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舍才有得
目录:抗日之我为战神| 作者:风雪云中路| 类别:历史军事
相对于准备给杨震一个惊喜的皮尔逊来说,杨震虽说知道这个家伙,对这款英制战斗机的这些评价,明显就是睁着眼睛在说瞎话,但也实在无可奈何。皮尔逊的那些吹嘘这种战斗机如何的话,并不是他决定没有拒绝这批战斗机的真正原因。
他还没有重庆方面那么饥不择食,只要能飞、能携带武器上天,啥飞机都敢要。皮尔逊口中的那两种美制战斗机,他听都没有听说过,可见并不是什么好的东西。要是好飞机,美国人早就自己装备了,何苦还在用性能平庸的p四零战斗机?
甚至一向都是接受美国海军甩货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还装备着更老式一些的水牛战斗机。那种水牛战斗机,更不是零战的对手。要真的是什么好东西,以美国人的性格,还能轮到中国人优先?
在眼下新式战斗机还没有量产,只能依靠战前设计飞机的情况之下,美国人自己都不肯装备的飞机,足以说明那两种飞机又多烂。恐怕接收这批飞机的重庆方面,不是又给美国人当了一把实验的小白鼠,就是又成了破烂专业户了。
这种英制飓风战斗机,虽说性能上已经算是二流。但也毕竟是经历过战火考验的,有总比没有还是要强一些的。再说自己也不会去重庆哪里抢食,国内眼下政治形势虽说很微妙,但是大家至少在表面上还站在同一战线上。去自己人碗中抢食算什么好汉?
虽说也许在不远的未来,等到彻底的赶走日本人之后。大家肯定会有一场血拼,来决定中国究竟谁说了算。但那是今后的事情,现在至少大家还都有一个目标,都在与同一个敌人作战。眼下大家都是揭不开锅的时候,落井下石他杨震不会去做的。
其实杨震心中很清楚,美国人将给自己的飞机转交给澳大利亚,除了眼下澳大利亚现在的战略地位的确极其重要,就算没有日军进攻澳大利亚本土这件事情,美国人也会拼命增加其防御力量之外。
实际上最根本的根子还得从自己这里找,自己搞出来的事情,带来的某种程度上短时间之内吃一些亏,自己也只能承担下来。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该退让一步的时候,尽管这个退让很难过,但很多的时候也这个步也得让。
与其僵持不下,还不如放弃一些短时间的利益。斗争吗,不能一味的争强斗狠,那样只能彻底的把关系搞僵。老祖宗留下的《孙子兵法》,可不单单是给军事斗争准备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也是一样适用的。
就算明知道被人家糊弄了,只要到手的装备性能不是太离谱,不像英国人那种巴特尔轻轰炸机一样,就是一个糊弄人的西贝货话,有些方面暂时吃点小亏也无妨。等到日本人持续增兵,美澳联军又啃不下来澳大利亚的日军,他们自己就会找上门来。
事实上杨震也没有判断错,在美日战争爆发之后,几乎成了整个太平洋战场美军反击基地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无论是对日军来说,还是对美军来说,战略地位都直线上升。美军在战场上反击太平洋,澳大利亚成了物资和部队的中转基地。
虽说日军占据了澳大利亚的东北角,但是毕竟面积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亚来说,日占区只是一个极小的地方。广袤无垠的澳大利亚大陆,依旧给美军提供了足够的基地和港口。西海岸的达尔文港、黑德兰、珀斯,东南海岸的布里斯班、悉尼都是美军可以利用的优良海港。
在整个太平洋战场参战的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基本上都是从澳大利亚出发的。从前线撤回后方休整的部队,也都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休整基地。澳大利亚发达的农业,还为美军和其他盟国,提供了大批的粮食和羊毛等战略物资。
所以美军并未彻底放弃澳大利亚,将前进基地转向新西兰。虽说不断在向澳大利亚增加兵力,但在遏制日军的攻势,将日军困在澳大利亚东北方向之后,继续使用澳大利亚作为前进基地。
而对日本来说,只要他们在澳大利亚保持一定的兵力,就会分散美军对外围防御圈的压力。美军根本就不可能接受,彻底失去澳大利亚这个前进基地的情况。美军愿不愿意,哪怕日军在那里只有一个联队,他们都要在澳大利亚保持足够的兵力。
虽然富饶但是地广人稀,全部人口只有一百多万的澳大利亚,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之下无论如何都无法自保的。哪怕只吸引住美军的一个师在澳大利亚,那么他们可以投向太平洋战场的兵力也就少上一个师。这种态势无疑对日军固守其他距离本土更近的战略要点,也更加的有利。
有了这个看法的日军,虽然在美国海空军全力封锁之下,依旧想方设法,不断的向澳大利亚战场增兵和运输物资。一个师团无法集团登陆,就以大队为建制利用夜色掩护分批登陆。弹药、其他物资,无法一次性运输上岸,就用潜艇和快速驱逐舰分批运送。
甚至到了四三年中,在你美军连续收复中途岛、瓜达尔卡纳尔岛、威克岛之后,太平洋战场局面已经开始对日军发生不利的转变。面对着美军已经打响的全面反攻作战,已经逼近外围防御圈核心地带马绍尔群岛的态势。
日军大本营对澳大利亚战场、拉包尔等战场,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调整。在中途岛被美军夺回之后,日军曾经一次性尽可能的抽调所有能抽调的海军机动兵力,集中四艘航空母舰,六艘战列舰以及大批的巡洋舰、驱逐舰,护送五十多条运输船以及大批登陆舰艇。
一次性向澳大利亚战场,增援了两个海洋机动旅团、三个独立混编联队,日本海军驻上海的特别陆战队,以及两个坦克联队、两个独立重炮兵大队,三个独立山炮联队的兵力。并在澳大利亚战场,部署了大量的反坦克炮、高射炮。
为了在空中支援和掩护,已经越来越无法支撑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的增加澳大利亚战场的防空能力。日军甚至不惜从一些被美军炸伤,一时无法完成抢修的军舰上,拆卸下来高炮部署到澳大利亚战场上。
除了不断派出增援部队之外,面对着美军日益强大的海空力量,为了应对未来美军的海上封锁,保证澳大利亚战场上的日军独立作战能力。日军大本营一次性就给澳大利亚的日军,运送去了七个会战份的后备弹药,以及大批的炮弹和油料。
甚至还运输了一批农业设备,和大批的种子。以便让在澳大利亚战场上的日军,在补给线被切断之后,后方实在无法补给的情况之下,能够自给自足,减轻大本营的运输压力和路上的损耗。
考虑到美澳军队在澳大利亚战场上投入的大量坦克,日军大本营还从关东军专门抽调了五个参加过四平之战,具备丰富反坦克经验的步兵大队。全部配属仿制的德制五十毫米反坦克炮一个中队,加强到了澳大利亚战场,以增强战场上日军的反坦克能力。
同时日军在自己所有控制区内,距离澳大利亚最近的新几内亚岛上,也部署了大批的海军航空兵。尽管日军在夺取莫尔兹比港的战役之中,面对澳军的顽强抵抗,以及美军的快速增援,损失相当的惨重只能退回出发阵地。
但日军始终死死以新几内岛中部山地为防线,不惜一切代价固守着新几内亚岛斯坦利岭以北的地区。以便可以使用新几内亚岛北部为基地,尽可能为澳大利亚战场的日军,提供固守所必须的空中支援。
直到四四年菲律宾战役之后,已经日落西山的日本海军,再也无力补充新的飞机之后,才最终放弃了对澳大利亚战场上空中支援。持续了整整两年多时间的空中血战,美日澳三国损失的飞机数量相当的惊人。
新几内亚岛至澳大利亚东北海岸,飞机的残骸布满了整个新几内亚岛南部,以及澳大利亚东北部,珊瑚海与阿弗拉海底。尽管一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美国人最终还是依靠雄厚的国力,以及后期投入的大量新式战斗机,还是彻底的压垮了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顽抗。
不过在澳大利亚地面战场上,美军虽说投入了六个步兵师,一个装甲师,大批的坦克、飞机、重炮,外加海面上的海军舰队火力支援。澳军也将所有的新编成部队,外加北非战场上又调回的两个师,以及新西兰的两个增援的旅也全部投入进去。
美澳联军投入的兵力不可谓不多,但几经鏖战却始终未能达到将日军赶下海。甚至两次组织从日军背后实施登陆战,试图采取两面夹击的战术,彻底解决这股日军。但组织的两次登陆战,要么登陆部队在日军玩命的反冲锋之下站不住脚,要么就是损失惨重只能撤回海上。
结果日军以顽强的抵抗,让美军只能将其围困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这一场拉锯战从四二年一直打到了日本投降,澳大利亚战场上日军靠着自给自足的农产品,外加上有限的储备,以及战场上的战利品,硬生生的扛到了战争彻底结束。
从某些方面来说,日本人的确达到了当初的目的。大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美军,被牵制在澳大利亚战场,无法调往其他战场。即便美军在后半期也想了一些办法,将对日宣战的一些其他国家军队,调往澳大利亚接替美军作战,以节省兵力用到其他更需要的战场上。
可除了巴西军队的一个师之外,在澳大利亚战场上最终还是美军在常主角。那些南美小国的军队,连同新西兰军队在内,实在无法承担更重要的责任。甚至有些国家的军队,被派到战场上一击即溃。非但起不到作用,还连累了美军自己。
而搞出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杨震,也没有预料到这一战美军足足打了三年,也没有能将日军彻底的赶出澳大利亚。如果当初预料到了,不知道他会不会这么干?不过按照他的性子来说,恐怕轻易不会放弃。
他还没有重庆方面那么饥不择食,只要能飞、能携带武器上天,啥飞机都敢要。皮尔逊口中的那两种美制战斗机,他听都没有听说过,可见并不是什么好的东西。要是好飞机,美国人早就自己装备了,何苦还在用性能平庸的p四零战斗机?
甚至一向都是接受美国海军甩货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还装备着更老式一些的水牛战斗机。那种水牛战斗机,更不是零战的对手。要真的是什么好东西,以美国人的性格,还能轮到中国人优先?
在眼下新式战斗机还没有量产,只能依靠战前设计飞机的情况之下,美国人自己都不肯装备的飞机,足以说明那两种飞机又多烂。恐怕接收这批飞机的重庆方面,不是又给美国人当了一把实验的小白鼠,就是又成了破烂专业户了。
这种英制飓风战斗机,虽说性能上已经算是二流。但也毕竟是经历过战火考验的,有总比没有还是要强一些的。再说自己也不会去重庆哪里抢食,国内眼下政治形势虽说很微妙,但是大家至少在表面上还站在同一战线上。去自己人碗中抢食算什么好汉?
虽说也许在不远的未来,等到彻底的赶走日本人之后。大家肯定会有一场血拼,来决定中国究竟谁说了算。但那是今后的事情,现在至少大家还都有一个目标,都在与同一个敌人作战。眼下大家都是揭不开锅的时候,落井下石他杨震不会去做的。
其实杨震心中很清楚,美国人将给自己的飞机转交给澳大利亚,除了眼下澳大利亚现在的战略地位的确极其重要,就算没有日军进攻澳大利亚本土这件事情,美国人也会拼命增加其防御力量之外。
实际上最根本的根子还得从自己这里找,自己搞出来的事情,带来的某种程度上短时间之内吃一些亏,自己也只能承担下来。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该退让一步的时候,尽管这个退让很难过,但很多的时候也这个步也得让。
与其僵持不下,还不如放弃一些短时间的利益。斗争吗,不能一味的争强斗狠,那样只能彻底的把关系搞僵。老祖宗留下的《孙子兵法》,可不单单是给军事斗争准备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也是一样适用的。
就算明知道被人家糊弄了,只要到手的装备性能不是太离谱,不像英国人那种巴特尔轻轰炸机一样,就是一个糊弄人的西贝货话,有些方面暂时吃点小亏也无妨。等到日本人持续增兵,美澳联军又啃不下来澳大利亚的日军,他们自己就会找上门来。
事实上杨震也没有判断错,在美日战争爆发之后,几乎成了整个太平洋战场美军反击基地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无论是对日军来说,还是对美军来说,战略地位都直线上升。美军在战场上反击太平洋,澳大利亚成了物资和部队的中转基地。
虽说日军占据了澳大利亚的东北角,但是毕竟面积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亚来说,日占区只是一个极小的地方。广袤无垠的澳大利亚大陆,依旧给美军提供了足够的基地和港口。西海岸的达尔文港、黑德兰、珀斯,东南海岸的布里斯班、悉尼都是美军可以利用的优良海港。
在整个太平洋战场参战的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基本上都是从澳大利亚出发的。从前线撤回后方休整的部队,也都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休整基地。澳大利亚发达的农业,还为美军和其他盟国,提供了大批的粮食和羊毛等战略物资。
所以美军并未彻底放弃澳大利亚,将前进基地转向新西兰。虽说不断在向澳大利亚增加兵力,但在遏制日军的攻势,将日军困在澳大利亚东北方向之后,继续使用澳大利亚作为前进基地。
而对日本来说,只要他们在澳大利亚保持一定的兵力,就会分散美军对外围防御圈的压力。美军根本就不可能接受,彻底失去澳大利亚这个前进基地的情况。美军愿不愿意,哪怕日军在那里只有一个联队,他们都要在澳大利亚保持足够的兵力。
虽然富饶但是地广人稀,全部人口只有一百多万的澳大利亚,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之下无论如何都无法自保的。哪怕只吸引住美军的一个师在澳大利亚,那么他们可以投向太平洋战场的兵力也就少上一个师。这种态势无疑对日军固守其他距离本土更近的战略要点,也更加的有利。
有了这个看法的日军,虽然在美国海空军全力封锁之下,依旧想方设法,不断的向澳大利亚战场增兵和运输物资。一个师团无法集团登陆,就以大队为建制利用夜色掩护分批登陆。弹药、其他物资,无法一次性运输上岸,就用潜艇和快速驱逐舰分批运送。
甚至到了四三年中,在你美军连续收复中途岛、瓜达尔卡纳尔岛、威克岛之后,太平洋战场局面已经开始对日军发生不利的转变。面对着美军已经打响的全面反攻作战,已经逼近外围防御圈核心地带马绍尔群岛的态势。
日军大本营对澳大利亚战场、拉包尔等战场,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调整。在中途岛被美军夺回之后,日军曾经一次性尽可能的抽调所有能抽调的海军机动兵力,集中四艘航空母舰,六艘战列舰以及大批的巡洋舰、驱逐舰,护送五十多条运输船以及大批登陆舰艇。
一次性向澳大利亚战场,增援了两个海洋机动旅团、三个独立混编联队,日本海军驻上海的特别陆战队,以及两个坦克联队、两个独立重炮兵大队,三个独立山炮联队的兵力。并在澳大利亚战场,部署了大量的反坦克炮、高射炮。
为了在空中支援和掩护,已经越来越无法支撑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的增加澳大利亚战场的防空能力。日军甚至不惜从一些被美军炸伤,一时无法完成抢修的军舰上,拆卸下来高炮部署到澳大利亚战场上。
除了不断派出增援部队之外,面对着美军日益强大的海空力量,为了应对未来美军的海上封锁,保证澳大利亚战场上的日军独立作战能力。日军大本营一次性就给澳大利亚的日军,运送去了七个会战份的后备弹药,以及大批的炮弹和油料。
甚至还运输了一批农业设备,和大批的种子。以便让在澳大利亚战场上的日军,在补给线被切断之后,后方实在无法补给的情况之下,能够自给自足,减轻大本营的运输压力和路上的损耗。
考虑到美澳军队在澳大利亚战场上投入的大量坦克,日军大本营还从关东军专门抽调了五个参加过四平之战,具备丰富反坦克经验的步兵大队。全部配属仿制的德制五十毫米反坦克炮一个中队,加强到了澳大利亚战场,以增强战场上日军的反坦克能力。
同时日军在自己所有控制区内,距离澳大利亚最近的新几内亚岛上,也部署了大批的海军航空兵。尽管日军在夺取莫尔兹比港的战役之中,面对澳军的顽强抵抗,以及美军的快速增援,损失相当的惨重只能退回出发阵地。
但日军始终死死以新几内岛中部山地为防线,不惜一切代价固守着新几内亚岛斯坦利岭以北的地区。以便可以使用新几内亚岛北部为基地,尽可能为澳大利亚战场的日军,提供固守所必须的空中支援。
直到四四年菲律宾战役之后,已经日落西山的日本海军,再也无力补充新的飞机之后,才最终放弃了对澳大利亚战场上空中支援。持续了整整两年多时间的空中血战,美日澳三国损失的飞机数量相当的惊人。
新几内亚岛至澳大利亚东北海岸,飞机的残骸布满了整个新几内亚岛南部,以及澳大利亚东北部,珊瑚海与阿弗拉海底。尽管一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美国人最终还是依靠雄厚的国力,以及后期投入的大量新式战斗机,还是彻底的压垮了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顽抗。
不过在澳大利亚地面战场上,美军虽说投入了六个步兵师,一个装甲师,大批的坦克、飞机、重炮,外加海面上的海军舰队火力支援。澳军也将所有的新编成部队,外加北非战场上又调回的两个师,以及新西兰的两个增援的旅也全部投入进去。
美澳联军投入的兵力不可谓不多,但几经鏖战却始终未能达到将日军赶下海。甚至两次组织从日军背后实施登陆战,试图采取两面夹击的战术,彻底解决这股日军。但组织的两次登陆战,要么登陆部队在日军玩命的反冲锋之下站不住脚,要么就是损失惨重只能撤回海上。
结果日军以顽强的抵抗,让美军只能将其围困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这一场拉锯战从四二年一直打到了日本投降,澳大利亚战场上日军靠着自给自足的农产品,外加上有限的储备,以及战场上的战利品,硬生生的扛到了战争彻底结束。
从某些方面来说,日本人的确达到了当初的目的。大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美军,被牵制在澳大利亚战场,无法调往其他战场。即便美军在后半期也想了一些办法,将对日宣战的一些其他国家军队,调往澳大利亚接替美军作战,以节省兵力用到其他更需要的战场上。
可除了巴西军队的一个师之外,在澳大利亚战场上最终还是美军在常主角。那些南美小国的军队,连同新西兰军队在内,实在无法承担更重要的责任。甚至有些国家的军队,被派到战场上一击即溃。非但起不到作用,还连累了美军自己。
而搞出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杨震,也没有预料到这一战美军足足打了三年,也没有能将日军彻底的赶出澳大利亚。如果当初预料到了,不知道他会不会这么干?不过按照他的性子来说,恐怕轻易不会放弃。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抗日之我为战神》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抗日之我为战神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