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皇后 太子
目录:晚唐| 作者:木子蓝色| 类别:历史军事
神臼城紫禁城乾清门内乾清宫,这是后三宫之首,是新皇李瓃的寝宫,也是他日常办公之所在。
白天刚刚被加封为三师的太师的于琸、太傅崔芸卿,太保郑从谠,三公的太尉林威,司徒郑畋,司空李振六位新朝官居一品的顶级大佬在内侍省总监张承业的亲自引领下进入乾清门。
三师三公,周代起制,相当于后世的宰相,权力颇大,负责辅助年少的皇帝执行政务。不过到后来,三师三公渐为荣衔。唐起,三师是唐朝授以元老重臣之最高荣衔、地位极尊,所施极严,无人则阙。三公,则作为亲王、大臣的加官荣衔,位次三师。唐末,三师三公皆加授藩镇,所施其滥。新朝建立,官职制度虽然有所改革,但大致还是沿用了唐朝的制度。不过,三师三公,新朝之中,原来过滥的加衔制度得以改变。昨日封赏百官,三师三公,只授予了这六人。足以显示其位之尊贵,三师三公,与天之坐而论道。
太师于琸走在最前面,他既是太师,同时也是国丈,而且还是新朝三省的中书省左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一连串的官衔,让这位名门于氏出身的文人,如今成为新朝最顶级的大臣之一。
张承业微微笑着在前引路,后面这六人,虽然挂着的三师三公衔都只是尊荣无实权的荣衔,可这荣衔之后,六人都还各担任着举足轻重的要职,这六人,除了省府等任职外,每个人都还挂着一个同平章事的官衔,这意味着。这六个帝之三公三师,同时还都是新朝的宰相。
六人都不是第一次来乾清宫,可这一次,却是新皇即位之后,他们第一次应召而来。各人心中的感想都与之前来时是不一样的,于琸一边走,一边打量着这座并不陌生的宫殿。
这座后宫诸殿之首的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自台面至正脊高九丈,檐角置脊兽九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菱花隔扇门窗。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扩大了室内空间。
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殿内铺墁金砖。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乾清,天空透彻,不浑不浊,象征国家安定,也象征着皇帝的作为如天空一般坦荡。
大殿一侧南庑房即是南书房,眼下李瓃就是在南书房召见这六位官居一品的大臣。
“这么晚了。我还叫你们入宫,辛苦了。”坐在御案之后批阅着奏章的李瓃见到于琸等六人前来,连忙起身绕到案前迎接。
郑从谠等连忙行礼。礼毕,郑从谠道:“陛下今日已经正式登基,从此就是一国之君,天下共主。陛下如此相迎,臣等受之不起。且从此往后,陛下当自称朕,称臣等为卿,这是礼仪制度,不可随意更改。”
这六位一品大臣,郑从谠和郑败,还有于琸、崔芸卿加上李振,都可以算是名门大族出身,且一直都是尊奉儒家,崇尚周礼。因此,格外重视这些礼制,原来李瓃还只是秦王之时,有时李瓃也常自称我,不称孤,他们倒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如今李瓃已经正式登基,他们却是充满了所有儒家文人都有的皇帝改造欲,巴不得立即把皇帝改造成他们心目中的那种圣人天子。又叫能再容李瓃自称什么我。
李瓃笑笑,这些小事他倒不在意。今晚他叫这几位肱骨之臣前来,也是有要事商量。
白天之时,李瓃登极即位,改元龙纪,可却依然沿用了大唐的国号,他知道,其实很多臣子都有些不解。
沿用大唐为国号,李瓃也有自己的考虑。本来,新朝按例最适合的是用秦为国号,那是李瓃的王号。或者用齐为国号,那是李瓃龙兴之地。再不济,也可以用辽或者燕。但考虑良久,李瓃最后用了唐。秦这个国号,在此之前,除了统一六国的秦外,后来还有前秦后秦等朝廷用过。且用秦做国号的,历史上,几乎无不是短命王朝,秦有暴秦之称,李瓃倒不是迷信,而是对秦的制度等并不太赞赏,因此,他并不愿意用秦做为新朝的国号。齐国本来也是可以的,秦秋战国时,齐是东方霸主,不过黄巢先前已经用齐做为国号,李瓃不可能再用齐。而燕和辽,都太过偏离中原,也不太合适。
思来想去,李瓃倒是觉得唐不错,一来,对于一个来自后世的人来说,大唐,承载着太多旁人难以理解的感情。同时,沿用唐做国号,李瓃也是希望告诉天下人,他的新朝会延续隋唐以来的大多制度政策,也是承认和保护大唐原来的秩序之意。用大唐做新朝国号,也是出于如此考虑。
好比当年隋代北周,但对北周的一切几乎全盘继承下来,唐代隋,也几乎延续了隋的制度。李瓃建立新朝,沿用唐的国号,就是宣示此意。
一番解释,六位一品大臣也都点了点头。皇帝坚持如此,虽然在他们看来,这个坚持没有太多必要。就算换个新国号,也不会就坏事。况且,就算秦、齐等不能用,还可以定一个新的国号啊。但他们也都看出李瓃在这些理由之外的特别坚持,虽然他们不理解,但国号虽重,却也并非重到非改不可的地步。另一边说来,当初李唐将李瓃编入了李唐皇族谱中,早算是李氏皇族一员,还被李晔和李儇都称为皇叔。李瓃现在沿用唐,也就等于是李唐皇族内部的一次权力更迭而已,唐这个国号,李瓃也是有份的。
“陛下还有心事?”郑畋知道,李瓃半夜叫他们来,绝不会只是为了解释国号的事情,这件事还没那么重要。
“是啊,十三年前,朕还只是登州乡下的一个膨小子,转瞬间,朕已经即位大统,登极称帝了。到了现在,朕反而有点茫然!”
“陛下出身于草莽,然天生王者,英雄起于时势,百战百胜,才有今日。如今顺应天意民心,成为天子,并不须忧虑,天下事亦如此,就如从前一般就好。”崔芸卿笑道。
“打天下,朕不怕。说实在的,这些年我们面对的这些对手,并不强。不是我们太强,而是对方太弱了。而且,不管敌人是谁,都总是在明处,是看的见的。可现在,我们已经拥有天下,虽然还有些地方没有平定,可那已经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了。今后,我们就要从打天下,改为治天下,这太不一样啊。”
郑畋道:“其实陛下一直以来已经做的很好了,不但统兵征战,百战百胜。而且这些年,藩内地方行省州县,也是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温饱,民生富足,只要按这样继续下去,就足够了。陛下往日能在虎狼环伺之下,一面征战,还能一面治理好秦藩。如今拥有天下,岂须再担心天下的治理?”
“朕已经登基了,诸位爱卿你们说,这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李瓃问。
南书房内短暂沉默。
皇帝登基之后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如果让六位大臣直言,那么必然是立皇后立太子。但该立谁为皇后和太子,在场的六位大臣虽然心中各自有自己的想法,但在此时,却没有一个人肯马上开口。谁都知道皇帝是个有主意的人,这件事情肯定有了自己的主意,此时开口,只怕并不是想问他们的意见。
谁当为后?
按礼,王桂娘当为皇后。但是,于幼娘同样是秦王妃,也是正妻,她同样有资格为后,况且,于氏身后有强大的于家做后盾。但是除了这两位原来的秦王妃,王惋君同样有资格成为皇后,因为如今秦王诸子中,王惋君的儿子李德昭是长子,而且十分聪明,很得李瓃喜欢。若是秦王有意立李德昭为太子,那么母以子贵,为稳固太子地位,立王惋君为皇后,也极有可能。
李瓃等了片刻,见谁也没有说话。心中已经有些明白,这六位大臣,怕是认定于幼娘为后更合适。他们不出声,就等于是否定了原本正常当立的王桂娘。可能原因就是王桂娘出身太低微,而且其所生的皇子既非嫡长,又非庶长。为将来立太子考虑,如果不能立王桂娘之子为太子,那么也就最好不立她为皇后。
李瓃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他不知道这个结果是不是诸大臣们私下已经交流过意见的结果。他抬眼看了眼于琸,见他闭口不言,如老僧入定一般。但很明显,这位太师,心中还是希望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的。
这个结果,让李瓃眉头拧了拧,心中立马打定了主意。
大唐龙纪元年,正月初二,李瓃下诏,立王桂娘为皇后,立于幼娘为四妃之首的贵妃,以王惋君为淑妃,以萧玉楼为德妃,以张惠为贤妃,其余者封嫔、婕妤。
皇帝的诏书中,依然没有立太子!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白天刚刚被加封为三师的太师的于琸、太傅崔芸卿,太保郑从谠,三公的太尉林威,司徒郑畋,司空李振六位新朝官居一品的顶级大佬在内侍省总监张承业的亲自引领下进入乾清门。
三师三公,周代起制,相当于后世的宰相,权力颇大,负责辅助年少的皇帝执行政务。不过到后来,三师三公渐为荣衔。唐起,三师是唐朝授以元老重臣之最高荣衔、地位极尊,所施极严,无人则阙。三公,则作为亲王、大臣的加官荣衔,位次三师。唐末,三师三公皆加授藩镇,所施其滥。新朝建立,官职制度虽然有所改革,但大致还是沿用了唐朝的制度。不过,三师三公,新朝之中,原来过滥的加衔制度得以改变。昨日封赏百官,三师三公,只授予了这六人。足以显示其位之尊贵,三师三公,与天之坐而论道。
太师于琸走在最前面,他既是太师,同时也是国丈,而且还是新朝三省的中书省左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一连串的官衔,让这位名门于氏出身的文人,如今成为新朝最顶级的大臣之一。
张承业微微笑着在前引路,后面这六人,虽然挂着的三师三公衔都只是尊荣无实权的荣衔,可这荣衔之后,六人都还各担任着举足轻重的要职,这六人,除了省府等任职外,每个人都还挂着一个同平章事的官衔,这意味着。这六个帝之三公三师,同时还都是新朝的宰相。
六人都不是第一次来乾清宫,可这一次,却是新皇即位之后,他们第一次应召而来。各人心中的感想都与之前来时是不一样的,于琸一边走,一边打量着这座并不陌生的宫殿。
这座后宫诸殿之首的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自台面至正脊高九丈,檐角置脊兽九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菱花隔扇门窗。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扩大了室内空间。
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殿内铺墁金砖。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乾清,天空透彻,不浑不浊,象征国家安定,也象征着皇帝的作为如天空一般坦荡。
大殿一侧南庑房即是南书房,眼下李瓃就是在南书房召见这六位官居一品的大臣。
“这么晚了。我还叫你们入宫,辛苦了。”坐在御案之后批阅着奏章的李瓃见到于琸等六人前来,连忙起身绕到案前迎接。
郑从谠等连忙行礼。礼毕,郑从谠道:“陛下今日已经正式登基,从此就是一国之君,天下共主。陛下如此相迎,臣等受之不起。且从此往后,陛下当自称朕,称臣等为卿,这是礼仪制度,不可随意更改。”
这六位一品大臣,郑从谠和郑败,还有于琸、崔芸卿加上李振,都可以算是名门大族出身,且一直都是尊奉儒家,崇尚周礼。因此,格外重视这些礼制,原来李瓃还只是秦王之时,有时李瓃也常自称我,不称孤,他们倒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如今李瓃已经正式登基,他们却是充满了所有儒家文人都有的皇帝改造欲,巴不得立即把皇帝改造成他们心目中的那种圣人天子。又叫能再容李瓃自称什么我。
李瓃笑笑,这些小事他倒不在意。今晚他叫这几位肱骨之臣前来,也是有要事商量。
白天之时,李瓃登极即位,改元龙纪,可却依然沿用了大唐的国号,他知道,其实很多臣子都有些不解。
沿用大唐为国号,李瓃也有自己的考虑。本来,新朝按例最适合的是用秦为国号,那是李瓃的王号。或者用齐为国号,那是李瓃龙兴之地。再不济,也可以用辽或者燕。但考虑良久,李瓃最后用了唐。秦这个国号,在此之前,除了统一六国的秦外,后来还有前秦后秦等朝廷用过。且用秦做国号的,历史上,几乎无不是短命王朝,秦有暴秦之称,李瓃倒不是迷信,而是对秦的制度等并不太赞赏,因此,他并不愿意用秦做为新朝的国号。齐国本来也是可以的,秦秋战国时,齐是东方霸主,不过黄巢先前已经用齐做为国号,李瓃不可能再用齐。而燕和辽,都太过偏离中原,也不太合适。
思来想去,李瓃倒是觉得唐不错,一来,对于一个来自后世的人来说,大唐,承载着太多旁人难以理解的感情。同时,沿用唐做国号,李瓃也是希望告诉天下人,他的新朝会延续隋唐以来的大多制度政策,也是承认和保护大唐原来的秩序之意。用大唐做新朝国号,也是出于如此考虑。
好比当年隋代北周,但对北周的一切几乎全盘继承下来,唐代隋,也几乎延续了隋的制度。李瓃建立新朝,沿用唐的国号,就是宣示此意。
一番解释,六位一品大臣也都点了点头。皇帝坚持如此,虽然在他们看来,这个坚持没有太多必要。就算换个新国号,也不会就坏事。况且,就算秦、齐等不能用,还可以定一个新的国号啊。但他们也都看出李瓃在这些理由之外的特别坚持,虽然他们不理解,但国号虽重,却也并非重到非改不可的地步。另一边说来,当初李唐将李瓃编入了李唐皇族谱中,早算是李氏皇族一员,还被李晔和李儇都称为皇叔。李瓃现在沿用唐,也就等于是李唐皇族内部的一次权力更迭而已,唐这个国号,李瓃也是有份的。
“陛下还有心事?”郑畋知道,李瓃半夜叫他们来,绝不会只是为了解释国号的事情,这件事还没那么重要。
“是啊,十三年前,朕还只是登州乡下的一个膨小子,转瞬间,朕已经即位大统,登极称帝了。到了现在,朕反而有点茫然!”
“陛下出身于草莽,然天生王者,英雄起于时势,百战百胜,才有今日。如今顺应天意民心,成为天子,并不须忧虑,天下事亦如此,就如从前一般就好。”崔芸卿笑道。
“打天下,朕不怕。说实在的,这些年我们面对的这些对手,并不强。不是我们太强,而是对方太弱了。而且,不管敌人是谁,都总是在明处,是看的见的。可现在,我们已经拥有天下,虽然还有些地方没有平定,可那已经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了。今后,我们就要从打天下,改为治天下,这太不一样啊。”
郑畋道:“其实陛下一直以来已经做的很好了,不但统兵征战,百战百胜。而且这些年,藩内地方行省州县,也是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温饱,民生富足,只要按这样继续下去,就足够了。陛下往日能在虎狼环伺之下,一面征战,还能一面治理好秦藩。如今拥有天下,岂须再担心天下的治理?”
“朕已经登基了,诸位爱卿你们说,这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李瓃问。
南书房内短暂沉默。
皇帝登基之后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如果让六位大臣直言,那么必然是立皇后立太子。但该立谁为皇后和太子,在场的六位大臣虽然心中各自有自己的想法,但在此时,却没有一个人肯马上开口。谁都知道皇帝是个有主意的人,这件事情肯定有了自己的主意,此时开口,只怕并不是想问他们的意见。
谁当为后?
按礼,王桂娘当为皇后。但是,于幼娘同样是秦王妃,也是正妻,她同样有资格为后,况且,于氏身后有强大的于家做后盾。但是除了这两位原来的秦王妃,王惋君同样有资格成为皇后,因为如今秦王诸子中,王惋君的儿子李德昭是长子,而且十分聪明,很得李瓃喜欢。若是秦王有意立李德昭为太子,那么母以子贵,为稳固太子地位,立王惋君为皇后,也极有可能。
李瓃等了片刻,见谁也没有说话。心中已经有些明白,这六位大臣,怕是认定于幼娘为后更合适。他们不出声,就等于是否定了原本正常当立的王桂娘。可能原因就是王桂娘出身太低微,而且其所生的皇子既非嫡长,又非庶长。为将来立太子考虑,如果不能立王桂娘之子为太子,那么也就最好不立她为皇后。
李瓃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他不知道这个结果是不是诸大臣们私下已经交流过意见的结果。他抬眼看了眼于琸,见他闭口不言,如老僧入定一般。但很明显,这位太师,心中还是希望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的。
这个结果,让李瓃眉头拧了拧,心中立马打定了主意。
大唐龙纪元年,正月初二,李瓃下诏,立王桂娘为皇后,立于幼娘为四妃之首的贵妃,以王惋君为淑妃,以萧玉楼为德妃,以张惠为贤妃,其余者封嫔、婕妤。
皇帝的诏书中,依然没有立太子!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晚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晚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