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之白话三国 第二十九章 孔明仲达
目录:群雄逐鹿英雄攻略| 作者:起凡群雄逐鹿| 类别:网游动漫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七月,魏国大司马(注1)曹真上表,说蜀军屡次侵犯边境,愿从斜谷进兵讨伐蜀汉。如果能分兵几路同时攻打,则必然能有所斩获,可望一劳永逸地解决西蜀。曹睿同意后,命令大将军司马懿逆汉水而上,其他人则纷纷取道子午谷武威(原文如此,但武威远在西凉,多半是武都之误)等地,要多路共同伐蜀。陈群当时就不同意,认为这个想法太乐观:”当年太祖(曹操)攻打张鲁时,一路收割豆麦来充军粮,仍然弄得军粮匮乏。如今这个条件都没有,何况斜谷道路险要,从那里转运则必然会招致蜀军的劫掠,多留兵守卫粮草就会缺人打仗,不能不三思而后行啊。”曹睿把这个意见告诉了曹真,曹真又建议从子午谷进攻。陈群一看,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嘛,看来曹真是铁了心要动兵了。见事情无法挽回,他再次发表了一通意见,不过主要是对进兵的战术看法了。曹真就根据这些建议,出兵。
诸葛亮听说魏军来势汹汹,先在险关要路布置人马严阵以待,又命令江州的李严(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就已经命令李严移驻江州这个重要的后勤基地)率领两万人马北上汉中增加防务力量。李严人没来,这一番部署也没能等到对手。曹真因为老天不开眼连降三十多天大雨,栈道多有损坏而无法动弹。司马懿郭淮等人虽然有所动作,但曹真这个大头不动,他们也难有大的作为。魏国重臣华歆杨阜王肃(王朗的儿子)等等纷纷上表,说此行无利可图请曹睿下旨收兵。曹睿在军事上并不糊涂,九月命令曹真撤兵。
东吴的孙权看到曹魏的主力向西蜀而动,立刻又开始动合肥的脑筋。扬州地区的新任首脑征东将军满宠于是集中兖州豫州的人马到扬州准备应战。看到合肥不好对付,东吴又撤了兵,于是魏国的朝廷也命令兖州豫州的兵将回去。满宠不同意:”敌人大动干戈却这么回去了,肯定是想骗我们撤兵后在卷土重来,现在不能撤兵。”十几天后,吴军果然卷土重来,但当然打不下有准备的合肥,只好真的撤了兵。吴蜀对曹魏攻势的最大缺陷,就是都想等便宜。魏国主力在东则蜀攻陈仓,魏国主力在西则吴攻合肥。然而从战略上讲,这么做是魏国出牌吴蜀跟牌,连掷几把色子的机会都没有,主动权一直在魏国的手里。魏国的战略也很明确,就是避免两线作战,东攻则西守,西攻则东守,然后静待有利的时机将吴蜀中的一个先吃掉,再收拾下一个。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二月,吴国将军卫温诸葛直经过一年的航行,终于回到了吴国。海道艰辛,他们也仅仅到达夷州(台湾),朱崖(海南)及亶洲(日本)根本没能去成。这一路因为水土不服造成士兵中疫病流行,去的一万多士兵百分之八九十都”碧海处处埋忠骨”,而这两个人也仅仅迁回了几千土著居民。看到入不敷出,孙权大失所望之余恼羞成怒,以劳而无功损兵折将的罪名,将这两人处斩。作为大陆和台湾的第一次官方往来,卫温诸葛直的大名是小学历史书中都有记载的,却得到了如此的悲惨下场,唉。这里可以再次看到孙权的为人,精于查对手的失误而疏于检自己的过错。这时的孙权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名副其实的”老糊涂”了。
与此同时,诸葛亮再次伐魏,以他发明的木牛流马(方便的独轮手推车)运送军粮到前线,再次出兵祁山(注2)。这个时候魏国”西北野战军”司令员曹真病重,曹睿从荆州将”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司马懿招到洛阳后委以重任。然而这一战的战术细节,大概是诸葛亮历次北伐中争议最大的一战,其直接原因就是汉晋春秋与晋书宣帝纪的记载截然不同。首先,将其原文列举如下,汉晋春秋:亮围祁山,招鲜卑轲比能,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於是魏大司马曹真有疾,司马宣王自荆州入朝,魏明帝曰:“西方事重,非君莫可付者。”乃使西屯长安,督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郃欲分兵驻雍、郿,宣王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宣王寻亮至于卤城。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宣王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诸将咸请战。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晋书宣帝纪:诸葛亮寇天水,围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天子曰:“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乃使帝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统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讨亮。张郃劝帝分军往雍、郿为后镇,帝曰:“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军隃麋。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后世的史家多以汉晋春秋的记载为准,但对晋书的记载却没有什么有力的反驳。其中的主要争议,就是战术胜败,”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与追击,破之,俘斩万计”的矛盾。其实,二者并不直接矛盾,因为汉晋记载的战斗发生在五月,而晋书中的记载发生在七月诸葛退兵。张合被伏兵射杀则记载于晋书天文志,晋书并没有一味掩盖司马懿的失利。晋书为唐代房玄龄所编,而唐朝时无论是官方还是唐太宗李世民本人对司马懿的评价都不高(主要是不能提倡其以臣下身份政变夺权之举),按说不会凭空捏造司马懿的战绩,应当是可信的。相反,汉晋春秋中似乎有无法自圆其说,至少是不详细之处,就是下面的一段:
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亮分兵留攻...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
按照这个记载,似乎是司马懿先行一步到上邽(天水)后率主力西行救援祁山,那么他应该和诸葛亮相遇于上邽之西,难以想象能够在东部遭遇。因此,晋书中记载司马懿从隃麋(今天的重庆附近的千阳县,距离上邽大约75公里)得到诸葛亮奔赴上邽的消息后兼程西进并与诸葛交锋的记载应该是正确的。上邽在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军事价值,就是产粮区。这个时候的小麦虽然没有完全成熟,但经过加工处理后仍然可以食用。但由于事关蜀军最大的软肋后勤,司马懿对此强硬争取。综合以上的论述以及对网上其他资料的分析,这里对诸葛亮的这次北伐做一个赵括版的推测。
太和五年(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春二月,诸葛亮以木牛流马等新发明的运输工具运送军粮,再次出兵祁山。魏国西部统帅曹真病危(一个月后去世),西部群龙无首。曹睿立刻从荆州将司马懿调来,命令他统领西部的人马对抗诸葛(与演义中的龙争虎斗不同,这是双方的第一次交手)。部下张合建议分兵把守雍、郿等地,司马懿认为魏军单打独斗容易被各个击破,不同意,于是进兵隃麋。诸葛亮从祁山到上邽后击败当地守军郭淮等,当时要收割当地小麦充军粮,司马懿听说后立刻率领主力兼程急进,双方在上邽以东遭遇。诸葛亮因为是来收割军粮的,战备做得不充分,虽然击败了偏师郭淮等几千人,却不敢和司马懿的主力硬拼而退了一步,司马懿也不进逼,双方对峙于上邽。无论蜀军如何挑战,司马懿以不变应万变坚守。但一看到诸葛亮有收割小麦的动向他就派轻骑兵骚扰。诸葛亮即无法大规模收割军粮,又对司马懿的”敌驻我扰”战术无可奈何,一个月后撤退离开上邽。司马懿如影子一般追随,但也仅仅骚扰而不肯决战。然而,他的这一番战术并没有为部下所理解,不少人开始说怪话冷嘲热讽,不停地请战。司马懿火了,打就打,等你们打了败仗后看还有谁敢笑话老夫!于是双方于五月硬碰硬地打了一仗,魏军大败,蜀军”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然而,局部的胜利并不能对诸葛亮后勤运输的困难有所帮助,魏军虽然有损失但更促成了其坚守战术的贯彻。负责后勤的李严因为大雨无法供应军粮而谎报军情,要诸葛亮退兵。诸葛亮于是无奈于七月退兵,并遭到张合追击。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后终于在木门道伏击而杀掉了这个心腹之患。
蜀军退走了,司马懿也松了一口气。部下都认为,蜀军明年必定趁麦熟的季节再次出兵动武。陇右一带没有军粮,要赶快在今年从关东运输储备。司马懿不以为然:”诸葛亮两次出兵祁山一次进攻陈仓,都因为军粮拖后腿而被迫撤兵。如今回去后,他必然要积谷屯粮,没有三年的准备不会动手。而这次他受挫于我们依山逄险的坚守战术,将来一定会寻找打运动战的机会,因此必定出兵陇东平原,而不是陇西。”虽然如此,司马懿对军粮的工作没有松懈。经过这一战,他再度认识到对付蜀军的关键就是军粮,于是立刻上表,从冀州等地迁五千农户来上邽屯田,并在南安京兆天水等地煮盐冶铁,静静地等待着蜀汉的下一次攻击。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时,要当时已经升任骠骑将军的李严负责后勤运输。然而,这是一道苦差事。客观地讲,成都江州(重庆)等地虽然富庶,但距离祁山太远,而单靠汉中一地无论如何担负不了几万大军北伐的后勤重任。当年五月(麦收季节),正当蜀军在前线取得”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胜利之时,天降大雨,李严的军粮无法按时运到前线。一年前的大雨挡住了曹真的进攻,一年后的大雨则拖住了诸葛的后腿。李严害怕遭到斥责,先派人到前线劝诸葛退兵。当诸葛真的退了兵的时候,却又故作姿态大吃一惊:”军粮充足,为什么要退兵!?”先要杀部下来解脱自己的罪名,又上表刘禅说大军退兵是引诱魏国的计策。诸葛亮回来后,对他这一系列前后矛盾的行为一通列举。铁证如山之下,李严认罪。于是诸葛亮免去了李严的官职,废其为平民百姓,但启用了他儿子李丰继续督管后勤。从此后与北面的司马懿一样,诸葛亮也是休土务农演兵习武,双方都在为下一次交锋积蓄力量。
看到蜀魏交锋,东吴再次动起了淮南的主意。十月,孙权命令手下的中郎将孙布诈降引诱曹魏的扬州刺史王凌(杀董卓司徒王允的侄子,后来淮南一叛的发起人),并埋伏兵马要他作曹休第二。王凌果然上当,请求满宠派兵接应。然而满宠却不糊涂,认为这必然是东吴的陷阱,不肯发兵。王凌对满宠一向有些不满,之前就曾上表朝廷说他已经是廉颇老矣,应该撤换。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廷要满宠入朝商议,满宠临走前特意嘱咐部下,不能给王凌增兵。王凌得不到援军,就命令手下的一将带着七百兵去接应孙布,比当年的曹休胆子还大。孙布半夜突袭,这个倒霉的家伙伤亡过半丢下了几百具尸体后连夜逃走。王凌打了败仗,当然沮丧;东吴才得到这么一点战果,大概也很失望。满宠到朝廷后,曹睿一看,身体很硬朗嘛,慰劳一番后命令他再次出镇扬州。满宠历任汝南太守等职,独统一方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相当的有威望。
注1大司马即太尉,与大将军同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双方的关系微妙,一般来讲大司马多荣誉而大将军多实权,但并不绝对。从曹真司马懿都是从大将军升任大司马(太尉)来看,魏国大司马一职地位在大将军之上。
注2写到这里,我气就不打一处来。三国演义的那个电视连续剧,居然把木牛流马拍成了永动机!三国演义作为小说,对具体场景的描写多有违反历史甚至常识的地方,电视剧是一个很好的澄清机会。我到不指望能把五关六将等都依照历史而删除,但把木牛流马进行一个复原应该不难吧。想起那些永动机,呸!
诸葛亮听说魏军来势汹汹,先在险关要路布置人马严阵以待,又命令江州的李严(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就已经命令李严移驻江州这个重要的后勤基地)率领两万人马北上汉中增加防务力量。李严人没来,这一番部署也没能等到对手。曹真因为老天不开眼连降三十多天大雨,栈道多有损坏而无法动弹。司马懿郭淮等人虽然有所动作,但曹真这个大头不动,他们也难有大的作为。魏国重臣华歆杨阜王肃(王朗的儿子)等等纷纷上表,说此行无利可图请曹睿下旨收兵。曹睿在军事上并不糊涂,九月命令曹真撤兵。
东吴的孙权看到曹魏的主力向西蜀而动,立刻又开始动合肥的脑筋。扬州地区的新任首脑征东将军满宠于是集中兖州豫州的人马到扬州准备应战。看到合肥不好对付,东吴又撤了兵,于是魏国的朝廷也命令兖州豫州的兵将回去。满宠不同意:”敌人大动干戈却这么回去了,肯定是想骗我们撤兵后在卷土重来,现在不能撤兵。”十几天后,吴军果然卷土重来,但当然打不下有准备的合肥,只好真的撤了兵。吴蜀对曹魏攻势的最大缺陷,就是都想等便宜。魏国主力在东则蜀攻陈仓,魏国主力在西则吴攻合肥。然而从战略上讲,这么做是魏国出牌吴蜀跟牌,连掷几把色子的机会都没有,主动权一直在魏国的手里。魏国的战略也很明确,就是避免两线作战,东攻则西守,西攻则东守,然后静待有利的时机将吴蜀中的一个先吃掉,再收拾下一个。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二月,吴国将军卫温诸葛直经过一年的航行,终于回到了吴国。海道艰辛,他们也仅仅到达夷州(台湾),朱崖(海南)及亶洲(日本)根本没能去成。这一路因为水土不服造成士兵中疫病流行,去的一万多士兵百分之八九十都”碧海处处埋忠骨”,而这两个人也仅仅迁回了几千土著居民。看到入不敷出,孙权大失所望之余恼羞成怒,以劳而无功损兵折将的罪名,将这两人处斩。作为大陆和台湾的第一次官方往来,卫温诸葛直的大名是小学历史书中都有记载的,却得到了如此的悲惨下场,唉。这里可以再次看到孙权的为人,精于查对手的失误而疏于检自己的过错。这时的孙权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名副其实的”老糊涂”了。
与此同时,诸葛亮再次伐魏,以他发明的木牛流马(方便的独轮手推车)运送军粮到前线,再次出兵祁山(注2)。这个时候魏国”西北野战军”司令员曹真病重,曹睿从荆州将”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司马懿招到洛阳后委以重任。然而这一战的战术细节,大概是诸葛亮历次北伐中争议最大的一战,其直接原因就是汉晋春秋与晋书宣帝纪的记载截然不同。首先,将其原文列举如下,汉晋春秋:亮围祁山,招鲜卑轲比能,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於是魏大司马曹真有疾,司马宣王自荆州入朝,魏明帝曰:“西方事重,非君莫可付者。”乃使西屯长安,督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郃欲分兵驻雍、郿,宣王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宣王寻亮至于卤城。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宣王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诸将咸请战。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晋书宣帝纪:诸葛亮寇天水,围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天子曰:“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乃使帝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统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讨亮。张郃劝帝分军往雍、郿为后镇,帝曰:“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军隃麋。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后世的史家多以汉晋春秋的记载为准,但对晋书的记载却没有什么有力的反驳。其中的主要争议,就是战术胜败,”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与追击,破之,俘斩万计”的矛盾。其实,二者并不直接矛盾,因为汉晋记载的战斗发生在五月,而晋书中的记载发生在七月诸葛退兵。张合被伏兵射杀则记载于晋书天文志,晋书并没有一味掩盖司马懿的失利。晋书为唐代房玄龄所编,而唐朝时无论是官方还是唐太宗李世民本人对司马懿的评价都不高(主要是不能提倡其以臣下身份政变夺权之举),按说不会凭空捏造司马懿的战绩,应当是可信的。相反,汉晋春秋中似乎有无法自圆其说,至少是不详细之处,就是下面的一段:
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亮分兵留攻...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
按照这个记载,似乎是司马懿先行一步到上邽(天水)后率主力西行救援祁山,那么他应该和诸葛亮相遇于上邽之西,难以想象能够在东部遭遇。因此,晋书中记载司马懿从隃麋(今天的重庆附近的千阳县,距离上邽大约75公里)得到诸葛亮奔赴上邽的消息后兼程西进并与诸葛交锋的记载应该是正确的。上邽在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军事价值,就是产粮区。这个时候的小麦虽然没有完全成熟,但经过加工处理后仍然可以食用。但由于事关蜀军最大的软肋后勤,司马懿对此强硬争取。综合以上的论述以及对网上其他资料的分析,这里对诸葛亮的这次北伐做一个赵括版的推测。
太和五年(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春二月,诸葛亮以木牛流马等新发明的运输工具运送军粮,再次出兵祁山。魏国西部统帅曹真病危(一个月后去世),西部群龙无首。曹睿立刻从荆州将司马懿调来,命令他统领西部的人马对抗诸葛(与演义中的龙争虎斗不同,这是双方的第一次交手)。部下张合建议分兵把守雍、郿等地,司马懿认为魏军单打独斗容易被各个击破,不同意,于是进兵隃麋。诸葛亮从祁山到上邽后击败当地守军郭淮等,当时要收割当地小麦充军粮,司马懿听说后立刻率领主力兼程急进,双方在上邽以东遭遇。诸葛亮因为是来收割军粮的,战备做得不充分,虽然击败了偏师郭淮等几千人,却不敢和司马懿的主力硬拼而退了一步,司马懿也不进逼,双方对峙于上邽。无论蜀军如何挑战,司马懿以不变应万变坚守。但一看到诸葛亮有收割小麦的动向他就派轻骑兵骚扰。诸葛亮即无法大规模收割军粮,又对司马懿的”敌驻我扰”战术无可奈何,一个月后撤退离开上邽。司马懿如影子一般追随,但也仅仅骚扰而不肯决战。然而,他的这一番战术并没有为部下所理解,不少人开始说怪话冷嘲热讽,不停地请战。司马懿火了,打就打,等你们打了败仗后看还有谁敢笑话老夫!于是双方于五月硬碰硬地打了一仗,魏军大败,蜀军”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然而,局部的胜利并不能对诸葛亮后勤运输的困难有所帮助,魏军虽然有损失但更促成了其坚守战术的贯彻。负责后勤的李严因为大雨无法供应军粮而谎报军情,要诸葛亮退兵。诸葛亮于是无奈于七月退兵,并遭到张合追击。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后终于在木门道伏击而杀掉了这个心腹之患。
蜀军退走了,司马懿也松了一口气。部下都认为,蜀军明年必定趁麦熟的季节再次出兵动武。陇右一带没有军粮,要赶快在今年从关东运输储备。司马懿不以为然:”诸葛亮两次出兵祁山一次进攻陈仓,都因为军粮拖后腿而被迫撤兵。如今回去后,他必然要积谷屯粮,没有三年的准备不会动手。而这次他受挫于我们依山逄险的坚守战术,将来一定会寻找打运动战的机会,因此必定出兵陇东平原,而不是陇西。”虽然如此,司马懿对军粮的工作没有松懈。经过这一战,他再度认识到对付蜀军的关键就是军粮,于是立刻上表,从冀州等地迁五千农户来上邽屯田,并在南安京兆天水等地煮盐冶铁,静静地等待着蜀汉的下一次攻击。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时,要当时已经升任骠骑将军的李严负责后勤运输。然而,这是一道苦差事。客观地讲,成都江州(重庆)等地虽然富庶,但距离祁山太远,而单靠汉中一地无论如何担负不了几万大军北伐的后勤重任。当年五月(麦收季节),正当蜀军在前线取得”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胜利之时,天降大雨,李严的军粮无法按时运到前线。一年前的大雨挡住了曹真的进攻,一年后的大雨则拖住了诸葛的后腿。李严害怕遭到斥责,先派人到前线劝诸葛退兵。当诸葛真的退了兵的时候,却又故作姿态大吃一惊:”军粮充足,为什么要退兵!?”先要杀部下来解脱自己的罪名,又上表刘禅说大军退兵是引诱魏国的计策。诸葛亮回来后,对他这一系列前后矛盾的行为一通列举。铁证如山之下,李严认罪。于是诸葛亮免去了李严的官职,废其为平民百姓,但启用了他儿子李丰继续督管后勤。从此后与北面的司马懿一样,诸葛亮也是休土务农演兵习武,双方都在为下一次交锋积蓄力量。
看到蜀魏交锋,东吴再次动起了淮南的主意。十月,孙权命令手下的中郎将孙布诈降引诱曹魏的扬州刺史王凌(杀董卓司徒王允的侄子,后来淮南一叛的发起人),并埋伏兵马要他作曹休第二。王凌果然上当,请求满宠派兵接应。然而满宠却不糊涂,认为这必然是东吴的陷阱,不肯发兵。王凌对满宠一向有些不满,之前就曾上表朝廷说他已经是廉颇老矣,应该撤换。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廷要满宠入朝商议,满宠临走前特意嘱咐部下,不能给王凌增兵。王凌得不到援军,就命令手下的一将带着七百兵去接应孙布,比当年的曹休胆子还大。孙布半夜突袭,这个倒霉的家伙伤亡过半丢下了几百具尸体后连夜逃走。王凌打了败仗,当然沮丧;东吴才得到这么一点战果,大概也很失望。满宠到朝廷后,曹睿一看,身体很硬朗嘛,慰劳一番后命令他再次出镇扬州。满宠历任汝南太守等职,独统一方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相当的有威望。
注1大司马即太尉,与大将军同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双方的关系微妙,一般来讲大司马多荣誉而大将军多实权,但并不绝对。从曹真司马懿都是从大将军升任大司马(太尉)来看,魏国大司马一职地位在大将军之上。
注2写到这里,我气就不打一处来。三国演义的那个电视连续剧,居然把木牛流马拍成了永动机!三国演义作为小说,对具体场景的描写多有违反历史甚至常识的地方,电视剧是一个很好的澄清机会。我到不指望能把五关六将等都依照历史而删除,但把木牛流马进行一个复原应该不难吧。想起那些永动机,呸!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群雄逐鹿英雄攻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群雄逐鹿英雄攻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