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薛福成的顽抗
目录: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 作者:万字旗下的大清帝国| 类别:其他类型
成都城里,四川总督骆秉章面色铁青,目光呆滞,炎热的天气里,他却额头冒着冷汗,高级幕僚薛福成,也就是那个初中语文课本上《巴黎蜡人馆游记》的作者,不断地倒吸着凉气。
清军的各种战报,陆续传到了成都,也让这位超级强人,晚清的擎天一柱喜怒哀乐,玩了太多的过山车游戏。
湘军精锐刘岳明部队的溃败灭亡,唐友耕军迟迟不到河防,都让骆总督忧心忡忡,等一切消息坐实,骆总督又为心腹爱将刘岳明的阵亡和那三千精锐痛惜不已,更为那十数门新购买的洋炮失陷而沮丧,接着,各路清军抵达两河,包围了石达开军,不断击溃太平军的渡河行动,死死卡住了这只猛虎,又高兴得这位大佬兴高采烈,欣喜若狂,但是,明明已经完胜了,怎么突然就大败了呢?他想不通,绝对想不通,尤其是残兵败将回来时,告知云南提督胡中和被俘,四川布政使刘蓉阵亡,数十名将领阵亡或者失踪,万人的部队所剩无几时,他难以置信。
“这是却是实情!”薛福成提醒道。
“石达开不是精疲力竭,军粮全无了么?”骆秉章突然咆哮起来,将手在桌子上拍得山响:“一天数报,都说贼军粮食焚烧净尽,怎么还有力气打仗?”
一连数天,四川清军最高统帅部里,都充斥着这样的困惑和郁闷,最终,还得理智地关注石达开的趋向,骆秉章老谋深算的眼睛里,又喷射出了灼人的光芒:“渡松林河北进,只有泸定天全一线,我军只要坚守住泸定桥,就可以断贼北上东来之路!”
“总督大人明鉴!卑职当赶赴泸定,亲为大帅守桥!”薛福成斩钉截铁地说。
现在,薛福成就在泸定桥的附近,不远处,还曾经站在桥头,意气风发,用一天四百里的速度,从成都赶赴泸定城,薛福成带领八百兵勇,冒着酷暑,吃尽了苦头,终于抢在石达开军三天前到达,此桥头,已经有二百余清兵和团练在坚守了,泸定县城的知县,守备官,都在桥头上坐镇,不可谓不重视,所以,薛福成悬着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他亲自勘探桥头两岸的局势,吩咐将所有的木板都拆除掉,将十三根大铁链以外的所有小链条统统都松开,于是,那一座百米长的奇迹工程,就成为大河上晃晃悠悠的绳索,如果配合着还在发作的大渡河水,令人心魂俱裂。
战斗打响时,薛福成就在桥头堡垒里,以望远镜观察着对岸的太平军,他在紧张了一会儿以后,忽然小声地笑了起来,他相信,太平军也不怎么样,紫打地之战,太平军的损失一定很大。
作为实际的统帅,薛福成学识渊博,老于阵战,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他也有些骄傲,他不相信,隔着这么宽的河,有这样的堡垒据守桥头,几乎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还能长毛贼打过来。
“除非,长毛真的会法术,能够溜着铁索飞过来!”他对泸定守备官说。
“是,薛爷说的极是!我们千余人守卫大桥,就是十万贼军,也休想过来一只!哈哈哈!”守备官极力讨好着成都来的贵人。
每一个清军官兵都自信满满,因为,他们中有八百人是久经考验的老兵,武器装备也相当精良,拥有足够的洋枪,打上二三百米是绰绰有余的,就算太平军全部冲锋,溜着铁索而来,清军交换齐射,也可以将敌人全部打光!
在桥东岸,薛福成还连夜指挥官兵,修筑了遮掩兵员的防护墙,号称马墙,全部用石头砌成,一连修筑了数道,从城里运送了石灰粉,糯米等搅拌粘接,还用沙土石混杂土夯筑了新的墙壁,可以说,将桥头完全堵死。就算太平军能够铺设了木板,冲了过来,到桥头,必将被这些断墙挡住,成为清军枪弹的歼灭目标。
洪水再次大发的大渡河,让薛福成相当高兴,因为,除了走桥,石达开军没有任何道路可走,西南天堑大渡河,完全成为清帝国在这一带的天然防线,作战屏障,在薛福成眼里,可以抵得十万大军。
薛福成相当清闲,当太平军的部队疲惫地拖着步伐,突然兴奋地欢呼起来,朝着对过河岸加速前进,纷纷扬扬地出现在视野里的时候,他还带着泸定守备,知县等人,站在一座墙壁的后面,登高远望,手里把着一杯清茶,心旷神怡:“诸位仁兄,你我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嘿嘿,对!薛大人说得好,对岸跑的不是贼子,而是功名,全是我们要收拾的功名!”知县大人牛国柱慷慨解囊地说:“薛大人,如果贼军抢渡,本县愿意亲临桥头,挥刀杀之!”
清军普通官兵,当然没有这么神气,可是,却有充分理由确信自己的胜利,只要用枪弹看护好空空如也的铁链条,就是大功一件。
没有人会想到石达开军能够抢过桥来,当有小军官提议防备长毛贼军的飞人时,薛福成认真地看了他一眼,很是欣赏,同时又说:“那都是无稽之谈!长毛欺骗我等,愚弄士兵的把戏耳,你几时能见空中飞人?真有飞人,长毛贼还用死命抢渡两河,死伤惨重?”
对于太平军的大炮,在败兵的口里,虽然传说得神乎其神,却没有糊弄住四川督府里的高级官员,无论是骆秉章还是薛福成,都知道,那不过是炮而已,也许,是将缴获刘岳明的洋炮乱轰一气。
薛福成不怕洋炮,因为,他早就观察得清清楚楚,对岸的太平军没有携带洋炮,无论什么炮,在大河西面的崎岖山道上行走,都不是闹着玩儿的,薛福成就赌太平军无法携带!
当罗阳军以六零迫击炮摆开了阵势,准备轰击时,清军的官员,也没有闲着,都在观察,可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小铁筒是什么?那也算是炮?细得可怜的铁筒筒,能装多少火药?
清军官兵在当时,都冷嘲热讽,议论纷纷,没有人会恐惧。
不过,当炮声忽然传来,当爆炸声此起彼伏,当清军官兵非死即伤,被一团团浓烟所掩埋的时候,当无数的残肢断体信天游漫天飞舞的时候,薛福成等人大吃一惊。
就算有大炮,清军也不怕,因为,清军修筑的坚固马墙,可以遮挡大炮的炮弹,厚度达两尺半的墙壁,任凭你实心大炮弹打过来,不过挠个痒痒!
可是,这种炮弹呢?居然冲天起,划出了一个巨大的弧度,然后,几乎是垂直地落到了遮掩墙的后面,将清军炸的那叫一个准儿!
迫击炮就是曲射炮,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打击坚固工事后面的敌人,罗阳又是老手,瞄得准,打得狠,几乎一炮轰灭一片,躲避在其间密密麻麻准备用齐射火力逆袭太平军的清军,被一窝窝地端上了天!
罗阳出现了错觉,没有发现清军有多少人,不知道老练薛福成,打了八百余人的埋伏。只是依靠自己的估算,清点敌人的堡垒。结果,炸得那个惨烈,一炮下去,清军伏兵二三十人统统开挂,许多士兵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结果,被巨大的气浪和冲击波震撼得两耳流血,肺腑如捶,看着人没有受伤,其实,已经被震晕,失去了意识。
薛福成一看不对劲儿,急忙“扯呼”,带着残兵败将逃跑了。
逃出了十里,正巧遇见了从大渡河紫打地对面布防的唐友耕军的增援前锋,薛福成羞愧得几乎要自杀,而唐军却耀武扬威,满不在乎。
防河之战,别人都全军覆没,或者仅以身免,或者阵亡捐躯,只有唐友耕军不仅全军安然,还多次击溃了石达开军的抢渡,获得了巨大功勋,胡中和之死,使骆秉章果断地提拔了唐友耕,现在,他已经是云南提督的军衔了。提督者,一省最高军事长官,一品大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有唐部官兵,多有升迁,因此,唐军对石达开的逃遁最为蔑视。
一口气逃到了新沟,一个小村镇里,薛福成军才和唐友耕的前锋军汇合,薛福成跑丢了鞋,泸定知县没了帽子,唐军前锋都司李率喘得脸色苍白,话都说不囫囵了。
幸好,这时候,唐友耕军的一员悍将,参将卢运讨率领三个营,一千五百余人增援赶到,汇合残兵败将,整合了当地团勇,编制成左中右三翼部队,实行坚壁清野,同时,将部队秘密的隐蔽起来,准备对太平军实施袭击。
“我军只有此手段,诸君勉励!”薛福成悲壮地说道。
“卑职等愿意听大人使唤,死战到底。”
相对于清军的悲壮坚守,太平军则显得轻松自得,此时,石达开最为常见的形象就是,拖着五岁的大儿子石定忠,站在攻克了的东岸桥头堡垒里,指着沸腾的河水,拍着残废的清军堡垒,给儿子讲罗阳叔叔的战斗故事。
更象一个慈祥父亲的石达开,将全部的指挥责任都交给了罗阳,他对将领们说:“锐王智勇无双,本王可以高枕无忧了!”
<!--作者有话说-->
清军的各种战报,陆续传到了成都,也让这位超级强人,晚清的擎天一柱喜怒哀乐,玩了太多的过山车游戏。
湘军精锐刘岳明部队的溃败灭亡,唐友耕军迟迟不到河防,都让骆总督忧心忡忡,等一切消息坐实,骆总督又为心腹爱将刘岳明的阵亡和那三千精锐痛惜不已,更为那十数门新购买的洋炮失陷而沮丧,接着,各路清军抵达两河,包围了石达开军,不断击溃太平军的渡河行动,死死卡住了这只猛虎,又高兴得这位大佬兴高采烈,欣喜若狂,但是,明明已经完胜了,怎么突然就大败了呢?他想不通,绝对想不通,尤其是残兵败将回来时,告知云南提督胡中和被俘,四川布政使刘蓉阵亡,数十名将领阵亡或者失踪,万人的部队所剩无几时,他难以置信。
“这是却是实情!”薛福成提醒道。
“石达开不是精疲力竭,军粮全无了么?”骆秉章突然咆哮起来,将手在桌子上拍得山响:“一天数报,都说贼军粮食焚烧净尽,怎么还有力气打仗?”
一连数天,四川清军最高统帅部里,都充斥着这样的困惑和郁闷,最终,还得理智地关注石达开的趋向,骆秉章老谋深算的眼睛里,又喷射出了灼人的光芒:“渡松林河北进,只有泸定天全一线,我军只要坚守住泸定桥,就可以断贼北上东来之路!”
“总督大人明鉴!卑职当赶赴泸定,亲为大帅守桥!”薛福成斩钉截铁地说。
现在,薛福成就在泸定桥的附近,不远处,还曾经站在桥头,意气风发,用一天四百里的速度,从成都赶赴泸定城,薛福成带领八百兵勇,冒着酷暑,吃尽了苦头,终于抢在石达开军三天前到达,此桥头,已经有二百余清兵和团练在坚守了,泸定县城的知县,守备官,都在桥头上坐镇,不可谓不重视,所以,薛福成悬着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他亲自勘探桥头两岸的局势,吩咐将所有的木板都拆除掉,将十三根大铁链以外的所有小链条统统都松开,于是,那一座百米长的奇迹工程,就成为大河上晃晃悠悠的绳索,如果配合着还在发作的大渡河水,令人心魂俱裂。
战斗打响时,薛福成就在桥头堡垒里,以望远镜观察着对岸的太平军,他在紧张了一会儿以后,忽然小声地笑了起来,他相信,太平军也不怎么样,紫打地之战,太平军的损失一定很大。
作为实际的统帅,薛福成学识渊博,老于阵战,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他也有些骄傲,他不相信,隔着这么宽的河,有这样的堡垒据守桥头,几乎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还能长毛贼打过来。
“除非,长毛真的会法术,能够溜着铁索飞过来!”他对泸定守备官说。
“是,薛爷说的极是!我们千余人守卫大桥,就是十万贼军,也休想过来一只!哈哈哈!”守备官极力讨好着成都来的贵人。
每一个清军官兵都自信满满,因为,他们中有八百人是久经考验的老兵,武器装备也相当精良,拥有足够的洋枪,打上二三百米是绰绰有余的,就算太平军全部冲锋,溜着铁索而来,清军交换齐射,也可以将敌人全部打光!
在桥东岸,薛福成还连夜指挥官兵,修筑了遮掩兵员的防护墙,号称马墙,全部用石头砌成,一连修筑了数道,从城里运送了石灰粉,糯米等搅拌粘接,还用沙土石混杂土夯筑了新的墙壁,可以说,将桥头完全堵死。就算太平军能够铺设了木板,冲了过来,到桥头,必将被这些断墙挡住,成为清军枪弹的歼灭目标。
洪水再次大发的大渡河,让薛福成相当高兴,因为,除了走桥,石达开军没有任何道路可走,西南天堑大渡河,完全成为清帝国在这一带的天然防线,作战屏障,在薛福成眼里,可以抵得十万大军。
薛福成相当清闲,当太平军的部队疲惫地拖着步伐,突然兴奋地欢呼起来,朝着对过河岸加速前进,纷纷扬扬地出现在视野里的时候,他还带着泸定守备,知县等人,站在一座墙壁的后面,登高远望,手里把着一杯清茶,心旷神怡:“诸位仁兄,你我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嘿嘿,对!薛大人说得好,对岸跑的不是贼子,而是功名,全是我们要收拾的功名!”知县大人牛国柱慷慨解囊地说:“薛大人,如果贼军抢渡,本县愿意亲临桥头,挥刀杀之!”
清军普通官兵,当然没有这么神气,可是,却有充分理由确信自己的胜利,只要用枪弹看护好空空如也的铁链条,就是大功一件。
没有人会想到石达开军能够抢过桥来,当有小军官提议防备长毛贼军的飞人时,薛福成认真地看了他一眼,很是欣赏,同时又说:“那都是无稽之谈!长毛欺骗我等,愚弄士兵的把戏耳,你几时能见空中飞人?真有飞人,长毛贼还用死命抢渡两河,死伤惨重?”
对于太平军的大炮,在败兵的口里,虽然传说得神乎其神,却没有糊弄住四川督府里的高级官员,无论是骆秉章还是薛福成,都知道,那不过是炮而已,也许,是将缴获刘岳明的洋炮乱轰一气。
薛福成不怕洋炮,因为,他早就观察得清清楚楚,对岸的太平军没有携带洋炮,无论什么炮,在大河西面的崎岖山道上行走,都不是闹着玩儿的,薛福成就赌太平军无法携带!
当罗阳军以六零迫击炮摆开了阵势,准备轰击时,清军的官员,也没有闲着,都在观察,可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小铁筒是什么?那也算是炮?细得可怜的铁筒筒,能装多少火药?
清军官兵在当时,都冷嘲热讽,议论纷纷,没有人会恐惧。
不过,当炮声忽然传来,当爆炸声此起彼伏,当清军官兵非死即伤,被一团团浓烟所掩埋的时候,当无数的残肢断体信天游漫天飞舞的时候,薛福成等人大吃一惊。
就算有大炮,清军也不怕,因为,清军修筑的坚固马墙,可以遮挡大炮的炮弹,厚度达两尺半的墙壁,任凭你实心大炮弹打过来,不过挠个痒痒!
可是,这种炮弹呢?居然冲天起,划出了一个巨大的弧度,然后,几乎是垂直地落到了遮掩墙的后面,将清军炸的那叫一个准儿!
迫击炮就是曲射炮,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打击坚固工事后面的敌人,罗阳又是老手,瞄得准,打得狠,几乎一炮轰灭一片,躲避在其间密密麻麻准备用齐射火力逆袭太平军的清军,被一窝窝地端上了天!
罗阳出现了错觉,没有发现清军有多少人,不知道老练薛福成,打了八百余人的埋伏。只是依靠自己的估算,清点敌人的堡垒。结果,炸得那个惨烈,一炮下去,清军伏兵二三十人统统开挂,许多士兵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结果,被巨大的气浪和冲击波震撼得两耳流血,肺腑如捶,看着人没有受伤,其实,已经被震晕,失去了意识。
薛福成一看不对劲儿,急忙“扯呼”,带着残兵败将逃跑了。
逃出了十里,正巧遇见了从大渡河紫打地对面布防的唐友耕军的增援前锋,薛福成羞愧得几乎要自杀,而唐军却耀武扬威,满不在乎。
防河之战,别人都全军覆没,或者仅以身免,或者阵亡捐躯,只有唐友耕军不仅全军安然,还多次击溃了石达开军的抢渡,获得了巨大功勋,胡中和之死,使骆秉章果断地提拔了唐友耕,现在,他已经是云南提督的军衔了。提督者,一省最高军事长官,一品大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有唐部官兵,多有升迁,因此,唐军对石达开的逃遁最为蔑视。
一口气逃到了新沟,一个小村镇里,薛福成军才和唐友耕的前锋军汇合,薛福成跑丢了鞋,泸定知县没了帽子,唐军前锋都司李率喘得脸色苍白,话都说不囫囵了。
幸好,这时候,唐友耕军的一员悍将,参将卢运讨率领三个营,一千五百余人增援赶到,汇合残兵败将,整合了当地团勇,编制成左中右三翼部队,实行坚壁清野,同时,将部队秘密的隐蔽起来,准备对太平军实施袭击。
“我军只有此手段,诸君勉励!”薛福成悲壮地说道。
“卑职等愿意听大人使唤,死战到底。”
相对于清军的悲壮坚守,太平军则显得轻松自得,此时,石达开最为常见的形象就是,拖着五岁的大儿子石定忠,站在攻克了的东岸桥头堡垒里,指着沸腾的河水,拍着残废的清军堡垒,给儿子讲罗阳叔叔的战斗故事。
更象一个慈祥父亲的石达开,将全部的指挥责任都交给了罗阳,他对将领们说:“锐王智勇无双,本王可以高枕无忧了!”
<!--作者有话说-->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