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汉末超级书院 初入汉末建学院 第374章 三党建立共汇洛阳

初入汉末建学院 第374章 三党建立共汇洛阳

目录:汉末超级书院| 作者:狂妄之龙| 类别:历史军事

    随着第一批武将的毕业。基本上高中级武将已经得到了回炉。

    但是培训依然沒有结束。接下來的日子里。军校陆续会有五百人为一批的低级军官前來就读。在这一次。谢信沒有单一讲解民族主义。也沒有特意培养他们的民族主义。只是专心的给他们上军事、谋略方面的课程。

    所谓上层意识影响下层思想。有那一批民族主义狂热者的带领。就仿佛数百只整装待发的狮子统领一群绵羊。总有一天这些绵羊也会成为一只狂热的狮子。况且他们本身也不是绵羊。而是一群狼。

    第二批的低级军官足足培训了五个月。毕竟需要教授的东西比较多。为了加快知识的灌输。谢信还专门让准教师们。每人带上十个人。专门为他们解惑。他们教学能力或许还不足。但解惑却还是可以胜任的。

    当然。时间不会因为这两批军官的培训而停止。这八个月來。华夏大地该发生什么。依然会发生。

    第一批军官培训结束后。按照约定的条例。被打散之后分配到华夏各个边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孙家的武将在谢家治下那边服役。曹家的武将在公孙家治下那边服役。而谢家在曹家治下那边服役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此刻三家诸侯。根据签订的共治条例。已经解散了全部的军马。自此华夏再也沒有什么公孙军、曹军和谢军。有的只是大汉帝**。

    而这支军队的统领者。暂时还在三家的手中。只是三家只有监管的权力。除非出现异族入侵。否则无论是武将还是士卒都不会听他们的调遣。毕竟无论是士卒还是武将都已经打散。现阶段他们的使命。就是在改制之前。互相监督对方。

    军队的事情解决。诸侯们自然要加快制度的改革。

    武将们在军校里面学习了三个月。而他们也是直接讨论了三个月。

    然后。三大政党正式出炉。分别是华夏党、民生党和社会党。

    党派纲领和党派思想暂时沒有确定下來。因为谁都不能百分百肯定。自己这个党派是否能够事先这个纲领和思想。

    说到底。早期三个党派的党员构成。其实都是麾下的文武大臣。可见其中一点民.主都沒有。而大家对于党派这玩意。也是一知半解。所以最多提出一个大致的执政方向。却是沒办法确立下來。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大家都还是对这个政体的实现。保持着一定的怀疑态度。在这个政体沒有完全落实。并且证明有着实在的好处之前。三个诸侯虽然名为三大党派。但其实还是保持着地方诸侯的特点。一旦有必要。就迅速脱离整体。独立出來恢复原状。

    可以说。能不能顺利度过第一任政府的任职。这就是三家势力。确定是否要真正彻底改变政体的评价标准。

    新的政府名讳已经确定。名为大汉帝国。皇帝沒有改变。依然是汉献帝刘协。刘协此刻感不感恩沒人知道。但他若是知道自己不会像历史那样。被别人硬生生夺了皇位。那应该会大感庆幸吧。

    政体自然是君主立宪制。皇帝只有对大汉帝国的统治权力。几乎沒有军权。而且行政权力被大部分限制住。

    皇帝以下。设内阁一个。有十三个内阁成员。其中十二个暂时为三个党派的党员担任。每个党派派出四人加入内阁。而最后一个名额由皇帝担任。

    但是遇到事关国策的重大决定。必须要有他前來参与。并获得过半数议员的同意。才能算是被确立下來的国策。

    因为整个过程是公开的。而且还会把谈话录张贴示众。再加上参与议会的有四方势力。所以要互相勾结胡乱制定国策。那是不太可能的。

    而每一年。皇帝有五次事关国策的一票否决权可以使用。这是他为数不多的特权之一。

    首相暂时沒有设置。只有在皇帝不打算再去管理政务的时候。才可以亲自在内阁任命一人为首相。

    在内阁之下。自然还设置了财政部、国防部等一系列部门。这些部门的部长和次长。按照谢信的说法。因为这几届的内阁都不是很民.主。而且三大党都有着专门的人才。所以最好还是三大党派轮流抽签的方式。把这些职位分发出去。

    待到他日国家能够真正实现民.主的时候。再由内阁进行选举产生三个备选名单。并把名单下发给各地百姓进行选举。最终票多者可以上任。

    当然。这个情况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说真的谢信也沒有底。

    不管如何。政府的基本框架是要先搭建起來的。而国都的问題上。洛阳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这里是三家势力的交汇处。而且还是东汉的首都。

    皇宫被迅速收拾了出來。内宫成为皇帝的居所。而外宫则作为内阁议会使用。议员们其实就相当于昔日的朝臣。只是他们的上班时间。改为整天都在大殿那边上班。商议各地政策的制定方案。到了晚上下班才会离开皇宫。

    当然。不管是什么情况下。内宫是皇帝的居所。所以沒有得到皇帝的允许。任何人不准以任何借口。私闯内宫。否则会被视为对皇帝的不敬而斩首。

    如今首都确定了。而且军事方面也已经初步处理妥当。所以各大诸侯纷纷开始收拾行头。启程前往洛阳。

    在这里。他们很快就要放弃诸侯的身份。以党魁和党代表的身份参加第一届内阁会议。正式向华夏人民宣布。大汉帝国的建立。以及内阁的成立。

    “此次來到洛阳。不知道结果如何。”谢辩百感交集的看着眼前的皇宫。

    “最好是顺风顺水。若是可以顺利度过第一届任期。那么华夏就真的可以太平了。”阎圃作为谢辩麾下的谋主。自然也作为党代表前來。

    “巧了。沒想到居然可以在这个地方看见蜀公。”一个声音传來。

    “这不是魏公吗。小子有礼了。”谢辩转头一看。却是曹操带着人马來到他的跟前。于是上前行礼。

    昔日的身份不论。以辈分來说。曹操是谢辩的叔公。

    毕竟。按照血脉來算。谢辩是谢信的儿子。而谢信的弟弟谢逸的妻子。则是曹操的义妹。如此算來。曹操自然是谢辩的叔父了。

    本來为了华夏着想。他已经和谢信断绝了父子关系。但是如今眼看新政体下。谢家也不一定可以长期坐在党魁的位置上。所以谢辩和谢信都有意思。在内阁完全成立之后。谢辩就正式和谢信修复父子关系。

    “沒想到我等居然会在一起办公。日后还望蜀公多多手下留情啊。”曹操笑吟吟的说到。

    “哪里哪里。我这边才是需要魏公多多留情才对。”谢辩笑着回答到。

    远处皇宫之巅。谢信看着他们两个在那边客套。不由得暗暗嘀咕道:“但愿。这一次可以风平浪静。让华夏顺利过渡吧。”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末超级书院》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末超级书院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