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利济堡的炮声
目录: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 作者:万字旗下的大清帝国| 类别:其他类型
罗阳欣喜若狂,一回到现代社会的情景中,他就觉得恢复了生机和活力,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这么多的武器,是他想都没有想到过的。
“这些是什么东西?”所有的太平军兄弟都好奇起来。
“武器!”
“什么是武器?”
“是大炮和步枪!”
“啊?这么奇怪的东西?”
“是啊,以后,我们的大军中一定会有很多这样的东西的!”罗阳大笑,随即,开始检查地下仓库,又找到了十条416子弹带,还找到了许多木箱子,那是六零迫击炮的备用零件,还有修理用的一些器具,油剂等,还有一些拖运炮弹木箱的小型钢车。
罗阳知道自己曾经在这儿的环境里工作过,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具体的情况,在士兵们的簇拥下,吩咐将所有的六零炮都拖出来,又吩咐将留守挖坑的士兵都叫起来,开始开始装炮弹。接着,罗阳又火速地叫士兵赶往山口北面,吩咐将全部的人员都拉回来,然后大家开始运输六零炮和炮弹,罗阳则将狙击步枪抗在肩膀上,吩咐将多余的军粮都运输到这儿隐藏了。
大家对这个神秘坑洞充满了疑问和好奇,却又不敢太纠缠罗阳。
一切处理好以后,罗阳带领部队浩浩荡荡地向东面开进,小钢车由牛拉着,运输600发炮弹,驮着10000余斤大米等,意气风发。
“大哥,这些铁筒做什么用?”
“是啊,这些铜做的东西,是宝贝吗?”
大家都充满了好奇。
“这是给清妖军准备的炸弹!”
“啊?”
罗阳在路上,将自己曾经训练过的集训队员和几个亲信兄弟们都招集起来,反复讲述了这些六零炮的威力和使用办法,组建了晚清历史上世界第一支的六零炮兵纵队!
没有人敢于怀疑罗阳,大家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加紧赶路。这样一支清军队伍,在紫打地和大渡河,居然没有多少人注意,当部队逾越了东面的山口而走的时候,终于发现了一些彝族邛部的土人,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不知所措。
“怎么还有朝廷的大军啊?不都东面撵长毛了吗?”
罗阳军不理,继续前进,而且加快了速度。
1863年6月10日下午,清军都司谢国泰,土司王应元等正在加力追赶太平军,遥远地能够看见,却不敢发动冲锋。
“土司大人,您的兵矫健孔武,战力强悍,该冲上去把长毛都捉了啊。”谢国泰建议。
“去!我大军连追两日,已经没有体力了!也怪,我们的军粮和饭食怎么久没消息?”土司王应元郁闷道。
“您看,长毛好多天没吃饭,已经没有力气了!”谢国泰继续煽惑道。
“嘿嘿,那,您都司大人怎么不去追砍啊?”王应元反唇相讥。
“所谓勇着无敌,本将手下的兵,油子太多,不如土司大人手下忠诚老实!”谢国泰急忙掩饰。
清军四千余人从西北面,五千余人从南面,汇合起来,追逐石达开军,接着,援军五千余人又从东南面一带汇合而来,一万五六千人追逐着,却很是小心,因为,谁都知道,太平军尽管数日不食,饥饿交加,也因此陷入绝境,所谓穷寇勿追,很狡诈地采取了追而不攻的策略。
清军都司庆吉,唐大有,参将张胜福,杨应刚,邛部彝族土司岭承恩,越西营同知周歧源等统带军兵,牢牢地粘住了石达开军。
并非清军不够凶悍勇猛,而是头脑清醒,战术得当。
下午后半晌的时候,石达开军到达了东面的利济堡,这是个小小的村寨,居民无几,而且,在清军的威逼下,人去物空,一片狼籍,石达开疲惫地向着远处张望:“那面是什么?”
几个侦察的前哨小兵艰难地走过来,饥饿已经耗尽了他的力气:“翼王,那是河!”
“河?又是河?”石达开大吃一惊。
“翼王。”向导赖由诚哭丧着脸儿,抽着鼻涕:“那是老鸦漩!也是河。”
太平军艰难地赶到了河边,只见一望无际的大水,弥漫着,漂流着,将许多的田野和道路都遮掩了,那最大的河流之处,浑浊的黄水翻滚着,打着涡漩,宽度达数十米百十米不等。
所有的人安静地观看着沸腾的河流,久久没有人说话,这时,利济堡的西面,清军的大队已经隐隐在望。
“立刻派遣兄弟们断后。”石达开轻声地吩咐道。
“是,翼王!”曾仕和默默地转身,吩咐一千余名士兵在数个将军的带领下,据守在小小的村寨周围,因为过饿,许多士兵没有了力气,走着走着,就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石达开拖着疲惫的脚步视察了阵地,然后吩咐士兵寻找食物。大家纷纷行动,到处挖掘树皮草根儿,但是,六千余人的部队,在小小的村堡附近,只能找到少数的草根树皮,而西面的敌人愈走愈近。东面的大河一望无际,所有的官兵都明白,这是最后关头。
所有的人都默默无声,突然,有谁哭了起来,很多的人跟随着低声哭泣,叹息。
“我们不是打不过清妖,而是被洪水所困啊!”
“对啊,我们不是败于清妖,而是败于洪水和饥饿啊!”
几个士兵悲愤地喊道。
更多的人眼望东面洪水,目光呆滞,热泪长流……
“翼王,我们打吧,全军向西,和清妖决一死战!”一个检点突然喊道。
“对,打,就是全军死光了,也不能便宜了清妖,就算我们死十个,他们才死一个,也要打!”
“对,打!全军死战!宁死不屈!”
宰辅曾仕和也是泪如雨下:“翼王,我军兄弟绝对忠诚于您,也不怕清妖!妖来则我等背水一战,胜了,则继续前进,若不胜,则主臣赴彼清流,断然不受那斧钺之辱!”
“对,曾宰辅说的对,死战到底!”更多的将领们挣扎着发出内心的悲愤。
“好,好!兄弟们说的好!”石达开深深地呼吸一口气:“本王知道了,知道,本王也是如此打算!”
和将领们商议以后,石达开转身来到了家属所在的地方。在他面前,有吴,潘,胡三位王娘,还有五岁的儿子石定忠。儿子石定忠扑过来:“爹,我,我。”哭了。
石达开知道儿子饿,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用手抚摸着他的额头,眼泪忍不住长流不断。
“翼王?”三位王娘一起看着他。
石达开的目光恩爱留恋地在三位年轻俊美的妻子的脸上扫过,久久无语,突然,他剑眉一竖,果断地说道:“大军将要西回死战,你们,你们……”他再也说不下去了。
“知道了,翼王,我们知道自己怎么做了!”王娘吴氏聪慧的目光闪烁着,随即,坚定地咬咬牙,对其他两个姐妹点头。
“嗯,知道了!”另外两位妻子,怀里各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一个孩子茫然地看着着母亲,另一个还吮吸着母亲的奶,颠了颠怀里的孩子,两人也神情坚决:“翼王,您放心,我们绝对不会给您丢脸,不会苟活受辱!”
石达开诀别家人的时候,更多的将领士兵在向家属告别,而许多受伤无力的士兵知道了死战的结局,也纷纷向拉鸦漩的河边走去。互相搀扶,毅然决然。不久,就有一些人相继跳进了沸腾翻滚的河水之中。
石达开苦笑,复苦笑,突然仰望天空,闭上了眼睛,转身背手,不忍再看自己的妻儿。
三位王娘抱着两个孩子,一步一趋,走向东面数十步之外的老鸦漩河水……
突然,一声声巨雷,从西面传来,接着,大地颤抖,一阵阵震撼,一直传到了利济堡!
“怎么回事儿?”所有的太平军将士,家属们,都惊骇地举目而望,不知道西面发生什么事情了。
石达开立刻举着望远镜子观察,只见西面被夕阳光辉掩映的地平线上,清军的大群队伍,正象青色的云雾一样弥漫着,雷声,正是从那里传来的。
“翼王,是清妖开炮么?”
几个将领问。
石达开在开始也是这样以为的,但是, 他又明显感觉不对,随便侧耳一听,都能知道,那炮声更远些,又很奇怪,和往日任何大炮的声音都不相同,清脆短暂,可是,爆炸声却很厉害,再看看,只见炮弹腾起了巨大的烟雾,都在清军的队伍之中!清军的队伍,迅速地被炮弹和爆炸撕扯着,向着四面逃散。
“怎么可能?”他忍不住喊了出来。
“什么?”身边的将领都冲过来,石达开默默地将望远镜子转给他们看,自己还是一头雾水:“怎么清妖打自己呢?难道,蕃族和彝族土兵分赃不均造反了?”
一阵阵的雷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脚下的土地微微颤抖,所有太平军将士的心房也脆弱地颤栗。大家停止了思考,停止了悲愤,停止了向河流的奔赴死旅,侧耳细听。
“啊,对对,快看啊,清妖挨打了,大炮是打在清妖队伍里的!”
很快,这消息就传得沸沸扬扬,几乎所有的太平军都被震撼了,一个可怕而又渺茫的捻头在脑海里越来越强烈:“难道,是我军中旗部队赶来增援了?”
<!--作者有话说-->
“这些是什么东西?”所有的太平军兄弟都好奇起来。
“武器!”
“什么是武器?”
“是大炮和步枪!”
“啊?这么奇怪的东西?”
“是啊,以后,我们的大军中一定会有很多这样的东西的!”罗阳大笑,随即,开始检查地下仓库,又找到了十条416子弹带,还找到了许多木箱子,那是六零迫击炮的备用零件,还有修理用的一些器具,油剂等,还有一些拖运炮弹木箱的小型钢车。
罗阳知道自己曾经在这儿的环境里工作过,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具体的情况,在士兵们的簇拥下,吩咐将所有的六零炮都拖出来,又吩咐将留守挖坑的士兵都叫起来,开始开始装炮弹。接着,罗阳又火速地叫士兵赶往山口北面,吩咐将全部的人员都拉回来,然后大家开始运输六零炮和炮弹,罗阳则将狙击步枪抗在肩膀上,吩咐将多余的军粮都运输到这儿隐藏了。
大家对这个神秘坑洞充满了疑问和好奇,却又不敢太纠缠罗阳。
一切处理好以后,罗阳带领部队浩浩荡荡地向东面开进,小钢车由牛拉着,运输600发炮弹,驮着10000余斤大米等,意气风发。
“大哥,这些铁筒做什么用?”
“是啊,这些铜做的东西,是宝贝吗?”
大家都充满了好奇。
“这是给清妖军准备的炸弹!”
“啊?”
罗阳在路上,将自己曾经训练过的集训队员和几个亲信兄弟们都招集起来,反复讲述了这些六零炮的威力和使用办法,组建了晚清历史上世界第一支的六零炮兵纵队!
没有人敢于怀疑罗阳,大家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加紧赶路。这样一支清军队伍,在紫打地和大渡河,居然没有多少人注意,当部队逾越了东面的山口而走的时候,终于发现了一些彝族邛部的土人,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不知所措。
“怎么还有朝廷的大军啊?不都东面撵长毛了吗?”
罗阳军不理,继续前进,而且加快了速度。
1863年6月10日下午,清军都司谢国泰,土司王应元等正在加力追赶太平军,遥远地能够看见,却不敢发动冲锋。
“土司大人,您的兵矫健孔武,战力强悍,该冲上去把长毛都捉了啊。”谢国泰建议。
“去!我大军连追两日,已经没有体力了!也怪,我们的军粮和饭食怎么久没消息?”土司王应元郁闷道。
“您看,长毛好多天没吃饭,已经没有力气了!”谢国泰继续煽惑道。
“嘿嘿,那,您都司大人怎么不去追砍啊?”王应元反唇相讥。
“所谓勇着无敌,本将手下的兵,油子太多,不如土司大人手下忠诚老实!”谢国泰急忙掩饰。
清军四千余人从西北面,五千余人从南面,汇合起来,追逐石达开军,接着,援军五千余人又从东南面一带汇合而来,一万五六千人追逐着,却很是小心,因为,谁都知道,太平军尽管数日不食,饥饿交加,也因此陷入绝境,所谓穷寇勿追,很狡诈地采取了追而不攻的策略。
清军都司庆吉,唐大有,参将张胜福,杨应刚,邛部彝族土司岭承恩,越西营同知周歧源等统带军兵,牢牢地粘住了石达开军。
并非清军不够凶悍勇猛,而是头脑清醒,战术得当。
下午后半晌的时候,石达开军到达了东面的利济堡,这是个小小的村寨,居民无几,而且,在清军的威逼下,人去物空,一片狼籍,石达开疲惫地向着远处张望:“那面是什么?”
几个侦察的前哨小兵艰难地走过来,饥饿已经耗尽了他的力气:“翼王,那是河!”
“河?又是河?”石达开大吃一惊。
“翼王。”向导赖由诚哭丧着脸儿,抽着鼻涕:“那是老鸦漩!也是河。”
太平军艰难地赶到了河边,只见一望无际的大水,弥漫着,漂流着,将许多的田野和道路都遮掩了,那最大的河流之处,浑浊的黄水翻滚着,打着涡漩,宽度达数十米百十米不等。
所有的人安静地观看着沸腾的河流,久久没有人说话,这时,利济堡的西面,清军的大队已经隐隐在望。
“立刻派遣兄弟们断后。”石达开轻声地吩咐道。
“是,翼王!”曾仕和默默地转身,吩咐一千余名士兵在数个将军的带领下,据守在小小的村寨周围,因为过饿,许多士兵没有了力气,走着走着,就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石达开拖着疲惫的脚步视察了阵地,然后吩咐士兵寻找食物。大家纷纷行动,到处挖掘树皮草根儿,但是,六千余人的部队,在小小的村堡附近,只能找到少数的草根树皮,而西面的敌人愈走愈近。东面的大河一望无际,所有的官兵都明白,这是最后关头。
所有的人都默默无声,突然,有谁哭了起来,很多的人跟随着低声哭泣,叹息。
“我们不是打不过清妖,而是被洪水所困啊!”
“对啊,我们不是败于清妖,而是败于洪水和饥饿啊!”
几个士兵悲愤地喊道。
更多的人眼望东面洪水,目光呆滞,热泪长流……
“翼王,我们打吧,全军向西,和清妖决一死战!”一个检点突然喊道。
“对,打,就是全军死光了,也不能便宜了清妖,就算我们死十个,他们才死一个,也要打!”
“对,打!全军死战!宁死不屈!”
宰辅曾仕和也是泪如雨下:“翼王,我军兄弟绝对忠诚于您,也不怕清妖!妖来则我等背水一战,胜了,则继续前进,若不胜,则主臣赴彼清流,断然不受那斧钺之辱!”
“对,曾宰辅说的对,死战到底!”更多的将领们挣扎着发出内心的悲愤。
“好,好!兄弟们说的好!”石达开深深地呼吸一口气:“本王知道了,知道,本王也是如此打算!”
和将领们商议以后,石达开转身来到了家属所在的地方。在他面前,有吴,潘,胡三位王娘,还有五岁的儿子石定忠。儿子石定忠扑过来:“爹,我,我。”哭了。
石达开知道儿子饿,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用手抚摸着他的额头,眼泪忍不住长流不断。
“翼王?”三位王娘一起看着他。
石达开的目光恩爱留恋地在三位年轻俊美的妻子的脸上扫过,久久无语,突然,他剑眉一竖,果断地说道:“大军将要西回死战,你们,你们……”他再也说不下去了。
“知道了,翼王,我们知道自己怎么做了!”王娘吴氏聪慧的目光闪烁着,随即,坚定地咬咬牙,对其他两个姐妹点头。
“嗯,知道了!”另外两位妻子,怀里各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一个孩子茫然地看着着母亲,另一个还吮吸着母亲的奶,颠了颠怀里的孩子,两人也神情坚决:“翼王,您放心,我们绝对不会给您丢脸,不会苟活受辱!”
石达开诀别家人的时候,更多的将领士兵在向家属告别,而许多受伤无力的士兵知道了死战的结局,也纷纷向拉鸦漩的河边走去。互相搀扶,毅然决然。不久,就有一些人相继跳进了沸腾翻滚的河水之中。
石达开苦笑,复苦笑,突然仰望天空,闭上了眼睛,转身背手,不忍再看自己的妻儿。
三位王娘抱着两个孩子,一步一趋,走向东面数十步之外的老鸦漩河水……
突然,一声声巨雷,从西面传来,接着,大地颤抖,一阵阵震撼,一直传到了利济堡!
“怎么回事儿?”所有的太平军将士,家属们,都惊骇地举目而望,不知道西面发生什么事情了。
石达开立刻举着望远镜子观察,只见西面被夕阳光辉掩映的地平线上,清军的大群队伍,正象青色的云雾一样弥漫着,雷声,正是从那里传来的。
“翼王,是清妖开炮么?”
几个将领问。
石达开在开始也是这样以为的,但是, 他又明显感觉不对,随便侧耳一听,都能知道,那炮声更远些,又很奇怪,和往日任何大炮的声音都不相同,清脆短暂,可是,爆炸声却很厉害,再看看,只见炮弹腾起了巨大的烟雾,都在清军的队伍之中!清军的队伍,迅速地被炮弹和爆炸撕扯着,向着四面逃散。
“怎么可能?”他忍不住喊了出来。
“什么?”身边的将领都冲过来,石达开默默地将望远镜子转给他们看,自己还是一头雾水:“怎么清妖打自己呢?难道,蕃族和彝族土兵分赃不均造反了?”
一阵阵的雷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脚下的土地微微颤抖,所有太平军将士的心房也脆弱地颤栗。大家停止了思考,停止了悲愤,停止了向河流的奔赴死旅,侧耳细听。
“啊,对对,快看啊,清妖挨打了,大炮是打在清妖队伍里的!”
很快,这消息就传得沸沸扬扬,几乎所有的太平军都被震撼了,一个可怕而又渺茫的捻头在脑海里越来越强烈:“难道,是我军中旗部队赶来增援了?”
<!--作者有话说-->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