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最适合人选
目录:庶门| 作者:一语不语| 类别:历史军事
新皇苏彦与淮王苏云曜争夺皇位的战争,不是一战能够定局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朝廷虽然内忧外困,但毕竟拥有四海之土,往往在这时,朝廷也会大规模的征兵。只是这次朝廷尚未在这方面入手。
一场看似耗时日久的拉锯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地点,潼关与淮地江水之间的十六座郡城。
参战双方,朝廷军兵马总数近五万;
而淮军兵马分三路,总数十五万左右。
朝廷的兵马太过于分散,十六座郡城,每座都有地方守军五百到一千五不等,而朝廷军的主力,也正是潼关的守军,两万多兵马。
淮军一方,分上下两军,分别从北路和南路往潼关方向挺近,每一路拥兵七到八万。
而他们的第三路军,作为突袭潼关的先锋军,已经被朝廷军设伏在潼关东部大约七十里的山区,失去平坦地形优势的骑兵已然陷于苦战。
十月初一,随着淮军先锋军的撤退,淮王也发布了正天子檄文。淮王自称为真命天子,改元隆兴。
刘愈没想到淮王会这么急着称帝,大顺朝同时出现两个君王。
檄文到了潼关,刘愈第一时间得见。在檄文中,淮王痛斥当年顺文帝,也就是先皇抢夺他天子之位,同时也指出新皇苏彦乃是他的侄子,是篡位登基,将新皇身边的几个肱骨谋臣贬的一文不值,刘愈看了半晌。觉得有些不对味,檄文中将袁博朗之流都骂了一遍。就是没他刘愈。
连苏彦也发觉这蹊跷,望着刘愈问道:“师傅,怎没您啊?”
刘愈瞥他一眼问道:“皇上很希望有下臣吗?”
苏彦嘿嘿一笑,这些日子他在潼关里吃的好住的也好,除了有点想家,这里也挺舒服的,又远离前线战场。他甚至觉得把行宫建在潼关也不错。
而现在朝廷的战略意图是防守,因而在各环节上。先以联络各城守军形成防御战线为优先。
淮军现在主攻的方向是徐州城,而徐州守军大约有三千多人,正受到淮军的猛烈攻击,徐州的围攻不下也令淮军进军的步伐受到阻碍,给朝廷暂时的喘息之机。
“师傅,我们能不能回长安去?”苏彦说道,“在这里。有些闷,也没什么可玩的,还要天天看那些奏报很没意思。”
“再过两日,我们就要随军迁移。”刘愈看着檄文若有所思道。
“迁移去哪里?”
“洛阳城。”
洛阳是潼关以东最大的城市,苏彦早就听说那里物华民丰,盼望去已久。现在有机会眼睛也分外发亮。
“师傅,那我们赶快去吧。”
刘愈看到苏彦那幅猴急的模样,知道他肯定不是想着军机大事,而是想着过去玩耍。潼关毕竟是天险,銮驾在潼关内还算安全。若是銮驾迁移到洛阳,其实是以新皇为诱饵吸引淮军进攻的一种战略手段。这趟去可说是凶险异常。
“听说过天子戍边没?”刘愈问道。
“天子戍边?”苏彦大惊,“师傅,您不会打算让我去边关拿着长矛打仗吧?”
刘愈叹道:“多读读书没坏处。此次銮驾随军迁移到洛阳,一方面向天下人展现天子平定叛乱的决心,还要确定淮军的主攻方向,将淮军主力吸引到上路,使我们的第一道防御阵线更加压前。”
阵线压前,虽然意味着补给线更长,但却能压制住淮军进攻的势头,只要淮军的主力一直被压在淮南淮北一代,那大半的天下还是朝廷的,在纳军粮以及征募壮丁方面就会有优势。
这些跟苏彦是解释不清楚的。
苏彦眨眨眼,虽然听不太懂,但大致也知道是很高深的计策。挺凶险。
“师傅,您的意思,是不是让我去当鱼饵,让淮军去打洛阳城?”苏彦闷闷不乐问道。
刘愈把檄文放下,又比量了一下军图,抬头道:“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
苏彦感觉有些崩溃,虽然知道跟着这师傅出来准没好事,但也没想到他身为皇帝要亲赴前线,还要当诱饵给人家打,觉得委屈,又觉得当个皇帝太没尊严。
“只是师傅在身边就好。”苏彦随口道了一句。
刘愈再看他一眼,无奈叹口气,其实他也知道守着苏彦的时间不会太长了。
把新皇扔到潼关以外,就是让淮军确定进攻的方向,也是定下朝廷军防守的策略。但一场战争,光靠防守是不足以取胜的,淮军不但兵强马壮,在近年来更是积累了一大批的攻城辎重,要攻取城市,又或者是收买地方的守将为其效命都不难。
攻,很有目标性。
防,却无法将所有的力量进行整合。
“一切到洛阳城再细说。”刘愈最后说了一句。
接下来要准备的就是大军的出发,毕竟朝廷除了发布檄文,这近十天以来没任何作为,让地方的守军看不到希望。大军也必须要出潼关,作出与淮军决战的架势。
但这次大军出发毕竟只是平定地方乌合之众的叛乱,淮军也不是关中的叛军。在出发之前,刘愈要做很多准备。
刘愈现在虽然是名义上的征伐大元帅,但他知道这个职务不可久担,他还有更长远的计划。要找一个合适的人来担当大元帅,挑大梁。
人脉,刘愈身边可用的,自家夫人徐轩筑算是一个,可她身边没有兵,兵要么在边关,要么在关中随徐菜花平定叛乱。
瞿竹也算一把能手,可惜没实战经验,连带御林军也很勉强,当元帅显然不能胜任。
牧与,绝对不可用,刘愈逐渐在想办法架空他的权力,更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以军法将他处置,彻底解决后患。至于吴鹤,刘愈也觉得不太可信任,在潼关内的守将,或多或少都沾染了军旅军将的恶习,那就是目空一切,这股风气也是从定国侯往下开始传染的。
刘愈想了想去,终于想到一个还算可用的“人才”。
柴锦。
虽然柴葫芦不算能人,甚至还有些愚笨,但他还是有些小聪明的。从当初初识柴锦时,柴锦射覆的本事刘愈就能了解一二,这柴锦的能力只是被他内向的性格所掩盖,没被人发觉。
更重要一点,柴锦这人稳妥,不贪功不冒进,别人的话他又听不懂更听不进去,只要提前有所吩咐,他一定会照办无误。踏实,是作为防守一路大军主帅的最重要优点。
刘愈便将柴锦找来,当得知刘愈想让他当三军元帅,柴锦愣了好半晌,才道:“刘兄,我……没听错吧?我当元帅,你当什么?”
“皇上对我另有重用。”刘愈笑道,“葫芦,就说你想不想当这元帅?”
“想。”
柴锦瞪直了眼,目光中充满热切的期待。也无需更多的话语,获得能证明自己的机会,这一直是他所求的。
他要为自己正名,证明自家夫人的丈夫,未来孩子的父亲不是一无是处之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朝廷虽然内忧外困,但毕竟拥有四海之土,往往在这时,朝廷也会大规模的征兵。只是这次朝廷尚未在这方面入手。
一场看似耗时日久的拉锯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地点,潼关与淮地江水之间的十六座郡城。
参战双方,朝廷军兵马总数近五万;
而淮军兵马分三路,总数十五万左右。
朝廷的兵马太过于分散,十六座郡城,每座都有地方守军五百到一千五不等,而朝廷军的主力,也正是潼关的守军,两万多兵马。
淮军一方,分上下两军,分别从北路和南路往潼关方向挺近,每一路拥兵七到八万。
而他们的第三路军,作为突袭潼关的先锋军,已经被朝廷军设伏在潼关东部大约七十里的山区,失去平坦地形优势的骑兵已然陷于苦战。
十月初一,随着淮军先锋军的撤退,淮王也发布了正天子檄文。淮王自称为真命天子,改元隆兴。
刘愈没想到淮王会这么急着称帝,大顺朝同时出现两个君王。
檄文到了潼关,刘愈第一时间得见。在檄文中,淮王痛斥当年顺文帝,也就是先皇抢夺他天子之位,同时也指出新皇苏彦乃是他的侄子,是篡位登基,将新皇身边的几个肱骨谋臣贬的一文不值,刘愈看了半晌。觉得有些不对味,檄文中将袁博朗之流都骂了一遍。就是没他刘愈。
连苏彦也发觉这蹊跷,望着刘愈问道:“师傅,怎没您啊?”
刘愈瞥他一眼问道:“皇上很希望有下臣吗?”
苏彦嘿嘿一笑,这些日子他在潼关里吃的好住的也好,除了有点想家,这里也挺舒服的,又远离前线战场。他甚至觉得把行宫建在潼关也不错。
而现在朝廷的战略意图是防守,因而在各环节上。先以联络各城守军形成防御战线为优先。
淮军现在主攻的方向是徐州城,而徐州守军大约有三千多人,正受到淮军的猛烈攻击,徐州的围攻不下也令淮军进军的步伐受到阻碍,给朝廷暂时的喘息之机。
“师傅,我们能不能回长安去?”苏彦说道,“在这里。有些闷,也没什么可玩的,还要天天看那些奏报很没意思。”
“再过两日,我们就要随军迁移。”刘愈看着檄文若有所思道。
“迁移去哪里?”
“洛阳城。”
洛阳是潼关以东最大的城市,苏彦早就听说那里物华民丰,盼望去已久。现在有机会眼睛也分外发亮。
“师傅,那我们赶快去吧。”
刘愈看到苏彦那幅猴急的模样,知道他肯定不是想着军机大事,而是想着过去玩耍。潼关毕竟是天险,銮驾在潼关内还算安全。若是銮驾迁移到洛阳,其实是以新皇为诱饵吸引淮军进攻的一种战略手段。这趟去可说是凶险异常。
“听说过天子戍边没?”刘愈问道。
“天子戍边?”苏彦大惊,“师傅,您不会打算让我去边关拿着长矛打仗吧?”
刘愈叹道:“多读读书没坏处。此次銮驾随军迁移到洛阳,一方面向天下人展现天子平定叛乱的决心,还要确定淮军的主攻方向,将淮军主力吸引到上路,使我们的第一道防御阵线更加压前。”
阵线压前,虽然意味着补给线更长,但却能压制住淮军进攻的势头,只要淮军的主力一直被压在淮南淮北一代,那大半的天下还是朝廷的,在纳军粮以及征募壮丁方面就会有优势。
这些跟苏彦是解释不清楚的。
苏彦眨眨眼,虽然听不太懂,但大致也知道是很高深的计策。挺凶险。
“师傅,您的意思,是不是让我去当鱼饵,让淮军去打洛阳城?”苏彦闷闷不乐问道。
刘愈把檄文放下,又比量了一下军图,抬头道:“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
苏彦感觉有些崩溃,虽然知道跟着这师傅出来准没好事,但也没想到他身为皇帝要亲赴前线,还要当诱饵给人家打,觉得委屈,又觉得当个皇帝太没尊严。
“只是师傅在身边就好。”苏彦随口道了一句。
刘愈再看他一眼,无奈叹口气,其实他也知道守着苏彦的时间不会太长了。
把新皇扔到潼关以外,就是让淮军确定进攻的方向,也是定下朝廷军防守的策略。但一场战争,光靠防守是不足以取胜的,淮军不但兵强马壮,在近年来更是积累了一大批的攻城辎重,要攻取城市,又或者是收买地方的守将为其效命都不难。
攻,很有目标性。
防,却无法将所有的力量进行整合。
“一切到洛阳城再细说。”刘愈最后说了一句。
接下来要准备的就是大军的出发,毕竟朝廷除了发布檄文,这近十天以来没任何作为,让地方的守军看不到希望。大军也必须要出潼关,作出与淮军决战的架势。
但这次大军出发毕竟只是平定地方乌合之众的叛乱,淮军也不是关中的叛军。在出发之前,刘愈要做很多准备。
刘愈现在虽然是名义上的征伐大元帅,但他知道这个职务不可久担,他还有更长远的计划。要找一个合适的人来担当大元帅,挑大梁。
人脉,刘愈身边可用的,自家夫人徐轩筑算是一个,可她身边没有兵,兵要么在边关,要么在关中随徐菜花平定叛乱。
瞿竹也算一把能手,可惜没实战经验,连带御林军也很勉强,当元帅显然不能胜任。
牧与,绝对不可用,刘愈逐渐在想办法架空他的权力,更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以军法将他处置,彻底解决后患。至于吴鹤,刘愈也觉得不太可信任,在潼关内的守将,或多或少都沾染了军旅军将的恶习,那就是目空一切,这股风气也是从定国侯往下开始传染的。
刘愈想了想去,终于想到一个还算可用的“人才”。
柴锦。
虽然柴葫芦不算能人,甚至还有些愚笨,但他还是有些小聪明的。从当初初识柴锦时,柴锦射覆的本事刘愈就能了解一二,这柴锦的能力只是被他内向的性格所掩盖,没被人发觉。
更重要一点,柴锦这人稳妥,不贪功不冒进,别人的话他又听不懂更听不进去,只要提前有所吩咐,他一定会照办无误。踏实,是作为防守一路大军主帅的最重要优点。
刘愈便将柴锦找来,当得知刘愈想让他当三军元帅,柴锦愣了好半晌,才道:“刘兄,我……没听错吧?我当元帅,你当什么?”
“皇上对我另有重用。”刘愈笑道,“葫芦,就说你想不想当这元帅?”
“想。”
柴锦瞪直了眼,目光中充满热切的期待。也无需更多的话语,获得能证明自己的机会,这一直是他所求的。
他要为自己正名,证明自家夫人的丈夫,未来孩子的父亲不是一无是处之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庶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庶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