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0 驱虎 二 月票来了么?
目录:铁血大民国| 作者:大罗罗| 类别:历史军事
圣劳伦斯河位于美国和加拿大边境,不过并不完全是界河,圣劳伦斯河的下游完全在加拿大境内。而且靠近圣劳伦斯河的美国领土都是美国最发达的地区,包括纽约州、缅因州、马萨诸塞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地。那里如果让德国人的装甲部队打个突然袭击,美国历史差不多也就该画上个句号了。
罗斯福沉默地吸着烟,抽完了一支又换了一支。加拿大对美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加拿大毕竟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美国总不能公然出兵去占领吧?他想了好一会儿才摇摇头道:“麦肯奇.金总理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他知道加拿大离不开美国,过一段时间我亲自去一趟渥太华。我想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美国——加拿大共同防务协定》将加拿大变成美洲安全体系的重要部分。”
“美洲安全体系?”赫尔看着罗斯福,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显然是罗斯福刚刚想出来的点子。
“是的,美洲安全体系!”罗斯福重重点了点头。“美洲安全应该是一个整体,不仅应该包括美国、加拿大,还应该包括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巴拿马以及美洲所有的国家!”
“美洲所有的国家!?”椭圆形办公室里面一片惊呼。虽然美国一直以美洲霸主自居,还宣称什么美洲是美洲人的,但实际上美国同拉美国家的关系并不怎么样。长期以来,美国只是将拉美当成自己的“准殖民地”。从来都没有想过真正团结和帮助拉美。事实上,美国人在根子里没有将自己当成“美洲人”,而是将自己当成了“欧洲人”。不过现在。欧洲有了德国这个领袖,注定是没有美国插手的份了。不仅欧洲插不上手,连美洲的老根据地没准也会被德国染指!
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罗斯福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打造“美洲共同体”的设想……
“是的,”罗斯福猛吸了口烟,又吐出大团大团的烟雾,沉吟道:“先生们。这场世界大战已经改变了我们所生活的星球,变得太快太大了……现在看起来,殖民地的时代将要结束了。但是取而代之的却不是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而是民族融合和地区国家一体化。未来的世界,不是一个或几个大国领导一百多个小国,而是几个超级联邦国家并立。开始这个潮流的是中国总理常瑞青。他从10年前就开始打造大中华联邦。现在这个联邦已经拥有中华民国、远东民国、印支民国、暹罗王国、缅甸民国、马来民国等六个联邦主体了,听说大韩民国也准备加入大中华联邦了,等到这场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民国、菲律宾美国和东印度民国大概也会是大中华联邦的一部分。这样整个大东亚就统一成了一个整体,这是多么庞大的市场啊,资源丰富、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而且还有一个日益完善的民主制度,加以时日必然会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国家……
现在希特勒也在向常瑞青学习。大德意志联邦的招牌已经挂了出来,欧洲共同体的概念也提出来了。波兰、捷克、奥地利已经加入了大德意志联邦。听说罗马尼亚、匈牙利、卢森堡和芬兰也在考虑加入。等到希特勒打败苏联以后,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斯洛文尼亚也肯定会加入大德意志联邦。有了这么一个超级联邦作为基础,大英帝国有崩溃在即,欧洲共同体的出现大概也是时间问题了。一个德国领导下的欧洲共同体无疑是世界的领导者,美国是没有能力与之竞争的。
不仅是欧洲和东亚,就连中东北非的阿拉伯人也开始谋求统一,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最高领袖哈里发,还有了数十万之众的哈里发军,将来很有可能在中国的支持下成立一个以哈里发为君主的阿拉伯帝国。
诸位,你们说我们美国应该怎么办?我们美洲该怎么办?难道还是维持现在一团散沙的局面么?这样我们要怎么同团结起来的欧洲和统一起来的大东亚竞争?将来有一天或许连阿拉伯帝国都比不上吧?所以组建以美国为首的美洲国家共同体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罗斯福长叹了一声,扫视了办公室内的众人一圈,所有的人都脸色阴郁。按照罗斯福的设想,未来的世界很有可能是大中华联邦(大东亚联邦)、欧洲共同体(大德意志联邦)、美洲共同体三足鼎立。但是在这三个超级国家当中,组建难度最大的无疑是美洲共同体。
因为中国数千年来就是大东亚文明的领袖,中国人的数量又占到目前大东亚地区总人口的75%以上,只要坚持不懈推行民族融合政策,顶多几十年就能奠定大东亚团结统一的基础。
而欧洲文明虽然自罗马帝国衰弱后就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但现在德国的实力超强,而且德国人一直都有领导欧洲的野心。等到他们掌握了俄罗斯的资源和中东的石油之后,就可以一手枪炮,一手石油来推进欧洲一体化了。虽然不一定能奠定永久统一的基础,但是一个以德意志为核心的团结的欧洲还是有可能出现的。
可是美洲共同体呢?且不说那些被美国欺负了几十年的拉美国家肯不肯和美国一体化——没准还真肯!但是美国人民肯和他们这些拉美穷亲戚一体化么?他们肯让拉美国家的穷人到美国来争夺就业机会么?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美国没有办法像大中华联邦那样构建一个“大美洲联邦”。只能和德国一样试着建立一个美洲共同体,但是美国又没有德国那样的压倒性军事优势。拉美各国未必会买美国的账,想要建立这么一个共同体的唯一办法就只有在保持美国海军绝对优势的前提下,用经济援助开路了……可是那些拉美国家能善用美国提供的经济援助么?
……
南京。汤山,大中华联邦国防部。
“……国际无产阶级联军(指苏维埃阵营中的红军、人民军)歼灭美英华等帝国主义军队总计一百二十万;还包围了大马士革、贝鲁特、亚历山大、哈伊马角等地超过六十万帝国主义军队;击毙俘虏英军中将阿瑟.帕尔瓦希、英军准将曼顿.史密斯以下将官八人,校级军官三十九人;俘虏英、美、中、阿拉伯帝国等国官兵十三万八千九百余人;缴获坦克、装甲车665辆,卡车719辆,大炮2246门,各种轻武器不计其数;击落飞机119架,击沉驱逐舰2艘、巡洋舰1艘、大型运输舰5艘。重创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2艘。此战实乃世界革命开始以来之最大胜利!”
国防部作战会议室内,赵胖子正用无比低沉的语气念着苏联、印度联合公布的中东保卫战战报。大幅的世界地图挂在墙上。常瑞青坐在会议桌的首座,吴石站在地图前面,这幅地图上世界革命的行情的确在反弹当中,红旗已经插到了非洲!在中东的一大片红色区域上有几面孤零零的米字旗、星条旗和哈里发旗。显得孤独寂寥。无能为力,反革命前途看起来非常暗淡。
赵振念完战报后,吴石又向在座的高级军官们介绍着目前的敌情,虽然现在世界革命大反弹,但是中国国防军的高层们还是非常淡定的。实际上美英在中东吃的苦头就和这里某个人的暗中捣鬼有关。国防部现在的战略与其说是着眼战时,不如说是放眼战后。
“第二次中东会战的结果完全符合预期,英美的损失虽然不可能有120万之多,估计5、60万还是有的。”吴石介绍了中东战局后说:“国防部判断。英美撤出中东已经是大势所趋,而且在中东败给印度后大英帝国已经无法维持其四强地位。可能依附德国成为其事实上的附庸。所以第二次中东会战最大的获益者与其说是苏联、印度,不如说是德国,德国成为欧洲领导者的最大障碍已经消失,战后世界的领导者也非德国莫属了。”
吴石的声音在房间内飘荡,听上去语调平稳,可在座的国防军高级将领们还是听了那么几分无奈。常瑞青一直以来的战略其实是维持大英帝国,避免德国独霸欧洲。可是大英帝国自己不努力,又被托洛茨基当成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一顿顿的猛揍,能撑到现在已经不容易了。
“综合目前情况,德国称霸欧洲并且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趋势已经无法阻挡,而我国的战争策略也必须做出一定的调整。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要改变原有的苏联第一的总方针,因为苏联一旦战败,将意味着德国最后取得欧洲霸权!苏联欧洲地区之土地、资源和工业基础将全部为德国所有。如果考虑到英国也将屈从德国之下,德国所掌握的重工业实力将超过中美之和!”
吴石眉头微皱,如果比地盘、比人口、比资源,战后的大中华联邦都是世界第一!但是比工业基础比技术储备,中国不过崛起了十几年,如何能同整个欧洲相比?但是中国的潜力却是任谁都无法否认的,所以哪怕中德关系一直以来就“亲密无间”,希特勒也绝不会放弃打压中国的机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本来就不是以感情而论,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因此,一旦苏联灭亡,德国必然会干涉亚洲特别是东亚事务,阻止中国吞并日本、菲律宾和东印度群岛,甚至会扶植日本来对抗中美。所以中国必须要将吞并日本摆在消灭苏联之前,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将要面临两线开战的局面!
吴石停顿一会,喝了口茶,刚想接着往下讲,突然有人插话。“吴总司令,”吴石循声看去,原来是海军部长陈绍宽:“改变以苏联为第一对手之总体方针,是否意味着将以日本为第一对手?是否意味着即将同日本决裂?”
“新的方针将要求首先击败日本,但是这不意味着立即开战,不过海军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好准备。”常瑞青语气淡淡地回答道。现在中国的军事实力当然比日本强大,打赢是毫无问题的。可是红色日本也不是随便捏捏的软柿子,虽然陆军不值一提,但是日本海军却很不好对付,他们的总吨位和航空母舰、战列舰的吨位都超过中国海军。
陈绍宽思索了下,又问:“那么我们同印度的战争,还有中东作战是否会和中日之战同时进行呢?”
根据常瑞青的指示,海军已经成立了西洋舰队,海军运输司令部也将大批运输船调往缅甸仰光,准备为对印和中东作战提供后勤运输。可是中日之战一旦开始,日本海军就有可能封锁马六甲海峡,切断西洋、南洋舰队之间的联络,还有可能派舰队进入印度洋作战。
“海军必须做好随时开战之准备。”常瑞青沉声道:“但何时开战还需要视情况而定!”他突然加重了语气:“鉴于日本一贯以来,都习惯不宣而战,搞突然袭击,因此海军必须全力戒备,不得有丝毫懈怠!”
“海军必不辱命!”陈绍宽腾地站起来大声答道。
常瑞青满意点点头:“厚甫,舰载雷达和防空雷达搞得怎么样了?”
作为穿越客的常瑞青当然早就知道雷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过他不是学理科的,对这玩意儿可不在行,而这个时代中国的电子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想要自己从零开始搞可就太困难了。好在当时英美法德苏都先后开始研制雷达,这方面的技术并不难获得,情报局科技部就陆续搞到了不少,从日本流亡过来的工程技术人员里面也有搞电子的。于是,一个名为海军电子研究所的机构早在1928年就挂牌成立,并且获得了大笔经费进行雷达技术和无线电通讯技术的研究。到了世界大战爆发后,中英德三国又在雷达技术方面进行了一些合作,掌握了最为关键的多腔磁控管技术。到1935年处,又成功进行了防空雷达实验并且取得了成功。常瑞青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就立即签署命令在南洋舰队母港所在的广州湾修建雷达预警系统。
“目前已经建成了6个雷达站,还有28个正在施工,到年底应该可以全部完工,届时湛江港将处在防空雷达的完全保护之下,任何接近湛江军港50公里的飞机都会被我们发现。”
50公里,眼下的雷达也就是这点能耐了,想要更先进的雷达还得再过上两年。不过能提前50公里发现敌机也就能基本排除军港遭遇突然袭击的风险了,这段距离够普通的舰载轰炸机飞上10分钟。而且雷达站并不是修在军港里面,而是建造在军港外围,这样又能多几分钟的反应时间,应该足够让战斗机起飞迎战了。只要南洋舰队不会在母港遭到日本海军的偷袭,双方摆开来打,中国还是有必胜把握的。
“做的很好,海军还要加快舰载雷达的研发,此外机载雷达的研发也要跟进,海空军可以合作搞。”常瑞青又吩咐了几句后就宣布散会。今天的会议本来就是个“通气会”,上千万国防军的调整布防的计划还要过一阵子才能做出来。(未完待续。。)
罗斯福沉默地吸着烟,抽完了一支又换了一支。加拿大对美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加拿大毕竟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美国总不能公然出兵去占领吧?他想了好一会儿才摇摇头道:“麦肯奇.金总理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他知道加拿大离不开美国,过一段时间我亲自去一趟渥太华。我想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美国——加拿大共同防务协定》将加拿大变成美洲安全体系的重要部分。”
“美洲安全体系?”赫尔看着罗斯福,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显然是罗斯福刚刚想出来的点子。
“是的,美洲安全体系!”罗斯福重重点了点头。“美洲安全应该是一个整体,不仅应该包括美国、加拿大,还应该包括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巴拿马以及美洲所有的国家!”
“美洲所有的国家!?”椭圆形办公室里面一片惊呼。虽然美国一直以美洲霸主自居,还宣称什么美洲是美洲人的,但实际上美国同拉美国家的关系并不怎么样。长期以来,美国只是将拉美当成自己的“准殖民地”。从来都没有想过真正团结和帮助拉美。事实上,美国人在根子里没有将自己当成“美洲人”,而是将自己当成了“欧洲人”。不过现在。欧洲有了德国这个领袖,注定是没有美国插手的份了。不仅欧洲插不上手,连美洲的老根据地没准也会被德国染指!
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罗斯福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打造“美洲共同体”的设想……
“是的,”罗斯福猛吸了口烟,又吐出大团大团的烟雾,沉吟道:“先生们。这场世界大战已经改变了我们所生活的星球,变得太快太大了……现在看起来,殖民地的时代将要结束了。但是取而代之的却不是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而是民族融合和地区国家一体化。未来的世界,不是一个或几个大国领导一百多个小国,而是几个超级联邦国家并立。开始这个潮流的是中国总理常瑞青。他从10年前就开始打造大中华联邦。现在这个联邦已经拥有中华民国、远东民国、印支民国、暹罗王国、缅甸民国、马来民国等六个联邦主体了,听说大韩民国也准备加入大中华联邦了,等到这场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民国、菲律宾美国和东印度民国大概也会是大中华联邦的一部分。这样整个大东亚就统一成了一个整体,这是多么庞大的市场啊,资源丰富、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而且还有一个日益完善的民主制度,加以时日必然会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国家……
现在希特勒也在向常瑞青学习。大德意志联邦的招牌已经挂了出来,欧洲共同体的概念也提出来了。波兰、捷克、奥地利已经加入了大德意志联邦。听说罗马尼亚、匈牙利、卢森堡和芬兰也在考虑加入。等到希特勒打败苏联以后,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斯洛文尼亚也肯定会加入大德意志联邦。有了这么一个超级联邦作为基础,大英帝国有崩溃在即,欧洲共同体的出现大概也是时间问题了。一个德国领导下的欧洲共同体无疑是世界的领导者,美国是没有能力与之竞争的。
不仅是欧洲和东亚,就连中东北非的阿拉伯人也开始谋求统一,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最高领袖哈里发,还有了数十万之众的哈里发军,将来很有可能在中国的支持下成立一个以哈里发为君主的阿拉伯帝国。
诸位,你们说我们美国应该怎么办?我们美洲该怎么办?难道还是维持现在一团散沙的局面么?这样我们要怎么同团结起来的欧洲和统一起来的大东亚竞争?将来有一天或许连阿拉伯帝国都比不上吧?所以组建以美国为首的美洲国家共同体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罗斯福长叹了一声,扫视了办公室内的众人一圈,所有的人都脸色阴郁。按照罗斯福的设想,未来的世界很有可能是大中华联邦(大东亚联邦)、欧洲共同体(大德意志联邦)、美洲共同体三足鼎立。但是在这三个超级国家当中,组建难度最大的无疑是美洲共同体。
因为中国数千年来就是大东亚文明的领袖,中国人的数量又占到目前大东亚地区总人口的75%以上,只要坚持不懈推行民族融合政策,顶多几十年就能奠定大东亚团结统一的基础。
而欧洲文明虽然自罗马帝国衰弱后就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但现在德国的实力超强,而且德国人一直都有领导欧洲的野心。等到他们掌握了俄罗斯的资源和中东的石油之后,就可以一手枪炮,一手石油来推进欧洲一体化了。虽然不一定能奠定永久统一的基础,但是一个以德意志为核心的团结的欧洲还是有可能出现的。
可是美洲共同体呢?且不说那些被美国欺负了几十年的拉美国家肯不肯和美国一体化——没准还真肯!但是美国人民肯和他们这些拉美穷亲戚一体化么?他们肯让拉美国家的穷人到美国来争夺就业机会么?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美国没有办法像大中华联邦那样构建一个“大美洲联邦”。只能和德国一样试着建立一个美洲共同体,但是美国又没有德国那样的压倒性军事优势。拉美各国未必会买美国的账,想要建立这么一个共同体的唯一办法就只有在保持美国海军绝对优势的前提下,用经济援助开路了……可是那些拉美国家能善用美国提供的经济援助么?
……
南京。汤山,大中华联邦国防部。
“……国际无产阶级联军(指苏维埃阵营中的红军、人民军)歼灭美英华等帝国主义军队总计一百二十万;还包围了大马士革、贝鲁特、亚历山大、哈伊马角等地超过六十万帝国主义军队;击毙俘虏英军中将阿瑟.帕尔瓦希、英军准将曼顿.史密斯以下将官八人,校级军官三十九人;俘虏英、美、中、阿拉伯帝国等国官兵十三万八千九百余人;缴获坦克、装甲车665辆,卡车719辆,大炮2246门,各种轻武器不计其数;击落飞机119架,击沉驱逐舰2艘、巡洋舰1艘、大型运输舰5艘。重创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2艘。此战实乃世界革命开始以来之最大胜利!”
国防部作战会议室内,赵胖子正用无比低沉的语气念着苏联、印度联合公布的中东保卫战战报。大幅的世界地图挂在墙上。常瑞青坐在会议桌的首座,吴石站在地图前面,这幅地图上世界革命的行情的确在反弹当中,红旗已经插到了非洲!在中东的一大片红色区域上有几面孤零零的米字旗、星条旗和哈里发旗。显得孤独寂寥。无能为力,反革命前途看起来非常暗淡。
赵振念完战报后,吴石又向在座的高级军官们介绍着目前的敌情,虽然现在世界革命大反弹,但是中国国防军的高层们还是非常淡定的。实际上美英在中东吃的苦头就和这里某个人的暗中捣鬼有关。国防部现在的战略与其说是着眼战时,不如说是放眼战后。
“第二次中东会战的结果完全符合预期,英美的损失虽然不可能有120万之多,估计5、60万还是有的。”吴石介绍了中东战局后说:“国防部判断。英美撤出中东已经是大势所趋,而且在中东败给印度后大英帝国已经无法维持其四强地位。可能依附德国成为其事实上的附庸。所以第二次中东会战最大的获益者与其说是苏联、印度,不如说是德国,德国成为欧洲领导者的最大障碍已经消失,战后世界的领导者也非德国莫属了。”
吴石的声音在房间内飘荡,听上去语调平稳,可在座的国防军高级将领们还是听了那么几分无奈。常瑞青一直以来的战略其实是维持大英帝国,避免德国独霸欧洲。可是大英帝国自己不努力,又被托洛茨基当成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一顿顿的猛揍,能撑到现在已经不容易了。
“综合目前情况,德国称霸欧洲并且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趋势已经无法阻挡,而我国的战争策略也必须做出一定的调整。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要改变原有的苏联第一的总方针,因为苏联一旦战败,将意味着德国最后取得欧洲霸权!苏联欧洲地区之土地、资源和工业基础将全部为德国所有。如果考虑到英国也将屈从德国之下,德国所掌握的重工业实力将超过中美之和!”
吴石眉头微皱,如果比地盘、比人口、比资源,战后的大中华联邦都是世界第一!但是比工业基础比技术储备,中国不过崛起了十几年,如何能同整个欧洲相比?但是中国的潜力却是任谁都无法否认的,所以哪怕中德关系一直以来就“亲密无间”,希特勒也绝不会放弃打压中国的机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本来就不是以感情而论,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因此,一旦苏联灭亡,德国必然会干涉亚洲特别是东亚事务,阻止中国吞并日本、菲律宾和东印度群岛,甚至会扶植日本来对抗中美。所以中国必须要将吞并日本摆在消灭苏联之前,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将要面临两线开战的局面!
吴石停顿一会,喝了口茶,刚想接着往下讲,突然有人插话。“吴总司令,”吴石循声看去,原来是海军部长陈绍宽:“改变以苏联为第一对手之总体方针,是否意味着将以日本为第一对手?是否意味着即将同日本决裂?”
“新的方针将要求首先击败日本,但是这不意味着立即开战,不过海军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好准备。”常瑞青语气淡淡地回答道。现在中国的军事实力当然比日本强大,打赢是毫无问题的。可是红色日本也不是随便捏捏的软柿子,虽然陆军不值一提,但是日本海军却很不好对付,他们的总吨位和航空母舰、战列舰的吨位都超过中国海军。
陈绍宽思索了下,又问:“那么我们同印度的战争,还有中东作战是否会和中日之战同时进行呢?”
根据常瑞青的指示,海军已经成立了西洋舰队,海军运输司令部也将大批运输船调往缅甸仰光,准备为对印和中东作战提供后勤运输。可是中日之战一旦开始,日本海军就有可能封锁马六甲海峡,切断西洋、南洋舰队之间的联络,还有可能派舰队进入印度洋作战。
“海军必须做好随时开战之准备。”常瑞青沉声道:“但何时开战还需要视情况而定!”他突然加重了语气:“鉴于日本一贯以来,都习惯不宣而战,搞突然袭击,因此海军必须全力戒备,不得有丝毫懈怠!”
“海军必不辱命!”陈绍宽腾地站起来大声答道。
常瑞青满意点点头:“厚甫,舰载雷达和防空雷达搞得怎么样了?”
作为穿越客的常瑞青当然早就知道雷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过他不是学理科的,对这玩意儿可不在行,而这个时代中国的电子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想要自己从零开始搞可就太困难了。好在当时英美法德苏都先后开始研制雷达,这方面的技术并不难获得,情报局科技部就陆续搞到了不少,从日本流亡过来的工程技术人员里面也有搞电子的。于是,一个名为海军电子研究所的机构早在1928年就挂牌成立,并且获得了大笔经费进行雷达技术和无线电通讯技术的研究。到了世界大战爆发后,中英德三国又在雷达技术方面进行了一些合作,掌握了最为关键的多腔磁控管技术。到1935年处,又成功进行了防空雷达实验并且取得了成功。常瑞青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就立即签署命令在南洋舰队母港所在的广州湾修建雷达预警系统。
“目前已经建成了6个雷达站,还有28个正在施工,到年底应该可以全部完工,届时湛江港将处在防空雷达的完全保护之下,任何接近湛江军港50公里的飞机都会被我们发现。”
50公里,眼下的雷达也就是这点能耐了,想要更先进的雷达还得再过上两年。不过能提前50公里发现敌机也就能基本排除军港遭遇突然袭击的风险了,这段距离够普通的舰载轰炸机飞上10分钟。而且雷达站并不是修在军港里面,而是建造在军港外围,这样又能多几分钟的反应时间,应该足够让战斗机起飞迎战了。只要南洋舰队不会在母港遭到日本海军的偷袭,双方摆开来打,中国还是有必胜把握的。
“做的很好,海军还要加快舰载雷达的研发,此外机载雷达的研发也要跟进,海空军可以合作搞。”常瑞青又吩咐了几句后就宣布散会。今天的会议本来就是个“通气会”,上千万国防军的调整布防的计划还要过一阵子才能做出来。(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铁血大民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铁血大民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