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460 坚信
目录:道田| 作者:云中谁寄| 类别:历史军事
♂
仔细想想,徐毅自然知道这个的可行度毫无疑问是最高的——自己怎么也算是有体系地学了五年,上学时候也没瞎混过日子。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的基础应该算是不错,继续学下去难度也最小。
虽说之前已经决定不再走这条路了,不过徐毅还是认真地琢磨了好一会,这缓慢但是却异常坚定地地摇了摇头——这玩意儿学得差不多就行了,技艺再精湛也没任何卵用!
学医跟上面的科研相比也没任何优势,按着某种粗俗的说法是:俩币炒菜,一个币味儿……
相比自己现在而言,放弃学医的计划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投入太多,收益太少,对于自己的未来没太大的价值。
有着这么个空间,这也注定自己回家会有更好更直接的发展。自己连中医院和附属医院都放弃了,自然也不可能再去别的任何一家医院。反正自己也没那个心扎根人民医疗事业,就别占用资源,更别浪费自己更宝贵的时间了。
说来真去医疗机构,按着自己现有的状况,想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平,在医学上有所建树的话,这医院的规格自然是越高越好。
尽管现在中医院的发展看起来不错,前景也肯定比之前自己还在的时候要好。只是中医院的格局还是发展都必然有限,哪怕领导再努力,毫不夸张地说,哪怕它评上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也没用——然而无论如何努力,只怕它也评不上去,甚至三乙级甲等中医医院短期内都很有难度。
毕竟这任院长的任期还有两年,下任领导就算同样励精图治,也改变不了中医院的基本属性和定位——它只是一家县级中医医院,定位在用中医中药资源服务县域人民的医疗健康。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哪怕它砸锅卖铁升到三甲中医院,上级单位给它的资源配置也比不上他们对市里的一家二级医院的资源配置。
自己真的想在医学之路走下去,毫无疑问至少也得留在附属医院这个级别的医院才行——当然如果有比附属医院更好的单位就更好了。
毕竟这个级别的医院,所拥有的资源配置更高,不管是设施设备还是医护人员的配备都更加合理,这也使得去那里就医的患者更多。
就诊的患者增加,医护人员能接触到的疑难杂症也才更多,这也让这些地方的医生综合素质更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学习,也才能让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
自己有这么个空间,现在的网络也发达,自己完全可以边工作边学习。业余时间自己完全可以在空间里用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融汇各种专业知识,想必也能在理论上把相关的知识掌握到一种极致。
理论知识扎实,工作中还能有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二者相得益彰就算自己不想这业务水平也会日益提高。
只不过自己志不在此,而机会也已经错过。现在别说想去更好的医院没什么门路,就连附属医院自己也肯定想进也没可能了。
话再说回来,即便自己真进了某家大医院。按着现在小医院大多数人也就是去配配药,哪怕头疼脑热都想着去大医院的现状,只怕不管自己去哪里、在哪个科室都会被牢牢地栓死在岗位上。
自己不过一个小小的本科毕业生,在博士硕士扎堆的医院里,光是论资排辈自己都稳稳地吊车尾,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看得到出头之日。难不成自己还得再去考个研究生,读个博士什么的,自己又哪儿来的那米国时间呢?
可以说真去了那些地方,能学到更好的技术是肯定的,工作累、工作忙还拿不到什么钱也是肯定的了——毕竟绩效分配这玩意儿不管是学历还是资历等等都会成为衡量指标。
在哪儿工作,这总得想办法扎根落地才行,看看大城市一天一个样的房价,真想买房靠自己这点工资,不知道得熬多少年才行。
基于此,自己也不用惦记村里怎样怎样,自己那时候绝对自顾不暇,怎么可能顾得上别人呢?
这样的结果于自己而言,绝对不可接受!
这样衡量下来,剩下的唯一一条道也就是村里面开个诊所。这样既能兼顾着锻炼技能,又能照顾得到村里,怎么也好过那些选择。
可是,这也就是看起来很美好。
真的开个诊所还去钻研高精尖的医疗技术,那绝对跟死读书本没什么两样。
自己村里大人小孩儿加起来也就这么几百人,就算连着附近的十里八乡,加起来也就万八千号人。这么小的人口基数,又能有多少的疑难杂症。即便真的有了疑难杂症,人家连县里的医院都不相信,又凭什么跑到自己这儿来看病?
真的来的,可能也是四下求医无门,瞎猫碰死耗子。这样的病人,基本上病情都被拖到了病入膏肓,自己拿什么来妙手回春?
天长日久之下,可能自己攒了一肚子理论知识,根本就找不到什么实践机会。这样的医术,也没脸去笑话什么屠龙之技了。
再说就算自己真的有本事,那些有大毛病,想到自己这里来看病的外乡人,看到自己这张年轻得不像话的脸,转身直接走人的可能性更大。
没疑难杂症,也不可能不开门,真的天天看感冒发烧,腰酸背痛,又能学到什么大本事?
自己也万无可能为实践自己所学的东西再去建造一座大型的综合医院。
不说审批什么的,光说建造这么一所医院需要的资金就堪称海量,绝对够自己喝一壶了——一家大型的医院建造和运营的费用,光是硬件部分需要的动辄就是数以亿计的资金,真靠自己口挪肚子攒,哪辈子能赚够这么多钱?
如果自己真有那么多钱,那就更没必要浪费在这上面——村民病了看不起病,自己花钱送出去也比建造这么所大而无用的医院更加划算。
真有这么多钱,投入到村里所能产生的效益肯定更好。那肯定称得上财大气粗,哪里不顺眼直接拿钱砸就完事儿了,绝对能保证这村里一天一个样儿,三年大变样!
更何况就算自己有天大的本事,开个私人诊所,上来就挂个牌子专治肿瘤、白癜风、艾滋病……这只怕给人的印象也跟城里贴广告治性病的老中医也差不多了。
当然,如果自己的计划顺利,那或者忙完村里的事情,自己也闲极无聊倒是可以真的来折腾这事儿。比如说自费花钱找个好点的地方去实习,真的潜下心来假以时日想做一代名医也真的不无可能。
说来只要肯下功夫,自己绝对能做到当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精通所有现有执业类别下,各个学科的技能。
说来这比现在那种现在所培养的,只是侧重老年医学的社区医学教育培养出的那种样样精通样样松的“全科医生”不知道强了多少。
可是,这也没什么实质性的用处,最多也就只能证明自己有这个本事,有这个天赋。自己没办法,也不可能真的因此不管什么毛病都能看——一张执业医师证书,最多只能注册一到三个类别。也就意味着自己最多也只能在三个大类下进行注册,剩下的那些专业也没办法去注册和执业了。
如果自己真的去给没注册的那些类别下的病人看斌,那就妥妥的超范围执业。真的出了什么事儿,这次可没中医院给自己兜底儿了。
更何况就算自己医术再高,可想而知那时候也只能给自己带来荣誉和财富。
虽说按着现在这样的社会风气,肯定有机会获得一些人脉。不过跟秦国栋交谈以后,徐毅也就彻底没了这方面的想法——吃不到羊肉惹一身骚太划不来。
至于经济方面,最多也只能通过这个获得一些钱物而已,不过这行当也发不了大财,又能有多少钱?
再说那时候自己有钱都没地方花了,这点小钱还辛苦赚来干嘛?
图着“悬壶济世”、“济世救人”的名声?
老观主当初想必救了不少人,都没落下什么好儿,有了前车之鉴,自己还是省省吧。
再从当初学医的目的来看,事实上自己现在的医术水平也能满足这个目的了。能看个小毛病不出什么纰漏,看个大毛病知道该去哪儿治疗,甚至还能给村民做一些适当的健康教育。
这就足够了。
自己也没医死人肉白骨的能力,比现有水平再高也没用武之地,那还雪来干嘛?
更何况就算自己医术再好,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很多问题并不只是疾病本身。
不管是社会变迁导致的生活习惯致病还是因病致穷,因穷致病这些社会问题都比疾病本身更加严重。
自己要想办法能让村民靠着他们自己的力量去富起来,那比自己能让他们看病更容易、花钱更少的意义更大。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自己只会看病的话,那一辈子也就是个不成气候的乡村医生。
更何况这不是手指头搭脉就能看病的年代,当代的医疗,哪怕是中医也已经实行团队诊疗了。想靠着单打独斗,再牛的个体诊所,无论如何也成不了气候。
更何况就算自己真的不差钱,真去建一所综合性的大型医院。哪怕没有人追究自己这非法行医的事儿,难道来个病人不管内外妇儿……都自己来看么,那自己还用不用干别的了?
这也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再去高薪雇一批专家来给自己打下手吧。自己村里就这么几百号人,能有多少疑难杂症,又拿什么来养活那么多专家?
真让自己给他们发工资,那还不如村民生病,自己全额报销让他们出去看病,这样省心省力更省钱。
再者对于大部分的专家而言,也没几个不爱惜自己羽毛的。钱多钱少也不一定是问题,但是光吃饭不干活当米虫这事儿,哪儿有几个人肯答应?
更不用说空守着那么多专家却没那么多病源,这本身就是对原本就稀缺的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如果不光对村民开放,真的敞开门来看病,不管天南海北哪里的病人来了就给看……那对村民而言,这医院发展得越好,对村民的影响就越大。
毕竟老家只是个小小的村子,还是不管从环境到交通,乃至生活资源等等都差强人意的山村。如果再把原本就不多的资源分给外人,那么本地人还怎么可能生活得更好?
医院可不像别的东西,能给周边居民带来的好处实在有限。
这也愈发让徐毅坚信——自己从医这条道儿,彻底算是走到头了。
仔细想想,徐毅自然知道这个的可行度毫无疑问是最高的——自己怎么也算是有体系地学了五年,上学时候也没瞎混过日子。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的基础应该算是不错,继续学下去难度也最小。
虽说之前已经决定不再走这条路了,不过徐毅还是认真地琢磨了好一会,这缓慢但是却异常坚定地地摇了摇头——这玩意儿学得差不多就行了,技艺再精湛也没任何卵用!
学医跟上面的科研相比也没任何优势,按着某种粗俗的说法是:俩币炒菜,一个币味儿……
相比自己现在而言,放弃学医的计划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投入太多,收益太少,对于自己的未来没太大的价值。
有着这么个空间,这也注定自己回家会有更好更直接的发展。自己连中医院和附属医院都放弃了,自然也不可能再去别的任何一家医院。反正自己也没那个心扎根人民医疗事业,就别占用资源,更别浪费自己更宝贵的时间了。
说来真去医疗机构,按着自己现有的状况,想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平,在医学上有所建树的话,这医院的规格自然是越高越好。
尽管现在中医院的发展看起来不错,前景也肯定比之前自己还在的时候要好。只是中医院的格局还是发展都必然有限,哪怕领导再努力,毫不夸张地说,哪怕它评上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也没用——然而无论如何努力,只怕它也评不上去,甚至三乙级甲等中医医院短期内都很有难度。
毕竟这任院长的任期还有两年,下任领导就算同样励精图治,也改变不了中医院的基本属性和定位——它只是一家县级中医医院,定位在用中医中药资源服务县域人民的医疗健康。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哪怕它砸锅卖铁升到三甲中医院,上级单位给它的资源配置也比不上他们对市里的一家二级医院的资源配置。
自己真的想在医学之路走下去,毫无疑问至少也得留在附属医院这个级别的医院才行——当然如果有比附属医院更好的单位就更好了。
毕竟这个级别的医院,所拥有的资源配置更高,不管是设施设备还是医护人员的配备都更加合理,这也使得去那里就医的患者更多。
就诊的患者增加,医护人员能接触到的疑难杂症也才更多,这也让这些地方的医生综合素质更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学习,也才能让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
自己有这么个空间,现在的网络也发达,自己完全可以边工作边学习。业余时间自己完全可以在空间里用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融汇各种专业知识,想必也能在理论上把相关的知识掌握到一种极致。
理论知识扎实,工作中还能有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二者相得益彰就算自己不想这业务水平也会日益提高。
只不过自己志不在此,而机会也已经错过。现在别说想去更好的医院没什么门路,就连附属医院自己也肯定想进也没可能了。
话再说回来,即便自己真进了某家大医院。按着现在小医院大多数人也就是去配配药,哪怕头疼脑热都想着去大医院的现状,只怕不管自己去哪里、在哪个科室都会被牢牢地栓死在岗位上。
自己不过一个小小的本科毕业生,在博士硕士扎堆的医院里,光是论资排辈自己都稳稳地吊车尾,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看得到出头之日。难不成自己还得再去考个研究生,读个博士什么的,自己又哪儿来的那米国时间呢?
可以说真去了那些地方,能学到更好的技术是肯定的,工作累、工作忙还拿不到什么钱也是肯定的了——毕竟绩效分配这玩意儿不管是学历还是资历等等都会成为衡量指标。
在哪儿工作,这总得想办法扎根落地才行,看看大城市一天一个样的房价,真想买房靠自己这点工资,不知道得熬多少年才行。
基于此,自己也不用惦记村里怎样怎样,自己那时候绝对自顾不暇,怎么可能顾得上别人呢?
这样的结果于自己而言,绝对不可接受!
这样衡量下来,剩下的唯一一条道也就是村里面开个诊所。这样既能兼顾着锻炼技能,又能照顾得到村里,怎么也好过那些选择。
可是,这也就是看起来很美好。
真的开个诊所还去钻研高精尖的医疗技术,那绝对跟死读书本没什么两样。
自己村里大人小孩儿加起来也就这么几百人,就算连着附近的十里八乡,加起来也就万八千号人。这么小的人口基数,又能有多少的疑难杂症。即便真的有了疑难杂症,人家连县里的医院都不相信,又凭什么跑到自己这儿来看病?
真的来的,可能也是四下求医无门,瞎猫碰死耗子。这样的病人,基本上病情都被拖到了病入膏肓,自己拿什么来妙手回春?
天长日久之下,可能自己攒了一肚子理论知识,根本就找不到什么实践机会。这样的医术,也没脸去笑话什么屠龙之技了。
再说就算自己真的有本事,那些有大毛病,想到自己这里来看病的外乡人,看到自己这张年轻得不像话的脸,转身直接走人的可能性更大。
没疑难杂症,也不可能不开门,真的天天看感冒发烧,腰酸背痛,又能学到什么大本事?
自己也万无可能为实践自己所学的东西再去建造一座大型的综合医院。
不说审批什么的,光说建造这么一所医院需要的资金就堪称海量,绝对够自己喝一壶了——一家大型的医院建造和运营的费用,光是硬件部分需要的动辄就是数以亿计的资金,真靠自己口挪肚子攒,哪辈子能赚够这么多钱?
如果自己真有那么多钱,那就更没必要浪费在这上面——村民病了看不起病,自己花钱送出去也比建造这么所大而无用的医院更加划算。
真有这么多钱,投入到村里所能产生的效益肯定更好。那肯定称得上财大气粗,哪里不顺眼直接拿钱砸就完事儿了,绝对能保证这村里一天一个样儿,三年大变样!
更何况就算自己有天大的本事,开个私人诊所,上来就挂个牌子专治肿瘤、白癜风、艾滋病……这只怕给人的印象也跟城里贴广告治性病的老中医也差不多了。
当然,如果自己的计划顺利,那或者忙完村里的事情,自己也闲极无聊倒是可以真的来折腾这事儿。比如说自费花钱找个好点的地方去实习,真的潜下心来假以时日想做一代名医也真的不无可能。
说来只要肯下功夫,自己绝对能做到当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精通所有现有执业类别下,各个学科的技能。
说来这比现在那种现在所培养的,只是侧重老年医学的社区医学教育培养出的那种样样精通样样松的“全科医生”不知道强了多少。
可是,这也没什么实质性的用处,最多也就只能证明自己有这个本事,有这个天赋。自己没办法,也不可能真的因此不管什么毛病都能看——一张执业医师证书,最多只能注册一到三个类别。也就意味着自己最多也只能在三个大类下进行注册,剩下的那些专业也没办法去注册和执业了。
如果自己真的去给没注册的那些类别下的病人看斌,那就妥妥的超范围执业。真的出了什么事儿,这次可没中医院给自己兜底儿了。
更何况就算自己医术再高,可想而知那时候也只能给自己带来荣誉和财富。
虽说按着现在这样的社会风气,肯定有机会获得一些人脉。不过跟秦国栋交谈以后,徐毅也就彻底没了这方面的想法——吃不到羊肉惹一身骚太划不来。
至于经济方面,最多也只能通过这个获得一些钱物而已,不过这行当也发不了大财,又能有多少钱?
再说那时候自己有钱都没地方花了,这点小钱还辛苦赚来干嘛?
图着“悬壶济世”、“济世救人”的名声?
老观主当初想必救了不少人,都没落下什么好儿,有了前车之鉴,自己还是省省吧。
再从当初学医的目的来看,事实上自己现在的医术水平也能满足这个目的了。能看个小毛病不出什么纰漏,看个大毛病知道该去哪儿治疗,甚至还能给村民做一些适当的健康教育。
这就足够了。
自己也没医死人肉白骨的能力,比现有水平再高也没用武之地,那还雪来干嘛?
更何况就算自己医术再好,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很多问题并不只是疾病本身。
不管是社会变迁导致的生活习惯致病还是因病致穷,因穷致病这些社会问题都比疾病本身更加严重。
自己要想办法能让村民靠着他们自己的力量去富起来,那比自己能让他们看病更容易、花钱更少的意义更大。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自己只会看病的话,那一辈子也就是个不成气候的乡村医生。
更何况这不是手指头搭脉就能看病的年代,当代的医疗,哪怕是中医也已经实行团队诊疗了。想靠着单打独斗,再牛的个体诊所,无论如何也成不了气候。
更何况就算自己真的不差钱,真去建一所综合性的大型医院。哪怕没有人追究自己这非法行医的事儿,难道来个病人不管内外妇儿……都自己来看么,那自己还用不用干别的了?
这也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再去高薪雇一批专家来给自己打下手吧。自己村里就这么几百号人,能有多少疑难杂症,又拿什么来养活那么多专家?
真让自己给他们发工资,那还不如村民生病,自己全额报销让他们出去看病,这样省心省力更省钱。
再者对于大部分的专家而言,也没几个不爱惜自己羽毛的。钱多钱少也不一定是问题,但是光吃饭不干活当米虫这事儿,哪儿有几个人肯答应?
更不用说空守着那么多专家却没那么多病源,这本身就是对原本就稀缺的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如果不光对村民开放,真的敞开门来看病,不管天南海北哪里的病人来了就给看……那对村民而言,这医院发展得越好,对村民的影响就越大。
毕竟老家只是个小小的村子,还是不管从环境到交通,乃至生活资源等等都差强人意的山村。如果再把原本就不多的资源分给外人,那么本地人还怎么可能生活得更好?
医院可不像别的东西,能给周边居民带来的好处实在有限。
这也愈发让徐毅坚信——自己从医这条道儿,彻底算是走到头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道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道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