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立家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各逞心机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各逞心机

目录:立家| 作者:万钟一心| 类别:玄幻奇幻

    外面的街道上,游园灯会已经开始了。覀呡弇甠王家花费了大力气布置的灯会,吸引力自然是非同小可。江陵镇上的普通人家,近乎都是一家大小倾巢而出,只见满大街的人头攒动,接踵摩肩。王家的仆人,将一盏盏制作精美的花灯点燃,任其带着各家各户的佳节愿望,缓缓的飘向天外那不知名的地方。江陵镇的各处,也陆陆续续的燃放起了焰火,五光十色,煞是好看。

    与外面的热闹相比,王家后花园的中秋家宴,却显得甚是诡异。因为许悠然的到来,王家一干妻妾子女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唯有家主王正阳和老太君满脸欢愉的神色,这便让以黄氏和柳氏为首的众妻妾愈发不甘!

    人人心中都在寻思着,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折辱这个不知进退的小贱人一番,出一出心中的恶气……

    “祖母大人,今日既是中秋佳节,咱们这家宴若是就这般平平淡淡,岂不甚是无趣?以孙儿看来,趁此良辰美景,咱们来个饮酒作对,赏月吟诗以助兴,倒是别有一番情趣。咱们王家历来是以诗书传家,二伯更是名动天下的三元进士,不知对小侄这提议,以为然否……”

    就在黄氏柳氏等人肚子里的坏水直往外冒的时候,王家第三代的第一人王书林,突然笑吟吟的站起来提出了建议。他的建议马上得到了众人的附和,纷纷鼓掌叫好。众人都知道,许悠然不过是一个潦倒秀才的女儿,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家学。而且以那种家境,家中是否能有几本藏书都未可知。在她们看来,许悠然最多不过读了些什么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启蒙读物。甚至于,这些启蒙读物恐怕都不曾读过,谁叫她家中那么寒酸呢……

    王书林提出这个建议之后,便眼神灼灼的盯着王正阳。他当然知道,要说吟诗作赋,填词作对,他这个二伯根本就丝毫不惧。哪怕他十个王书林加起来,也不是他这位二伯的对手。可是他今日想要针对的,却也并不是这个连中三元的二伯啊。他想要的,也不过是折辱坐在老太婆身边的许悠然一番,让她在老太婆面前丢一个大大的人……

    王正阳的确有些犹豫,按理说,身为文人,中秋佳节,跟家人团聚,饮酒赋诗,本来是一件极为风雅之事。可是,方才自己那个心术不正的侄子所提的建议,却是要全部人一起参加。这便让他有些犹豫了,跟其他人一样,王正阳心中,也不认为许悠然肚子里能有多少墨水。毕竟,她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而且家境贫寒。虽然听说她的父亲是一个落魄秀才,可那样的家庭境况之下,又哪里有余钱来给她买书读书?

    而相反的,这几桌人当中,除了许悠然之外,其余的王家妻妾大多出自殷实富贵人家。她们的家族为了攀附身为布政使的王浩阳,才将女儿嫁与其为妾。而且,为了保证他们的女儿能够讨得王浩阳的欢心,更是花了大力气,教她们琴棋书画。可以说,王浩阳留下来的这一妻四妾,一个个都是有些底子的。应付这种场面,都是轻轻松松……

    眼见侄儿咄咄逼人的眼神朝自己投来,似乎是在催促他尽快表态。王正阳不由有些着急,看了看依然在轰然叫好的王家众人,又担忧的看了看许悠然。最后终于做出了决定,刚想开口否定王书林的提议,却听见自家老娘笑吟吟的点头应允道:

    “好,老身也有多年不曾参与王家的家宴了。今日中秋佳节,难得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正是应该好生考校你们一番,也算为这家宴助助兴。书林说得不错,我王家以诗书传家,只要入了我王家门成了我王家人,便不能是那目不识丁的盲流。老二,你便允了下来,开始吧……”

    黄氏与柳氏等人闻言大喜,心中暗道这老太婆果真是老糊涂了,难道她不知道这小贱人的身世么?一个穷酸秀才的女儿,肚子里能有多少墨水?既然如此,今日咱们定然要叫这小贱人在你面前狠狠的出一出丑,看你是不是还那么喜欢她。同时,想到方才王正阳的犹豫,黄氏等人心中又禁不住冷冷一笑:老太婆都发话了,这下看你如何来维护你的姘头……

    听了母亲的话,王正阳不得不打消了拒绝的念头,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点头应允了王书林的提议:“既然大家都有此雅兴,那咱们便饮酒行令,为老太君助助兴吧……”

    说话间,又甚是担忧的看了看许悠然。却见她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唇边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心中顿时又有了些希望,难道她……

    许悠然的确是胸有成竹,光是观察这几桌人的表情,再将王书林的提议结合在一起,许悠然便知道这些人心中打的是什么主意。无非就是欺负自己家境贫寒,没有读过什么书,想以这种吟诗作对的方式,让自己在这个家宴上出丑丢人罢了。

    可是她们恐怕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这个身体的前身,本就已经是一个颇有才学的才女,再加上自己来自五百年后的灵魂,两强相加,本身就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更何况,自己在后世,除了杀人之外,便属对古文学情有独钟,发表在各种文学杂志上的诗歌和文章,早已不知凡几……

    “既是家宴,又恰逢中秋佳节,那么这吟诗作对嘛,自然便不能离了人圆月圆,桂花飘香的意境。”眼见她沉着淡定的笑容,王正阳悬着的心顿时也跟着安定了下来,当下便慢慢的引导着众人的气氛,准备开始吟诗作对。没曾想话没说完,便被侄子王书林接了过去:

    “二伯说得不错,难得今日我王家上下齐聚一堂,这吟诗作对的主题,自然要与中秋佳节相合。不过今日人多,若是吟诗的话,怕是要耽误太多的良辰美景。因而小侄建议,咱们便以楹联为主。先由祖母大人出一上联,其余人抢对,最先想出下联之人,便获得出题之权,可任意指定场中任何人来对下联,若是被指定之人对不出来,便要罚酒一杯,如何?”

    听王书林这样一说,王正阳的眉头又皱了起来。明朝时代,对联极为兴盛,特别是读书人之间,更是将其当做一种饮酒作乐必不可少的文字游戏。因为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更是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的方式,与诗词歌赋相比更要难上一筹。王书林这个提议,明显又给许悠然出了一个难题……

    然而,王正阳皱眉不悦,其余诸人却是拍手叫好。特别是对于王书林提出的‘对不出来之人,要罚酒一杯’更是举双手赞成。在她们看来,若能如此,今日许悠然恐怕就真的要大大的出一回丑了……

    见所有人都极力赞成,王正阳自然也不好再反驳。纵然他有心想要回护许悠然,可这是老太君的提议,而且许悠然也并未表示反对。当下无可奈何的瞥了许悠然一眼,然后转向老太君道:

    “既如此,便请母亲大人出这第一联吧……”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立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立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