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纨绔风流 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旦惊人的举动
目录: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作者:黄昏前面| 类别:历史军事
被吓坏的自然是皇帝李旦,他在听到武则天提出归政于他,让他亲政后,吓的面无人色,马上从御座上滚落下来,跪伏在帘后的武则天面前,一个劲地请求,让自己的母后收回成命,说他年纪还小,对处理朝事没有一点经验,什么事都需要她指点,还请武则天继续执掌朝政等等让许多大臣怒目的话,并在说完这些请求的话后,长跪不起,表示武则天要是不答应,他就不起来!
站在殿下最前排的贺兰敏之冷眼目睹此情况,再次惊叹李旦的“知趣”。这位在朝会时候像似和尚入定一样不闻不问的皇帝,心里亮堂的还真如明镜一样,自己母亲的心思了然于心,知道武则天只是故作姿态,想逼迫他再做点举动的,因此今日一力拒绝。李旦应该算是很有心计,非常懂的自保,甚至不惜抛弃自己的妻儿,就如壁虎遇到危险,弄断自己的尾巴一样,真有点可怕。
刚刚他贺兰敏之也是站出来支持武则天此提议的,正是因他的提议,站出来支持的大臣不少,一些人还很激动,说武则天此举非常英明,皇帝亲政后,大唐的朝纲将回规正统。贺兰敏之深为这些人悲哀,他想着这些人一定料不到武则天此举是让那些不满她执政的人跳出来,以便到了年后特定时候清算的!贺兰敏之也有点内疚,他就像一个后世时候的钓鱼执法者,手段非常“卑鄙”。许多大臣会因为今日跟风他的言论而受处置,虽然处罚不会很快就会来到,但武则天肯定不会放过他们的,除非在接下来时间内这些人会有什么让她惊喜的举动做出来。
因事前透露过风声,张柬之、骆宾王、魏玄同等贺兰敏之亲信的大臣都没站出来表示支持武则天归政于皇帝李旦,他们要么反对,要么不发表意见。一些聪明的大臣看到此景,已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许多人被吓的汗都出来了。因此而改变主意,再次站出来发表不同言论的大臣也有一些。
支持和反对的大臣又在朝堂上闹的不过开交,而武则天一直冷眼旁观。甚至都没太多理会跪在自己面前一再请求的皇帝李旦。见朝堂上闹的不可开交,自己的母亲又主副样子,李旦更是被吓坏了,不顾支持他亲政大臣们的一再奏言,再次对武则天请求了一番,没得到回应后,不得不站起了身,面对众臣,大声宣布他会继续请求太后代为执掌朝政,请众大臣们不要喧闹了。
这可以说李旦继位为皇后第一次在众臣面前如此宣布自己的决定。只是这决定却是让大多大臣们失望的,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段时间发生在皇帝身上事的。
最终武则天没再让众臣及皇帝表演下去,在站起声喝令,在上元节过后,她将所有朝政大事交还给皇帝后。就起身离去了,众臣只得各自散了。
--------------
正月初一的元日大朝会依然如往年般举行,因为过去这一年天下丰稔,百姓家里都有存粮,国库的赋税收入也大增,如此喜庆之年。自然要好好庆祝一番,元日的大朝会比往年更为隆重。
大唐的日益强盛进一步威服了周围的部落及属国,臣服及请求内附的部落及小国更多了,在过去的一年内,除了小规模的冲突外,大唐的边境没有大规模的战事发生。大唐日益强盛,军队战斗力越来越强,没有人敢在大唐国力快速上升之时,自找不痛快的,四领的属国及部落的头领,能采取之道就是拼命向大唐示好,因此在新年之际,来长安及洛阳朝贺的诸蕃使节,比往年多了很多。
洛阳上阳宫武成殿内挤的满满当当的,因为殿阁没有如大明宫的含元殿那么大,站着数千名大臣及使节显得非常拥挤,许多人站在后排的大臣竟然没有一点活动的空间,人挤人了。只是人虽然多,但并不嘈杂,这种大场面下,没有人敢发出不和谐的声音,或者私下交谈,如果发生这样行为,被殿中侍御史发现是要当场弹骇的,被弹骇者丢官都有可能,谁也不敢因小失大,因私自交谈几句而丢了官职,或者被罚了俸禄。
今年的元日大朝会,是由太后武则天亲自主持的,她在朝会开始之后,以热情洋溢的语调宣布了来看所获得的成绩,天下粮食的丰收,政治民生军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当然所有的成就都被她归入自己的囊中,这一切与木然坐在御座上的皇帝李旦无关。
武则天也赞赏了为大唐做出贡献,在过去一年内在许多方面有上佳表现的诸臣,像贺兰敏之、裴行俭、李敬玄、狄仁杰、张柬之等等许多大臣都被点名表扬,并有厚赏,大殿上站出来致谢并表示谦就的大臣一个接着一个,欢快的气氛充满了殿堂。接着是众使节向大唐皇帝及太后敬献新年的贺礼,琳琅满目的礼物被献上来,许多是连贺兰敏之都没见到过的奇珍异物,物品的品种多样及贵重程度让人惊愕。礼物的多少及贵重是大唐君臣及其他使节最为关注的事,这方面直接关系到各个部落或者属国的脸面,献上厚礼的使节脸上倍有荣光,那些因自己国内或者部落内财力不够,或者没寻到奇珍异物敬献的使节,则是一脸羞愧,感觉丢了脸面。
盛大的元日大朝会即将结束,接下来将是太后和皇帝的赐宴了,宴会将在麟德殿举行,参加朝会的所有大臣及使节都将参加。接就在武则天准备宣布朝会结束,众臣一道去赴宴时候,朝会进行了这么久,一直没什么反应及表示的皇帝李旦站起了身,不知道皇帝要做什么的众臣都惊住了!
“诸位爱卿,今日朕有一事要宣布!”李旦以从来没有过的敏捷从御座上离开,走到殿前,面对愕然的诸臣,宣布道:“朕想自请去帝位,将帝位传给太后,让太后来当大唐的皇帝……”
李旦说完,不待众臣反应过来,马上走到同样吃惊,站起身的武则天面前,再次当着众朝臣及许多使节的面,跪伏在武则天面前,请求自己的母后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代为执掌国政,说他愿意自请除去皇帝位,将皇位让给武则天,甚至请命武则天赐他以武姓,他将以武家的后人自居。
朝堂上一片哗然,有许多大臣跳出来,痛心疾首的斥责李旦的行为,表示他这样的举动是不仁不义不孝,愧对大唐的前面几任皇帝,对不住李家的列宜列宗。站出来反对李旦此意的大臣非常多,朝堂上早已经没有了刚才那般肃静,一片闹腾,那样外蕃使节们非常有兴致地看着殿中发生的一切,一些人顿然醒悟,知道大唐的朝堂接下来会有异变,甚至会起大乱,这给了他们以机会!一些使节准备在朝会结束后,马上将消息传回到国内,让他们的头领或者国王做出应对!
虽然站出来反对甚至斥责他这种行为的大臣非常多,但李旦不以为意,一个劲地请求。最后“惹恼”了武则天,也严厉地斥责了一番,说皇帝在今日这么重大的节日里,说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破坏了节日的气氛,这件事她无论如何不会答应的,还请皇帝不要再做如何表示,上元节过后,她会如原来那般归政于皇帝,并马上宣布朝会结束,令众臣们去麟德殿参加宴会。
见武则天表现如此坚决,李旦只得罢休,没再做什么,跟在武则天后面,往麟德殿而去。刚刚没发泄完的诸臣也只得跟着去,跟在李旦后面的贺兰敏之,再次对这位深受武则天迫害的皇帝另眼相看起来,这家伙不简单,真的不简单,以后即使武则天放过他,自己也不能对他有任何的小视。
喜庆的宴会如原来安排那般举行,当然,宴会已经失去了应该有的欢乐气氛,虽然武则天表现的很有兴致,不时地向众臣致酒,但感觉到大唐将有异变的许多大臣哪里还有兴致喝酒作乐。
应武则天要求不时站出来说一些话,做两首诗的贺兰敏之也感觉到了乏味,只是因为形势的需要,他不得不在宴会上装腔作势地表演。
---------
元日大朝会上发生的事很快就传到坊间去,皇帝想将皇位让给自己的母亲这件事让洛阳城内的百姓津津乐道,当然在谈论的同时许多人又充满了恐惧,不知道天下会不会大乱。
这件事肯定不会就此罢休的,让朝臣及洛阳百姓吃惊的事马上接着发生。
正月初八日,洛阳城内再次发生百姓聚集请愿的事,这次百姓请愿的目的依然是递交请愿书,要太后武则天顺应天意,继承帝位。这样的请愿会在过去的几个月时有发生,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有几十人,大的有成千上万人,但这次请愿会的规模及领头人物却是让许多人吃惊。
请愿的人群领头人物赫然是皇帝李旦,还有许多朝臣,跟从的百姓数量也不少,有近三万人,可以说人数的规模超过了任何一次,而皇帝和一些朝臣们参加,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了百姓数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站在殿下最前排的贺兰敏之冷眼目睹此情况,再次惊叹李旦的“知趣”。这位在朝会时候像似和尚入定一样不闻不问的皇帝,心里亮堂的还真如明镜一样,自己母亲的心思了然于心,知道武则天只是故作姿态,想逼迫他再做点举动的,因此今日一力拒绝。李旦应该算是很有心计,非常懂的自保,甚至不惜抛弃自己的妻儿,就如壁虎遇到危险,弄断自己的尾巴一样,真有点可怕。
刚刚他贺兰敏之也是站出来支持武则天此提议的,正是因他的提议,站出来支持的大臣不少,一些人还很激动,说武则天此举非常英明,皇帝亲政后,大唐的朝纲将回规正统。贺兰敏之深为这些人悲哀,他想着这些人一定料不到武则天此举是让那些不满她执政的人跳出来,以便到了年后特定时候清算的!贺兰敏之也有点内疚,他就像一个后世时候的钓鱼执法者,手段非常“卑鄙”。许多大臣会因为今日跟风他的言论而受处置,虽然处罚不会很快就会来到,但武则天肯定不会放过他们的,除非在接下来时间内这些人会有什么让她惊喜的举动做出来。
因事前透露过风声,张柬之、骆宾王、魏玄同等贺兰敏之亲信的大臣都没站出来表示支持武则天归政于皇帝李旦,他们要么反对,要么不发表意见。一些聪明的大臣看到此景,已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许多人被吓的汗都出来了。因此而改变主意,再次站出来发表不同言论的大臣也有一些。
支持和反对的大臣又在朝堂上闹的不过开交,而武则天一直冷眼旁观。甚至都没太多理会跪在自己面前一再请求的皇帝李旦。见朝堂上闹的不可开交,自己的母亲又主副样子,李旦更是被吓坏了,不顾支持他亲政大臣们的一再奏言,再次对武则天请求了一番,没得到回应后,不得不站起了身,面对众臣,大声宣布他会继续请求太后代为执掌朝政,请众大臣们不要喧闹了。
这可以说李旦继位为皇后第一次在众臣面前如此宣布自己的决定。只是这决定却是让大多大臣们失望的,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段时间发生在皇帝身上事的。
最终武则天没再让众臣及皇帝表演下去,在站起声喝令,在上元节过后,她将所有朝政大事交还给皇帝后。就起身离去了,众臣只得各自散了。
--------------
正月初一的元日大朝会依然如往年般举行,因为过去这一年天下丰稔,百姓家里都有存粮,国库的赋税收入也大增,如此喜庆之年。自然要好好庆祝一番,元日的大朝会比往年更为隆重。
大唐的日益强盛进一步威服了周围的部落及属国,臣服及请求内附的部落及小国更多了,在过去的一年内,除了小规模的冲突外,大唐的边境没有大规模的战事发生。大唐日益强盛,军队战斗力越来越强,没有人敢在大唐国力快速上升之时,自找不痛快的,四领的属国及部落的头领,能采取之道就是拼命向大唐示好,因此在新年之际,来长安及洛阳朝贺的诸蕃使节,比往年多了很多。
洛阳上阳宫武成殿内挤的满满当当的,因为殿阁没有如大明宫的含元殿那么大,站着数千名大臣及使节显得非常拥挤,许多人站在后排的大臣竟然没有一点活动的空间,人挤人了。只是人虽然多,但并不嘈杂,这种大场面下,没有人敢发出不和谐的声音,或者私下交谈,如果发生这样行为,被殿中侍御史发现是要当场弹骇的,被弹骇者丢官都有可能,谁也不敢因小失大,因私自交谈几句而丢了官职,或者被罚了俸禄。
今年的元日大朝会,是由太后武则天亲自主持的,她在朝会开始之后,以热情洋溢的语调宣布了来看所获得的成绩,天下粮食的丰收,政治民生军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当然所有的成就都被她归入自己的囊中,这一切与木然坐在御座上的皇帝李旦无关。
武则天也赞赏了为大唐做出贡献,在过去一年内在许多方面有上佳表现的诸臣,像贺兰敏之、裴行俭、李敬玄、狄仁杰、张柬之等等许多大臣都被点名表扬,并有厚赏,大殿上站出来致谢并表示谦就的大臣一个接着一个,欢快的气氛充满了殿堂。接着是众使节向大唐皇帝及太后敬献新年的贺礼,琳琅满目的礼物被献上来,许多是连贺兰敏之都没见到过的奇珍异物,物品的品种多样及贵重程度让人惊愕。礼物的多少及贵重是大唐君臣及其他使节最为关注的事,这方面直接关系到各个部落或者属国的脸面,献上厚礼的使节脸上倍有荣光,那些因自己国内或者部落内财力不够,或者没寻到奇珍异物敬献的使节,则是一脸羞愧,感觉丢了脸面。
盛大的元日大朝会即将结束,接下来将是太后和皇帝的赐宴了,宴会将在麟德殿举行,参加朝会的所有大臣及使节都将参加。接就在武则天准备宣布朝会结束,众臣一道去赴宴时候,朝会进行了这么久,一直没什么反应及表示的皇帝李旦站起了身,不知道皇帝要做什么的众臣都惊住了!
“诸位爱卿,今日朕有一事要宣布!”李旦以从来没有过的敏捷从御座上离开,走到殿前,面对愕然的诸臣,宣布道:“朕想自请去帝位,将帝位传给太后,让太后来当大唐的皇帝……”
李旦说完,不待众臣反应过来,马上走到同样吃惊,站起身的武则天面前,再次当着众朝臣及许多使节的面,跪伏在武则天面前,请求自己的母后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代为执掌国政,说他愿意自请除去皇帝位,将皇位让给武则天,甚至请命武则天赐他以武姓,他将以武家的后人自居。
朝堂上一片哗然,有许多大臣跳出来,痛心疾首的斥责李旦的行为,表示他这样的举动是不仁不义不孝,愧对大唐的前面几任皇帝,对不住李家的列宜列宗。站出来反对李旦此意的大臣非常多,朝堂上早已经没有了刚才那般肃静,一片闹腾,那样外蕃使节们非常有兴致地看着殿中发生的一切,一些人顿然醒悟,知道大唐的朝堂接下来会有异变,甚至会起大乱,这给了他们以机会!一些使节准备在朝会结束后,马上将消息传回到国内,让他们的头领或者国王做出应对!
虽然站出来反对甚至斥责他这种行为的大臣非常多,但李旦不以为意,一个劲地请求。最后“惹恼”了武则天,也严厉地斥责了一番,说皇帝在今日这么重大的节日里,说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破坏了节日的气氛,这件事她无论如何不会答应的,还请皇帝不要再做如何表示,上元节过后,她会如原来那般归政于皇帝,并马上宣布朝会结束,令众臣们去麟德殿参加宴会。
见武则天表现如此坚决,李旦只得罢休,没再做什么,跟在武则天后面,往麟德殿而去。刚刚没发泄完的诸臣也只得跟着去,跟在李旦后面的贺兰敏之,再次对这位深受武则天迫害的皇帝另眼相看起来,这家伙不简单,真的不简单,以后即使武则天放过他,自己也不能对他有任何的小视。
喜庆的宴会如原来安排那般举行,当然,宴会已经失去了应该有的欢乐气氛,虽然武则天表现的很有兴致,不时地向众臣致酒,但感觉到大唐将有异变的许多大臣哪里还有兴致喝酒作乐。
应武则天要求不时站出来说一些话,做两首诗的贺兰敏之也感觉到了乏味,只是因为形势的需要,他不得不在宴会上装腔作势地表演。
---------
元日大朝会上发生的事很快就传到坊间去,皇帝想将皇位让给自己的母亲这件事让洛阳城内的百姓津津乐道,当然在谈论的同时许多人又充满了恐惧,不知道天下会不会大乱。
这件事肯定不会就此罢休的,让朝臣及洛阳百姓吃惊的事马上接着发生。
正月初八日,洛阳城内再次发生百姓聚集请愿的事,这次百姓请愿的目的依然是递交请愿书,要太后武则天顺应天意,继承帝位。这样的请愿会在过去的几个月时有发生,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有几十人,大的有成千上万人,但这次请愿会的规模及领头人物却是让许多人吃惊。
请愿的人群领头人物赫然是皇帝李旦,还有许多朝臣,跟从的百姓数量也不少,有近三万人,可以说人数的规模超过了任何一次,而皇帝和一些朝臣们参加,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了百姓数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武唐第一风流纨绔》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武唐第一风流纨绔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