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事情真相
目录:士子风流|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类别:历史军事
“几艘大船远离了倭国的港口,大船满载着倭国的使节和护卫,他们的目的是大明朝,所为的,正是因为宁波之乱后,重新修复与大明的关系。”
徐谦娓娓道来,嘉靖用心的听着,便是两个已经伏法的‘倭寇’,竟也鸦雀无声,人都有不忿心理,既然露了马脚,就算是死,也希望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可是在沿途上,这支船队遭遇了倭寇,一支实力强大的倭寇,狡猾的倭寇不断发起袭击,终于,船队上的倭人不支,船队被洗劫,船上的人尽皆处死。”
徐谦说到这里,面无表情,仿佛死了这么多人,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话说回来,死的这些人,还真他娘的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的同情心还不至于泛滥到几个国际友人被人丢到了海里喂鱼,就热泪盈眶的地步。
“可是倭寇们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当他们看到了整整一船的贡品,看到了倭国的国书,他们意识到,自己钓到了一条大鱼。倭国的贡品固然是价值不菲,可是如果……如果这时候将这些贡品送到大明,那么这批贡品的价值将会翻上十倍百倍。”
徐谦说的一点都没有错,贡品固然值钱,可是和大明朝的赏赐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提,和单纯的抢掠贡品相比,大明朝给予的赏赐才是真正的价值不菲。
“有了十倍的利润,就足够让人铤而走险,对于这些在刀尖上舔血的穷寇来说,更是如此。很快,这伙倭寇便制定了一个详尽的计划,他们伪装成了倭使,乘着大船,抵达了天津。”
“他们的意图十分明显,抵达京师之后,与倭使一样和大明修好,同时献上贡品,得到大明朝的赏赐,再带着这些价值不菲的宝物远遁,当然,他们并不介意在扬帆出海的时候,再干一票。只不过……他们的计划虽好,却有一个问题,寻常的倭寇毕竟不擅长与人交流,说的人越多,越容易露出马脚,于是倭寇们又有一个计划,就是所有的倭寇都假装不通汉话,而只让王小姐这个通译来进行交流,王小姐想来亦是出身倭寇中的名门,既通晓汉语,也对倭语了若指掌,最重要的是,她是女子,女子能让人放下戒心,她为人谨慎,说话也甚是得体,想来由她出面来应对,才会将这危险降至最低。”
王芬微微蹙眉,她显然感觉到,徐谦的讲的这个故事,竟与事实一般无二,她的眸光盯在徐谦身上,露出几分佩服又蔑视。佩服此人心细如发,思维敏捷,能举一反三。蔑视纯属是她所站的立场,本能的对徐谦抱有的敌意。
而嘉靖却是沉迷其中,很明显,像他这样的聪明人,最喜欢的就是抽丝剥茧,徐谦抛砖引玉,自然免不了让他浮想联翩,尽量来猜测事情的经过。
徐谦继续道:“只不过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最终还是走漏了,其他的倭寇对于这伙倭寇的事略有耳闻,结果在江南,锦衣卫还是得到了消息,只不过这个消息并不完整,他们只知道有倭寇要潜入到京师,因此做出了判断,这伙倭寇潜入京师一定带着某种图谋,京师陈兵十万,谁敢造次?区区百来个蟊贼,又怎么敢公然劫掠?恰好这时倭使入京,这便不免让人联想到,倭寇的目的不在于抢掠,目的定是倭使,锦衣卫分析之后得出,定是倭使与大明修好,会妨碍到倭寇的利益,所以倭寇派人潜入京师,图谋刺杀倭使。”
徐谦苦笑:“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推论,可是谁也不曾想到,倭寇确实入了京,打的却是倭使的旗号,如此的光明正大,又如此的冠冕堂皇。消息传到京师之后,朝廷和北镇府司自然果断的做出反应,要极力保证倭使的安全,微臣徐谦奉命保障倭使安全,一千皇家校尉三班轮替,rì夜守卫鸿胪寺,所有人等,不得出入,以防不测。”
徐谦在这里叹口气,道:“这本是朝廷的好意,假若这些人是真的倭使,倒也罢了。可问题在于,他们是倭寇。倭寇进了京师,本就是如履薄冰,生怕露出丝毫的马脚,他们不愿意惹人关注,更不愿意自身的安全受到朝廷的重视,更不必说,千余校尉rì夜轮班保护他们,保护的同时,也不免与他们时刻接触,可能稍一疏忽,就会露出破绽,最后满盘皆输。再加上皇上迟迟不见倭使,他们定然预感到,事情并没有预期中所猜想的那样简单,至少在京师,他们所呆的时间可能少则三月,多则半年。而与此同时,厂卫却在京师rì夜排查,寻找所谓的刺客,形势对他们来说已是刻不容缓,一方面,他们担心保护他们的皇家校尉,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锦衣卫当真查出点什么。”
“于是……”徐谦看向了王芬,笑吟吟的道:“于是我们的这位王小姐想出了一个计划……”徐谦目光幽幽的看向王芬,道:“王小姐,徐某人猜测的不错吧,你虽然伪装的乃是通译,可是你却是这伙倭寇的头目,接下来的计划,自然也是由你制定,王小姐年纪轻轻,却有如此睿智,竟是差点将大明朝廷和赫赫有名的北镇府司都骗过,佩服,佩服!”
王芬冷哼一声,露出不屑之sè,只是这不屑毕竟是假的,她还真没有鄙视徐谦的底气,因为眼前这个家伙,实在没有她鄙视的理由。
嘉靖显得有些不耐烦,道:“休要啰嗦,到底是什么计划?”
徐谦道:“计划很简单,寻找替罪羊,只有北镇府司拿住了‘倭寇’,锦衣卫才会罢手,才不会继续查下去,而每rì在鸿胪寺内外轮替卫戍的皇家校尉才会撤除干净,才能保证这些真正倭寇的安全。既然要选择替罪羊,自然不能草率行事,至少也得像这么一回事才成。最后,王小姐将目标放在了这个商行身上,这个商行确实与倭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他们专门负责给倭寇销赃,商行的东家本身就是个金盆洗手的倭寇,既然如此,王小姐自然知道这个内情,于是在那一夜,她在鸿胪寺里设宴,宴请几个礼部和鸿胪寺官员,与此同时,他们派出了两个倭人出门,这两个倭人其中一个得了王小姐的授意,另一个同样是他们的替死鬼,他们出去之后,首先就是放出了暗号,与那商行暗中联络,商行的东家见状之后,立即就明白,在京师里,出现了‘自己人’,而这些自己人似乎遇到了一点麻烦,请求他们协助。”
“倭寇之间虽然没有情义,可是因为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所以关键时刻守望相助却还是有的。更何况既然对方晓得自己的身份,若是真遇到了麻烦,被官军拿住,就难保不会供出自己来,商行东家立即没有迟疑,亲自带着十几个伙计,暗中携带兵刃,按着暗号中指定的地点聚集。可笑的是,在那里等候他们的是一个陷阱,因为在放出暗号的同时,其中一个倭寇,此人自称是‘宫本和进’,却是突然对自己的同伴下了毒手,他毫不犹豫的掏出了匕首,将自己的同伴杀死,想来他的同伴也是始料不及,万万想不到,宫本和进会突然对自己下狠手,杀死了此人之后,宫本和进连忙制造了伤口,接着藏匿了兵刃,装出一副被人追杀的模样逃回鸿胪寺。”
终于到了最jīng彩的地方,徐谦笑吟吟的道:“可就在宫本和进回到鸿胪寺时,那为倭寇销赃的东家却带着人已经赶到了事发地点,当他们看到这里有一个已经被杀死的‘倭人’时,他们自然感觉事态严重,虽然他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在确认这个倭人已经死亡之后,连忙带着人飞快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徐谦叹口气:“后面的事想来大家也就清楚了,‘刺客’杀死了一个倭人,微臣父子奉命彻查,很快就找到了线索,并且盯上了这个商行,这商行本来就与倭寇有千丝万缕的干系,所以一旦盯上,很快就发现了许多蛛丝马迹,比如他们行踪诡异,比如他们与寻常商贾全然不同,比如他们的伙计个个jīng干,似非常人。之后内西城千户带人袭击了商行,自然也能看到不少来不及销赃的赃物,还有若干朝廷明令禁止的兵刃,至于那些所谓的旁证就更多了,比如事发时,这伙人携带着兵器曾去过事发地点,想来这个过程,有不少人曾亲眼目睹,对方本就和倭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再加上又有兵器和旁证,对锦衣卫来说,他们自然就是那些所谓的刺客。有了这么多旁证,重刑之下,还怕这些人不按自己的心意招认?于是,陛下手里的这份供状,自然也就出炉。”未完待续。
徐谦娓娓道来,嘉靖用心的听着,便是两个已经伏法的‘倭寇’,竟也鸦雀无声,人都有不忿心理,既然露了马脚,就算是死,也希望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可是在沿途上,这支船队遭遇了倭寇,一支实力强大的倭寇,狡猾的倭寇不断发起袭击,终于,船队上的倭人不支,船队被洗劫,船上的人尽皆处死。”
徐谦说到这里,面无表情,仿佛死了这么多人,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话说回来,死的这些人,还真他娘的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的同情心还不至于泛滥到几个国际友人被人丢到了海里喂鱼,就热泪盈眶的地步。
“可是倭寇们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当他们看到了整整一船的贡品,看到了倭国的国书,他们意识到,自己钓到了一条大鱼。倭国的贡品固然是价值不菲,可是如果……如果这时候将这些贡品送到大明,那么这批贡品的价值将会翻上十倍百倍。”
徐谦说的一点都没有错,贡品固然值钱,可是和大明朝的赏赐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提,和单纯的抢掠贡品相比,大明朝给予的赏赐才是真正的价值不菲。
“有了十倍的利润,就足够让人铤而走险,对于这些在刀尖上舔血的穷寇来说,更是如此。很快,这伙倭寇便制定了一个详尽的计划,他们伪装成了倭使,乘着大船,抵达了天津。”
“他们的意图十分明显,抵达京师之后,与倭使一样和大明修好,同时献上贡品,得到大明朝的赏赐,再带着这些价值不菲的宝物远遁,当然,他们并不介意在扬帆出海的时候,再干一票。只不过……他们的计划虽好,却有一个问题,寻常的倭寇毕竟不擅长与人交流,说的人越多,越容易露出马脚,于是倭寇们又有一个计划,就是所有的倭寇都假装不通汉话,而只让王小姐这个通译来进行交流,王小姐想来亦是出身倭寇中的名门,既通晓汉语,也对倭语了若指掌,最重要的是,她是女子,女子能让人放下戒心,她为人谨慎,说话也甚是得体,想来由她出面来应对,才会将这危险降至最低。”
王芬微微蹙眉,她显然感觉到,徐谦的讲的这个故事,竟与事实一般无二,她的眸光盯在徐谦身上,露出几分佩服又蔑视。佩服此人心细如发,思维敏捷,能举一反三。蔑视纯属是她所站的立场,本能的对徐谦抱有的敌意。
而嘉靖却是沉迷其中,很明显,像他这样的聪明人,最喜欢的就是抽丝剥茧,徐谦抛砖引玉,自然免不了让他浮想联翩,尽量来猜测事情的经过。
徐谦继续道:“只不过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最终还是走漏了,其他的倭寇对于这伙倭寇的事略有耳闻,结果在江南,锦衣卫还是得到了消息,只不过这个消息并不完整,他们只知道有倭寇要潜入到京师,因此做出了判断,这伙倭寇潜入京师一定带着某种图谋,京师陈兵十万,谁敢造次?区区百来个蟊贼,又怎么敢公然劫掠?恰好这时倭使入京,这便不免让人联想到,倭寇的目的不在于抢掠,目的定是倭使,锦衣卫分析之后得出,定是倭使与大明修好,会妨碍到倭寇的利益,所以倭寇派人潜入京师,图谋刺杀倭使。”
徐谦苦笑:“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推论,可是谁也不曾想到,倭寇确实入了京,打的却是倭使的旗号,如此的光明正大,又如此的冠冕堂皇。消息传到京师之后,朝廷和北镇府司自然果断的做出反应,要极力保证倭使的安全,微臣徐谦奉命保障倭使安全,一千皇家校尉三班轮替,rì夜守卫鸿胪寺,所有人等,不得出入,以防不测。”
徐谦在这里叹口气,道:“这本是朝廷的好意,假若这些人是真的倭使,倒也罢了。可问题在于,他们是倭寇。倭寇进了京师,本就是如履薄冰,生怕露出丝毫的马脚,他们不愿意惹人关注,更不愿意自身的安全受到朝廷的重视,更不必说,千余校尉rì夜轮班保护他们,保护的同时,也不免与他们时刻接触,可能稍一疏忽,就会露出破绽,最后满盘皆输。再加上皇上迟迟不见倭使,他们定然预感到,事情并没有预期中所猜想的那样简单,至少在京师,他们所呆的时间可能少则三月,多则半年。而与此同时,厂卫却在京师rì夜排查,寻找所谓的刺客,形势对他们来说已是刻不容缓,一方面,他们担心保护他们的皇家校尉,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锦衣卫当真查出点什么。”
“于是……”徐谦看向了王芬,笑吟吟的道:“于是我们的这位王小姐想出了一个计划……”徐谦目光幽幽的看向王芬,道:“王小姐,徐某人猜测的不错吧,你虽然伪装的乃是通译,可是你却是这伙倭寇的头目,接下来的计划,自然也是由你制定,王小姐年纪轻轻,却有如此睿智,竟是差点将大明朝廷和赫赫有名的北镇府司都骗过,佩服,佩服!”
王芬冷哼一声,露出不屑之sè,只是这不屑毕竟是假的,她还真没有鄙视徐谦的底气,因为眼前这个家伙,实在没有她鄙视的理由。
嘉靖显得有些不耐烦,道:“休要啰嗦,到底是什么计划?”
徐谦道:“计划很简单,寻找替罪羊,只有北镇府司拿住了‘倭寇’,锦衣卫才会罢手,才不会继续查下去,而每rì在鸿胪寺内外轮替卫戍的皇家校尉才会撤除干净,才能保证这些真正倭寇的安全。既然要选择替罪羊,自然不能草率行事,至少也得像这么一回事才成。最后,王小姐将目标放在了这个商行身上,这个商行确实与倭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他们专门负责给倭寇销赃,商行的东家本身就是个金盆洗手的倭寇,既然如此,王小姐自然知道这个内情,于是在那一夜,她在鸿胪寺里设宴,宴请几个礼部和鸿胪寺官员,与此同时,他们派出了两个倭人出门,这两个倭人其中一个得了王小姐的授意,另一个同样是他们的替死鬼,他们出去之后,首先就是放出了暗号,与那商行暗中联络,商行的东家见状之后,立即就明白,在京师里,出现了‘自己人’,而这些自己人似乎遇到了一点麻烦,请求他们协助。”
“倭寇之间虽然没有情义,可是因为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所以关键时刻守望相助却还是有的。更何况既然对方晓得自己的身份,若是真遇到了麻烦,被官军拿住,就难保不会供出自己来,商行东家立即没有迟疑,亲自带着十几个伙计,暗中携带兵刃,按着暗号中指定的地点聚集。可笑的是,在那里等候他们的是一个陷阱,因为在放出暗号的同时,其中一个倭寇,此人自称是‘宫本和进’,却是突然对自己的同伴下了毒手,他毫不犹豫的掏出了匕首,将自己的同伴杀死,想来他的同伴也是始料不及,万万想不到,宫本和进会突然对自己下狠手,杀死了此人之后,宫本和进连忙制造了伤口,接着藏匿了兵刃,装出一副被人追杀的模样逃回鸿胪寺。”
终于到了最jīng彩的地方,徐谦笑吟吟的道:“可就在宫本和进回到鸿胪寺时,那为倭寇销赃的东家却带着人已经赶到了事发地点,当他们看到这里有一个已经被杀死的‘倭人’时,他们自然感觉事态严重,虽然他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在确认这个倭人已经死亡之后,连忙带着人飞快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徐谦叹口气:“后面的事想来大家也就清楚了,‘刺客’杀死了一个倭人,微臣父子奉命彻查,很快就找到了线索,并且盯上了这个商行,这商行本来就与倭寇有千丝万缕的干系,所以一旦盯上,很快就发现了许多蛛丝马迹,比如他们行踪诡异,比如他们与寻常商贾全然不同,比如他们的伙计个个jīng干,似非常人。之后内西城千户带人袭击了商行,自然也能看到不少来不及销赃的赃物,还有若干朝廷明令禁止的兵刃,至于那些所谓的旁证就更多了,比如事发时,这伙人携带着兵器曾去过事发地点,想来这个过程,有不少人曾亲眼目睹,对方本就和倭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再加上又有兵器和旁证,对锦衣卫来说,他们自然就是那些所谓的刺客。有了这么多旁证,重刑之下,还怕这些人不按自己的心意招认?于是,陛下手里的这份供状,自然也就出炉。”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士子风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士子风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