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九十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
目录:抗日之我为战神| 作者:风雪云中路| 类别:历史军事
旧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文科之中集中了过多的资源.真正急需的理工科人才,数量相当的匮乏。无大规模的现代化工业,绝大部分的工科学生毕业即失业。如果不能出国学习,要么只能转行,要么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而且大学收费虽说不算昂贵,但也不是普通的家庭,尤其是占中国大部分的农民家庭可以问津的。学费很贵出来又很难找到工作,付出与收获很难成正比。工科学生,不像文科生学而优则可以仕,如果不能留校或是出国进修,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这就更加限制了学习工科的人数。
有限的毕业生,又偏重在轻工业、采矿、铁路、化工等国内可以就业,主要是轻工业和交通方面,真正重工业急需的人才数量很少。冶金、机械、动力、材料、造船等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更是奇缺无比。
不仅无法满足国内开展的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而且也已经影响到了中国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发展。这些人是重工业的底子,没有这些人也就不可能建设重工业。即便买来工业设备,也无法发挥应该有的效应。
单靠那些人文科学的大师,无论他们的名誉在显赫,他们的学识水平再高。也无法真正的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任何的作用。富国强兵离不开工业,建设现代化的工业,更离不开大量的理工科人才。
那些所谓的学者让他们研究历史、文学可能建树颇多。但是无论他们在妙笔生花,那些历史、哲学、人文科学对工业化建设,却基本上没有任何作用。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人,但是这些人对建设现代化的工业,打造真正的工业强国,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
一个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能靠研究历史与自然科学,还有什么社会学吗?这些东西能使得一个国家真正走向富强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至于美英的全科模式,虽说培养出来的学生质好于苏联模式。但是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之下,培养的速度和数量远远赶不上需要。
这种情况之下苏联模式,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也许当初唯一的错误,就是将综合性大学的数量压缩的太低了。将几个著名的综合大学,分拆的过细有些伤了元气,再想恢复相当的困难。
不过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薄弱,国内文盲占据绝大多数的情况之下。压缩文科专业,重点发展理工科,尤其是最急需的工科专业,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而且杨震绝对不认为将当时的教会大学,收归国有是一个错误。
在一个大学生比金子还要珍贵的年代里面,国家建设、国防建设最急需的理工科学生,自然要占据优先地位。在这个前提之下,其他所有的学科都要让步。因为没有这些人才,根本就无法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当回到这个年代,东北根据地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时候,杨震是真正理解后世开国领导人的苦衷了。一方面是建设现代化工业,尤其是急需的国防工业大规模的开始建设。一方面是工科人才巨大的缺口,有限的人才远远无法满足需要。
眼下根据地工业建设,除了设备进口因为资金以及美国出口方面的限制,进展并不快之外。最大的困难,就是合格的工科人才奇缺。你总不能让一个学文学的,却搞石油勘探。让一个搞自然科学的人,去研究飞机发动机设计。
即便从关内动员来的理工科毕业生,也只能暂时勉强满足最低需求。在除去其中搞基础研究的理科人员,剩下的工科人才数量低到无法忍受的地步。人才的困境,不仅限制了工业建设的速度,甚至还影响到了部队的现代化建设。
所以杨震在选派留学生的时候,在逼迫无奈的情况之下,也只能向这些方向倾斜。将最急需的工科方面,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冶金、化工、地质、机械、造船、动力等工科专业,有一样就学一样。
书到用时方恨少,人到用时也一样方恨少。在自己已经既定目标之下,杨震实在无法忍受国内大学慢吞吞的培养模式,以及惨到极点的数量。要是等待国内的培养模式,就算那些大学毕业生全部到东北工作,恐怕也满足不了需要量的十分之一。
当初在选派留学生的时候,文科和自然科学专业,他坚持一个没有选择。而在与中央打通联系之后,他直接致电中央,希望眼下在苏联留学的全部都改学理工科。不要去学什么戏剧、哲学、自然科学等建设现代化国防事业,根本就用不上的东西,哪怕就是学农也好。
他并不认为研究这些东西,是现在的当务之急。而且关内的那些大学,类似的科系和学生已经足够多了。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解决工业建设最缺乏的人才方面问题。剩下那些等到以后,依托国内大学培养已经足够了。
不过眼下虽说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但杨震依旧认为现在派出去的留学生,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除了想办法与苏联沟通之外,他也在不断的想办法自己培养。他这个手伸的过长的东北局第二书记,除了军事问题之外,所有的教育工作当仁不让的接手过来。
搞的中央调来的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局第三书记,几乎成了他的办事员。教育和对外谈判,这两项工作基本上是由他亲自主抓,别人根本就插不上手。尽管总指挥和那位主席对于他的越权和独断专行,并没有多说什么,也在一直支持他。
但是在教育上持续巨大投资,也多少让那位主管东北工业建设以及财经的党内经济专家,感觉到压力巨大。即便眼下有美国人的部分贷款也好、援助也罢,但在战时首先要保障的浩大军费开资,已经让东北根据地的经济多少有些不堪重荷。
在几经苦战之后,抗联眼下控制的地区,面积虽然占据了东北大部分,但是整个东北精华的南满,还是控制在关东军手中。地广人稀、经济基础薄弱,以农业区为主,政府的财政来源稀少,是眼下抗联根据地主要的情况。
在加上中国历史上,即便当年洋务运动也赶不上,几乎可以用开天辟地来形容的大规模工业建设,所要投入的巨额资金。还有战场上那些被打烂的城市重建,铁路线与公路线的维修,机场的建设。东北人民政府的财政,几乎年年都是一片通红的赤字。
如果不是眼下美国每年给的那笔贷款,恐怕早就揭不开锅了。在眼下又增加这么大一笔教育经费支出,更是压的财政喘不过气来。眼下每年的教育经费支出,几乎没有比军费少太多。这还是全军供给制,如果实行薪金制,恐怕东北的财政早就破产了。
尽管那位主席曾经多次找过杨震,希望能削减一些留学生数量,哪怕是眼下暂时减少一部分,让东北经济喘口气。等到目前的工厂都投入正常运转,投入数量略微减少一部分之后,他想增加多少都没有问题。
但最终杨震还是说服了他,非但没有减少留学生的选派人数,在从四二年开始,反倒是每年数量在原有翻一番的基础上,改为翻两番。用杨震的话来说,只要苏联人接收,就尽肯能多派。无论是学什么,只要是理工科都可以。
哪怕就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暂时用不上的造船和船用发动机专业也要派人学。苏联人用二十多年实现了工业化,咱们现在虽说还没有那个能力,但是要为不远将来的全国工业化进程打下最牢固的基础。
也正是对教育的如此重视,所以对此次苏联大学东迁,杨震看的相当重。只要苏联人同意这些学校对中苏两国学生,在招生的时候同等对待,他这个第二书记就坚决支持。尽管他明知道这几万苏联大学师生抵达东北之后,会带来多大的负担,更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但在中央的支持之下,杨震与那位老资格的东北人民政府主席,最终还是咬牙答应了下来。中央也特地从陕北,拨过来一千两黄金、十万银元。而这笔经费几乎是今年山东军区,从招远金矿为中央筹措的经费七成,外加中央从东北局上缴的经费之中结余的全部。
中央还将延安自然科学院,所有的学生连同稀少的教师一同都转到东北来。同时协调各个根据地选拔学生,只要完成高中学业的学生,尽可能的选送东北。沦陷区的类似学生,只要能够动员出来也要尽可能多的选送东北。
苏联人在国内物资匮乏,出于减轻国内负担以便可以集中更多的物资,用于前线的想法,也严格的履行了协议。甚至不管中国方面负担的情况之下,还超额完成了当初的协议。当然在某些方面,他们也做了一定的手脚。
比如说四三年迁移过来的几所大学,以文学、农学、医学,以及部分工科和师范类为主。
真正搞基础研究的理科,大部分还是放在了国内。这样苏联人即减轻了国内的负担,也尽可能的避免了可能的人才外流。
但不管怎么说,也给了杨震借窝下蛋的机会。而且也算是天随人愿,可能是苏联人认为他们的中国同志,不会在这个时候培养根本没有用处的造船技术人员。此次全部迁移到东北上课的唯一一所苏联大学,正好是专门培养造船行业的列宁格勒造船工学院。
在四二年这所大学迁移到东北之后,杨震第一时间便组织了一批已经完成俄语进修的学生报考。结果在战争年代,因为一切保障前线,而苏德战争又是以陆战为主,从四一年开始就没有招生。前几届的在校生又很多去了前线,而显得空荡荡的这所学院在一次被塞满的时候,里面的学生已经变成了中国人为主。
没办法第一年抗联就选送了一千二百名本科学生,九十多名研究生。这么一下来,这所苏联造船学院除了教授是苏联人之外,学生中国人反倒是占了六成。而且每个学生基本上都享受到了特等教育,因为该校现在师资力量异常的充沛。可以做到五十名学生,配备两到三个教授级人物教学。
而且大学收费虽说不算昂贵,但也不是普通的家庭,尤其是占中国大部分的农民家庭可以问津的。学费很贵出来又很难找到工作,付出与收获很难成正比。工科学生,不像文科生学而优则可以仕,如果不能留校或是出国进修,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这就更加限制了学习工科的人数。
有限的毕业生,又偏重在轻工业、采矿、铁路、化工等国内可以就业,主要是轻工业和交通方面,真正重工业急需的人才数量很少。冶金、机械、动力、材料、造船等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更是奇缺无比。
不仅无法满足国内开展的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而且也已经影响到了中国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发展。这些人是重工业的底子,没有这些人也就不可能建设重工业。即便买来工业设备,也无法发挥应该有的效应。
单靠那些人文科学的大师,无论他们的名誉在显赫,他们的学识水平再高。也无法真正的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任何的作用。富国强兵离不开工业,建设现代化的工业,更离不开大量的理工科人才。
那些所谓的学者让他们研究历史、文学可能建树颇多。但是无论他们在妙笔生花,那些历史、哲学、人文科学对工业化建设,却基本上没有任何作用。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人,但是这些人对建设现代化的工业,打造真正的工业强国,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
一个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能靠研究历史与自然科学,还有什么社会学吗?这些东西能使得一个国家真正走向富强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至于美英的全科模式,虽说培养出来的学生质好于苏联模式。但是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之下,培养的速度和数量远远赶不上需要。
这种情况之下苏联模式,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也许当初唯一的错误,就是将综合性大学的数量压缩的太低了。将几个著名的综合大学,分拆的过细有些伤了元气,再想恢复相当的困难。
不过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薄弱,国内文盲占据绝大多数的情况之下。压缩文科专业,重点发展理工科,尤其是最急需的工科专业,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而且杨震绝对不认为将当时的教会大学,收归国有是一个错误。
在一个大学生比金子还要珍贵的年代里面,国家建设、国防建设最急需的理工科学生,自然要占据优先地位。在这个前提之下,其他所有的学科都要让步。因为没有这些人才,根本就无法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当回到这个年代,东北根据地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时候,杨震是真正理解后世开国领导人的苦衷了。一方面是建设现代化工业,尤其是急需的国防工业大规模的开始建设。一方面是工科人才巨大的缺口,有限的人才远远无法满足需要。
眼下根据地工业建设,除了设备进口因为资金以及美国出口方面的限制,进展并不快之外。最大的困难,就是合格的工科人才奇缺。你总不能让一个学文学的,却搞石油勘探。让一个搞自然科学的人,去研究飞机发动机设计。
即便从关内动员来的理工科毕业生,也只能暂时勉强满足最低需求。在除去其中搞基础研究的理科人员,剩下的工科人才数量低到无法忍受的地步。人才的困境,不仅限制了工业建设的速度,甚至还影响到了部队的现代化建设。
所以杨震在选派留学生的时候,在逼迫无奈的情况之下,也只能向这些方向倾斜。将最急需的工科方面,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冶金、化工、地质、机械、造船、动力等工科专业,有一样就学一样。
书到用时方恨少,人到用时也一样方恨少。在自己已经既定目标之下,杨震实在无法忍受国内大学慢吞吞的培养模式,以及惨到极点的数量。要是等待国内的培养模式,就算那些大学毕业生全部到东北工作,恐怕也满足不了需要量的十分之一。
当初在选派留学生的时候,文科和自然科学专业,他坚持一个没有选择。而在与中央打通联系之后,他直接致电中央,希望眼下在苏联留学的全部都改学理工科。不要去学什么戏剧、哲学、自然科学等建设现代化国防事业,根本就用不上的东西,哪怕就是学农也好。
他并不认为研究这些东西,是现在的当务之急。而且关内的那些大学,类似的科系和学生已经足够多了。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解决工业建设最缺乏的人才方面问题。剩下那些等到以后,依托国内大学培养已经足够了。
不过眼下虽说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但杨震依旧认为现在派出去的留学生,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除了想办法与苏联沟通之外,他也在不断的想办法自己培养。他这个手伸的过长的东北局第二书记,除了军事问题之外,所有的教育工作当仁不让的接手过来。
搞的中央调来的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局第三书记,几乎成了他的办事员。教育和对外谈判,这两项工作基本上是由他亲自主抓,别人根本就插不上手。尽管总指挥和那位主席对于他的越权和独断专行,并没有多说什么,也在一直支持他。
但是在教育上持续巨大投资,也多少让那位主管东北工业建设以及财经的党内经济专家,感觉到压力巨大。即便眼下有美国人的部分贷款也好、援助也罢,但在战时首先要保障的浩大军费开资,已经让东北根据地的经济多少有些不堪重荷。
在几经苦战之后,抗联眼下控制的地区,面积虽然占据了东北大部分,但是整个东北精华的南满,还是控制在关东军手中。地广人稀、经济基础薄弱,以农业区为主,政府的财政来源稀少,是眼下抗联根据地主要的情况。
在加上中国历史上,即便当年洋务运动也赶不上,几乎可以用开天辟地来形容的大规模工业建设,所要投入的巨额资金。还有战场上那些被打烂的城市重建,铁路线与公路线的维修,机场的建设。东北人民政府的财政,几乎年年都是一片通红的赤字。
如果不是眼下美国每年给的那笔贷款,恐怕早就揭不开锅了。在眼下又增加这么大一笔教育经费支出,更是压的财政喘不过气来。眼下每年的教育经费支出,几乎没有比军费少太多。这还是全军供给制,如果实行薪金制,恐怕东北的财政早就破产了。
尽管那位主席曾经多次找过杨震,希望能削减一些留学生数量,哪怕是眼下暂时减少一部分,让东北经济喘口气。等到目前的工厂都投入正常运转,投入数量略微减少一部分之后,他想增加多少都没有问题。
但最终杨震还是说服了他,非但没有减少留学生的选派人数,在从四二年开始,反倒是每年数量在原有翻一番的基础上,改为翻两番。用杨震的话来说,只要苏联人接收,就尽肯能多派。无论是学什么,只要是理工科都可以。
哪怕就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暂时用不上的造船和船用发动机专业也要派人学。苏联人用二十多年实现了工业化,咱们现在虽说还没有那个能力,但是要为不远将来的全国工业化进程打下最牢固的基础。
也正是对教育的如此重视,所以对此次苏联大学东迁,杨震看的相当重。只要苏联人同意这些学校对中苏两国学生,在招生的时候同等对待,他这个第二书记就坚决支持。尽管他明知道这几万苏联大学师生抵达东北之后,会带来多大的负担,更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但在中央的支持之下,杨震与那位老资格的东北人民政府主席,最终还是咬牙答应了下来。中央也特地从陕北,拨过来一千两黄金、十万银元。而这笔经费几乎是今年山东军区,从招远金矿为中央筹措的经费七成,外加中央从东北局上缴的经费之中结余的全部。
中央还将延安自然科学院,所有的学生连同稀少的教师一同都转到东北来。同时协调各个根据地选拔学生,只要完成高中学业的学生,尽可能的选送东北。沦陷区的类似学生,只要能够动员出来也要尽可能多的选送东北。
苏联人在国内物资匮乏,出于减轻国内负担以便可以集中更多的物资,用于前线的想法,也严格的履行了协议。甚至不管中国方面负担的情况之下,还超额完成了当初的协议。当然在某些方面,他们也做了一定的手脚。
比如说四三年迁移过来的几所大学,以文学、农学、医学,以及部分工科和师范类为主。
真正搞基础研究的理科,大部分还是放在了国内。这样苏联人即减轻了国内的负担,也尽可能的避免了可能的人才外流。
但不管怎么说,也给了杨震借窝下蛋的机会。而且也算是天随人愿,可能是苏联人认为他们的中国同志,不会在这个时候培养根本没有用处的造船技术人员。此次全部迁移到东北上课的唯一一所苏联大学,正好是专门培养造船行业的列宁格勒造船工学院。
在四二年这所大学迁移到东北之后,杨震第一时间便组织了一批已经完成俄语进修的学生报考。结果在战争年代,因为一切保障前线,而苏德战争又是以陆战为主,从四一年开始就没有招生。前几届的在校生又很多去了前线,而显得空荡荡的这所学院在一次被塞满的时候,里面的学生已经变成了中国人为主。
没办法第一年抗联就选送了一千二百名本科学生,九十多名研究生。这么一下来,这所苏联造船学院除了教授是苏联人之外,学生中国人反倒是占了六成。而且每个学生基本上都享受到了特等教育,因为该校现在师资力量异常的充沛。可以做到五十名学生,配备两到三个教授级人物教学。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抗日之我为战神》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抗日之我为战神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