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争宋 第二百九十三章 制度的规范

第二百九十三章 制度的规范

目录:争宋| 作者:金坐佳| 类别:历史军事

    当晚王旁陪英宗皇上用膳完毕。刚一走出寝宫。就被守候在那的太监请到了太子东宫。太子赵顼说什么也不让王旁回府。不久王旁又要去邕州。这一走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來;而且太子十分好奇。到底父皇和王旁说了什么。

    王旁大致和太子赵顼说了一遍开银行的事。赵顼听的兴致勃勃。忽然问到:“要是有一日朝廷想周转。找王兄借银两。那当如何。”

    “那朝廷也得给我抵押。我才能借。”王旁开玩笑的说道。

    赵顼拧着眉头想了想:“抵什么呢。”

    “你敢不敢抵你大宋江山。~”王旁压低了声音问道。说罢他自己也有点后悔。眼前这个幸亏是血气方刚的赵顼。如果是老谋深算的赵曙。必定认为王旁有野心。

    赵顼听了。哈哈笑了笑:“切~就你能开银行。等官家登基。朝廷自己开。到时候你可别埋怨我抢了你生意。”

    这小子有这样的心。王旁觉得可是件好事。起码比他父亲强。接受新鲜事物要快很多。他们两个一聊就聊到深夜。王旁索性留在东宫。因为他知道。明日皇上要早朝。英宗皇上一直生病。已经很长时间沒正式上早朝了。

    次日将近五更。正是丑末寅初时分。皇城的宣德楼停着不少的轿子。和马匹。但马匹上的人微微犯着睏盹儿。轿子中的人又的昏昏欲睡。忽然宣德楼上钟鼓齐鸣。轿子中的人和马上的人都惊醒了。

    “今天皇上早朝。” 人群稍微有些骚动和慌乱。这些來参加早朝的官员。似乎已经习惯了过了时辰未见钟鼓。转而打道回府。今天皇上突然早朝了。让他们即欣喜又意外。宣德楼厚重城门轰隆隆的被侍卫打开。门外的官员们鱼贯而入。他们來到执宰下马处纷纷停马下轿、整理好衣帽。手持着用玉活象牙制作的笏板。排好了队列。在宫中太监的引路下。顺序的进入了大庆殿。

    大庆殿中有的大臣眼见看见了太子身边王旁的身影。不免低声窃窃私语:“这小子又回來了。这辞官辞出个太子太保还不行。还封了镇南王……”

    “是啊。也不知道他怎么就这么官运亨通。”

    这些大臣们已经听说了王旁回來屡次加封的消息。但在朝堂之上见到王旁还是第一次。

    随着一声内臣总管的的一声“皇上驾到。” 大殿之内顿时鸦雀无声。大臣们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咕噜噜。咕噜噜。随着声响。坐在木轮椅上的英宗皇上被侍卫从大庆殿的皇上进入的角门推了进來。英宗皇上稳稳的坐在轮椅上。两手架在轮椅的扶手面带笑容。大臣们头一次看见皇上坐着就出來了。一个个瞪着眼睛。惊讶的目瞪口呆。

    宰相韩琦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看着皇上出场的阵势。就知道这肯定又是王旁的杰作。他忙带头躬身施礼。群臣也赶忙齐称:“吾皇万岁。”不少人眼睛一个劲儿的偷瞄着皇上带着轱辘的龙椅。心想。皇上让人推到大殿上。这可是新鲜事。司马光看了看宰相韩琦。韩琦用眼神一瞟王旁。努了一下嘴。众人立刻会意。便有人暗自琢磨。难怪这小子平步青云。这给椅子装轮子的事都想的出來。

    英宗皇上也因病有日子沒上朝了。今天虽说起了个大早。但见文武官员朝廷之上齐声称贺。顿时也觉得病体和心情都好了很多。他带着难得的笑容让大家免礼平身。按照惯例。官员们开始奏章。大事小情都安顿好之后。官员们见英宗稍显倦意。心想这下也该退朝了。哪知英宗看着王旁问道:“镇南王。你不是有事要启奏吗。”

    王旁站出身來。手持奏章说道:“圣上。臣请开设银行。并向民间发行债券。恳请朝廷替我做担保。”

    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都沒听明白什么是银行。又不知道什么是债券。只不过都听明白了担保一事。可谁都怕是自己不懂惹來皇上的白眼。谁也不敢多问。 倒是欧阳修问道:“镇南王。可否将此说清楚些。大臣们也好商议。”

    今天早朝。英宗皇上收回了封僧官的旨意。欧阳修见王旁冲他点点头。心下明白王旁肯定帮他弄清楚了谁的奏折。并且已经劝过了皇上。现在王旁提出新名词。自己也是职责所在。况且他提问王旁也会解答。

    王旁答道:“邕州治理需要银两。在下答应圣上:不用朝廷拨款。只是通过借贷的方式筹集资金。我开银行來请大家把钱存到我这里。我付给大家利息。这样即能满足邕州所用。大家的空闲资金也有收益。”

    欧阳修是听明白了。但还是有人不明白。朝中有大臣问道:“那万一镇南王你还不上钱呢。”

    王旁哈哈一笑:“这就是朝廷担保的好处啊。万一我还不上。有朝廷替我还。至于我还不上的后果。自然有圣上治我的罪。或者沒收我的家产。还有我这镇南王的爵位和邕州。也都是抵押给朝廷的。”

    官员们似懂非懂的看着皇上。英宗却面无表情的说道:“官家准许你开设银行。并由朝廷担保让你发行共一百万两的借贷。命三司使蔡襄为监查御史监管借贷款项。”

    “一百万两。”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司马光皱着眉头站出身來:“圣上。这可不是小数字。请圣上三思~”他这一说话。他的身后几位官员也跟着说道:“请圣上三思。”

    英宗似乎心意已决。他看了看三司使蔡襄:“蔡襄。你对此事可有异议。”

    蔡襄正低头盘算这这笔账。听到皇上发问。他抬头看了宋英宗赵曙。又转过头看了看王旁:“镇南王。你说不用朝廷拨款。却借贷一百万两。由朝廷担保。若是你还不上朝廷便要替你偿还。这与向朝廷要拨款有什么区别。”

    王旁就知道今天朝堂上会有人有争议。不过听英宗皇上任命蔡襄监管此事心底已经长舒了一口气。蔡襄是极其擅于理财。而且蔡襄的头脑也是极灵活。听到蔡襄问话。王旁答道:“朝廷拨款有去无回。而且现在让朝廷拿出一百万两。可是动用国库大笔资金;我开银行借贷。不用先动用朝廷款项。仅这一条。就已经是大大的区别。”

    蔡襄略带狐疑的看着王旁。王旁说的这点到是沒错。可是他却十分担心王旁借这么多款万一还不上怎么办。而且他担心的也并不全是朝廷替王旁还。他还担心王旁。可见王旁信心满满的样子。蔡襄按捺住了要问的话转而对英宗说道:“圣上。我沒有问題。监管款项之事微臣一定秉公尽力而为。”

    有蔡襄这么说。别人自然也就沒什么意义。向來三司使是掌柜朝廷财政大权。而且蔡襄亲自监管。相信不会有什么大的纰漏。再说即使有纰漏也是三司使蔡襄失职。那些还沒弄明白怎么回事的人。自然也不想趟这浑水。

    退朝之后已经天色大亮。官员们各自回府处理公事。王旁也回到镇南王府。众人正在等候王旁。见王旁笑呵呵的回來了。众人的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王旁一回來。立刻安排众人做事。首先是让贺行远。焦德友去云轩。找人改造云轩格局。将一层的大厅分成前后两部分;并摘下云轩牌匾。改名号为太保银行;又命陆慎言李恩喜在府内组织珠算大赛。选拔人才。不分男女一视同仁。若是珠算合格者便可在新开银行做工。每个月的工酬比在府上做家丁侍女多二两银子;接着他又命人去准备纸笔账簿。以及银行结算用的单据。

    他这一张罗。府上府下为了准备王旁开银行的事忙碌起來。府宅之内处处能听到劈哩啪啦的珠算声。二两银子对于府上的家丁侍婢來说可不是小数字。大伙都抢算盘练习。准备应付珠算大赛的选拔。

    王旁将自己关在书房整理好银行的存款的流程。利率。这些事零散细碎。都安排完了已经又是天黑了。他伸了个懒腰。这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筹备工作是最复杂的。而且光京城有银行还不行。他到邕州之后也要办银行。以后要办到全国各地。当铰子钞票正式流通。他还要调整和各国货币的汇率。这事说着简单。办起來可不是一两日就能做成的。而且他马上要出发邕州。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更何况。他自己也在想。离开京城之前筹到多少银两呢。

    门被推开。柔儿提着灯走进房间。又将王旁桌上的烛台多加了一盏。房间顿时又亮堂了一些。“王爷。您该用膳了。”她低声提醒到。王旁看了一眼柔儿:“柔儿。你跟我也这么多年了。府上的事也是尽知。我南下邕州有一件事放心不下……”王旁顿了一下“您说的可是要迎娶苏小姐的事吗。”

    “嗯。”

    “王爷放心。柔儿本來就是服侍王爷的丫头。沒想过名分。”

    “哈哈。”王旁听了笑了起來。虽说他要说的并不是这个事。但看见柔儿憨厚的样子。还是笑了起來:“我已经让陆慎言给你不办良人的身份。你以后就是我正式的妾侍。至于苏小姐的事。那也不是什么大事。我要交代你的事则是童贯。”

    “童贯。”

    “我去邕州不带着他了。你要看好他。虽说他与月下感情身后。但这两年与你相处也还好。更何况你是他正式的二娘的身份。你要严加看管。”

    柔儿低下头答了一声“是。”即便这样王旁多少还有点不放心。童贯这孩子虽说敬着柔儿。但是整个王府他谁除了王旁的话谁的话也不听。要是月下在就好了。王旁微微一叹气。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陆慎言进來说道:“公子。您快到前厅去吧。这会儿來了几位您朝中的同僚大臣。非要见您不可。”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争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争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