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信口雌黄 第二十章 佃户

第二十章 佃户

目录:信口雌黄| 作者:我喜欢今天| 类别:玄幻奇幻

    眼见两人谈僵,那李主薄便开口缓颊:“柳大人那女孙一向体弱,我等皆知,若是入山修道怕是柳大人也不放心。可否就在家中修行?”

    柳全一听此话,顿时明白,总是先留在家中再说。顺便修习也可查看真伪,若是所习真有灵验,则这道士便多半并非哄人。到时再退婚不迟,只须与那程家分说明白便是,想必程家也不会拿自己儿子性命来赌气。

    于是,连忙附和:“正是,我那孙女平素便是体弱。老夫只有这一个孙女,全家视若珍宝,实在是舍不得让其离家修道。”

    沉吟片刻,翟南说道:“体弱正是因为不宜居于世俗之故。不过居士爱护孙女之情亦是常理。不如这般,平日里居于家中,不过每旬必须于我那龙空山上居住五日,你家也可遣人随着照料。不过我素喜清静,随着照料的不可超过两人。”

    柳全听了,似乎没有什么破绽,又心中自有疑虑孙女真的不宜居于俗世。犹豫良久,便勉强应了。

    此事即了,几人便权且放下心思,又闲聊了几句,那三人便告辞而去。临走前,翟南又将那教典分送与他们,让其带回细读。并与柳全约定,正月十五,由其自行护送孙女到龙空山,翟南只着人在石丰村候着带路便是。

    只有那陈庭郡,拿到那教典后便埋首研读,寻找破绽,临走之时还是冷脸而去。但翟南倒觉得从始自终,这道正都没拿自己的道官身份说事,还算是个修道之人的本色。

    送完众人,已近午时。那解大等人正在房中困坐。想要出门却又未得翟南首肯,而那院口又挤满了人等着看神仙。只得在房中候着,倒是那三个孩童昨日亲见那值日功曹,自然又不同与以往只是听村民谈论,于是便兴奋地缠问不休。那解大和李裕两人也是首番得见,哪又能说出甚么?李裕则向道之心愈坚,取出随身携带的教典习读不止。

    翟南见那院口全是围观的人,无奈之下,只得让他们自去采买,自己留在房中等候。

    想到这番入城,却是一波三折。与这等官宦人家打交道,又不同于那钱水廷般土豪。钱家虽然也颇有势力,却不似这等官宦,随手便能扯来官府。就像今日来的李主薄及陈道正,若是谈不拢,怕便以官府之力压来了。

    于这等人家,若是用世俗的力量却是无法硬抗。即便要对付,也得按士绅的规矩。否则就是与整个统治阶层和朝廷为敌了。但个体的人性中总有弱点,恐惧、**、对未知的迷惑等等。这便是宗教可以渗透和发展的空间了。

    没想多久,便听院外有嚎哭之声传来,然后就有人在门外高呼,仙长慈悲云云。

    出门一看,却是一人跪在院中,见翟南出来,便磕头不止。

    连忙上前将其扶起,那人犹又强磕了几下,才起身哭诉:“小人乃是那柳老爷家的佃户。只因前年妻子有病,花了许多钱财治病,终是没救过来。操办丧事又是花钱,因此便无力缴那租子。拖欠两年下来,利上滚利,实在无力偿还。前几日,那柳家催逼甚急,将我家女儿强拉去抵债,我那儿子与他家争执,却被殴打重伤,如今尚在家中,怕是不行了。”

    一番话听得翟南目瞪口呆,“可是让我去救治你家儿子?”

    “正是!正是!另外,还请仙长将我那女儿救出来。还请仙长怜悯!”说到这,那人又是跪下拼命磕头,仿佛便如在庙中许愿一般。

    围观众人听了,有那可怜这农夫的,便在旁边议论:“这柳府此般苛刻,却是为富不仁。”

    又有人接口:“这豪门哪管你小民死活?将这地佃与你种,便要收租。为这地租,那柳府家丁平素打的人难道还少了?这番却亏得仙长出手,给柳家一个教训!”

    听了这话,众人便被煽动起情绪,有人便喊:“便请仙长再施神通,打上柳家,便将那女子救出来罢!”

    然后又有一书生摸样地在那喊:“你们这群刁民,却是目无王法!胆敢煽乱不成?”

    被这一吓,便少了许多嘈杂。那书生又说到:“种地交租,天经地义!碰到天灾**却是自己倒霉。哪能就怪主家收租?今天你有病不交,明日他又因故不交,那主家拿甚吃喝?”

    “就是!租种了地,便该给租!那亏心耍赖不肯交的,自然该打!那柳老爷却是个好人,每逢到灾荒,总是设棚施粥的。”旁边又有人念起柳府的好来:“这位兄弟的境遇怕是柳老爷不知道,若是知道了,定能缓些时日,不定还能得些汤药钱!不如去柳府恳求一番,”

    搞清楚状况的翟南,听着众人争论,不禁一阵头疼。救治这农夫儿子却是无妨,但要救他女儿出来却是难办。这个时代的规矩便是如此,拿到官府去说,欠债不还,拿妻女抵债也是合符法理。

    伸手救这一户人家不难,无论是自己出钱还是请那柳全卖个人情,都是小事。但却不合常规,难以改变这种事情的发生。

    终归还是地租过高,利钱也重。翟南在石丰村便知道,地租往往都是五、六成,亩产又低,佃户一年到头劳作,尚需以杂粮野菜方能勉强温饱。而利钱又在四分以上,若有病急,家破人亡便是常事。

    如今天下太平日久,宋朝又不抑兼并,生产资料却是集中到了富户手中。农户不是沦为雇工,便只有高租佃地来种。不是这家的地,便是那家的地,却是没有不租的自由。

    依法办事似乎才是翟南的信条,但如今却又陷入恶法非法的疑问。那传说中的人民的法律即便千年以后,也不知在何处。

    不及思虑过多,先随那农户去家中将那他儿子救了。又问明所欠不过十贯,随手给了些碎银,让他自己去赎回女儿便是。临走又不忘嘱咐那农夫不得将赠钱之事外传,此等事不过因怜悯而偶然为之,若是传开,怕是就有人故意不交地租然后来恳求一番的。

    国人一向忠厚与狡黠并存,若是能利用别人的善心谋取利益,必然是最终弄到那施善心的宛如吃了苍蝇般。在这片土地上做善事,从来都是一桩技术活,既需分辨对象是否真的值得施舍,还须分辨那各种名目的机构是否值得信赖可靠。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信口雌黄》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信口雌黄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