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登汉家殿 第135章 川中之变(上)
目录:惊雷入汉| 作者:乾坤不动| 类别:历史军事
第135章 川中之变(上)
魏国荀勖,蜀汉黄崇住的是同一个馆驿。荀勖这边三四十个人相随,黄崇那边不过是十几人跟随。这馆驿落座于城中的繁华地带,笔直的大道通往宫中,附近都是权臣显贵的府邸。
邦交有邦交的礼仪,吴国与蜀汉是盟友,与曹魏则是敌人,面子功夫做足了之后,便是私人活动时间了。
黄崇这边是冷冷清清,只有江东的几大世家依照必要的礼数进行探访。荀勖的住所则是高朋满座,来的晚的没甚么名气的都聚集在了院子里,而江南名流都是在大堂之上赴宴。
黄崇在屋中闭目养神,对面魏国使臣住处不时传来喧哗之声,此时已是深夜,人群反而是逐渐增多,并没有退散的迹象。
“大人,已经问清楚了。”几名随从回到屋中,对黄崇禀报着。
“备车!”黄崇闻言双目一睁,便吩咐众人准备出门。
于是蜀汉使者就这么悄然的离开了馆驿,而对面数以百计的人群都没有留意到这边的动静。荀勖与江南世族打得火热,开怀畅饮,兴致来了更是品乐弄萧,风花雪月,好不热闹。
这个时代的任何城市都实行宵禁制度,过了时间便不许人上街。黄崇自长安而来,车驾自然是东吴提供,外交使臣的身份和地位足以无视宵禁这一规定。
马车备好之后,黄崇留下三四人在馆驿休息,自己带着剩余的六七人赶赴陆府,准备会一会陆氏的族长陆凯。
吴主孙亮会在第二天早朝接见蜀汉以及曹魏的使者,看江东世家的态度,就可料到明日的早朝必是一番恶战。江东世族只会根据自己的利益选择合作伙伴,绝不是自己三言两语就能说服得了的。
就算自己巧舌如簧,说得天花乱坠,也给不了这些世家豪族什么好处。所以黄崇也没有在意江东士人对于曹魏的倾向,决定先接触手握兵权的陆凯,看看这实权派的人物是什么想法。
马车在夜里飞驰,街上空空荡荡,偶尔可以看到巡逻的士卒。黄崇无形之中用成都与这东吴都城建业做着比较。
一个是川中古城,一个是江南水乡,各有各的风韵和特色。然而无论从繁华成都还是京畿守卫来看,蜀汉的成都皆是超过了这当世最为繁华的城市。
江南的商业是比较发达的,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方便货物的运输和流动。加上蜀汉以及曹魏都都借助东吴作为缓冲,各取所需,建业的繁华便不在话下了。
不过赚钱的始终是世家豪族,商贾富户们,寻常百姓也就是捞点血汗钱罢了。蜀汉在这一方面要比东吴的情形好上许多。不少百姓早已有了自己的营生,大头给富贵人家有权有势的赚,小头便落到百姓囊中,皆大欢喜。
刘禅的治国之道看起来没有什么大用,可施行后的效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越是没有人留意的所在,便有着越是出其不意的结果。其中的因由一时半刻还没有弄清楚,可大概的脉络是摸得到的。
世家,豪族,商贾,富户,农耕各个体制分明,无论任何阶级都要对国家的财富负责,但各有的各的门路。上层的不在单纯依靠人力和耕地来剥削下级的财富,而是有了通商等其他的生财之道。耕地的百姓少了国家和上层的剥削,自己温饱的同时,还能有些富余,国家自然逐渐强盛起来。
这边想着,车已经到了陆府门前,这深夜时分冒昧造访甚是唐突。然而没等侍从们去叩门,府门却已是打开。陆凯身着儒服迈步走了出来,笑道:“来者可是舌战江东群英之黄太初?”
黄崇心中一动,这陆凯竟是早有预料,看来此行有眉目了。当下黄崇也不敢怠慢,下车走上前去施礼道:“深夜叨扰,有劳陆将军久候了。”
二人话中蕴藏机锋,陆凯笑容一展:“如此更应珍惜时间才是,请了。”言罢便带着黄崇等人进入了陆府之中。等陆府的大门关闭,附近的宅院中数人探头探脑,见四下无人各自散去。
“贵国在西线连战连捷,不知下一步有何打算?”府中落座之后,陆凯开门见山的问道。
“连续作战军力疲惫,我主决意在长安修养,再做东进。”黄崇同样是快人快语。
此时已经是深夜,离上朝也没有多少时间供二人客套。陆凯闻言点了点头道:“太初此来是劝东吴兴兵?”
黄崇看了眼陆凯,也没有什么好遮掩的,于是道:“蜀吴本是联盟,我受陛下所托,前来与吴主商议评分魏地。至于出兵之事,不可儿戏,需量时而行。”
“江东处境尴尬,人心浮躁,明日早朝陆某恐怕帮不上什么忙。”陆凯略微思索后说道。
黄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吴主乃聪慧之主,魏人虎狼之心不可不防。吴蜀两家既然联盟,大可并力取之,只要地界划分清楚,大事可定矣!”
“黄太初快士也,果不欺我。可曾见过曹魏使者?”陆凯见这黄崇坦陈直率,心中甚是敬佩。
“远远一瞥,无缘相识。”黄崇两手一摊道。陆凯与黄崇双目对视,均是会意,各自捧腹大笑。
……
天色渐亮,江东文武群臣二百余人盛装入宫,蜀汉使者黄崇,曹魏使者荀勖则于宫外候宣。
“魏蜀皆遣使前来交涉,众卿可有眉目?”孙亮高坐龙椅,对东吴群臣问道。
“启禀陛下,曹魏此举乃是自保之策,不可轻信。然蜀汉一方也需详谈,不可为其利用才是。”贺邵抢先进言道。
“陛下,臣倒是觉得事关我吴国的生死存亡,应使两国使者于殿前阐明来意,然后再说。”全尚也是出班奏道。
“既如此,宣召!”孙亮点了点头,心中忍不住发笑,江东世族自从荀勖南下便与其眉来眼去,又不顾忌被自己知道,显然是是借此表达世家的态度。但是为了避免被抓到把柄,朝堂之上又是谁也不敢先开口替魏国说话。
“陛下!”薛珝挺身而出道。
“爱卿有何话说?”这薛氏兄弟算不上一等的治国之才,然而忠心上却是比一般的世家要可靠些。
“今魏蜀强而吴弱,陛下可于朝堂上立刀斧手,以示威严。”薛珝道。
“可,便依爱卿。”孙亮闻言觉得不错,于是命人召刀斧手上殿。
不多时,黄崇和荀勖并排步入大殿之中,二人均是深施一礼,然后命手下送上礼物的清单。
“二位皆是一方俊才,此番前来江东,不知有何见教?”吴主孙亮对于礼物并不在意。
大殿左后站得是江东的文武群臣,都是江南的英才,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各有气质,气派非常。在群臣之后则是刀斧手一排排挺拔而立,手中刀斧锋锐无比,一股杀气不断侵袭黄崇与荀勖二人。
荀勖双臂一端便要答话,耳旁却是响起了黄崇的洪亮嗓音:“吴蜀已结秦晋之好,我主派我来此与陛下商议评分魏地事宜,此乃吾主国书,请陛下圣阅。”
见黄崇抢先,荀勖也不敢落后抢着道:“大魏天子欲与吴主商议结盟之事,共除蜀贼,此乃国书!”
侍从结果蜀汉和曹魏的国书,纷纷递给孙亮观看。黄崇和荀勖在大殿之上却是打起了口水仗。
“吴蜀结盟已久共同伐魏,两军数万将士浴血沙场,埋骨他乡。魏主不在许昌沐浴更衣准备授降,来此何干?”黄崇首先发难,正色道。
荀勖闻言脸有不屑之色,也不去瞅黄崇,面朝前方道:“蜀人奸猾偷袭得手,占得小利便沾沾自喜,独吞两州之地,焉有盟友之义。”
“长安一战司马昭勉强留的性命而已,中原人心惶恐不安,正是平分魏土大好时机,汝为荀氏后人却与魏人效命,再从司马氏奴役,置令君脸面于何地?”黄崇见者荀勖张嘴便是中伤蜀吴关系,于是改变策略。
……
上党王刘虔的尸首运回了成都,监国太子刘湛出城十五里去营弟弟的灵柩。沿途蜀汉军民自发的前往护灵,场面甚是壮观。
刘禅七个儿子除了大儿子刘睿谋反叛逆被处于极刑外,余下的六个儿子中有五个都死在了战场之上。这一切都是为了保住蜀汉的江山,保存北伐的希望。魏军退出川中,百姓的生活恢复了安定与平静。想起陛下家中的惨剧,不少百姓都感叹不已,修得几世福分才摊到这么一个好皇帝。
刘湛与几个兄弟共处几十年,可以说是孩童时期便在一起。如今自己虽然成为了太子,可一众兄弟纷纷逝去,这等连串打击简直是熬人心扉。再听说已经找不到弟弟的首级,刘湛更是伏在灵柩上痛哭。
留守川中的杨戏,樊建二老也跟随一同前来。见太子如此悲痛,只怕是哭坏了身子,于是命人拉走太子,尽快安排时间给上党王下葬。
也许是兄弟情深,也许是禁不住打击,刘湛回到宫中后没多久,便是一病不起。宫中的御医百般诊治都是束手无策,急忙将情况传往前线的长安,请陛下回来一趟。讯息是传了出去,但刘湛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愈加的明显。
张皇后也曾来数次探望,见刘湛神色萎靡,精神不振只是叹息。经过刘禅的政令和宣传后,山野之间已是有不少的隐士出世。张皇后眼看刘湛挺不到刘禅回川,于是便借助兄长张绍,与杨戏,樊建等人商议,请最近出山的隐士相助。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魏国荀勖,蜀汉黄崇住的是同一个馆驿。荀勖这边三四十个人相随,黄崇那边不过是十几人跟随。这馆驿落座于城中的繁华地带,笔直的大道通往宫中,附近都是权臣显贵的府邸。
邦交有邦交的礼仪,吴国与蜀汉是盟友,与曹魏则是敌人,面子功夫做足了之后,便是私人活动时间了。
黄崇这边是冷冷清清,只有江东的几大世家依照必要的礼数进行探访。荀勖的住所则是高朋满座,来的晚的没甚么名气的都聚集在了院子里,而江南名流都是在大堂之上赴宴。
黄崇在屋中闭目养神,对面魏国使臣住处不时传来喧哗之声,此时已是深夜,人群反而是逐渐增多,并没有退散的迹象。
“大人,已经问清楚了。”几名随从回到屋中,对黄崇禀报着。
“备车!”黄崇闻言双目一睁,便吩咐众人准备出门。
于是蜀汉使者就这么悄然的离开了馆驿,而对面数以百计的人群都没有留意到这边的动静。荀勖与江南世族打得火热,开怀畅饮,兴致来了更是品乐弄萧,风花雪月,好不热闹。
这个时代的任何城市都实行宵禁制度,过了时间便不许人上街。黄崇自长安而来,车驾自然是东吴提供,外交使臣的身份和地位足以无视宵禁这一规定。
马车备好之后,黄崇留下三四人在馆驿休息,自己带着剩余的六七人赶赴陆府,准备会一会陆氏的族长陆凯。
吴主孙亮会在第二天早朝接见蜀汉以及曹魏的使者,看江东世家的态度,就可料到明日的早朝必是一番恶战。江东世族只会根据自己的利益选择合作伙伴,绝不是自己三言两语就能说服得了的。
就算自己巧舌如簧,说得天花乱坠,也给不了这些世家豪族什么好处。所以黄崇也没有在意江东士人对于曹魏的倾向,决定先接触手握兵权的陆凯,看看这实权派的人物是什么想法。
马车在夜里飞驰,街上空空荡荡,偶尔可以看到巡逻的士卒。黄崇无形之中用成都与这东吴都城建业做着比较。
一个是川中古城,一个是江南水乡,各有各的风韵和特色。然而无论从繁华成都还是京畿守卫来看,蜀汉的成都皆是超过了这当世最为繁华的城市。
江南的商业是比较发达的,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方便货物的运输和流动。加上蜀汉以及曹魏都都借助东吴作为缓冲,各取所需,建业的繁华便不在话下了。
不过赚钱的始终是世家豪族,商贾富户们,寻常百姓也就是捞点血汗钱罢了。蜀汉在这一方面要比东吴的情形好上许多。不少百姓早已有了自己的营生,大头给富贵人家有权有势的赚,小头便落到百姓囊中,皆大欢喜。
刘禅的治国之道看起来没有什么大用,可施行后的效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越是没有人留意的所在,便有着越是出其不意的结果。其中的因由一时半刻还没有弄清楚,可大概的脉络是摸得到的。
世家,豪族,商贾,富户,农耕各个体制分明,无论任何阶级都要对国家的财富负责,但各有的各的门路。上层的不在单纯依靠人力和耕地来剥削下级的财富,而是有了通商等其他的生财之道。耕地的百姓少了国家和上层的剥削,自己温饱的同时,还能有些富余,国家自然逐渐强盛起来。
这边想着,车已经到了陆府门前,这深夜时分冒昧造访甚是唐突。然而没等侍从们去叩门,府门却已是打开。陆凯身着儒服迈步走了出来,笑道:“来者可是舌战江东群英之黄太初?”
黄崇心中一动,这陆凯竟是早有预料,看来此行有眉目了。当下黄崇也不敢怠慢,下车走上前去施礼道:“深夜叨扰,有劳陆将军久候了。”
二人话中蕴藏机锋,陆凯笑容一展:“如此更应珍惜时间才是,请了。”言罢便带着黄崇等人进入了陆府之中。等陆府的大门关闭,附近的宅院中数人探头探脑,见四下无人各自散去。
“贵国在西线连战连捷,不知下一步有何打算?”府中落座之后,陆凯开门见山的问道。
“连续作战军力疲惫,我主决意在长安修养,再做东进。”黄崇同样是快人快语。
此时已经是深夜,离上朝也没有多少时间供二人客套。陆凯闻言点了点头道:“太初此来是劝东吴兴兵?”
黄崇看了眼陆凯,也没有什么好遮掩的,于是道:“蜀吴本是联盟,我受陛下所托,前来与吴主商议评分魏地。至于出兵之事,不可儿戏,需量时而行。”
“江东处境尴尬,人心浮躁,明日早朝陆某恐怕帮不上什么忙。”陆凯略微思索后说道。
黄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吴主乃聪慧之主,魏人虎狼之心不可不防。吴蜀两家既然联盟,大可并力取之,只要地界划分清楚,大事可定矣!”
“黄太初快士也,果不欺我。可曾见过曹魏使者?”陆凯见这黄崇坦陈直率,心中甚是敬佩。
“远远一瞥,无缘相识。”黄崇两手一摊道。陆凯与黄崇双目对视,均是会意,各自捧腹大笑。
……
天色渐亮,江东文武群臣二百余人盛装入宫,蜀汉使者黄崇,曹魏使者荀勖则于宫外候宣。
“魏蜀皆遣使前来交涉,众卿可有眉目?”孙亮高坐龙椅,对东吴群臣问道。
“启禀陛下,曹魏此举乃是自保之策,不可轻信。然蜀汉一方也需详谈,不可为其利用才是。”贺邵抢先进言道。
“陛下,臣倒是觉得事关我吴国的生死存亡,应使两国使者于殿前阐明来意,然后再说。”全尚也是出班奏道。
“既如此,宣召!”孙亮点了点头,心中忍不住发笑,江东世族自从荀勖南下便与其眉来眼去,又不顾忌被自己知道,显然是是借此表达世家的态度。但是为了避免被抓到把柄,朝堂之上又是谁也不敢先开口替魏国说话。
“陛下!”薛珝挺身而出道。
“爱卿有何话说?”这薛氏兄弟算不上一等的治国之才,然而忠心上却是比一般的世家要可靠些。
“今魏蜀强而吴弱,陛下可于朝堂上立刀斧手,以示威严。”薛珝道。
“可,便依爱卿。”孙亮闻言觉得不错,于是命人召刀斧手上殿。
不多时,黄崇和荀勖并排步入大殿之中,二人均是深施一礼,然后命手下送上礼物的清单。
“二位皆是一方俊才,此番前来江东,不知有何见教?”吴主孙亮对于礼物并不在意。
大殿左后站得是江东的文武群臣,都是江南的英才,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各有气质,气派非常。在群臣之后则是刀斧手一排排挺拔而立,手中刀斧锋锐无比,一股杀气不断侵袭黄崇与荀勖二人。
荀勖双臂一端便要答话,耳旁却是响起了黄崇的洪亮嗓音:“吴蜀已结秦晋之好,我主派我来此与陛下商议评分魏地事宜,此乃吾主国书,请陛下圣阅。”
见黄崇抢先,荀勖也不敢落后抢着道:“大魏天子欲与吴主商议结盟之事,共除蜀贼,此乃国书!”
侍从结果蜀汉和曹魏的国书,纷纷递给孙亮观看。黄崇和荀勖在大殿之上却是打起了口水仗。
“吴蜀结盟已久共同伐魏,两军数万将士浴血沙场,埋骨他乡。魏主不在许昌沐浴更衣准备授降,来此何干?”黄崇首先发难,正色道。
荀勖闻言脸有不屑之色,也不去瞅黄崇,面朝前方道:“蜀人奸猾偷袭得手,占得小利便沾沾自喜,独吞两州之地,焉有盟友之义。”
“长安一战司马昭勉强留的性命而已,中原人心惶恐不安,正是平分魏土大好时机,汝为荀氏后人却与魏人效命,再从司马氏奴役,置令君脸面于何地?”黄崇见者荀勖张嘴便是中伤蜀吴关系,于是改变策略。
……
上党王刘虔的尸首运回了成都,监国太子刘湛出城十五里去营弟弟的灵柩。沿途蜀汉军民自发的前往护灵,场面甚是壮观。
刘禅七个儿子除了大儿子刘睿谋反叛逆被处于极刑外,余下的六个儿子中有五个都死在了战场之上。这一切都是为了保住蜀汉的江山,保存北伐的希望。魏军退出川中,百姓的生活恢复了安定与平静。想起陛下家中的惨剧,不少百姓都感叹不已,修得几世福分才摊到这么一个好皇帝。
刘湛与几个兄弟共处几十年,可以说是孩童时期便在一起。如今自己虽然成为了太子,可一众兄弟纷纷逝去,这等连串打击简直是熬人心扉。再听说已经找不到弟弟的首级,刘湛更是伏在灵柩上痛哭。
留守川中的杨戏,樊建二老也跟随一同前来。见太子如此悲痛,只怕是哭坏了身子,于是命人拉走太子,尽快安排时间给上党王下葬。
也许是兄弟情深,也许是禁不住打击,刘湛回到宫中后没多久,便是一病不起。宫中的御医百般诊治都是束手无策,急忙将情况传往前线的长安,请陛下回来一趟。讯息是传了出去,但刘湛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愈加的明显。
张皇后也曾来数次探望,见刘湛神色萎靡,精神不振只是叹息。经过刘禅的政令和宣传后,山野之间已是有不少的隐士出世。张皇后眼看刘湛挺不到刘禅回川,于是便借助兄长张绍,与杨戏,樊建等人商议,请最近出山的隐士相助。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惊雷入汉》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惊雷入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