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汉末超级书院 初入汉末建学院 第402章 佛门逆袭中印之战

初入汉末建学院 第402章 佛门逆袭中印之战

目录:汉末超级书院| 作者:狂妄之龙| 类别:历史军事

    印度。这个时代被称之为‘天竺’。

    以谢信那个时代为标准计算。大概是在三千多年前创立的古印度。释迦牟尼那厮闲的蛋痛。就创立了名为佛教的玩意。当然。这是按照历史的记载。

    其实按照修真界的记载來看。佛教其实在洪荒时期就建立了。而当时不是叫做佛教。而是叫做西方教。创始人乃接引和准提。

    这两个家伙最会哭穷。赖在鸿钧面前大哭不止最后让鸿钧恶心得要死。不得不收其为记名弟子。省得继续被他们恶心下去。

    同时之所以不直接灭了这两个2b。主要还是他通过推断天道。已经算准了后世西方教必然要兴盛的天命。所以他也不敢逆天而为。

    封神之战。天知道是准提还是接引。又或者这二货都有参与。

    反正众说纷纭但结果都是表示。纣王之所以目无神灵。写下淫.诗亵渎女娲。其实就是出自这二货之手。个别大神笔下的小说。还表示妲己其实在半路上也被他们两个强行收服甚至替换掉。否则女娲为什么后來要杀了它们。

    在封神之战的时候。这二货就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消磨道家三教的实力。然后还不断出手。把三教的上仙。都挖角到了西方。无论是所谓的燃灯古佛、多宝如來、文殊菩萨什么的。其实本身不是阐教的弟子。要不就是截教的弟子。

    可以说。这帮家伙完全发挥了佛教的无赖精神。‘此人与我佛有缘’和‘此物与我佛有缘’这两句话被他们发挥得淋漓尽致。

    至于后來释迦牟尼创立的那个佛教。按照修真界的看法。那其实是这两位大能把释迦牟尼扶植了起來。让他成为人界的教主。让他通过传播佛教。來为佛家增添足够的信仰之力。也就是愿力这玩意了。

    早期。因为天界的执政党是华夏一系的神祗。再加上佛教麾下神祗过少。神位。说穿了也就是必要部门的职位都还沒有凑齐。所以只能乖乖在印度那边发展他们的佛教。

    封神之战。佛教开始抬头。好歹是凑齐了足够的神祗來担任执政党。再加上鸿钧的默许。所以佛教开始对华夏进行试探。并且将爪牙伸入了华夏。

    无论是所谓的喇嘛教。还是后來的佛教。甚至再后來岛国的一向宗什么的。其实都是佛门教派。充当分割当地的愿力。在减弱当地神祗的同时。提高佛教神系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爪牙走狗。

    在华夏。封神之战使得华夏神系大幅度缩水。所以再加上鸿钧的默许。所以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后來佛教进一步壮大。而道教进一步衰弱。道教神系已经沒办法奈何佛教了。只能听之任之。从最大的神界党派。沦为三流党派苟延残喘。若非对华夏还有一缕香火情。只怕早已和很多宗教一样。彻底灭绝了。

    事实上是不是这样。谢信不清楚。反正在现代大家都在反封建反迷信。西方科技体系已经成为了主流。华夏科技体系却沒有人出來总结归纳一番。结果连祖宗传播下來的体系都差点完蛋。更何况去关注虚无缥缈的仙佛界。

    只是在这个世界。他就是看到了佛教的种种欠扁行为。所以他很不爽。以前他只是一个无奈的愤青也罢了。如今有能力自然要为华夏国运做点贡献。

    驱逐佛教。改革道教。多多少少让佛教滚出了大汉帝国。并且让道教在大汉帝国的地位。获得了提升。更重要的是。道教的经典已经统一简洁。相信如此一來也会更容易被一般百姓接受了。

    至于建立的道教学院。在基本的道家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谢信还开辟出了‘化学’这个科目的学习。基本上道教学院也勉强可以算是半个‘帝国化学研究院’了吧。

    这年头华夏只要涉及化学的成果。其实都和道教脱不开关系。进一步说华夏科技的进步。有六七成是因为道家的研究才得出來的成果。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太闲了。需要找点东西做;二來自然是那年头太多人想要长生不老了。所以不断提供钱财给他们研究长生不死之药。结果反而不断把化学和科技事业提高了不少。

    只是他那么做还是有那么一个后遗症。那就是他这一路杀了太多的佛徒。

    虽然都是些偷渡下來的珈蓝和罗汉。但数量多了也是招惹憎的。再加上他驱逐佛徒。扰乱佛教在华夏的战略部署。佛教那些大佬岂能放过谢信。

    只是如今正是换届竞选的关键时刻。谁都不会贸然下界。

    不过这不要紧。神仙都是法力无边的。但是很多小事若是都事必躬亲。那简直就太掉价了。既然在修真界的手段。暂时奈何不了谢信。那么佛教就自然开始采用俗世的手段了。

    无论是托梦也好。显圣也罢。反正无论是在草原又或者是在南方共和国。甚至是印度那边的佛教圣地。佛教神祗都在号召信徒们起來打倒大汉帝国这个异教徒。还佛家信徒一片自由信仰的天空。

    简单來说。就是要圣.战。

    这种事情。若是一般的国王进行号召。效果绝对沒有多少。毕竟印度那边的人信佛教久矣。几乎都已经认命了。谁还有兴趣做无谓的牺牲。

    但是神佛显圣那可就不同了。若是不照做。那死了都不的安稳的。

    所以。印度迅速就激烈反应了起來。最后居然组建了五十万的大军。在国王的统一编制和训练下。拿起了制式的武器。开始浩浩荡荡的经丝绸之路向华夏开始进军。

    同一时间。大汉帝国内残留的佛教徒们。在得到神佛的指引之后。依然踏上了殉道之路。当然。不是说他们要自.焚抗议什么的。而是到处在宣扬佛教的教义。言明神佛必然重回华夏。谢信这个妖孽必然会被佛祖杀死。

    反正。他们一边在宣传。一边也在到处搞破坏。大部分是针对道教进行的破坏。但局部也开始想华夏书院所在的遵义城进行破坏工作。然而他们一个两个仿佛真的得到佛祖的指引一般。往往可以在大军赶到之前。迅速撤离。

    再说南方的共和国。被收留的那些佛门弟子迅速整理佛门经典。到处在南方宣传佛门的教义。并且言明为了让北方的百姓也享受到佛祖的慈悲。大家应该行动起來。杀入北方去传教。

    不得不说。转眼就拉起了五万人的队伍。打着传教的名义聚集在边境。眼看。很快就要开始冲关。然后杀入北方了。

    对此。司马懿却是半默认半放纵的。允许这些信徒自由行动。更有甚者。还偷偷资源他们武器和粮食。让他们可以具备更强悍的战斗力和破坏力。

    至于他们的死活。他不管。因为参与的居然都tmd是农民、小手工艺者、中小型寒门子弟。这些死掉除了会影响赋税和粮食的收入以外。对共和国的发展。几乎沒什么影响的。

    不过话又说回來。若非是贫困潦倒。谁会去信教以寻求精神寄托。那些世家大族。日子滋润得紧。日夜苦读忙得不得了。谁有空去信佛。

    可以说。经过佛祖他们的煽动之后。大汉帝国面临外患内乱的局面。

    南方的五万百姓。以及腹地的那些贼匪还好对付。但是那五十万天竺军队。却是让内阁不得不重视。

    “打。还是不打。现在。大家开始表决。”刘协依然充当着他的司仪。

    结果十三个内阁成员。其中七人选择开战。三人选择和谈。三人弃权。

    选择开战的几乎都是曾经在军队历练过的。大华夏思想有点根深蒂固。所以根本不畏惧对外开战。或者。他们还巴不得快点和印度开战。以此迅速收刮那些只能通过武力得到的好东西。

    选择和谈的。是觉得内部还沒有清理干净。最好还是先把内部靖定之后。再考虑对外作战。这就是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思想了。其实倒也算不上不打。只是先用和谈稳住对方。省得内院着火罢了。

    至于剩下的三个。他们对军务不是很了解。贸然说出自己的意见。担心又会搞得大汉帝国错失战机。万一真的如此。那他们就罪大恶极了。所以。他们干脆选择弃权。让知道军务的人去决定这一切吧。

    所幸。大家都不认为华夏会输。又或者多年的发展。大家都已经认可的大汉帝国。同时也以自己为大汉帝国的臣民而感到荣耀。其实这就是大国人民的一种思想意识。

    大家都认为。大汉帝国是天底下最繁荣也最强大的帝国。那些地方蛮夷组建的垃圾军队。就算再多三倍。也可以用一两万精锐之师。直接灭了他丫的。

    最终。战斗的意愿已经沒办法阻挡。

    于是在下午。大家就中印之战的详细情报进行分析。其中也包裹许多风土人情。以及地势、气候等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

    三天后。有内阁签署的对印度迎击的命令。就传遍了华夏大地。

    同时。由越兮指挥的大汉龙牙特战队。将在战斗期间。肃清内部的那些破坏分子。同时命令大汉皇家海军。长江水军分部整兵备战。随时对胆敢跨越国境的南方暴动分子。进行血腥屠杀。

    对于胆敢在国战之中。在背后捅自己人一刀子的家伙。大汉帝国绝对不会给予宽容。必然让他们品尝到当汉奸会有什么悲惨的下场。

    w

    shu.coms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末超级书院》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末超级书院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