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二章 陈到的请求
目录:三国第一强兵| 作者:鲈州鱼| 类别:玄幻奇幻
王墨眼见众人唏嘘成了一片,知道接下来听不到什么干货了,于是他悄然转身离开了观景亭。他本来就站在外围,又保持着一贯的低调,来去都没什么人注意到他。
对这些饱学名士,王墨一向保持着尊敬有加的态度,每次得到这些人聚会的消息,不管有多忙,他总是会尽量抽身来旁听。
王墨一直认为,自己最大的长处就是时刻都能保持冷静,对自己如此,对别人也是同样。
保持冷静,有助于稳定的发挥实力,所以,尽管王墨的才智和武艺都算不上顶尖,但在泰山王氏的一门中,他却是仅次于王羽的存在。
不贸然去抢风头,低调做事,任劳任怨,这就是这位无亲藩之名,却是王氏亲族中唯一能站出来挑大梁的王墨,在青州群臣心目中的印象。
众臣对王墨的评价比他的地位和权势都要高得多。
这几年,他做得最多的就是细琐的小事,无论是政务还是军务,亦或人事、财务方面的事务,只要王羽一时顾不上,他就会默默的承担起拾遗补缺的责任来。而且,他每次都会在工作圆满完成前从容退出,不居功,也不恋权。
虽然也有魏延这样的阴谋论者,私下里会对他的行为中,种种不合理之处吹毛求疵。但王墨自认问心无愧,故而也不去计较。
人都有私心,他当然也没办法免俗。不过,王墨很清楚自己那位名震天下的从弟的脾气,有能者上,不以亲缘血统论英雄。青州的文武众臣,都是当世英杰,才干比他高出太多,他若是仗着自己的身份去争权夺势,肯定会步那些不知死活的兄弟们的后尘。
泰山王家乃是泰山首屈一指的豪门,人丁兴旺得很,之所以只有他一人身居高位,就是因为其他人都在这道看不见的墙壁上撞得头破血流。
王墨一开始也不理解。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怎么说,都是自家人更值得信任吧?遍数当世,曹操、孙策、袁绍,甚至吕布,哪个不是这么做的?魏续当初可是参与了叛乱啊!这样的大罪都赦免了,还不是看在严夫人的面子上?
可时间长了,他慢慢适应了,也渐渐理解了。亲族未必可信,能者居上的规矩,才能带来最强劲的动力。
开国之初,高祖刘邦不就是认为只有亲族最可信,结果大肆分封亲藩,大肆屠杀功臣。结果呢?先是外戚横行,大权旁落,然后是连绵不绝的亲藩叛乱,最大的一场七国之乱,直接席卷了大半个中原!
开国之初的大汉帝国一直被匈奴压制,就是因为内乱不休,等到内部整合完成,也就到了反击的时候了。
王墨觉得,王羽很可能就是以此为鉴,于是对亲族也是一视同仁了。毕竟这位少年冠军侯的志向非常远大,远远超过了之前三千年当中的任何一位君王。
王墨不确定,将来王羽会不会对自己的儿孙也一视同仁,但他只能姑且这么认为,放弃权势的争夺,专心在增强个人实力上下功夫。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的驱动下,他才赢得了众臣眼中的贤王之名。
当然,王墨肯定不会因此而飘飘然,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离开观景亭,他沿着河岸快步行进,开始了例行的巡视。紧急动员是两天前开始的,眼下已经集结起了三万民兵,并在大河两岸设下了几十座烽火台,沿河严防死守。
黄河一直是青州水军的后花园,但船只再多,也不可能将千里黄河封锁得水泄不通。实际上,在开战之后,周仓的水军一直逡巡于延津、白马一带。既是为了封锁河道,同样也有预备队的作用。
严格来说,黄河水军是水陆两栖的兵种,只有海军才是专职的水军。即便如此,海军中也有陆战队的分支,毕竟青州水军太强,实力完全是压倒性的,除了辽东、江东的两支水军之外,专职的水军连对手都找不到。
紧急调动水军回援未必赶得及,而且,在调动水军回援的问题上,幕府中似乎也存在争议,一时是指望不上了。高唐的防御,还是要靠自身。
就目前而言,民兵的士气很高,保家卫国的口号一喊出来,经历了长时间军训的青州人积极性非常高,说是气势如虹也不为过。
不过,王墨不会因此而掉以轻心。
民兵和战兵的最大区别不是训练强度或装备,而是经验和韧性。没经历过残酷战争的民兵,在开战之初或许很勇猛,但一旦局势有变,战局变成僵持甚至劣势,他们的斗志就会迅速消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州的民兵不比当年的黄巾军强多少,同样是更擅长打顺风仗,一旦受挫,就会战斗力锐减的乌合之众。
指挥这样的军队,相当考验指挥者的心理素质。
也正是因为这样,先后几次指挥民兵击破强敌的徐庶,才被世人誉为当世名将,并成为了青州最年轻的方面军统帅。
王墨自忖没这个本事,所以对取代陈到,成为指挥官也并不热心。他巡视河防,只是尽副将的义务,同时也是顺便。他来沿河大营的主要目的,是来找陈到。
陈到的性格和高顺有些相似,他不是寡言之人,只是很不主动。就算是熟人,他也很少主动挑起话题,只有对方先问,他才会回答,说起兴致了偶尔也会滔滔不绝。
当然,能见识到陈到这一面的人少之又少。至少据王墨所知,除了自己和赵云,似乎也没人与陈到有这个交情。
主将如此,带出来的兵似乎也沾染了这个特性。陈到所在的军营比普通军营安静得多,不是那种肃杀如刀式的安静,就是最平和,最普通的那种。好像军营里没有兵,只有一群民夫一样的感觉。
当然,这未尝不是本事。就算是战兵,也不能在开战之期没确认之前,就把士气鼓动得太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这个道理。
“陈将军何在?”只是陈到这样的作风也不都是好处,因为他到哪儿都是无声无息的,所以王墨也猜不出对方现在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将军正在河边看书。”亲兵的回答令得王墨有些无语。
要知道,陈到现在可是正在风口浪尖上!王墨估计,这几天时间里,好友的名字被提到的次数和人次,可能比他从前的二十多年被人提起的总和还要多出几倍。
就算只是走在街上,陈到都会被猜疑、戒备、甚至敌视或仇恨的眼神包围着。同僚之间倒是不会这么露骨,但那种气氛肯定也不会好受了。
连王墨这个旁观者都是寝食难安,结果陈到身处漩涡中心,竟然像个没事人一样,真是让人不知如何置评了。
在亲兵的指引下,王墨在河边找到了陈到。后者完全没发现他的到来,背靠着一块半人多高的石头,正捧着本大部头看得津津有味。
王墨凑近了看了一眼封皮,顿时是又好气又好笑。那封皮上分明写着封神演义四个大字,本以为这厮忙里偷闲,看得的兵书战策一类的典籍,结果竟是这种不着调的东西!
这书是孔融和祢衡那帮闲人搞出来的,听说创意来自于主公,王墨也看过,也觉得挺有趣。不过,这玩意就是个消遣,哪有哪个主将会在临战的时候看这个啊?幸好没人发现,在现在这样的局势下,消息若是传了出去,说不准会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呢。
“我说叔至啊,你悠闲成这样,难不成是要改行做名士了吗?”
“唔,是漠杰啊。”抬头见是王墨,陈到难得的露出了笑容,但回应却仍然不紧不慢:“军务已经都安排好了,敌军若至,便按照既定策略抵挡便是,还能做什么呢?我若在营中来回走动,反倒是搞得大家都紧张兮兮的。”
“话是这么说……”王墨嘴里打了个磕绊,苦笑道:“可你别忘了,现在可是非常之时,你多少也得做做样子啊。”
陈到想了想,反问道:“你指的是那些流言么?”
王墨微微一滞,强笑道:“你也别多心,大家也不是信不过你,只是……诶,你瞧我这张嘴,笨得厉害,话到嘴边,就是说不清楚呢?总之,你应该做些什么才对吧?”
“嗯。”陈到低头看看手中的小说,像是认同了王墨的意见,不过紧接着又是一句反问,搞得王墨哑口无言:“那么,我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打消所有人的疑虑呢?”
王墨在心中悲呼一声:这是病啊!没心没肺的病,算是没治了的那种!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时候确实做什么都不大对头。
一直窝在军营里,说不定会被人当做出是图谋不轨,死抓兵权;像现在这样,也会被当做是居心叵测,故意懈怠军务;若是到处找人解释,八成又会被说成是做贼心虚,被怀疑是在四下串联什么的。
反正是怎么都不对,干脆就只做职责之内的好了。这种应对方式,倒是很符合陈到的风格。
“算了,不说这个。”王墨叹口气,放弃了继续劝说,“不过,叔至啊,如何对敌,你总要有个章程吧?你可是主将啊。”
陈到抬起头,眼中的神色颇有些复杂,迟疑片刻,却是不答反问:“漠杰,你应该也很清楚。这场大战打完后,就不会有太多立战功的机会了……对你来说,这应该是个好机会,你难道一点都不动心?”
王墨微微一笑:“说是一点都没有,那肯定是违心之言。不过,我有自知之明,这次的对手,不是我能够应付的,甚至你我合力,胜算也不会超过五成。主公应该已经在返程的路上了,这一仗,曹操肯定会全力以赴,只有攻下高唐,他才能确保胜势。所以,你我要面对的,也肯定不止是一个刘备!别说换将了,不再找几个够分量的帮手都不行,哪有空琢磨那些有的没的啊?”
王墨一直没问过,陈到准备如何处理和刘备的关系。没这个必要,在泗水那一战,陈到舍命断后,已经把性命当做代价,偿还了知遇之恩了,自然没必要继续纠缠不清。
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就是陈到的性格太温吞,很容易给人错觉。明明就是个很简单的人,看起来却像是很有城府似的。
“帮手么,其实我已经想到了一个人,只是我现在这样,却是不好出面。”听了王墨表心迹的这番话,陈到眼中闪过了一丝异样的光芒。王墨不是很确定,但他觉得这眼神代表的,应该是感动的情绪。
感动是感动了,不过陈到投桃报李,抛出来的却是一个难题:“漠杰既然有心,不如就负起责任来,出面延请此人,商议对策,并且向军师解释,以免再生枝节如何?”
虽然是难题,王墨却是毫不迟疑的做出了决定:“如此甚好,此事,便包在小弟身上了!只不知叔至属意的却是哪位高人?”
“陆逊陆伯言!”陈到微微一笑,轻轻吐出一个名字。
“什么?”尽管王墨做足了心理准备,还是大吃了一惊。(未完待续。)
对这些饱学名士,王墨一向保持着尊敬有加的态度,每次得到这些人聚会的消息,不管有多忙,他总是会尽量抽身来旁听。
王墨一直认为,自己最大的长处就是时刻都能保持冷静,对自己如此,对别人也是同样。
保持冷静,有助于稳定的发挥实力,所以,尽管王墨的才智和武艺都算不上顶尖,但在泰山王氏的一门中,他却是仅次于王羽的存在。
不贸然去抢风头,低调做事,任劳任怨,这就是这位无亲藩之名,却是王氏亲族中唯一能站出来挑大梁的王墨,在青州群臣心目中的印象。
众臣对王墨的评价比他的地位和权势都要高得多。
这几年,他做得最多的就是细琐的小事,无论是政务还是军务,亦或人事、财务方面的事务,只要王羽一时顾不上,他就会默默的承担起拾遗补缺的责任来。而且,他每次都会在工作圆满完成前从容退出,不居功,也不恋权。
虽然也有魏延这样的阴谋论者,私下里会对他的行为中,种种不合理之处吹毛求疵。但王墨自认问心无愧,故而也不去计较。
人都有私心,他当然也没办法免俗。不过,王墨很清楚自己那位名震天下的从弟的脾气,有能者上,不以亲缘血统论英雄。青州的文武众臣,都是当世英杰,才干比他高出太多,他若是仗着自己的身份去争权夺势,肯定会步那些不知死活的兄弟们的后尘。
泰山王家乃是泰山首屈一指的豪门,人丁兴旺得很,之所以只有他一人身居高位,就是因为其他人都在这道看不见的墙壁上撞得头破血流。
王墨一开始也不理解。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怎么说,都是自家人更值得信任吧?遍数当世,曹操、孙策、袁绍,甚至吕布,哪个不是这么做的?魏续当初可是参与了叛乱啊!这样的大罪都赦免了,还不是看在严夫人的面子上?
可时间长了,他慢慢适应了,也渐渐理解了。亲族未必可信,能者居上的规矩,才能带来最强劲的动力。
开国之初,高祖刘邦不就是认为只有亲族最可信,结果大肆分封亲藩,大肆屠杀功臣。结果呢?先是外戚横行,大权旁落,然后是连绵不绝的亲藩叛乱,最大的一场七国之乱,直接席卷了大半个中原!
开国之初的大汉帝国一直被匈奴压制,就是因为内乱不休,等到内部整合完成,也就到了反击的时候了。
王墨觉得,王羽很可能就是以此为鉴,于是对亲族也是一视同仁了。毕竟这位少年冠军侯的志向非常远大,远远超过了之前三千年当中的任何一位君王。
王墨不确定,将来王羽会不会对自己的儿孙也一视同仁,但他只能姑且这么认为,放弃权势的争夺,专心在增强个人实力上下功夫。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的驱动下,他才赢得了众臣眼中的贤王之名。
当然,王墨肯定不会因此而飘飘然,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离开观景亭,他沿着河岸快步行进,开始了例行的巡视。紧急动员是两天前开始的,眼下已经集结起了三万民兵,并在大河两岸设下了几十座烽火台,沿河严防死守。
黄河一直是青州水军的后花园,但船只再多,也不可能将千里黄河封锁得水泄不通。实际上,在开战之后,周仓的水军一直逡巡于延津、白马一带。既是为了封锁河道,同样也有预备队的作用。
严格来说,黄河水军是水陆两栖的兵种,只有海军才是专职的水军。即便如此,海军中也有陆战队的分支,毕竟青州水军太强,实力完全是压倒性的,除了辽东、江东的两支水军之外,专职的水军连对手都找不到。
紧急调动水军回援未必赶得及,而且,在调动水军回援的问题上,幕府中似乎也存在争议,一时是指望不上了。高唐的防御,还是要靠自身。
就目前而言,民兵的士气很高,保家卫国的口号一喊出来,经历了长时间军训的青州人积极性非常高,说是气势如虹也不为过。
不过,王墨不会因此而掉以轻心。
民兵和战兵的最大区别不是训练强度或装备,而是经验和韧性。没经历过残酷战争的民兵,在开战之初或许很勇猛,但一旦局势有变,战局变成僵持甚至劣势,他们的斗志就会迅速消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州的民兵不比当年的黄巾军强多少,同样是更擅长打顺风仗,一旦受挫,就会战斗力锐减的乌合之众。
指挥这样的军队,相当考验指挥者的心理素质。
也正是因为这样,先后几次指挥民兵击破强敌的徐庶,才被世人誉为当世名将,并成为了青州最年轻的方面军统帅。
王墨自忖没这个本事,所以对取代陈到,成为指挥官也并不热心。他巡视河防,只是尽副将的义务,同时也是顺便。他来沿河大营的主要目的,是来找陈到。
陈到的性格和高顺有些相似,他不是寡言之人,只是很不主动。就算是熟人,他也很少主动挑起话题,只有对方先问,他才会回答,说起兴致了偶尔也会滔滔不绝。
当然,能见识到陈到这一面的人少之又少。至少据王墨所知,除了自己和赵云,似乎也没人与陈到有这个交情。
主将如此,带出来的兵似乎也沾染了这个特性。陈到所在的军营比普通军营安静得多,不是那种肃杀如刀式的安静,就是最平和,最普通的那种。好像军营里没有兵,只有一群民夫一样的感觉。
当然,这未尝不是本事。就算是战兵,也不能在开战之期没确认之前,就把士气鼓动得太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这个道理。
“陈将军何在?”只是陈到这样的作风也不都是好处,因为他到哪儿都是无声无息的,所以王墨也猜不出对方现在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将军正在河边看书。”亲兵的回答令得王墨有些无语。
要知道,陈到现在可是正在风口浪尖上!王墨估计,这几天时间里,好友的名字被提到的次数和人次,可能比他从前的二十多年被人提起的总和还要多出几倍。
就算只是走在街上,陈到都会被猜疑、戒备、甚至敌视或仇恨的眼神包围着。同僚之间倒是不会这么露骨,但那种气氛肯定也不会好受了。
连王墨这个旁观者都是寝食难安,结果陈到身处漩涡中心,竟然像个没事人一样,真是让人不知如何置评了。
在亲兵的指引下,王墨在河边找到了陈到。后者完全没发现他的到来,背靠着一块半人多高的石头,正捧着本大部头看得津津有味。
王墨凑近了看了一眼封皮,顿时是又好气又好笑。那封皮上分明写着封神演义四个大字,本以为这厮忙里偷闲,看得的兵书战策一类的典籍,结果竟是这种不着调的东西!
这书是孔融和祢衡那帮闲人搞出来的,听说创意来自于主公,王墨也看过,也觉得挺有趣。不过,这玩意就是个消遣,哪有哪个主将会在临战的时候看这个啊?幸好没人发现,在现在这样的局势下,消息若是传了出去,说不准会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呢。
“我说叔至啊,你悠闲成这样,难不成是要改行做名士了吗?”
“唔,是漠杰啊。”抬头见是王墨,陈到难得的露出了笑容,但回应却仍然不紧不慢:“军务已经都安排好了,敌军若至,便按照既定策略抵挡便是,还能做什么呢?我若在营中来回走动,反倒是搞得大家都紧张兮兮的。”
“话是这么说……”王墨嘴里打了个磕绊,苦笑道:“可你别忘了,现在可是非常之时,你多少也得做做样子啊。”
陈到想了想,反问道:“你指的是那些流言么?”
王墨微微一滞,强笑道:“你也别多心,大家也不是信不过你,只是……诶,你瞧我这张嘴,笨得厉害,话到嘴边,就是说不清楚呢?总之,你应该做些什么才对吧?”
“嗯。”陈到低头看看手中的小说,像是认同了王墨的意见,不过紧接着又是一句反问,搞得王墨哑口无言:“那么,我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打消所有人的疑虑呢?”
王墨在心中悲呼一声:这是病啊!没心没肺的病,算是没治了的那种!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时候确实做什么都不大对头。
一直窝在军营里,说不定会被人当做出是图谋不轨,死抓兵权;像现在这样,也会被当做是居心叵测,故意懈怠军务;若是到处找人解释,八成又会被说成是做贼心虚,被怀疑是在四下串联什么的。
反正是怎么都不对,干脆就只做职责之内的好了。这种应对方式,倒是很符合陈到的风格。
“算了,不说这个。”王墨叹口气,放弃了继续劝说,“不过,叔至啊,如何对敌,你总要有个章程吧?你可是主将啊。”
陈到抬起头,眼中的神色颇有些复杂,迟疑片刻,却是不答反问:“漠杰,你应该也很清楚。这场大战打完后,就不会有太多立战功的机会了……对你来说,这应该是个好机会,你难道一点都不动心?”
王墨微微一笑:“说是一点都没有,那肯定是违心之言。不过,我有自知之明,这次的对手,不是我能够应付的,甚至你我合力,胜算也不会超过五成。主公应该已经在返程的路上了,这一仗,曹操肯定会全力以赴,只有攻下高唐,他才能确保胜势。所以,你我要面对的,也肯定不止是一个刘备!别说换将了,不再找几个够分量的帮手都不行,哪有空琢磨那些有的没的啊?”
王墨一直没问过,陈到准备如何处理和刘备的关系。没这个必要,在泗水那一战,陈到舍命断后,已经把性命当做代价,偿还了知遇之恩了,自然没必要继续纠缠不清。
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就是陈到的性格太温吞,很容易给人错觉。明明就是个很简单的人,看起来却像是很有城府似的。
“帮手么,其实我已经想到了一个人,只是我现在这样,却是不好出面。”听了王墨表心迹的这番话,陈到眼中闪过了一丝异样的光芒。王墨不是很确定,但他觉得这眼神代表的,应该是感动的情绪。
感动是感动了,不过陈到投桃报李,抛出来的却是一个难题:“漠杰既然有心,不如就负起责任来,出面延请此人,商议对策,并且向军师解释,以免再生枝节如何?”
虽然是难题,王墨却是毫不迟疑的做出了决定:“如此甚好,此事,便包在小弟身上了!只不知叔至属意的却是哪位高人?”
“陆逊陆伯言!”陈到微微一笑,轻轻吐出一个名字。
“什么?”尽管王墨做足了心理准备,还是大吃了一惊。(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第一强兵》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第一强兵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