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争宋 第三百章 扬州烟花地

第三百章 扬州烟花地

目录:争宋| 作者:金坐佳| 类别:历史军事

    王旁与沈括是话逢知己千杯少。席间沈括再三提及自己那个叫李诫的学生。说的王旁的心也痒痒的。也很想看看这个叫李诫的人。一连两日。沈括都是忙完公事來找王旁。王旁见沈括都是一个人來的。心里有些纳闷却又不好多问。

    终于等到了李格非來到扬州。二人多年未见。见了面自然是格外亲热。二人叙旧自不必细说。听说王旁说起要在扬州设立办公之处开设银行等生意。李格非拍着胸脯担保。自己的三年任期刚刚开始。只要王旁开始在扬州做这事。自己必当鼎力相助。在扬州一呆就是几日。扬州的美景繁华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越发让王旁觉得不虚此行。 只是等了几日。沈括推荐的学生李诫却迟迟未见。

    定下启程的日期。王旁便逐一向知府胡宿。通判王拱辰去道别。而沈括和李格非都是自己的好友。当然要临行前再好好的再坐一坐。听说沈括和李格非要请王旁到望春楼一坐。王旁倒是欣然答应。转回头见小妹低头不语。这举止可有些奇怪。待王旁整理好衣服要出门。小妹叮嘱道:“少要喝酒。少沾花。”

    王旁立刻明白小妹何意。扬州可是烟花之地。这烟花之地有两层意思:一是说绮丽的春景。这其二便是说那艺妓。望春楼是扬州最出名的酒楼。自然少不了卖酒的官妓和紫色俏丽的艺妓。他故意逗小妹说道:“娘子这话可不妥。咱们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你怎么和祖训唱反调呢。”

    苏小妹当然知道王旁说的是玩笑话。她娇嗔的说道:“呸。就你理由多。人家太祖那是打下江山。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是为让大臣享乐安逸。不思进取。你当好。拿这当作圣旨了。”

    王旁哈哈大笑。一笑小妹娇嗔状。二也是笑小妹说的有理。

    望春楼。就在扬州的长春湖西边。这长春湖是宋城护城河。也是蜀冈山水流向运河的泄洪渠道。说长春湖后人未必知道。但是说起瘦西湖那可是后世问明的美景。湖边虹桥揽胜、长堤春柳。望春楼中更是春光旖旎。吟唱陪酒的歌妓各个容颜娇丽。王旁暗想扬州多美女。难怪小妹要嘱咐叮咛。

    迎候在望春楼门口沈括的侍从见王旁走近。忙将他迎到二楼上的一个雅间。雅间之内李格非和沈括早已在那里等候。见二人低头正说着什么。神情还十分严肃。见王旁走了进來。沈括止住了话題说道:“今日我们两个给兄弟饯行。咱们不醉不归。”

    王旁坐定。便有酒楼的小二递上热毛巾给王旁净手。王旁一边擦着手一边问道:“怎么是给我饯行。沈兄不是要回京城吗。”

    李格非说道:“他那手中的案子了结不了。我看他是回不去了。”

    王旁心想。那日沈括引荐自己见知府和通判的时候。言语中就透露出这案子有些麻烦。到今日仍未结案。看來是不太顺利。于是笑着问道:“什么案子让沈兄这么费心。一定要结清了才肯上任。”

    沈括看看王旁:“正好你帮我想想。这事想的我头都大了。咱们扬州有一家百姓。将宅院租给了一做生意的外族人。偶然看到那人有箱金子。动了歪心思。趁着那人出屋的假扮窃贼入室。偷了那箱金子。谁成想这男的好赌。之前借了不少债。他就拿这些金子去还债。结果被人发现那金子是假的。就将他告上了官府。他又将那租户招认了出來。你猜怎么着。那租户不承认那假金子是他的。”

    李格非听沈括说罢。摇摇头对王旁说道:“若无。咱们这沈兄是不是太固执了。这也不是什么大案。那人即承认了他偷盗。就判他偷盗。至于所欠债务还要他重新偿还。至于那不承认金子是自己的人。就不还他就是了。难不成你还担心这里牵连出其他案子。这要再牵连出其他。你不是更走不了了吗。”

    王旁听着这事倒是有意思:“我看那租户是不敢承认那金子是他的。否则不就落下作假的罪名。”

    沈括撇着嘴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可这租户不是宋朝人。说的那话都叽里咕噜的一堆一堆的。咱听不懂啊。。这案子要说想结。也不是不行。可你们知道我这毛病。这假金子做的跟真的一样。颜色像不说就说那柔软性。也像真的。我迟迟不走。就是想问出來。他怎么做成的。”

    他这么说。王旁绝对可以理解。沈括这人对好奇的事可是要研究个透。别说沈括放不下这事。就连王旁听着也感兴趣起來。

    “怎么。州府难道沒有译官吗。”王旁不解的问道。

    沈括答道:“译官。那是朝廷的官员。扬州四通八达。往來的外朝人很多。好多种语言。哪有那么多译官职缺。扬州本地生意人倒是有精通一些的。但都是生意上的。买不买卖不卖。多少银子……找他们來翻译。结果能听懂的就是那外族人就会说:闹。闹。翻译的人说。他就是不承认箱子是他的。”沈括一边说着。一边手舞足蹈。

    闹。闹。王旁看沈括说话的神情。他会不会是说no。“这外朝人什么样子。”

    沈括伸手比划着:“大高个。黄头发。白的吓人”

    王旁心里打着鼓。沈括说的明显是欧美人。英语自己到是会一点。虽说谈不上什么四六级。但是简单对话还是沒问題的。自己要不要管这事呢。又听沈括一叹气说道:“怎么还有我琢磨不出來的事儿呢。”

    李格非看他沉思的样子。笑着说道:“行了。我看也就是你。别人审案是为了名声为升官。你审案是为了琢磨稀奇古怪的东西。”

    沈括不服气的说道:“当然要琢磨。不然后人都要被人糊弄啊。”

    “危言耸听。”李格非并不将他说的放在心上。

    王旁看着李格非并不入心。心想这家伙现在管漕司。虽说一肚子诗词歌赋。但对财算可是白痴了些。他笑着说道:“李兄。这做假金子可不是小事。花假金子是诈骗。而且如果假的金银在市面流行。可就扰乱了货币市场。那麻烦可就大了。”

    李格非笑笑:“要不你们两个能说到一起呢。沈兄你抓紧审你的案子。王爷你抓紧办你的银行。嗳。我知道。难怪王兄这么关心这事。这要是有人拿这假黄金去存银行。那王爷可就亏大发了啊。”

    “对啊。”沈括好像被启发了一样:“这事儿。镇南王你说什么也得给出主意了。这可关系到你银行的事了。”

    王旁心想。刚自己还琢磨管不管这事。一下子这事就算摊到自己头上了。“哈哈。这算什么大事。我晚走两日。帮你断明了这案子不就是了。”

    “两日。两日之内你要能断明。那我这么长的时间不是白费了~”沈括不服气的说道。

    王旁一笑:“就两日。明日你先给我看看案卷。然后带我去那外族人的住处。总之。两日后给你结果就是了。不过。你得让我见见那个外族人。我有话问他。”

    李格非摇摇头:“你们两个较真的人要碰到一处。可真是麻烦。”

    沈括仍是不服气:“当然要较真。不然后世人便会不辨真伪。……”大概是刚刚一通说的有点热。沈括命人打开窗户。雅间临窗。窗外可见一座汉白玉汉砌成桥。雅致秀丽。桥上行人如织。

    王旁认得。这在后人被称作二十四桥。他笑着问沈括:“沈兄这么较真。可知道窗外这桥的为何叫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这到沒听说……你说他叫二十四桥可有证据。”他一边说一边使劲的想着。

    原來现在这桥还不叫二十四桥吗。那王旁也不能认输:“相传隋杨帝在月夜曾借宫女24人吹萧于此。故名二十桥。我有唐诗为证啊。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王旁觉得自己说的挺有道理。谁知沈括笑的前仰后合:“兄弟你可太逗了。你要说扬州一共有二十四座桥。这我倒信。最西边是浊河茶园桥。其次东大明桥;入西水门有九曲桥。其次有东正当帅牙南门。有下马桥。另有东作坊桥。桥东河转向南。有洗马桥。其次南桥……”他一口气还真数出來二十几座。王旁还真有点佩服沈括的较真劲。刚要夸他谁知道他又玩笑说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想那唐朝杜牧。在扬州混了十年赢得了嫖客大家的美名。兄弟这断章取义。应该是二十四娇。尤其是出自杜牧之作。更是吹箫二字让人想入非非啊。哈哈哈”

    三人大笑。王旁暗想。幸亏沒带苏小妹來。否则这说话沒把门的沈括。这几句可会让小妹面红耳赤了。笑过之后。王旁想起沈括举荐之人。于是问道:“沈兄在扬州几年。怕是沒杜牧那等收获了。不过你总算收获了好学生。怎么我还沒见到。”

    沈括一阵局促:“这个。这个。我那个学生。比我还较真。他说他只想拜师。可他听说镇南王才二十出头。不知道贤弟你有什么能教他的……”

    嘿。这可有意思。王旁自出世以來到扬州已经是两次被拒。一次是那秦观。那孩子还小。王旁不和他计较。况且王旁印象中。秦观有才也在文学上。眼下大宋最不缺的就是文人。这李诫竟然也拿一把。要是就这么走了。未免让人小瞧。王旁的拧劲儿上來了。今他还真要从扬州收了这个人。

    “哦。此人家住何处。既然我是求贤。那我倒要亲自去见见。”

    沈括见王旁并沒有生气。于是说道:“我就说嘛。镇南王有爱才之心。他家就住在十字街。要说啊跟我在审那案子那户还在一条街上。”王旁听罢微微一笑。明日自己便服私访。去会一会这个李诫。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争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争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