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借东风商业起航
目录:新帝王莽| 作者:俊杰杜| 类别:玄幻奇幻
商业如今已经被人们所认可,但如今的商业行为并没有太大改变,借着对商业行为的讨论,对商业改革也将逐渐开始。
如同土地改革一样,商业改革只是在关中一地进行,毕竟全国规模的改革将要面对的问题太多,国家也没用足够的官员进行改革。现在,经历过土地改革,一大批年轻官员得到锻炼,现在他们的位置不是太高,但他们的能力是不容否认的。经历土地改革,这些官员的认识得到改变,他们没有经历过官场,他们还不会一切都为了争权夺利。年轻的官员有一腔热血,他们见识过民间疾苦,他们有许多出身寒门,他们认识到改革给百姓带来的利益,他们工作的热情高涨。
和土地改革一样,国家调控这方面是必不可少的,王莽知道不能寄希望于商人的品德。无论是多么高尚的人在面对巨大的利益时都是不可靠的,必需有国家的参与,调控物价,维持正常的商业秩序。
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不仅要通过法律约束商人的行为,还要提高商人的道德修养,让商人自律。
国家一直掌控民生所必需的盐铁等必需品,这些关乎国家安定的物资只能由国家控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国家可以通过这些生活必需品干涉商业运行,使商业运行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
国家需要在法律方面制定合理的法规,使商人的行为处于法律许可范围之内,对违法行为必须严惩。这就需要一个特定的部门对商业行为进行约束引导,而现有的部门都不能完成这一任务,成立一个特殊的部门是有必要的。这样的部门我是见过太多太多,但在这个年代却是不曾出现过的,以前不是没有人重视商业行为,但国家对商业行为进行打压,根本不会鼓励,更不要说成立专门的部门了。
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人能解决,毕竟他们没有经历过,只能由皇帝来解决,毕竟王莽曾经见的多了。王莽决定先成立一个临时的部门,先对关中的商业行为进行约束引导,等见到成效之后,再变成固有的部门,有一个过渡,才能平稳度过。
王莽决定用后世唐朝开始的三省六部制度,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具体细化官员的职责,这样更能把权力运用到刀刃上。王莽先成立商业上专门机构,成熟后并入户部,再乘机提出三省六部制度。
在四月末,商业司临时机构成立,负责对关中商人进行登记,这次登记对所有商人的资本,商业范围等进行登记。这样还不够,还要对商人进行分类,小商贩是一类,有店铺的是一类,有多家店铺并进行跨郡商业的是一类。分类明确后,对不同种类的商人关注程度不同。像前两类的商业行为范围狭窄,容易控制,他们违法也不会引起巨大影响,但他们对商业发展贡献有限。第三类商人商业规模巨大,商路广泛,对国家影响巨大,需要加强控制。
经过一个多月的登记调查,对商人的确认也已经完成,对小规模的商人管理变化不大,对于大商人则是按照公司的形式进行管理。当然,不可能直接就这样,需要一个过程。
王莽不能强制推行,首先,他把国家所掌控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进行调整,按照公司的形式进行重组,感觉还不够,又把皇室的产业进行了重组,形式是公司的形式,名字吗就随意多了。国家的产业就叫某某专营局,皇室的就叫什么商会。经过两三个月的调整,生意可是好了一大截,不愧是二十一世纪的东西,生命力就是强大。
很快,不少商业家族就接受了政府的调整,形式也向公司靠拢,并且名字也成了各种各样的商会。商业的发展也进入高峰期。
成立商业司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对商人的产业进行调整、登记,是对商业行为进行监督、引导,对不法行为进行调查,制裁。
在商业司各级官员的不懈努力下,对关中各个行业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偷税漏税的商人进行巨额罚款;对生产贩卖假冒伪劣产品进行取缔、罚款甚至是判刑;对那些哄抬物价,控制市场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在此后的几个月内,商业获得较大发展,土地改革使百姓收获颇多,百姓运用农产品生产商品,商人则通过贩卖商品获得利润。这样,百姓辛勤劳作获得的农产品也转变成为商人手中的商品,百姓获得利益,商人同样获得利益,达成双赢。
经过大概半年时间,关中地区商业改革完成,商业行为被国家通过法律得到规范,商业在政府的引导下有序发展。关中出现许多优秀的商人,他们不仅使自己获利,还使百姓获利,他们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这些商人大多数文化程度还不低。
经过商业司官员的深入调查,挑选出三个在百姓中有良好口碑的商人,这几个商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行为被百姓所认可,他们是百姓口中的大善人。他们做生意公平公正,乐善好施,经常无偿救济百姓,他们的行为绝不是为了好名声,是他们高尚道德的体现。
这几个商人正适合作为典型,树立起榜样,别的商人才会模仿,才会让他们约束自己,规范商业行为。
王莽决定赐予他们士人的身份,虽然商人地位得到提高,但士仍旧是第一等,拥有士的身份是百姓光宗耀祖的事。人们的观念不会马上改变,他们仍旧把士看做高贵的阶层。一个贫穷的士比一个富有的商人要尊贵的多。王莽决定赐予他们士的最后一等的身份,把他们称为儒商,用来形容他们的品德高尚,行为可以作为商人的模范。
商人获得士人的身份,这对商人来说可是天大的事,对于一个家族来说,从此他们就拥有特权,摆脱商人的尴尬身份,这足以让商人疯狂。
当儒商成为士的一员后,商人们疯狂了,但这个身份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对品德、行为都要求极高,但这不能减弱他们的积极性。越来越多商人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用高尚的道德约束自己,商业行为越来越规范。
到七月时,商业发展趋于稳定,通过商业行为,国家税收增加很多,有利于国家以后各种改革的进行。商人的商业行为更加合法,商人的地位形象都得到改善。百姓也在商业中获利,他们把多余的农产品变成有用的物品。
商业的发展是巨大的,不少商人开始重新走上了西域的道路,去开启这条黄金路线。
如同土地改革一样,商业改革只是在关中一地进行,毕竟全国规模的改革将要面对的问题太多,国家也没用足够的官员进行改革。现在,经历过土地改革,一大批年轻官员得到锻炼,现在他们的位置不是太高,但他们的能力是不容否认的。经历土地改革,这些官员的认识得到改变,他们没有经历过官场,他们还不会一切都为了争权夺利。年轻的官员有一腔热血,他们见识过民间疾苦,他们有许多出身寒门,他们认识到改革给百姓带来的利益,他们工作的热情高涨。
和土地改革一样,国家调控这方面是必不可少的,王莽知道不能寄希望于商人的品德。无论是多么高尚的人在面对巨大的利益时都是不可靠的,必需有国家的参与,调控物价,维持正常的商业秩序。
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不仅要通过法律约束商人的行为,还要提高商人的道德修养,让商人自律。
国家一直掌控民生所必需的盐铁等必需品,这些关乎国家安定的物资只能由国家控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国家可以通过这些生活必需品干涉商业运行,使商业运行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
国家需要在法律方面制定合理的法规,使商人的行为处于法律许可范围之内,对违法行为必须严惩。这就需要一个特定的部门对商业行为进行约束引导,而现有的部门都不能完成这一任务,成立一个特殊的部门是有必要的。这样的部门我是见过太多太多,但在这个年代却是不曾出现过的,以前不是没有人重视商业行为,但国家对商业行为进行打压,根本不会鼓励,更不要说成立专门的部门了。
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人能解决,毕竟他们没有经历过,只能由皇帝来解决,毕竟王莽曾经见的多了。王莽决定先成立一个临时的部门,先对关中的商业行为进行约束引导,等见到成效之后,再变成固有的部门,有一个过渡,才能平稳度过。
王莽决定用后世唐朝开始的三省六部制度,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具体细化官员的职责,这样更能把权力运用到刀刃上。王莽先成立商业上专门机构,成熟后并入户部,再乘机提出三省六部制度。
在四月末,商业司临时机构成立,负责对关中商人进行登记,这次登记对所有商人的资本,商业范围等进行登记。这样还不够,还要对商人进行分类,小商贩是一类,有店铺的是一类,有多家店铺并进行跨郡商业的是一类。分类明确后,对不同种类的商人关注程度不同。像前两类的商业行为范围狭窄,容易控制,他们违法也不会引起巨大影响,但他们对商业发展贡献有限。第三类商人商业规模巨大,商路广泛,对国家影响巨大,需要加强控制。
经过一个多月的登记调查,对商人的确认也已经完成,对小规模的商人管理变化不大,对于大商人则是按照公司的形式进行管理。当然,不可能直接就这样,需要一个过程。
王莽不能强制推行,首先,他把国家所掌控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进行调整,按照公司的形式进行重组,感觉还不够,又把皇室的产业进行了重组,形式是公司的形式,名字吗就随意多了。国家的产业就叫某某专营局,皇室的就叫什么商会。经过两三个月的调整,生意可是好了一大截,不愧是二十一世纪的东西,生命力就是强大。
很快,不少商业家族就接受了政府的调整,形式也向公司靠拢,并且名字也成了各种各样的商会。商业的发展也进入高峰期。
成立商业司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对商人的产业进行调整、登记,是对商业行为进行监督、引导,对不法行为进行调查,制裁。
在商业司各级官员的不懈努力下,对关中各个行业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偷税漏税的商人进行巨额罚款;对生产贩卖假冒伪劣产品进行取缔、罚款甚至是判刑;对那些哄抬物价,控制市场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在此后的几个月内,商业获得较大发展,土地改革使百姓收获颇多,百姓运用农产品生产商品,商人则通过贩卖商品获得利润。这样,百姓辛勤劳作获得的农产品也转变成为商人手中的商品,百姓获得利益,商人同样获得利益,达成双赢。
经过大概半年时间,关中地区商业改革完成,商业行为被国家通过法律得到规范,商业在政府的引导下有序发展。关中出现许多优秀的商人,他们不仅使自己获利,还使百姓获利,他们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这些商人大多数文化程度还不低。
经过商业司官员的深入调查,挑选出三个在百姓中有良好口碑的商人,这几个商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行为被百姓所认可,他们是百姓口中的大善人。他们做生意公平公正,乐善好施,经常无偿救济百姓,他们的行为绝不是为了好名声,是他们高尚道德的体现。
这几个商人正适合作为典型,树立起榜样,别的商人才会模仿,才会让他们约束自己,规范商业行为。
王莽决定赐予他们士人的身份,虽然商人地位得到提高,但士仍旧是第一等,拥有士的身份是百姓光宗耀祖的事。人们的观念不会马上改变,他们仍旧把士看做高贵的阶层。一个贫穷的士比一个富有的商人要尊贵的多。王莽决定赐予他们士的最后一等的身份,把他们称为儒商,用来形容他们的品德高尚,行为可以作为商人的模范。
商人获得士人的身份,这对商人来说可是天大的事,对于一个家族来说,从此他们就拥有特权,摆脱商人的尴尬身份,这足以让商人疯狂。
当儒商成为士的一员后,商人们疯狂了,但这个身份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对品德、行为都要求极高,但这不能减弱他们的积极性。越来越多商人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用高尚的道德约束自己,商业行为越来越规范。
到七月时,商业发展趋于稳定,通过商业行为,国家税收增加很多,有利于国家以后各种改革的进行。商人的商业行为更加合法,商人的地位形象都得到改善。百姓也在商业中获利,他们把多余的农产品变成有用的物品。
商业的发展是巨大的,不少商人开始重新走上了西域的道路,去开启这条黄金路线。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新帝王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新帝王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