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争宋 第三百三十七章 胆子大一点

第三百三十七章 胆子大一点

目录:争宋| 作者:金坐佳| 类别:历史军事

    王旁本來也沒打算真的给赵顼赔礼。这行礼不过是做做样子。想这太子三番五次给自己找麻烦。王旁就一肚子气。见赵顼不问其他直接问起林秀秀。王旁用扇子一敲赵顼伸过來要扶自己的手:“你还问我。我看你这一晚上脑子里光想着那林秀秀了吧。”

    赵顼缩回了手。好在王旁并沒想真的敲。他面带笑容狡辩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王兄还是赶紧告诉吧。省的我这心老是悬着。”

    “哼。你还知道心悬着。我可是第一次见到你心这么宽的太子。你倒是说说。怎么你一个人先跑來邕州了。”王旁一转身走到书案之后。在椅子上坐下。有意无意的反着书案上的书信。等着赵顼的回答。

    “咳。还不是那张方平。一路之上总是不停教诲。什么祖训不可变。祖宗之法不可改。他还常说起庆历新政时候的事。这人当年是极反对当时范希文的(范仲淹)。真不知道父皇如何会派这样一个人同行。”赵顼不满的说道。自己也在靠近王旁的一张椅子坐下。

    “那你就甩下众人自己先行了。”

    赵顼丝毫沒有在意王旁语气中的责问。他笑眯眯的说道:“这杨戬和秦敏学的主意还真不错。让我带两个人先行。他们帮我打掩护。”

    又是秦敏学这家伙。王旁真不明白。这家伙怎么就这么讨厌。“打掩护。要是张翰林和杨少保找不到你。如何打得掩护。”

    “反正又沒几天的路了嘛。再说到了广南也就到了哥哥你的地方了。我也沒想到会冒出个杨义贞啊。。他们就说我病了。在车里谁也不见。能拖上一两日。我不就甩开他们了吗。”

    “哼。可恶。这两个狗东西净给 你出馊主意。”王旁说着啪的一拍书案。

    赵顼被他这一拍吓了一跳。看王旁脸色是真生气了。忙说道:“王兄莫气。我这不也沒出什么事吗。”

    “唉。你啊。等到出了事恐怕你就悔之晚矣。”

    赵顼眨了眨眼:“王兄。你说话怎么跟朝里那些老夫子一样。还以为來找你能轻松一下呢~”他的语气中略带一丝委屈。

    “轻松一下。哼。总之我告诉你。杨士瀚他们到之前。我到哪你到哪。从现在开始我要你在我身边寸步不离。”王旁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质疑的威严。他突然这么严肃把赵顼也弄糊涂了。好歹自己也是当今太子。除了皇上谁还敢用这语气和自己说话。可看王旁神情严肃。似乎还真不那么好玩。

    “那。好吧。谁让你是我兄长呢。”赵顼低声说着。接着略带倦容的说道:“兄长。小弟累了。可以休息了吗。”

    “可以。你睡吧。”王旁一直东面厢房。

    赵顼看看王旁。丝毫沒有玩笑的意思:“哥哥。你不是说。……”他想问起别院。有不好意思开口。

    “说让你下榻别院。你以为林姑娘还在啊。那姑娘早走了。”看赵顼略带失落的神情。王旁稍有不忍。于是笑了笑说道:“走吧。我送你过去。正好你随行的人这几日也就到了。到时候暂时都安排在那里。”

    赵顼还想问林秀秀的事。但看王旁神色间与平日不同。更何况他知道。王旁不想说的事再问他也不会说。

    第二日王旁便带着一行人视察榷场。他们先到了市舶司。王旁对市舶制度有一套的统一﹑完整的规定。市舶司的职责主要包括﹕根据商人所申报的货物﹑船上人员市舶司及要去的地点﹐发给公凭公据﹑公验﹐即出海许可证﹔派人上船“点检”﹐防止夹带兵器﹑铜钱﹑女口﹑逃亡军人等﹔“阅实”回港船舶﹔对进出口的货物实行抽分制度﹐即将货物分成粗细两色﹐官府按一定比例抽取若干份﹐这实际上是一种实物形式的市舶税﹔所抽货物要解赴都城抽解﹔按规定价格收买船舶运來的某些货物博买﹔经过抽分﹑抽解﹑博买后所剩的货物仍要按市舶司的标准﹐发给公凭﹐才许运销他处。

    对于每一道流程。王旁都亲自去查验一番。见市舶司各个环节运作十分流畅。王旁心里的悬着的石头总算落地。从市舶司出來。众人又來到榷场。王旁一行人一进榷场。榷场里面立刻沸腾起來。人们都簇拥了过來。立刻将榷场里面的走道围的水泄不通。

    本來王旁设计的榷场就是按照现代人的方式和规模设计的。即便如此人们來榷场购物的热情还是超乎了王旁的想像。这里除了邕州本地人在做生意之外。还云集了南下大宋各地生意人。再加上此番劾里钵带來的高丽。琉球等來做生意的外邦船队。榷场之中商品种类丰富。各种货物琳琅满目。

    当榷场里面的人知道王爷亲自來榷场了。欢呼声不断。王旁在榷场中环绕一圈。挥手朝商户和游人致意。结果便是先头有一个人。结果就是两三人充到王旁面前。将自己店铺中最拿的出手的货物。送到王旁手上。有送面料的。有送首饰的。还有送药材。特产。总之來送东西的人越來越多。一个个朝王旁怀中塞。顿时王旁眼前什么都看不到了。

    见此情景随行的劾里钵折克隽等人忙拦住众人。帮王旁当着簇拥过來的人。这场面颇有点像保镖替明星们阻挡粉丝。场面顿时有些混乱。王旁忙闪身。见前面有个高台。急忙站了上去。朝人群说道:“大家静一静。”

    刚刚还想表达些心意的人。见王爷站在高处。又都簇拥在高台之下。这高台设计榷场的时候就有。王旁当时想着是设计出來一个站台。可以定期的做些活动。再或者弄些歌舞表演。展示一下大宋文化。沒想到这会派上了用场。

    “大家静一静。”王旁洪亮的声音再次在榷场中回荡。

    “静静。别吵……”下面人开始传开了话。

    “对啊。王爷要说话了。”底下的小声说着。很快榷场内安静了下來。人们都抬着头眼巴巴的看着这个把邕州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忽然只见便的如此热闹的年轻人呢。

    王旁酝酿了片刻。手中沒有话筒。讲话还真不习惯。他朝台下一拱手说道:“多谢各位父老乡亲抬爱。榷场如今能够正式开业。全靠大家鼎立支持………………”

    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王旁还沒说完。下面就是一阵掌声。

    “现在咱们这榷场还是刚开。以后大家的生意会越來越红火…………”

    又是一阵掌声。王旁的话根本说不下去。本來刚才上來的时候还想着再给大伙鼓鼓劲。这一句一断的。老百姓也太热情了。

    “王爷。你这邕州榷场建的好啊。现在大家都看到希望。要是我们都能赚了钱。大家都建个祠堂把您供起來。”下面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接着榷场中一片应和。“是啊。我们从各处而來。就是冲着王爷您和您这榷场。嘿。还真來对了。”

    “可不是。这几日生意好的不得了。我那店伙计都不够了。”台下立刻又吵杂起來。

    “哈哈哈……”王旁听着大笑起來。他摆摆手示意众人静一静:“大家放心。朝廷既然让我來自治邕州。我就要对邕州进行改革。改革嘛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沒有一点闯的精神。沒有一点“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

    台下更是一阵掌声。王旁忽然收住了嘴。这段词咋这么熟悉。这不是某位大领导南巡中的讲话吗。自己怎么把这段想起來了。他看看台前的赵顼。赵顼也在台下抬着头无比敬仰的目光看着自己。看赵顼目光中无比激动。已经被邕州的这气氛感染了。更被刚才自己一番话说的动了心。王旁感觉自己來邕州做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至少让赵顼知道。要想改变现状必须闯出一条路來。

    “王爷。我们跟您一块闯。”台下的百姓应喝着。还有人叫到:“王爷。大家的心意你就手下吧。”说着又有人想把礼物送过來。

    王旁赶忙说道:“大家都是做生意。我是官员吃的朝廷俸禄。怎么能再收大家的东西呢。。再说了。大家做规矩做生意。规矩交税。你们都是纳税人。我应该给你们送礼。大家都把各自的东西拿回去。咱们做官员的不能收老百姓一针一线。”

    他的这番话。让台下的人有的竖起大指。这些人从來沒听过什么纳税人的说法。赵顼也被王旁说的动容。见大伙都不吱声。他朝台上喊了句:“镇南王。你光说说不行。你要给大家送什么礼啊。” 他的话引來一阵哄笑。

    这小子还挺能起哄。王旁笑了笑:“大家看这榷场。正好在宋寿县到邕州城的必经之路。但离邕州城也有几里路。大家虽然生意方便。但往來却不方便。我这礼物简单。榷场旁边建一个住宅区。租给商户。配套医馆。学堂。我看榷场中外地來的人占了六七成了。一定要让大家在邕州吃好住好。孩子有学堂读书。这是第一大礼;而第二大礼。就是让知府下令厢兵修桥开路。扩宽邕州和周围州城到榷场的道路。同时每条路配备马车。马车沿州城府县定点停靠。接送往來客人。这样。不仅仅方便邕州城内百姓。还能从附近州城给大家多带客源。”

    马车。马车接送各个州城府县的人都來榷场。这主要王爷也想的出來。平民百姓每天要是坐着马车來榷场。那得是神仙一样的享受。百姓们一阵欢呼。赵顼微微皱眉头。这得多少马车啊。上哪弄这么多马去。

    w

    s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争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争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