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观虎斗
目录:抗日之我为战神| 作者:风雪云中路| 类别:历史军事
郭炳勋认为打一场师一级规模的作战,攻占一些重点地区。虽说整体上对改变朝鲜境内的态势有利,但多少也要消耗东北留守部队,本就没有恢复的元气。郭炳勋认为在中央预定起的江淮战役结束之前,东北境内还是以修养生息为主。
北满根据地以一隅之力,长期供养几十万大军以及数万的脱产干部,早就压的几乎喘不过气来。如果不是杨震抢先下手,建设生产建设兵团,对三江平原进行大规模的开。基本上做到了军粮自给有余,外加可以部分出口。整个北满脆弱的经济,恐怕早就在这么大压力之下濒临崩溃了。
东北是富饶这不假,东北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也不假。但这一切主要都集中在南满,北满除了哈尔滨有少数轻工业之外,几乎无重工业基础。即便是日本人,对北满的开也刚刚开始。
整个北满在建立根据地的时候,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脉除了日本人的要塞群,以及铁路沿线还有规模不大的居民聚居区之外,还都是接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即便是人口最密集的三江平原,沼泽与荒地还占据了很大面积。
北满境内人口的数量与南满相比,也是相当的有限。凤山那样的县,全县人口加在一起不足两万人。北满人口主要集中在铁路沿线,以及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其余大部分的地区,人口基数相当的稀少。
以这种薄弱的底子供养几十万大军,甚至就连足够时的补充兵员都无法提供。在还要进行用那位东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话来说,中国有史以来在最短时间之内,最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情况之下,整个北满根据地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有限的人口,既要保证足够的兵员,又要培养出大量的产业工人,以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最关键的是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农业生产人员,以保证足够的粮食产量。民以食为天,没有足够的粮食产量,就算工业建设在强大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老百姓吃不饱肚子,那是真的要造反的。到时候别说扩充部队、赶走侵略者,就是北满根据地自己都要天下大乱。尽管在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与关内联系后,不断的迁移人口。但整个北满根据地承受的压力,依旧是相当巨大的,农业人口依旧在持续减少。
好在根据地始终在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的进口拖拉机、农药。甚至将一部分已经不适合战场使用的轻型坦克,以及缴获的战损坦克都改装为拖拉机使用,想方设法的增加农村大牲口数量。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不惜减少军队用油,也保证春耕和秋收时期农业用油料。
动用总部直属工兵甚至战斗部队,在非战斗时期全力兴修水利设施。在农忙的时候,也抽调大批的部队下乡支农。甚至在一定时期,全部停止大豆一类的经济作物种植,力保粮食才勉强保证了粮食产量,没有在风调雨顺的这几年下滑。
但北满农业粮食的产量,除了生产建设兵团之外,大部分的地区依旧徘徊不前。几年下来整个北满老根据地,工业虽说已经是后来居上。但是在农业等其他方面,却是已经到了可以承受的顶点。
如果不是抗联在席卷北满后,实施严格的全方位异常严格的计划管理,并不惜一切代价保持人民币的稳定。还是以原来伪满时期的方式管理,恐怕北满根据地在三重压力之下,早就彻底的崩溃了。
要知道长期拉锯的吉林中部,也是整个东北主要粮食产区的新京周边,直到去年才彻底的恢复元气。北满根据地能以一隅之地供养,现在已经展到上百万人的抗联这么长时间。杨震的各种提前部署可谓是功不可没是一方面,但北满地区长期负荷运转,也是另外一个方面。
而在关东军退缩南满后,几乎是刮地三尺的压榨,整个南满是民生疲敝、经济凋零。作为东北主要粮食产区,曾经粮食产量是北满几倍的南满,居然在战后要从北满和吉林方面调粮支援,才能撑到明年秋粮收获时期。
按照吉林恢复经验来看,郭炳勋判断整个南满除了工业之外,其他方面要恢复元气至少得一年时间。至少南满主要粮食产区的康平、法库、昌图几个县,境内的密布的地雷与未爆炸的弹药清理,都很难在春耕之前彻底完成。
按照总部抽调的工兵部队估计,单单一个昌图境内日军埋设的地雷数量就有上百万枚。尽管总部集中了几乎全部的工兵,以及采取了多种排雷战术,但能不能抢在春耕开始之前扫清地雷和残存爆炸物,依旧还是一个未知数。
日军在退守南满后,为了固守这块对日本人最重要的地盘。一改之前对地雷这种被动防御不屑一顾的态度,在两军对峙前线以及兵力不足的区域,埋设了数量巨大的地雷。而这些地雷清理,除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之外,还需要大量的时间。
眼下郭炳勋认为已经该到了让眼下还实际上,实际上还在承担着整个东北供应的北满,喘息一口气的时间了。至少粮食的收购数量,以及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也该略微放松一下。在一些必要的经济政策上,到了该进行调整的地步。军工生产的规模,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压缩。
毕竟关内战场,眼下控制着河北、山东、察哈尔全境、山西和绥远绝大部分地区,陕西北部以及豫东地区,整个北中国最精华地区平津的华北根据地。在包括粮食等很多物资上,还是可以满足自身绝大部分需要的。
以济南和北平原日军修械厂,山西太原兵工厂为基础,由东北提供设备和人员,正在扩建的张家口和济南两个兵工厂,至少在迫击炮、山野炮弹的补充上,可以自己满意部分的需要,在粮食的问题上东北也只是弥补不足。
朝鲜战场上如果将战事规模扩大,朝鲜军后续反应很可能会造成战役的规模无法控制。郭炳勋认为朝鲜南部与北部不同,朝鲜南部与日本本土只有一道海峡之隔。如果丢掉朝鲜南部,整个日本本土西海岸将会直接暴露在抗联的攻击范围之内。
作为日本本土的屏障,日军大本营对朝鲜南部的重视程度远远过北部。如果在朝鲜中部展开攻势,要考虑到朝鲜军甚至日军大本营反应,以及可能存在的后续动作,战事的规模恐怕很难控制在抗联想要控制的范围之内。
而眼下除了少数残匪之外,基本上已经肃清东北并占领朝鲜北部的情况之下。整个东北的态势,已经得到彻底的缓解,并无立即攻占朝鲜南部的必要性。至少在部队彻底恢复元气之前,是压根没有那个必要。
这个时候大打出手,并不有利于整个东北的修养生息。更何况在留守部队主力尚未完成整补,除了朝鲜战场几个师之外,其余留守的部队大多残缺不全。朝鲜独立军的扩编,也远还没有完成。眼下就动攻势,很可能会因为攻势后继乏力,而打虎不成反伤自身。
郭炳勋的意思还是在朝鲜战场上,采取以拔点作战为主,逐步的一点点的,不引人注目的向南推进的蚕食战术比较符合实际。如果不是杨震在这件事情上已经拍板,甚至对于前线起师一级的攻势,郭炳勋都不是很赞同。
不过不赞同归不赞同,但杨震的打草惊蛇,在战略上尽可能的调动朝鲜军。控制好攻击的节奏和力度,让其一日三惊而疲惫不堪,以利于下一步作战的整体想法和意图,郭炳勋还是很清楚的。
尽管不知道一号为何坚持眼下的朝鲜日军,面对抗联朝鲜集群的攻击。只要不动全面进攻,只会固守朝鲜南部的山地,而不会全面反击的自信是从那里来的。可与杨震配合这么多年,心灵早就已经相通的郭炳勋,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
既然杨震与郭炳勋这两个军事上的一把手,与实际上的二把手,在这件事情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那么这场战役的规模大小,就算有满肚子的想法,杜开山也只能按照总部的意图来办。
打定主意至少在五月份之前,坐山观虎斗的杨震。除了密切注视关内战场变化之外,更多的眼光放在了太平洋战场的美军身上。如果美军在硫磺岛战场上打的太顺利了,岂不是枉费了他的一片苦心?
朝鲜战场上的杜开山笼头,被杨震死死的给拴住。而在太平洋战场上,在四五年二月份,不顾菲律宾战场尚未彻底结束的美军,也开始了对硫磺岛这个位于已经被美军占领的塞班岛,与日本本土中间地带的小岛起了攻击。
而这场美军在四五年向日军动的第一场进攻战役的打响,也让生怕自己弄巧成拙,非但没有给美军加上担子,反倒是减轻了美军进攻压力的杨震,进入四五年后始终悬着的心,最终悄无声息的落了地。
原本杨震以为美军在与抗联达成协议,已经获得了对日空袭最佳基地的情况之下。已经没有必要在使用马里亚纳群岛,作为轰炸日本基地的美军,不一定会有如自己所知道的历史那样,对硫磺岛起攻击。
事实上美军部署在北满的B二十九轰炸机群,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远远的过了部署在往返航程,几乎达到了这种轰炸机极限的北马里亚纳群岛。美军的对日空袭行动,也的确始终是以北满为主要基地。
眼下的整个国际形势变化,给杨震在菲律宾战役后对美军的下一步战略走向,也出现了一定的疑惑,甚至可以说是一定的迷茫。毕竟眼下整个亚洲战场上的态势,早就已经不再是自己所熟悉的那段历史。
随着东北抗联的崛起,历史的车辙已经从出点跑偏了很远。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么有些历史上的必然事件,还会再出现吗?历史的改变,尤其自己还是这个改变的真正操控人。这一点让杨震在菲律宾战役后,对美军下一步的战略行动,不在向以前那样胸有成竹。8
</br>
北满根据地以一隅之力,长期供养几十万大军以及数万的脱产干部,早就压的几乎喘不过气来。如果不是杨震抢先下手,建设生产建设兵团,对三江平原进行大规模的开。基本上做到了军粮自给有余,外加可以部分出口。整个北满脆弱的经济,恐怕早就在这么大压力之下濒临崩溃了。
东北是富饶这不假,东北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也不假。但这一切主要都集中在南满,北满除了哈尔滨有少数轻工业之外,几乎无重工业基础。即便是日本人,对北满的开也刚刚开始。
整个北满在建立根据地的时候,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脉除了日本人的要塞群,以及铁路沿线还有规模不大的居民聚居区之外,还都是接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即便是人口最密集的三江平原,沼泽与荒地还占据了很大面积。
北满境内人口的数量与南满相比,也是相当的有限。凤山那样的县,全县人口加在一起不足两万人。北满人口主要集中在铁路沿线,以及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其余大部分的地区,人口基数相当的稀少。
以这种薄弱的底子供养几十万大军,甚至就连足够时的补充兵员都无法提供。在还要进行用那位东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话来说,中国有史以来在最短时间之内,最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情况之下,整个北满根据地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有限的人口,既要保证足够的兵员,又要培养出大量的产业工人,以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最关键的是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农业生产人员,以保证足够的粮食产量。民以食为天,没有足够的粮食产量,就算工业建设在强大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老百姓吃不饱肚子,那是真的要造反的。到时候别说扩充部队、赶走侵略者,就是北满根据地自己都要天下大乱。尽管在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与关内联系后,不断的迁移人口。但整个北满根据地承受的压力,依旧是相当巨大的,农业人口依旧在持续减少。
好在根据地始终在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的进口拖拉机、农药。甚至将一部分已经不适合战场使用的轻型坦克,以及缴获的战损坦克都改装为拖拉机使用,想方设法的增加农村大牲口数量。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不惜减少军队用油,也保证春耕和秋收时期农业用油料。
动用总部直属工兵甚至战斗部队,在非战斗时期全力兴修水利设施。在农忙的时候,也抽调大批的部队下乡支农。甚至在一定时期,全部停止大豆一类的经济作物种植,力保粮食才勉强保证了粮食产量,没有在风调雨顺的这几年下滑。
但北满农业粮食的产量,除了生产建设兵团之外,大部分的地区依旧徘徊不前。几年下来整个北满老根据地,工业虽说已经是后来居上。但是在农业等其他方面,却是已经到了可以承受的顶点。
如果不是抗联在席卷北满后,实施严格的全方位异常严格的计划管理,并不惜一切代价保持人民币的稳定。还是以原来伪满时期的方式管理,恐怕北满根据地在三重压力之下,早就彻底的崩溃了。
要知道长期拉锯的吉林中部,也是整个东北主要粮食产区的新京周边,直到去年才彻底的恢复元气。北满根据地能以一隅之地供养,现在已经展到上百万人的抗联这么长时间。杨震的各种提前部署可谓是功不可没是一方面,但北满地区长期负荷运转,也是另外一个方面。
而在关东军退缩南满后,几乎是刮地三尺的压榨,整个南满是民生疲敝、经济凋零。作为东北主要粮食产区,曾经粮食产量是北满几倍的南满,居然在战后要从北满和吉林方面调粮支援,才能撑到明年秋粮收获时期。
按照吉林恢复经验来看,郭炳勋判断整个南满除了工业之外,其他方面要恢复元气至少得一年时间。至少南满主要粮食产区的康平、法库、昌图几个县,境内的密布的地雷与未爆炸的弹药清理,都很难在春耕之前彻底完成。
按照总部抽调的工兵部队估计,单单一个昌图境内日军埋设的地雷数量就有上百万枚。尽管总部集中了几乎全部的工兵,以及采取了多种排雷战术,但能不能抢在春耕开始之前扫清地雷和残存爆炸物,依旧还是一个未知数。
日军在退守南满后,为了固守这块对日本人最重要的地盘。一改之前对地雷这种被动防御不屑一顾的态度,在两军对峙前线以及兵力不足的区域,埋设了数量巨大的地雷。而这些地雷清理,除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之外,还需要大量的时间。
眼下郭炳勋认为已经该到了让眼下还实际上,实际上还在承担着整个东北供应的北满,喘息一口气的时间了。至少粮食的收购数量,以及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也该略微放松一下。在一些必要的经济政策上,到了该进行调整的地步。军工生产的规模,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压缩。
毕竟关内战场,眼下控制着河北、山东、察哈尔全境、山西和绥远绝大部分地区,陕西北部以及豫东地区,整个北中国最精华地区平津的华北根据地。在包括粮食等很多物资上,还是可以满足自身绝大部分需要的。
以济南和北平原日军修械厂,山西太原兵工厂为基础,由东北提供设备和人员,正在扩建的张家口和济南两个兵工厂,至少在迫击炮、山野炮弹的补充上,可以自己满意部分的需要,在粮食的问题上东北也只是弥补不足。
朝鲜战场上如果将战事规模扩大,朝鲜军后续反应很可能会造成战役的规模无法控制。郭炳勋认为朝鲜南部与北部不同,朝鲜南部与日本本土只有一道海峡之隔。如果丢掉朝鲜南部,整个日本本土西海岸将会直接暴露在抗联的攻击范围之内。
作为日本本土的屏障,日军大本营对朝鲜南部的重视程度远远过北部。如果在朝鲜中部展开攻势,要考虑到朝鲜军甚至日军大本营反应,以及可能存在的后续动作,战事的规模恐怕很难控制在抗联想要控制的范围之内。
而眼下除了少数残匪之外,基本上已经肃清东北并占领朝鲜北部的情况之下。整个东北的态势,已经得到彻底的缓解,并无立即攻占朝鲜南部的必要性。至少在部队彻底恢复元气之前,是压根没有那个必要。
这个时候大打出手,并不有利于整个东北的修养生息。更何况在留守部队主力尚未完成整补,除了朝鲜战场几个师之外,其余留守的部队大多残缺不全。朝鲜独立军的扩编,也远还没有完成。眼下就动攻势,很可能会因为攻势后继乏力,而打虎不成反伤自身。
郭炳勋的意思还是在朝鲜战场上,采取以拔点作战为主,逐步的一点点的,不引人注目的向南推进的蚕食战术比较符合实际。如果不是杨震在这件事情上已经拍板,甚至对于前线起师一级的攻势,郭炳勋都不是很赞同。
不过不赞同归不赞同,但杨震的打草惊蛇,在战略上尽可能的调动朝鲜军。控制好攻击的节奏和力度,让其一日三惊而疲惫不堪,以利于下一步作战的整体想法和意图,郭炳勋还是很清楚的。
尽管不知道一号为何坚持眼下的朝鲜日军,面对抗联朝鲜集群的攻击。只要不动全面进攻,只会固守朝鲜南部的山地,而不会全面反击的自信是从那里来的。可与杨震配合这么多年,心灵早就已经相通的郭炳勋,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
既然杨震与郭炳勋这两个军事上的一把手,与实际上的二把手,在这件事情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那么这场战役的规模大小,就算有满肚子的想法,杜开山也只能按照总部的意图来办。
打定主意至少在五月份之前,坐山观虎斗的杨震。除了密切注视关内战场变化之外,更多的眼光放在了太平洋战场的美军身上。如果美军在硫磺岛战场上打的太顺利了,岂不是枉费了他的一片苦心?
朝鲜战场上的杜开山笼头,被杨震死死的给拴住。而在太平洋战场上,在四五年二月份,不顾菲律宾战场尚未彻底结束的美军,也开始了对硫磺岛这个位于已经被美军占领的塞班岛,与日本本土中间地带的小岛起了攻击。
而这场美军在四五年向日军动的第一场进攻战役的打响,也让生怕自己弄巧成拙,非但没有给美军加上担子,反倒是减轻了美军进攻压力的杨震,进入四五年后始终悬着的心,最终悄无声息的落了地。
原本杨震以为美军在与抗联达成协议,已经获得了对日空袭最佳基地的情况之下。已经没有必要在使用马里亚纳群岛,作为轰炸日本基地的美军,不一定会有如自己所知道的历史那样,对硫磺岛起攻击。
事实上美军部署在北满的B二十九轰炸机群,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远远的过了部署在往返航程,几乎达到了这种轰炸机极限的北马里亚纳群岛。美军的对日空袭行动,也的确始终是以北满为主要基地。
眼下的整个国际形势变化,给杨震在菲律宾战役后对美军的下一步战略走向,也出现了一定的疑惑,甚至可以说是一定的迷茫。毕竟眼下整个亚洲战场上的态势,早就已经不再是自己所熟悉的那段历史。
随着东北抗联的崛起,历史的车辙已经从出点跑偏了很远。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么有些历史上的必然事件,还会再出现吗?历史的改变,尤其自己还是这个改变的真正操控人。这一点让杨震在菲律宾战役后,对美军下一步的战略行动,不在向以前那样胸有成竹。8
</br>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抗日之我为战神》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抗日之我为战神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