雄厚的妻族,明着抬举,甚至已经定下来给额娘进位分,对康熙满满的都是感激。此时却觉得自己像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一样走向皇父安排的位置,就像是早就被安排好去送死的棋子,迫不得已,却只能心甘情愿。

    康熙却是一派喜庆。儿子大婚,做父亲的自然是欣慰的。无非说些成了婚便是大人了,要好好当差,不可懈怠之类,还嘱咐胤禩多给他添些皇孙。最后胤禩已经要告辞回去了,康熙才屏退左右,私下里单独向胤禩嘱咐。

    “分府之后,你入正蓝旗,与你福晋的舅家乃是同旗。”康熙开门见山。康熙想在正蓝旗里插一枚钉子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人,自然是胤禩。

    胤禩前世便办过这事,还办得极为漂亮,甚至是办得太漂亮了,以至于安王一家都成了死忠的八爷党。康熙如此说,胤禩便只是垂首,言:“皇父要嘱咐的,臣都晓得。”

    “你是个聪明孩子。这差事难不住你。”

    康熙的夸奖不是那么好接受的,胤禩当下便只能谦虚道:“臣没什么本事,听皇父差遣而已。”

    康熙一笑,“也不必妄自菲薄。昨日阿南达送来了奏报,言及准噶尔事,朕还没有明发上谕,你这几日大婚无事,却也别荒疏了政事,邸报还得看看。到了到了六月,朕还有要事交给你办。”

    “嗻。谢皇父。”

    康熙交代完了正事,走上前去拉了胤禩的手。只觉得儿子长大了,低了头还比他高一些,身材颀长,却还是瘦弱,怎么看都不结实。拍拍胤禩的背,却还是说了心里的话:“老八啊,虽说日后长大了,是大人了,却永远都是朕的儿子。怎么今天看着,倒像是跟朕疏远了?”

    胤禩将头埋得更低,眼睛看着地,恨不得有个缝能让他钻进去。胤禩并非从心底接受不了与康熙时不时的父子情深,甚至心底越动摇,这个时刻便觉得越难捱。小时候他还能装出一副撒娇卖痴的样子,等康熙一点一点地仿佛真的对他开始疼爱之后,胤禩却每每觉得这样亲近的时候会有一种欺骗皇父的负罪感。即便如此,胤禩还是低声叫了句:“汗阿玛。”

    康熙竟然叹了口气,说道:“只可惜玛嬷没能看到你大婚的这天。她那么疼你,指不定多高兴呢。”

    提起孝庄,胤禩也不禁红了眼眶,低声道:“儿子已经去上过香了。乌库妈妈知道的。”

    康熙点点头,看看胤禩,才道:“大喜的日子,不说这个了。”说外也没再继续为难胤禩,大方地将胤禩放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日更君出现了,哈哈,最近好像恢复了码字的感觉,各种PP回满的感觉!

    据说灯笼要治愈,所以我大胆的小虐一下!

    话说,今天寒食节呢,望天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如斯(胤禩重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如斯(胤禩重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