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风波又起
目录:唐醉| 作者:唐远| 类别:历史军事
求保底月票!
李治正式下葬后的一个月,虽然宫中还未除了重孝,但基本事务已经恢复了正常。
朝会也慢慢恢复了。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李治重病卧床这几年,供皇帝坐朝的御座都是空着的,但李治驾崩后朝会恢复,这把空置了几年的龙椅终于有人就坐了。
能坐这把椅子的自然是新即位的皇帝李显,不过李显坐朝也只是走个形式,几次朝会下来,从来不在朝堂上讨论重要事儿,只是听朝臣们的奏事,无论上奏的什么事都是在朝会后交给六位辅政大臣商量解决,再交给武则天过目,或者直接问询武则天的主意。
李显如此表现让武则天非常满意,但许多大臣们不满意了,他们觉得皇帝即位,就需要亲自处理朝事,而不是像李显这样什么事都不管,只是当个摆设。
几次朝会后,马上就有大臣当殿上奏,要新即位的皇帝负起皇帝的职责。上奏的官员每天都有,这让李显胆战心惊,只能以他要为先帝守寻为首加以推托。不过大臣们却是没这么好糊弄的,依然每次朝会都有大臣站出来请奏,要皇帝亲政。要皇帝亲政的奏表也纷纷不断,弄的李显心烦意乱!
不过唱反调的人却有,在许多大臣先后上奏要李显亲政,亲自处理朝事,不能诸事都不管的时候,吏部尚书贺兰敏之却上表奏言:新即位皇帝未实际到职,以为先皇守孝为由,不参与处理朝事,皇帝形同虚设,要求武则天宣天后令于中书、门下施行……
贺兰敏之此议让朝臣们为之愕然,大臣们都知道贺兰敏之这不会是无的放矢,肯定有深层次的目光的;李显更是深受震动,他明白贺兰敏之又开始对他发难了,不过这次他也很愤怒。如今他是皇帝了,贺兰敏之竟然还敢这样待他……当然他也清楚,这件事背后肯定有他那位母亲的指使!
贺兰敏之提出的此议,得到了包括中书令李敬玄、检校侍中裴炎及黄门侍郎王德真的强烈支持,这些人跟着贺兰敏之上表,要求武则天继续代皇帝主持朝会,处理朝事!他们的理由非常充分:如今先皇新丧。新即位的皇帝不理政,诸事都交给几位顾命大臣处断,这些年天后娘娘代皇帝处置朝政多年,先皇驾崩,新皇即位之际,国事不能荒废。为了天下的安定,理应由天后娘娘继续代行此职,而不应该由几位辅政大臣代不理焉的皇帝处理国事。
贺兰敏之的提议让朝堂为之哗然了,跟着他禀奏的大臣们的言语份量更让大臣们吃惊,这几位都是政事堂的宰相啊,他们的意思当然不是其他普通大臣可以相比的。
前些日子,当殿请奏皇帝亲政理事的大臣主要是那些四五品的官员。没有一位政事堂的宰相;而今多位政事堂的宰相站出来,以皇帝没有理朝,致使国事荒废为由,要已经升任皇太后的武则天继续代为执掌朝事,这两种观点哪种更会引震动,谁都可以看明白。
贺兰敏之的用意其实并不复杂,陈易不需要多想,就基本猜着了贺兰敏之的真实意图。贺兰敏之可能是得到武则天的授意,或者是揣摩到了武则天的意思,才敢如此提议的!不过也有可能只是贺兰敏之想进一步得武则天宠信而如此做的,是想借要武则天出来处理事儿的机会,削弱几位辅政大臣手中的权利,让他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在做到这些的过程中,可以树立自己的权威。只要武则天认同他们的提议,这一点就可以实现,可以说一举数得之计!
因为知道了贺兰敏之在一些野心,陈易完全清楚贺兰敏之最终的用意是什么。
据陈易所探的消息。贺兰敏之已经数次在武则天面前蛊惑过,要武则天继续想办法执掌大权,并且可以效仿吕后,甚至更进一步。贺兰敏之也直言了,皇帝不只是男人可以当的,女人也是可以当的。
这言论当然让陈易吃惊万分,他想不到贺兰敏之想法如此激进,比他这个穿越人似乎都要激进,竟然蛊惑武则天自己去当皇帝,陈易弄不清楚贺兰敏之到底是怎么想的。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要是武则天真的按贺兰敏之蛊惑那样去做,代唐而立,当了皇帝,那他这位武家的唯一子嗣,是最得利者,武则天最终立其为太子都有可能。
陈易猜着,贺兰敏之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武则天当皇帝他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或者皇嗣,才会大着胆如此蛊惑的。他虽然是穿越者,也知道历史上的武则天真的以周代唐,自己当了皇帝,但他都没这种念头,怂恿武则天自己当皇帝。
他现在更加不希望一切如原来历史上那样,武则天代唐而立,建立大周。他已经在密谋自己的计划了,要是想让这个计划成功,那就是努力、甚至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武则天当皇帝。
只是他不知道怎么劝武则天打消此念头,也无从出言相劝,因为武则天在和他讨论事儿时候,从来没有流露出这样的想法过。
贺兰敏之私下的提议武则天当然也吃惊,不过她已经在贺兰敏之明或者暗的相劝几次后,有点动心了,也放纵了自己这位亲外甥在朝堂上肆意行事。这次贺兰敏之上奏提议要她继续出来执掌朝事,当然也是她的授意,只不过是贺兰敏之提议在先,她同意了后再给了贺兰敏之以一些技巧而已。
只是这件事引起的后续风波倒是让武则天很是意外,原本没太多意见的其他几位政事堂宰相,包括裴行俭、刘仁轨、薛元超、崔知温、岑长倩都起来反对贺兰敏之的提议,他们的意思是,皇帝已经在先皇的灵柩前宣誓继位,并负起处理军国大事的重任,理应和先皇一样,马上就行使皇帝的职责,在几位顾命大臣的辅佐下,全权处理所有军国大事,只有那些不能决断的事,才需要去回禀天后娘娘,请已经荣升为皇太后的天后娘娘处断!
裴行俭等人是因为那份遗诏是武则天代皇帝李治而拟的,他们并不完全认同那就是李治的意思,而是认为武则天自己的意思,只是强加到李治头上而已。既然武则天自己的意思也是让李显自己执掌朝事,只有不能决断的军国大事,才需要去禀奏武则天就行了。
武则天自己都这个意思了,他们也可以趁机起来抗争一下,毕竟这些人都是不愿意武则天继续执掌朝政大权,而是希望这位代先皇处理朝事多年的大唐皇后,真正归政于皇帝,还大唐朝纲以稳定的。要是武则天真的归政于李显,完成权力的真正、平稳的交接,那所有的担心都可以放下来,不必再担心朝纲紊乱的事发生了。天下到底是李姓家族的,武则天只是武家的媳妇!
听到朝堂上如此的动静后,武则天召陈易过去问询事儿了。
在这件事上,陈易并没表现出支持还是反对的意思,这让武则天有点不太满意,也让许多大臣为之惊异,弄不清楚陈易的态度究竟是如何!
“子应,敏之上奏的事,你是怎么看的?”
因为这段时间太操劳,武则天的精神有些不振,人似乎比李治驾崩前老了一些,只说话间的语气和神态并没太多变化。
陈易定定地看了一会面前这位已经好久没和自己欢好的老情人,有一种陌生的感觉起来,在进宫之间他也知道这次武则天肯定会问询他这些事,因此也想过这方面的情况,当下故作沉思了一会,即说道:“娘娘,臣觉得敏之舅兄所提意见并不合适!”
“哦?!为何?”武则天满脸的惊异。
“娘娘,先皇驾崩之际,娘娘代先皇在灵柩前传达了遗嘱,要太子在灵柩前即位为皇,并马上负起处理国事的职责,只有那些不能决断的军国大事,才需要向娘娘禀奏!要是才这么几天过去,娘娘就要废了先皇的遗诏,继续代皇帝执掌朝事,定会让许多大臣心生疑虑,并心起忿忿,如此对娘娘并不好!”陈易抬起头,看了眼神色有点变化的武则天,神色不变地说道:“娘娘,臣觉得还是保持如今的现状为好,现在皇帝不是大部事都不管,比较重大的事都会向娘娘你讨要主意,可以说娘娘依然掌握了大部朝事的处理权力,皇帝这样懂事,何必再逼迫他呢?要是真的如敏之舅兄那样做,朝中肯定会起大的波澜,依臣所见,即使娘娘想这样做,也要待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皇帝有什么失察之处出来后,再找机会收回权力为好!”
武则天听了沉默不语,眼睛也垂了下来,似在思索。
“娘娘,这只是臣的一家之言,要是臣说错了,还请娘娘指正!臣只是为娘娘的名声作考虑,臣觉得,凡事都要从长远打算!”
“唔,你说的有一些道理,待本宫再细细想想吧!”未完待续。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李治正式下葬后的一个月,虽然宫中还未除了重孝,但基本事务已经恢复了正常。
朝会也慢慢恢复了。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李治重病卧床这几年,供皇帝坐朝的御座都是空着的,但李治驾崩后朝会恢复,这把空置了几年的龙椅终于有人就坐了。
能坐这把椅子的自然是新即位的皇帝李显,不过李显坐朝也只是走个形式,几次朝会下来,从来不在朝堂上讨论重要事儿,只是听朝臣们的奏事,无论上奏的什么事都是在朝会后交给六位辅政大臣商量解决,再交给武则天过目,或者直接问询武则天的主意。
李显如此表现让武则天非常满意,但许多大臣们不满意了,他们觉得皇帝即位,就需要亲自处理朝事,而不是像李显这样什么事都不管,只是当个摆设。
几次朝会后,马上就有大臣当殿上奏,要新即位的皇帝负起皇帝的职责。上奏的官员每天都有,这让李显胆战心惊,只能以他要为先帝守寻为首加以推托。不过大臣们却是没这么好糊弄的,依然每次朝会都有大臣站出来请奏,要皇帝亲政。要皇帝亲政的奏表也纷纷不断,弄的李显心烦意乱!
不过唱反调的人却有,在许多大臣先后上奏要李显亲政,亲自处理朝事,不能诸事都不管的时候,吏部尚书贺兰敏之却上表奏言:新即位皇帝未实际到职,以为先皇守孝为由,不参与处理朝事,皇帝形同虚设,要求武则天宣天后令于中书、门下施行……
贺兰敏之此议让朝臣们为之愕然,大臣们都知道贺兰敏之这不会是无的放矢,肯定有深层次的目光的;李显更是深受震动,他明白贺兰敏之又开始对他发难了,不过这次他也很愤怒。如今他是皇帝了,贺兰敏之竟然还敢这样待他……当然他也清楚,这件事背后肯定有他那位母亲的指使!
贺兰敏之提出的此议,得到了包括中书令李敬玄、检校侍中裴炎及黄门侍郎王德真的强烈支持,这些人跟着贺兰敏之上表,要求武则天继续代皇帝主持朝会,处理朝事!他们的理由非常充分:如今先皇新丧。新即位的皇帝不理政,诸事都交给几位顾命大臣处断,这些年天后娘娘代皇帝处置朝政多年,先皇驾崩,新皇即位之际,国事不能荒废。为了天下的安定,理应由天后娘娘继续代行此职,而不应该由几位辅政大臣代不理焉的皇帝处理国事。
贺兰敏之的提议让朝堂为之哗然了,跟着他禀奏的大臣们的言语份量更让大臣们吃惊,这几位都是政事堂的宰相啊,他们的意思当然不是其他普通大臣可以相比的。
前些日子,当殿请奏皇帝亲政理事的大臣主要是那些四五品的官员。没有一位政事堂的宰相;而今多位政事堂的宰相站出来,以皇帝没有理朝,致使国事荒废为由,要已经升任皇太后的武则天继续代为执掌朝事,这两种观点哪种更会引震动,谁都可以看明白。
贺兰敏之的用意其实并不复杂,陈易不需要多想,就基本猜着了贺兰敏之的真实意图。贺兰敏之可能是得到武则天的授意,或者是揣摩到了武则天的意思,才敢如此提议的!不过也有可能只是贺兰敏之想进一步得武则天宠信而如此做的,是想借要武则天出来处理事儿的机会,削弱几位辅政大臣手中的权利,让他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在做到这些的过程中,可以树立自己的权威。只要武则天认同他们的提议,这一点就可以实现,可以说一举数得之计!
因为知道了贺兰敏之在一些野心,陈易完全清楚贺兰敏之最终的用意是什么。
据陈易所探的消息。贺兰敏之已经数次在武则天面前蛊惑过,要武则天继续想办法执掌大权,并且可以效仿吕后,甚至更进一步。贺兰敏之也直言了,皇帝不只是男人可以当的,女人也是可以当的。
这言论当然让陈易吃惊万分,他想不到贺兰敏之想法如此激进,比他这个穿越人似乎都要激进,竟然蛊惑武则天自己去当皇帝,陈易弄不清楚贺兰敏之到底是怎么想的。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要是武则天真的按贺兰敏之蛊惑那样去做,代唐而立,当了皇帝,那他这位武家的唯一子嗣,是最得利者,武则天最终立其为太子都有可能。
陈易猜着,贺兰敏之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武则天当皇帝他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或者皇嗣,才会大着胆如此蛊惑的。他虽然是穿越者,也知道历史上的武则天真的以周代唐,自己当了皇帝,但他都没这种念头,怂恿武则天自己当皇帝。
他现在更加不希望一切如原来历史上那样,武则天代唐而立,建立大周。他已经在密谋自己的计划了,要是想让这个计划成功,那就是努力、甚至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武则天当皇帝。
只是他不知道怎么劝武则天打消此念头,也无从出言相劝,因为武则天在和他讨论事儿时候,从来没有流露出这样的想法过。
贺兰敏之私下的提议武则天当然也吃惊,不过她已经在贺兰敏之明或者暗的相劝几次后,有点动心了,也放纵了自己这位亲外甥在朝堂上肆意行事。这次贺兰敏之上奏提议要她继续出来执掌朝事,当然也是她的授意,只不过是贺兰敏之提议在先,她同意了后再给了贺兰敏之以一些技巧而已。
只是这件事引起的后续风波倒是让武则天很是意外,原本没太多意见的其他几位政事堂宰相,包括裴行俭、刘仁轨、薛元超、崔知温、岑长倩都起来反对贺兰敏之的提议,他们的意思是,皇帝已经在先皇的灵柩前宣誓继位,并负起处理军国大事的重任,理应和先皇一样,马上就行使皇帝的职责,在几位顾命大臣的辅佐下,全权处理所有军国大事,只有那些不能决断的事,才需要去回禀天后娘娘,请已经荣升为皇太后的天后娘娘处断!
裴行俭等人是因为那份遗诏是武则天代皇帝李治而拟的,他们并不完全认同那就是李治的意思,而是认为武则天自己的意思,只是强加到李治头上而已。既然武则天自己的意思也是让李显自己执掌朝事,只有不能决断的军国大事,才需要去禀奏武则天就行了。
武则天自己都这个意思了,他们也可以趁机起来抗争一下,毕竟这些人都是不愿意武则天继续执掌朝政大权,而是希望这位代先皇处理朝事多年的大唐皇后,真正归政于皇帝,还大唐朝纲以稳定的。要是武则天真的归政于李显,完成权力的真正、平稳的交接,那所有的担心都可以放下来,不必再担心朝纲紊乱的事发生了。天下到底是李姓家族的,武则天只是武家的媳妇!
听到朝堂上如此的动静后,武则天召陈易过去问询事儿了。
在这件事上,陈易并没表现出支持还是反对的意思,这让武则天有点不太满意,也让许多大臣为之惊异,弄不清楚陈易的态度究竟是如何!
“子应,敏之上奏的事,你是怎么看的?”
因为这段时间太操劳,武则天的精神有些不振,人似乎比李治驾崩前老了一些,只说话间的语气和神态并没太多变化。
陈易定定地看了一会面前这位已经好久没和自己欢好的老情人,有一种陌生的感觉起来,在进宫之间他也知道这次武则天肯定会问询他这些事,因此也想过这方面的情况,当下故作沉思了一会,即说道:“娘娘,臣觉得敏之舅兄所提意见并不合适!”
“哦?!为何?”武则天满脸的惊异。
“娘娘,先皇驾崩之际,娘娘代先皇在灵柩前传达了遗嘱,要太子在灵柩前即位为皇,并马上负起处理国事的职责,只有那些不能决断的军国大事,才需要向娘娘禀奏!要是才这么几天过去,娘娘就要废了先皇的遗诏,继续代皇帝执掌朝事,定会让许多大臣心生疑虑,并心起忿忿,如此对娘娘并不好!”陈易抬起头,看了眼神色有点变化的武则天,神色不变地说道:“娘娘,臣觉得还是保持如今的现状为好,现在皇帝不是大部事都不管,比较重大的事都会向娘娘你讨要主意,可以说娘娘依然掌握了大部朝事的处理权力,皇帝这样懂事,何必再逼迫他呢?要是真的如敏之舅兄那样做,朝中肯定会起大的波澜,依臣所见,即使娘娘想这样做,也要待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皇帝有什么失察之处出来后,再找机会收回权力为好!”
武则天听了沉默不语,眼睛也垂了下来,似在思索。
“娘娘,这只是臣的一家之言,要是臣说错了,还请娘娘指正!臣只是为娘娘的名声作考虑,臣觉得,凡事都要从长远打算!”
“唔,你说的有一些道理,待本宫再细细想想吧!”未完待续。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唐醉》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唐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