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沈阳之战(五)
目录:大明狼骑| 作者:傲骨铁心| 类别:历史军事
洪太对祖大寿诸子恩宠也重,并没有因为其父之死而冷落他们。锦州之战后,洪太便授祖泽润三等子,任兵部右参政,隶汉军正黄旗;授祖泽传吏部参政,隶汉军镶黄旗;祖泽洪工部参政,隶汉军镶黄旗。
祖大成、张存仁、刘天禄、韩大勋、曹恭诚、祖大寿养子祖可法、义子祖可远等原明军将领也都保留原官抬入汉军旗,这些举措迅速安抚住一众降将的心,也使得接下来对辽东军的瓜分没有引起大的波动。
祖大寿留下的这帮将领,洪太放心,代善自然也不会提防,物尽其用,于其让孙得功他们统领这些辽东军,不如交给祖家人。大金厚待你们,尔今大金有难,你们也应该为大金出力才是。
三千辽东军被分作四营,每营八百兵,除祖大成和祖泽润各领一营外,刘天禄、曹恭诚也都独领一营,分守东南西北八门。除此之外,还有两千助战阿哈作为辅兵使用。
对助战阿哈的战力,明金双方都没有当回事,以前金军出征时,一个旗丁通常要有两到三个阿哈协助,但算兵力时,这些阿哈却从来不是作为战兵统计的,他们的伤亡也是不计的。
助战阿哈存在的目的便是减轻战兵的负担,运送辎重,战场上有时也负责看守俘虏,割取敌兵首级。若战事不顺时,这些阿哈则是要被充为炮灰使用的。这一点倒和锦州军重骑兵配备1600名轻骑辅兵相似。助战阿哈的来源很复杂,并不单纯都是汉人,也有蒙古人、朝鲜人、飞牙喇、巴尔虎(所谓生女真)等其他民族存在。
助战阿哈们通常在历经几次战事后能够提为不披甲旗丁使用。八旗的不披甲兵可以和明军的正兵抗衡,因此八旗兵出战时是乐意多带阿哈的,因为这意味着日后他们可以拥有更多战兵。至于披甲兵则是各旗主力了,摆牙喇这等旗主亲兵更是精锐中的精锐,非不得已绝不会轻易损耗。
现在沈阳城中就有汗王宫和代善正红旗摆牙喇兵400多人,披甲兵1200人,不披甲的旗丁2000多人,新征发汉军3000多人,加上数量差不多的助战阿哈(又称厮卒),单以人头来数,总兵力已经超过城外的明军。只可惜,战争不是以人数来决定胜负的,更何况这点兵力对于守卫沈阳这座大城来说,还是少得可怜。
..........
孙得功和石廷柱麾下有四百亲兵家丁,代善另外拨给了一百披甲旗兵,这五百人不仅要监视辽东军,更是作为外城的机动力量存在。当然,代善给孙得功的命令最后一句是:“事不可为即入内城”。
孙得功给自己定的时间是两天,他只在外城坚守两天,两天后他立即退入内城。这一点他已经和石廷柱通过气,却从来没有和祖家人通过气,因为他已经打定主意留这帮人替他拖住明军,至于他们是死是活他才懒得理睬。
出卖友军这件事情孙得功干起来可没什么心理负担,再说祖家那帮人对这事干得不比他少,他还得担心会不会他还没跑,祖家人就先跑了。更何况他是正宗的满八旗,可不是祖家人这帮新附汉八旗,身份尊贵着呢。
祖家人领着辽东军上城后,家住外城的六部衙门和弘文院的大小汉官们却不干了,他们一齐跑到代善那里哭诉说祖家人不可信,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说什么沈阳乃大金都城所在,一旦失守则国祚必危,故绝不能让那帮汉人主守外城,必得使满州大兵来守才可。在这当中,说得最多的话便是祖家人当年山穷水尽降了我大金,今日却未必真愿替我大金死战,他们乃反复小人,绝不能轻信。
对这帮汉官的哭诉,代善懒得理会,叫人去痛斥他们,“若祖家人不可信,尔等又可信否?”言外之意你们说祖家人是汉人,有可能对大金不忠和明军勾结,那你们这帮人也是汉人啊,我是不是也要担心你们和明军勾结呢?
这话让一众大小汉官们哑口无语,磕头之余才意识到在明军攻城的这节骨眼上,好像自己的身份也很尴尬啊。说祖家人不可信,反复小人,那他们自己呢?朝为明臣暮为金官,五十步笑一百步矣!
.........
索尼认为明军初到,立足未稳,又有莽古尔泰小挫在前,此时应当调一旅精兵出城奋勇一战,杀他们个措手不及,就是不胜也不能让明军从容在浑河南岸部署,否则对守城将士士气是严重打击。眼下城中人心不稳,实需一场胜仗来振奋人心,证明八旗勇士能够守住沈阳也能够打败明军。
额驸扬古利也说明军现在集结在城外的兵马并不多,应不过万,且以步卒为主,若选精兵冲营,当有一举破敌的可能。要是让他们兵马到齐,到时就是想出城一战怕也不大可能了。
索尼和扬古利代表两黄旗势力,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直接代表洪太,他们的主张自然得到主战将领支持,使得代善也有些动摇,但最终还是在老督堂阿墩的劝说下打消了出城攻打明军的打算。
阿墩认为不能出战的理由就是城外明军虽然立足不稳,但却有莽古尔泰的协助,且明军是挟横扫辽南之势而来,士气定然高昂,且统帅是曾让大汗吃了苦头的施大勇,其部战斗力可不是明国其他兵马可能比的,不能小瞧了。反观我军,士气不振,人心不稳,可出战的战兵又不到两千之数,要是冒然出城,胜了还好,一旦失败,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人心隔肚皮,眼下有八旗大兵压着,汉人不敢妄动,可要是没了八旗大兵压着,神了鬼的可就全跳出来了。
阿墩这番话说到了代善心眼里,遂坚定坚守之心,严令索尼等人不得军令妄自出战者斩。
祖大成、张存仁、刘天禄、韩大勋、曹恭诚、祖大寿养子祖可法、义子祖可远等原明军将领也都保留原官抬入汉军旗,这些举措迅速安抚住一众降将的心,也使得接下来对辽东军的瓜分没有引起大的波动。
祖大寿留下的这帮将领,洪太放心,代善自然也不会提防,物尽其用,于其让孙得功他们统领这些辽东军,不如交给祖家人。大金厚待你们,尔今大金有难,你们也应该为大金出力才是。
三千辽东军被分作四营,每营八百兵,除祖大成和祖泽润各领一营外,刘天禄、曹恭诚也都独领一营,分守东南西北八门。除此之外,还有两千助战阿哈作为辅兵使用。
对助战阿哈的战力,明金双方都没有当回事,以前金军出征时,一个旗丁通常要有两到三个阿哈协助,但算兵力时,这些阿哈却从来不是作为战兵统计的,他们的伤亡也是不计的。
助战阿哈存在的目的便是减轻战兵的负担,运送辎重,战场上有时也负责看守俘虏,割取敌兵首级。若战事不顺时,这些阿哈则是要被充为炮灰使用的。这一点倒和锦州军重骑兵配备1600名轻骑辅兵相似。助战阿哈的来源很复杂,并不单纯都是汉人,也有蒙古人、朝鲜人、飞牙喇、巴尔虎(所谓生女真)等其他民族存在。
助战阿哈们通常在历经几次战事后能够提为不披甲旗丁使用。八旗的不披甲兵可以和明军的正兵抗衡,因此八旗兵出战时是乐意多带阿哈的,因为这意味着日后他们可以拥有更多战兵。至于披甲兵则是各旗主力了,摆牙喇这等旗主亲兵更是精锐中的精锐,非不得已绝不会轻易损耗。
现在沈阳城中就有汗王宫和代善正红旗摆牙喇兵400多人,披甲兵1200人,不披甲的旗丁2000多人,新征发汉军3000多人,加上数量差不多的助战阿哈(又称厮卒),单以人头来数,总兵力已经超过城外的明军。只可惜,战争不是以人数来决定胜负的,更何况这点兵力对于守卫沈阳这座大城来说,还是少得可怜。
..........
孙得功和石廷柱麾下有四百亲兵家丁,代善另外拨给了一百披甲旗兵,这五百人不仅要监视辽东军,更是作为外城的机动力量存在。当然,代善给孙得功的命令最后一句是:“事不可为即入内城”。
孙得功给自己定的时间是两天,他只在外城坚守两天,两天后他立即退入内城。这一点他已经和石廷柱通过气,却从来没有和祖家人通过气,因为他已经打定主意留这帮人替他拖住明军,至于他们是死是活他才懒得理睬。
出卖友军这件事情孙得功干起来可没什么心理负担,再说祖家那帮人对这事干得不比他少,他还得担心会不会他还没跑,祖家人就先跑了。更何况他是正宗的满八旗,可不是祖家人这帮新附汉八旗,身份尊贵着呢。
祖家人领着辽东军上城后,家住外城的六部衙门和弘文院的大小汉官们却不干了,他们一齐跑到代善那里哭诉说祖家人不可信,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说什么沈阳乃大金都城所在,一旦失守则国祚必危,故绝不能让那帮汉人主守外城,必得使满州大兵来守才可。在这当中,说得最多的话便是祖家人当年山穷水尽降了我大金,今日却未必真愿替我大金死战,他们乃反复小人,绝不能轻信。
对这帮汉官的哭诉,代善懒得理会,叫人去痛斥他们,“若祖家人不可信,尔等又可信否?”言外之意你们说祖家人是汉人,有可能对大金不忠和明军勾结,那你们这帮人也是汉人啊,我是不是也要担心你们和明军勾结呢?
这话让一众大小汉官们哑口无语,磕头之余才意识到在明军攻城的这节骨眼上,好像自己的身份也很尴尬啊。说祖家人不可信,反复小人,那他们自己呢?朝为明臣暮为金官,五十步笑一百步矣!
.........
索尼认为明军初到,立足未稳,又有莽古尔泰小挫在前,此时应当调一旅精兵出城奋勇一战,杀他们个措手不及,就是不胜也不能让明军从容在浑河南岸部署,否则对守城将士士气是严重打击。眼下城中人心不稳,实需一场胜仗来振奋人心,证明八旗勇士能够守住沈阳也能够打败明军。
额驸扬古利也说明军现在集结在城外的兵马并不多,应不过万,且以步卒为主,若选精兵冲营,当有一举破敌的可能。要是让他们兵马到齐,到时就是想出城一战怕也不大可能了。
索尼和扬古利代表两黄旗势力,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直接代表洪太,他们的主张自然得到主战将领支持,使得代善也有些动摇,但最终还是在老督堂阿墩的劝说下打消了出城攻打明军的打算。
阿墩认为不能出战的理由就是城外明军虽然立足不稳,但却有莽古尔泰的协助,且明军是挟横扫辽南之势而来,士气定然高昂,且统帅是曾让大汗吃了苦头的施大勇,其部战斗力可不是明国其他兵马可能比的,不能小瞧了。反观我军,士气不振,人心不稳,可出战的战兵又不到两千之数,要是冒然出城,胜了还好,一旦失败,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人心隔肚皮,眼下有八旗大兵压着,汉人不敢妄动,可要是没了八旗大兵压着,神了鬼的可就全跳出来了。
阿墩这番话说到了代善心眼里,遂坚定坚守之心,严令索尼等人不得军令妄自出战者斩。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狼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狼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