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二十五章 丰收
目录:随身山河图| 作者:山村户口| 类别:都市言情
ps:感谢永无尽头的打赏,以及魔刀小子杀的月票!
楚家强将成堆的禾杆摊开来,让太阳晒两天,应该就能干了。现在,家里不养牛,所以禾杆的作用也就不那么明显。冬天种东西的时候,可以在上面铺一层,给作物防寒保温。
其实,稻草也是一个相当有特色的经济副产品,用途相当多。除供牛羊等牲畜食用,以稻草编成的草绳、草鞋与蓑衣,是许多农人的必备品。
早期也有许多房子是以稻草做屋顶,利用稻草编织出的工艺产品,也相当常见,如草席,草帽等。在稻田中最常见的还有戴着帽子,用来吓阻鸟群的稻草人,是农村乡下相当常见的景观。
然而今日由于机械化器具引进,牲畜减少,塑胶生活用品也处处皆是,因此稻草的用处急遽减少。许多农民收割之后,会在田中以焚烧的方式来处理大量稻草,但同时制造空气污染。但最佳的方式是就地掩埋稻草,除不会制造空气污染外,尚可加强土壤的养份。
老村长等人经过,看见楚家强这里干活总是那么多人,而且还有小动物帮忙,效率一流,都是啧啧称奇,尽管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今年的谷子收获要好呀!”老村长说道。看见村里面大丰收,作为一村之长,自然高兴了。他们当村干部的,无非就是想村子发展起来,村民衣食无忧。
楚胜民面带丰收的喜悦,笑道:“是呀!去年七月,这片田就一担谷子,今年多了一箩,产量高了不少。”
“老叔,你今天不割禾?”二婶突然问道。这个时候,几乎村里的人都忙碌了,大家都是赶着抢收,眼看这今天天气不错。尽量将谷子收了,然后晒干水。
“我那明天开始,今天阿义出去了。”老村长回答道。这个时候,大家的谷子都是熟了的,只不过今天儿子有事出去。只能明天了。
其实。他那儿人手也不缺,研究院的那群人,也是经常会帮忙。昨天,丁院长等人还问着呢!什么时候收割。他们这几天反正不是很忙,考察队都出去了。要是考察队回来,带着各种各样考察出来的资料回来,那才是最忙的。
“现在好多了,谷子收成不错。不像以前,产量低,吃饭都成问题。以前我们小的时候,也就是过节吃饭,平时都是吃菜粥,吃糠也不是稀奇事。”老村长感概起来。
老人家就是喜欢回忆以前,这是念旧,所以老一辈的人,思念情绪会特别强烈。对故国、故乡都是情感很深的。
在场的,就不少老人,很多都经历那个艰难的时期。那时候,大家一起搞大生产,挨饿是经常的事情。
“是呀!这还得感激袁隆平院士。解决了几千年来,百姓的吃饭问题。”文教授点头道。袁隆平之前,这些水稻起码少三分之一的产量。
老村长等村民当然不认识袁隆平是谁了,只知道邓同志。因为改革,让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起码不会再为温饱担忧。
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贡献绝对是震古烁今的。不过,在老一辈的农民意识中,其实没有他的身影,主要是当时信息不流通,几乎没宣传。当然,后来加入了教科书,所以孩子们肯定知道有这样的以为老人家。
“主要还是以前工艺不行,像现在,我就发现有些地方用米糠做出一些很好的美食。”李泉开口说道。他以前去过一个地方,就见过用米糠腌菜,甚至单独成为一道菜,就叫做炒米糠。
米糠其实营养价值挺高的。据科学家研究,米糠的营养价值也相当高,除含有稻米中64%的营养,还含有90%以上人体需要的营养。除米糠油外,米糠蛋白和米糠营养素都是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因此有许多保健食品,生活用品中都强调它们有新鲜米糠的成份。
“这不好说,手艺这东西都是瞬息万变的,这世界,有营养的食物无数,但以前就是饿死人,原因就在这。有些东西,必须经过一定程序处理,才能吃的,当时哪有那种条件?就拿米糠来说吧?我听说,这东西还能榨油。”文教授说道。
“榨油?不会吧?”就是楚家强也十分诧异。米糠干巴巴的,还能榨出油?
洪老顿时笑起来,这些人都将概念弄错了。他解释道:“你们理解错了,米糠是米糠,稻糠是稻糠,两个不同的概念。人家村长说的米糠其实稻糠,那东西却是不是人吃的,非常难啃。米糠是米的一层皮,营养很高,量很少。”
楚家强等人才清醒过来,人家没有搞错,只是自己理解错了。
“他们这片水稻很晚才插的吗?怎么还那么青?”陈武看到不远有一片田,里面的水稻还没成熟,都是青涩的,显得很特殊。
“不同种的,那是糯稻。”二婶解释道。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插一点糯稻,以后包粽子、做糍粑要用。糯米虽然好吃,但产量比较低,所以大家都不会大量种植的。
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
不过,那是别的地方的做法。在楚家寨,一般都是先将糯米做成糯米粉,然后再做成糍粑,味道都是一样的,工序不同而已。
以前,农村,还很喜欢糯米酒,用糯米自己酿的,度数有高有低。高的是烈酒,很容易醉,低的是甜酒,妇女跟孩子喝的。
二婶跟大家解释,糯米一般都要比其他水稻要晚一点成熟,这似乎是一种规律。就算你种植的时候,早一段时间开始种植,但收获的时候,还是会晚一点。其他水稻,就算有一些晚十天八天插秧,也会跟早插秧的一起成熟,这种现象很奇怪。
w
楚家强将成堆的禾杆摊开来,让太阳晒两天,应该就能干了。现在,家里不养牛,所以禾杆的作用也就不那么明显。冬天种东西的时候,可以在上面铺一层,给作物防寒保温。
其实,稻草也是一个相当有特色的经济副产品,用途相当多。除供牛羊等牲畜食用,以稻草编成的草绳、草鞋与蓑衣,是许多农人的必备品。
早期也有许多房子是以稻草做屋顶,利用稻草编织出的工艺产品,也相当常见,如草席,草帽等。在稻田中最常见的还有戴着帽子,用来吓阻鸟群的稻草人,是农村乡下相当常见的景观。
然而今日由于机械化器具引进,牲畜减少,塑胶生活用品也处处皆是,因此稻草的用处急遽减少。许多农民收割之后,会在田中以焚烧的方式来处理大量稻草,但同时制造空气污染。但最佳的方式是就地掩埋稻草,除不会制造空气污染外,尚可加强土壤的养份。
老村长等人经过,看见楚家强这里干活总是那么多人,而且还有小动物帮忙,效率一流,都是啧啧称奇,尽管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今年的谷子收获要好呀!”老村长说道。看见村里面大丰收,作为一村之长,自然高兴了。他们当村干部的,无非就是想村子发展起来,村民衣食无忧。
楚胜民面带丰收的喜悦,笑道:“是呀!去年七月,这片田就一担谷子,今年多了一箩,产量高了不少。”
“老叔,你今天不割禾?”二婶突然问道。这个时候,几乎村里的人都忙碌了,大家都是赶着抢收,眼看这今天天气不错。尽量将谷子收了,然后晒干水。
“我那明天开始,今天阿义出去了。”老村长回答道。这个时候,大家的谷子都是熟了的,只不过今天儿子有事出去。只能明天了。
其实。他那儿人手也不缺,研究院的那群人,也是经常会帮忙。昨天,丁院长等人还问着呢!什么时候收割。他们这几天反正不是很忙,考察队都出去了。要是考察队回来,带着各种各样考察出来的资料回来,那才是最忙的。
“现在好多了,谷子收成不错。不像以前,产量低,吃饭都成问题。以前我们小的时候,也就是过节吃饭,平时都是吃菜粥,吃糠也不是稀奇事。”老村长感概起来。
老人家就是喜欢回忆以前,这是念旧,所以老一辈的人,思念情绪会特别强烈。对故国、故乡都是情感很深的。
在场的,就不少老人,很多都经历那个艰难的时期。那时候,大家一起搞大生产,挨饿是经常的事情。
“是呀!这还得感激袁隆平院士。解决了几千年来,百姓的吃饭问题。”文教授点头道。袁隆平之前,这些水稻起码少三分之一的产量。
老村长等村民当然不认识袁隆平是谁了,只知道邓同志。因为改革,让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起码不会再为温饱担忧。
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贡献绝对是震古烁今的。不过,在老一辈的农民意识中,其实没有他的身影,主要是当时信息不流通,几乎没宣传。当然,后来加入了教科书,所以孩子们肯定知道有这样的以为老人家。
“主要还是以前工艺不行,像现在,我就发现有些地方用米糠做出一些很好的美食。”李泉开口说道。他以前去过一个地方,就见过用米糠腌菜,甚至单独成为一道菜,就叫做炒米糠。
米糠其实营养价值挺高的。据科学家研究,米糠的营养价值也相当高,除含有稻米中64%的营养,还含有90%以上人体需要的营养。除米糠油外,米糠蛋白和米糠营养素都是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因此有许多保健食品,生活用品中都强调它们有新鲜米糠的成份。
“这不好说,手艺这东西都是瞬息万变的,这世界,有营养的食物无数,但以前就是饿死人,原因就在这。有些东西,必须经过一定程序处理,才能吃的,当时哪有那种条件?就拿米糠来说吧?我听说,这东西还能榨油。”文教授说道。
“榨油?不会吧?”就是楚家强也十分诧异。米糠干巴巴的,还能榨出油?
洪老顿时笑起来,这些人都将概念弄错了。他解释道:“你们理解错了,米糠是米糠,稻糠是稻糠,两个不同的概念。人家村长说的米糠其实稻糠,那东西却是不是人吃的,非常难啃。米糠是米的一层皮,营养很高,量很少。”
楚家强等人才清醒过来,人家没有搞错,只是自己理解错了。
“他们这片水稻很晚才插的吗?怎么还那么青?”陈武看到不远有一片田,里面的水稻还没成熟,都是青涩的,显得很特殊。
“不同种的,那是糯稻。”二婶解释道。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插一点糯稻,以后包粽子、做糍粑要用。糯米虽然好吃,但产量比较低,所以大家都不会大量种植的。
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
不过,那是别的地方的做法。在楚家寨,一般都是先将糯米做成糯米粉,然后再做成糍粑,味道都是一样的,工序不同而已。
以前,农村,还很喜欢糯米酒,用糯米自己酿的,度数有高有低。高的是烈酒,很容易醉,低的是甜酒,妇女跟孩子喝的。
二婶跟大家解释,糯米一般都要比其他水稻要晚一点成熟,这似乎是一种规律。就算你种植的时候,早一段时间开始种植,但收获的时候,还是会晚一点。其他水稻,就算有一些晚十天八天插秧,也会跟早插秧的一起成熟,这种现象很奇怪。
w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随身山河图》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随身山河图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