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乱世真情 第三章 勉强出谋
目录:乱宋| 作者:玉晚楼| 类别:历史军事
刻骨的缠绵之后,李成轻轻拥着挤在一张榻上的师师。师师并没有睡着,只是静静地靠在李成的怀中,懒洋洋地享受着难得的安逸与平静。
房间里安静的让两人可以听得见彼此的心跳,李成有些不愿打破这样的宁静。这一刻他只希望能永远地刻在人生的回忆中,这样的销魂时候,他不知道还能再有几次。毕竟师师现在是徽宗爱姬,两人之间纵然有情,也不能厮守在一起,这才是最令人魂牵梦绕的感情。
李成正要说话,师师忽然幽幽低叹一声,贴着李成的右耳,吐气如兰地地道:“郎君,时间不早,师师……该走了……”
李成长叹一声,温柔地替她穿好衣服,仔细地替她收拾整齐,这才不舍地低声道:“师师,若有不开心的事,就来坐坐,我……过几日会去李家行院看望。”
师师任凭李成替她穿好衣服,这才深深地望着李成依依不舍地轻叹道:“郎君记得常来看望便是,千万莫忘了师师这一腔柔情。”
李成轻轻将师师拥入怀中,在哪凝脂一般的玉耳边低声道:“放心吧,便是相隔万里我也会去看你的,何况只是李家行院。只是见你时却只能和大家在一起说些场面上的话,恐怕师师你会更加难受。”
师师笑了笑,温柔地打量着李成,点头道:“只要看到郎君的身影,师师便心满意足了。若是还不知足,恐怕就会被人看破。那时,师师一人倒是无妨,就恐连累郎君毁掉前程。”
李成知道她为了不连累自己,只能别无选择地回到徽宗身边,心中便感一阵心疼,只是徽宗毕竟不是普通人,他就算有心为师师赎身,家里的上上下下,还有这些依靠着自己才能活下去的亲人,也不能让他真的去这样做。
送走了师师,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李成的心空落落的,忽然十分想念素娥。正要向后宅走去,只听孙园在门外低声道:“官人,宫里的张公公请官人立刻进宫。”
李成闻言,只好收回纷杂的思绪,打开书房的门,向门外的孙园点头道:“张公公呢?”
孙园忙小心地道:“张公公正在前面等着,待官人更衣后一同进宫。”
李成点了点头,忙命孙园取了公服,匆匆换了公服,带着李全和张才一起向宫中赶去。
李成算了算时间,便隐隐猜到一定是童贯有了什么消息。徽宗这样着急,显然是很重要的事情了。
来到徽宗的御书房,却现除了一名青衣内侍,便再没有其他人。李成心中一动,猜测今天的召见可能是徽宗不愿蔡京等人知道。仔细想想,却猜不出是什么事。路上虽然也问过张才,可是他更加满头雾水。李成无奈,只好安心等着徽宗的出现。
大约十几分钟过去,徽宗还是没有驾临御书房,李成等得无聊。便只好四下打量着御书房内的人和物。
看到这名青衣内侍,大约只有十五六岁。看到李成等得无聊。其中一人小心地道:“大人还是再静心等待片刻,皇上还在崇宁殿和蔡太师商议攻辽大军的粮草之事。”
李成忙笑道:“既然如此,我安心等等便是。”
那小内侍笑了笑,低声道:“大人无需紧张,奴婢曾经服侍过韦才人,皇上既然传了大人前来,恐怕用不了一刻这就过来了。”
李成点了点头,只好耐心等待。大约十几分钟之后,才听到殿内想起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李成急忙打起精神,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大红公服。这时便听三声静鞭陡然响起。李成急忙跪下行礼道:“微臣见过皇上,皇上万岁!”
他话音刚落,便见徽宗那明黄色的朝靴从眼前走过。只听徽宗淡淡地道:“爱卿平身罢,朕这里没有外人,无需拘谨。”
李成急忙谢了恩,这才从地上爬起来,抬眼望去时,却看到徽宗脸色安详,嘴角透着一丝笑意,悬着的心微微地放了下来。
不等李成开口,徽宗已经皱眉道:“太师真是无稽,童贯还没有开战,便要向朕举荐其他人!童贯掌兵三十余年,而且自从剿匪以来,屡屡获胜,朕还真的不放心把攻辽的这件大事交给其他人去办!”
说到这里,看着李成,点头道:“朕单独传你前来,还是想问问爱卿对于和亲一事可有办法?”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一个多月,李成却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这也是上次和和卜温他们谈话时才想起来的一个办法。
看到徽宗眼中期待的目光,李成虽然心里没底,却只能硬着头皮,拱手道:“微臣觉得,眼下既然和辽国开战,和亲之事不妨稍缓几日。”
徽宗不解地摇头道:“为何要暂缓和亲?难道爱卿的意思是……”
李成忙拱手道:“皇上,和亲虽然可行,而且更可使大宋和金国的关系稳定,但是需要合适的皇室公主前往。而金国方面也没有消息传来,依照微臣的意思,不妨待金国的使臣前来大宋,由臣等出面提及此事,再有金国提亲,这样才算是妥当。”
徽宗皱眉道:“朕的确正在为此忧心,宫中没有其她合适的帝姬,而柔福年纪尚小,更何况乃是贵妃的独女,她才丧幼子,朕如何忍心再让柔福前往和亲?这样做,未免叫人不忍。”
李成心中也为徽宗叹了一口气,只是情势如此,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若是真的能和金国和亲,可能也就拖延金兵南下的时间。虽然和亲不可能改变金国对中原的野心,但是拖延一段时间也不错。尤其是李成知道即将到来的灭国之祸,所以很是希望徽宗能顾全大局,牺牲骨肉之情。虽然,从后来的情况来看,徽宗选择和亲的可能性很低。但是李成还是希望稍微努力一下,或许可以改变一点什么。
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李成低声道:“陛下,和亲之策虽然无奈,但是比起战争,总是要强许多。一旦开战,大宋总是陷于不利之地,内无良驹战马,步兵迎战骑兵胜负明显。除非有优秀将领,否则但凭步兵对付骑兵,损失太大。而大宋境内更无险关可守,一旦交战,大宋的损失几乎难以估量。所以,微臣觉得,若不和亲,就要加强北方防线的加固,改进现有兵制,将军中无多少战力的老弱残军削减下去,节省下来的费用组建可以挥更大战力的精兵。或者宁可学秦始皇再筑长城。”
李成这时,真是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虽然明明知道这些话,不会有多少作用。因为徽宗对于军事上的事情是没有多少兴趣的。
尤其是对于宋代兵制的改革,更加不是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改变的。可以说,宋代在国防军事上,由兵制、兵源、战略纵深,战略防御几方面的薄弱造成了宋代面对北方异族,先天上的防御不足。这些东西,除了源于宋代立国之时的历史条件,也有一部分成为了宋代的立国之本,想要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
李成这样说,幸好殿内没有其他人,不然这样的言论实在太过危险,足以造成被政治敌人利用的把柄。
说完这番话,李成自己心里也是一阵不安,只是看徽宗并没有生气的意思,这才算是微微放心一些。不过,看徽宗的样子,也不会答应和亲,这样一来,李成的心思也就没什么用了。
房间里安静的让两人可以听得见彼此的心跳,李成有些不愿打破这样的宁静。这一刻他只希望能永远地刻在人生的回忆中,这样的销魂时候,他不知道还能再有几次。毕竟师师现在是徽宗爱姬,两人之间纵然有情,也不能厮守在一起,这才是最令人魂牵梦绕的感情。
李成正要说话,师师忽然幽幽低叹一声,贴着李成的右耳,吐气如兰地地道:“郎君,时间不早,师师……该走了……”
李成长叹一声,温柔地替她穿好衣服,仔细地替她收拾整齐,这才不舍地低声道:“师师,若有不开心的事,就来坐坐,我……过几日会去李家行院看望。”
师师任凭李成替她穿好衣服,这才深深地望着李成依依不舍地轻叹道:“郎君记得常来看望便是,千万莫忘了师师这一腔柔情。”
李成轻轻将师师拥入怀中,在哪凝脂一般的玉耳边低声道:“放心吧,便是相隔万里我也会去看你的,何况只是李家行院。只是见你时却只能和大家在一起说些场面上的话,恐怕师师你会更加难受。”
师师笑了笑,温柔地打量着李成,点头道:“只要看到郎君的身影,师师便心满意足了。若是还不知足,恐怕就会被人看破。那时,师师一人倒是无妨,就恐连累郎君毁掉前程。”
李成知道她为了不连累自己,只能别无选择地回到徽宗身边,心中便感一阵心疼,只是徽宗毕竟不是普通人,他就算有心为师师赎身,家里的上上下下,还有这些依靠着自己才能活下去的亲人,也不能让他真的去这样做。
送走了师师,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李成的心空落落的,忽然十分想念素娥。正要向后宅走去,只听孙园在门外低声道:“官人,宫里的张公公请官人立刻进宫。”
李成闻言,只好收回纷杂的思绪,打开书房的门,向门外的孙园点头道:“张公公呢?”
孙园忙小心地道:“张公公正在前面等着,待官人更衣后一同进宫。”
李成点了点头,忙命孙园取了公服,匆匆换了公服,带着李全和张才一起向宫中赶去。
李成算了算时间,便隐隐猜到一定是童贯有了什么消息。徽宗这样着急,显然是很重要的事情了。
来到徽宗的御书房,却现除了一名青衣内侍,便再没有其他人。李成心中一动,猜测今天的召见可能是徽宗不愿蔡京等人知道。仔细想想,却猜不出是什么事。路上虽然也问过张才,可是他更加满头雾水。李成无奈,只好安心等着徽宗的出现。
大约十几分钟过去,徽宗还是没有驾临御书房,李成等得无聊。便只好四下打量着御书房内的人和物。
看到这名青衣内侍,大约只有十五六岁。看到李成等得无聊。其中一人小心地道:“大人还是再静心等待片刻,皇上还在崇宁殿和蔡太师商议攻辽大军的粮草之事。”
李成忙笑道:“既然如此,我安心等等便是。”
那小内侍笑了笑,低声道:“大人无需紧张,奴婢曾经服侍过韦才人,皇上既然传了大人前来,恐怕用不了一刻这就过来了。”
李成点了点头,只好耐心等待。大约十几分钟之后,才听到殿内想起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李成急忙打起精神,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大红公服。这时便听三声静鞭陡然响起。李成急忙跪下行礼道:“微臣见过皇上,皇上万岁!”
他话音刚落,便见徽宗那明黄色的朝靴从眼前走过。只听徽宗淡淡地道:“爱卿平身罢,朕这里没有外人,无需拘谨。”
李成急忙谢了恩,这才从地上爬起来,抬眼望去时,却看到徽宗脸色安详,嘴角透着一丝笑意,悬着的心微微地放了下来。
不等李成开口,徽宗已经皱眉道:“太师真是无稽,童贯还没有开战,便要向朕举荐其他人!童贯掌兵三十余年,而且自从剿匪以来,屡屡获胜,朕还真的不放心把攻辽的这件大事交给其他人去办!”
说到这里,看着李成,点头道:“朕单独传你前来,还是想问问爱卿对于和亲一事可有办法?”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一个多月,李成却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这也是上次和和卜温他们谈话时才想起来的一个办法。
看到徽宗眼中期待的目光,李成虽然心里没底,却只能硬着头皮,拱手道:“微臣觉得,眼下既然和辽国开战,和亲之事不妨稍缓几日。”
徽宗不解地摇头道:“为何要暂缓和亲?难道爱卿的意思是……”
李成忙拱手道:“皇上,和亲虽然可行,而且更可使大宋和金国的关系稳定,但是需要合适的皇室公主前往。而金国方面也没有消息传来,依照微臣的意思,不妨待金国的使臣前来大宋,由臣等出面提及此事,再有金国提亲,这样才算是妥当。”
徽宗皱眉道:“朕的确正在为此忧心,宫中没有其她合适的帝姬,而柔福年纪尚小,更何况乃是贵妃的独女,她才丧幼子,朕如何忍心再让柔福前往和亲?这样做,未免叫人不忍。”
李成心中也为徽宗叹了一口气,只是情势如此,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若是真的能和金国和亲,可能也就拖延金兵南下的时间。虽然和亲不可能改变金国对中原的野心,但是拖延一段时间也不错。尤其是李成知道即将到来的灭国之祸,所以很是希望徽宗能顾全大局,牺牲骨肉之情。虽然,从后来的情况来看,徽宗选择和亲的可能性很低。但是李成还是希望稍微努力一下,或许可以改变一点什么。
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李成低声道:“陛下,和亲之策虽然无奈,但是比起战争,总是要强许多。一旦开战,大宋总是陷于不利之地,内无良驹战马,步兵迎战骑兵胜负明显。除非有优秀将领,否则但凭步兵对付骑兵,损失太大。而大宋境内更无险关可守,一旦交战,大宋的损失几乎难以估量。所以,微臣觉得,若不和亲,就要加强北方防线的加固,改进现有兵制,将军中无多少战力的老弱残军削减下去,节省下来的费用组建可以挥更大战力的精兵。或者宁可学秦始皇再筑长城。”
李成这时,真是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虽然明明知道这些话,不会有多少作用。因为徽宗对于军事上的事情是没有多少兴趣的。
尤其是对于宋代兵制的改革,更加不是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改变的。可以说,宋代在国防军事上,由兵制、兵源、战略纵深,战略防御几方面的薄弱造成了宋代面对北方异族,先天上的防御不足。这些东西,除了源于宋代立国之时的历史条件,也有一部分成为了宋代的立国之本,想要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
李成这样说,幸好殿内没有其他人,不然这样的言论实在太过危险,足以造成被政治敌人利用的把柄。
说完这番话,李成自己心里也是一阵不安,只是看徽宗并没有生气的意思,这才算是微微放心一些。不过,看徽宗的样子,也不会答应和亲,这样一来,李成的心思也就没什么用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乱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乱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