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山阻于河
目录:北宋末年当神棍| 作者:雪满林中| 类别:历史军事
多谢汪秀才童鞋的打赏,地理位置看来是彻底没办法了……这个**ug实在没办法改了……当然,这个bug还没有出现。
其实以文飞看来,这般想法,顶多也就是心里安慰而已,估计不会起到任何用处……
想到这里,文飞忽然想到一事。究竟有没有蝗神?大宋国家祀典就是文飞自己给编订的,当然知道国家祀典之中没有蝗神存在。
可是这给了文飞另外一个思路,关于用道法如何驱赶蝗虫的。这等小生物昆虫之类,其实对于阴气最为敏感不过。有着阴气存在的地方,可以清楚的感觉到没有半点虫叫,甚至夏天连蚊虫都不会有。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文飞还记得自己当时得到宝贝玉佩的时候。就曾经在神魂状态下,驱赶那些美国白蛾,将别人吓的屁滚尿流的事情。
如今文飞道法高过以前千倍万倍,手下又有那么多高真道士。那么,到底可能不可能把这些蝗虫驱赶走?或者所谓的蝗神,是有邪门歪道的家伙在装神弄鬼?
接着,文飞忽然哭笑不得的想起来了,后世的道教之中确实是有一位护法神将,是蝗神,而且封号还是扬威侯天曹猛将。
不过这货,怎么说呢!现在这货还活的好好的,在自己手下为将领。而且还是文飞相当看重的青年将领,就是那位在解州敢把刀子架在解州地方官脖子上的那位的刘錡。
“我说当时听到他的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原来是他!”文飞想了起来。忽然就觉着哭笑不得!
不过这货成为神将还是以后的事情了,起码也是南宋之后的事情了。而且,肯定是这货死了以后的事情!
历史上记载。抗金名将,他率兵打败了金兀术的金兵,取得丰硕战果,但却遭到秦桧的打击,排挤到地方做官,在任上,适逢百年不遇蝗灾。他千方百计灭蝗。
聪明正直,死而为神。就好像文飞看到的那六十甲子元辰一般,每个神将都是忠臣节烈。而刘錡这般人物。自然死后被百姓们认为是蝗神!
淮南、淮东、浙西制置使刘锜驱蝗有功,宋理宗敕封他“扬威侯暨天曹猛将之神”。
宋景定四年,旱蝗,上敕刘锜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敕云“飞蝗入境。渐食嘉禾。赖尔神灵,剪灭无余。”蝗遂殄灭……
只是这时候的刘錡活的还好好的,似乎还在童贯手下,正活跃在对付西夏人的战场上。难道这时候把他拉过来,一刀砍了,然后封为蝗神么?这也太恶搞了一点!
只是随便一想,就把这些念头给抛到了脑后去。让带兵的马军指挥使去通利军调兵,文飞先带走三百人马。过城不入,直接上了大伾山。
这浚州在上古之时。叫着黎阳之前的时候,却被叫做黎地。而那大伾山,更是叫做黎山。
后世黄河早已经改道,此地已经变成了田畴相连、村落相望田地。但是在在现在,在文飞的眼前,却依旧可以见到水势浩荡的黄河。
黄河由黎阳津向北流到县城东边时,河道在大伾山与凤凰山之间突然变窄,史料中称之为“山阻于河”。两山夹击中的黄河湍急汹涌,惊涛拍岸。
特别是到了汛期,处于上游的黎阳津黄河大堤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决口,决口前面堵后面又开。自古以来,就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的水灾。
而现在还没有进入汛期,那一直又干旱了半年多,自然水势变小。连昔日汹涌澎湃的黄河,这时候都平静太多。
相传大禹治水,就曾经路过此山,甚至还留下了“东过洛油,至于大伾”的记载来。
这一路上,文飞越是了解这大伾山,心中也就越是震惊。想不到自己后世从来没有听过的一座,几乎以为毫无名气的普通之山,居然会有这么不平凡的来历……
此山本来为佛道两家占据,周世宗柴荣灭佛。这大伾山离得东京城这么近,自然跑不了,山上寺庙大半被毁。反倒是后世成了道教的地盘。虽然不是洞天福地,却也号称是“青坛紫府”。
相传,东汉刘秀镇压河北王郎军,还师经过大还山,在山上筑青坛祭告天地。封大伾山为青坛山。紫府却是神仙所居……
文飞一路上看到这些资料,心中隐隐约约的觉着不安。这大伾山根本不是自己原先料想的那么简单,到底这张怀素王仔昔两个家伙来到这大伾山所谓何事?是了,还有此地的龙王,这山既然没有那么简单,想来这个什么龙王,也不会是文飞开始想象之中的那么简单。
然而到了大伾山下,看着这大伾山从平原拔地而起,竟是一座孤峰,山势巍峨,秀丽幽静。黄河自脚下奔流潮涌而过,心中的惊讶,几乎让文飞合不拢嘴来。
此地的风水极佳,地气氤氲,方圆几百里之内的地气潜藏于此,深藏不露。却是几乎不比那些出名的名山大川要差多少了,尤其是黄河奔腾,汹涌如同龙腾,而大伾山却如同虎踞。
文飞倏然而惊,心道此地地势如此之好,灵气潜藏。那么此地的地祇神灵,必然非同一般。
所谓龙王云云,文飞并不认为有那种肉身之龙存在,便是有,肯定也不会世界。那么,这龙王必然是山河龙脉灵气所化,这点肯定是不用质疑的了。
文飞刚刚带着人马上了大伾山山道,却看见冠盖云集。一大批的青紫官袍的官员簇拥着一个身穿便服的老者,迎了下来。
文飞见了,顿时奇道:“他怎么会在这里?”原来这个老者不是别人,居然是当今堂堂的宰相蔡京。
这货如今复相,又主持两圣钱的改革,春风得意的很。怎么也跑到这大伾山上来了?
猛然间想起,前次赵佶还在说起的事情,大伾山的龙王托梦给地方官员,说是有办法降雨。当时赵佶还说把这龙王封为康显侯,还说是要派蔡京这个宰相亲自前来册封,以表诚心。其他的官员,想来是敢来巴结奉承的地方官员了。
文飞想到这里,那蔡京这货已经一溜烟的迎过来,腿脚利索的就不像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家伙。甚至后面那些脑满肠肥的地方官员,都追赶的有些吃力。
蔡京首先施礼,笑容可掬的道:“尚父万寿,怎么也亲自来到这大伾山了。看来这祈雨之事,果然关系重大。尚父心怀天下百姓,当真是慈悲为怀……”
蔡京是当朝宰相,这次平定太子谋逆之事以后,传言官家要给他封爵。而这些地方官员,品级和他天差地远,蔡京下来迎接人,自然不用和他们交代。
这些人只是看到连蔡京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帝国宰相,都要不顾自己老胳膊老腿的,巴巴的跑下来巴结文飞。虽然不知道文飞到底是何方神圣?是哪位亲王?但是都不敢丝毫怠慢。话说这些官员,连这么一点的眼神都没有,这官可是无论如何也都当不长的。
但是这时候听到蔡京开口,眼前这位貌不惊人,带着几百兵丁的贵人居然是当今的尚父,护国天师,道教教主文飞……
这些人已经官员们就更是激动的很了,一个个跪倒在尘埃之中,待蔡京说罢,就高叫道:“下官等参见尚父!”
原本这些人就算是见到官家,都不一定要下跪的。要下跪一般都是跪拜祖先或者神灵,无奈文飞的身份特别几乎在大宋人的眼中,那就是天上下来行走于人间的仙人……
当然了,对于这些官员们来说,更现实的却是文飞可是天下间权力最大的人物。那赵佶都对文飞敬重的很,凡事言听计从。再加上这次太子谋逆,都是文飞一己之力救下官家……
总之,文飞在大宋的影响力已经无人可及了。官家最多灭你九族,而且由于不杀士大夫的祖训,甚至还杀不了他们,顶多流放而已。
可是眼前这位尚父,手段可就不一样了。得罪了他,不仅杀了你的人,甚至可以把的魂魄打下地狱去永远受苦……
有这么多的关系在,难怪这些官员们表现如此了!
文飞却是来救人的,可没有和这些家伙打交道的兴趣。淡淡的道:“本尚父来此有要事要办,大伾山龙王的庙宇在哪里?”
蔡京豪不废话,马上带着文飞就向那山上而去。大伾山上有着中国最早的石刻佛像,天下知名。当然了,文飞这种货色是肯定不会知道的。
而在大伾山东侧青石崖上,大石佛北边。就是龙王庙所在了,只是却不是文飞开始想象之中的庙宇,却是一个龙洞。
洞内幽深莫测,与山顶石缝相通,据说阳光射入石缝时,洞内便有光亮。每到天将下雨时,洞内便有云气喷出袅袅升腾。这便是人们传说中的龙洞祥云升紫烟,是所谓的浚县八大景之一。
龙洞外面的石崖上有一块别致的摩崖石刻。这块摩崖石刻是五条龙。五条龙相互盘绕,依山而镌,似作飞翔状。
就在这下面,就有一座石碑,明显的也不过是刚刚立起来的。上面写着“康显侯告碑”敕文后小字为“太师鲁国公臣京免书”。未完待续。。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其实以文飞看来,这般想法,顶多也就是心里安慰而已,估计不会起到任何用处……
想到这里,文飞忽然想到一事。究竟有没有蝗神?大宋国家祀典就是文飞自己给编订的,当然知道国家祀典之中没有蝗神存在。
可是这给了文飞另外一个思路,关于用道法如何驱赶蝗虫的。这等小生物昆虫之类,其实对于阴气最为敏感不过。有着阴气存在的地方,可以清楚的感觉到没有半点虫叫,甚至夏天连蚊虫都不会有。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文飞还记得自己当时得到宝贝玉佩的时候。就曾经在神魂状态下,驱赶那些美国白蛾,将别人吓的屁滚尿流的事情。
如今文飞道法高过以前千倍万倍,手下又有那么多高真道士。那么,到底可能不可能把这些蝗虫驱赶走?或者所谓的蝗神,是有邪门歪道的家伙在装神弄鬼?
接着,文飞忽然哭笑不得的想起来了,后世的道教之中确实是有一位护法神将,是蝗神,而且封号还是扬威侯天曹猛将。
不过这货,怎么说呢!现在这货还活的好好的,在自己手下为将领。而且还是文飞相当看重的青年将领,就是那位在解州敢把刀子架在解州地方官脖子上的那位的刘錡。
“我说当时听到他的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原来是他!”文飞想了起来。忽然就觉着哭笑不得!
不过这货成为神将还是以后的事情了,起码也是南宋之后的事情了。而且,肯定是这货死了以后的事情!
历史上记载。抗金名将,他率兵打败了金兀术的金兵,取得丰硕战果,但却遭到秦桧的打击,排挤到地方做官,在任上,适逢百年不遇蝗灾。他千方百计灭蝗。
聪明正直,死而为神。就好像文飞看到的那六十甲子元辰一般,每个神将都是忠臣节烈。而刘錡这般人物。自然死后被百姓们认为是蝗神!
淮南、淮东、浙西制置使刘锜驱蝗有功,宋理宗敕封他“扬威侯暨天曹猛将之神”。
宋景定四年,旱蝗,上敕刘锜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敕云“飞蝗入境。渐食嘉禾。赖尔神灵,剪灭无余。”蝗遂殄灭……
只是这时候的刘錡活的还好好的,似乎还在童贯手下,正活跃在对付西夏人的战场上。难道这时候把他拉过来,一刀砍了,然后封为蝗神么?这也太恶搞了一点!
只是随便一想,就把这些念头给抛到了脑后去。让带兵的马军指挥使去通利军调兵,文飞先带走三百人马。过城不入,直接上了大伾山。
这浚州在上古之时。叫着黎阳之前的时候,却被叫做黎地。而那大伾山,更是叫做黎山。
后世黄河早已经改道,此地已经变成了田畴相连、村落相望田地。但是在在现在,在文飞的眼前,却依旧可以见到水势浩荡的黄河。
黄河由黎阳津向北流到县城东边时,河道在大伾山与凤凰山之间突然变窄,史料中称之为“山阻于河”。两山夹击中的黄河湍急汹涌,惊涛拍岸。
特别是到了汛期,处于上游的黎阳津黄河大堤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决口,决口前面堵后面又开。自古以来,就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的水灾。
而现在还没有进入汛期,那一直又干旱了半年多,自然水势变小。连昔日汹涌澎湃的黄河,这时候都平静太多。
相传大禹治水,就曾经路过此山,甚至还留下了“东过洛油,至于大伾”的记载来。
这一路上,文飞越是了解这大伾山,心中也就越是震惊。想不到自己后世从来没有听过的一座,几乎以为毫无名气的普通之山,居然会有这么不平凡的来历……
此山本来为佛道两家占据,周世宗柴荣灭佛。这大伾山离得东京城这么近,自然跑不了,山上寺庙大半被毁。反倒是后世成了道教的地盘。虽然不是洞天福地,却也号称是“青坛紫府”。
相传,东汉刘秀镇压河北王郎军,还师经过大还山,在山上筑青坛祭告天地。封大伾山为青坛山。紫府却是神仙所居……
文飞一路上看到这些资料,心中隐隐约约的觉着不安。这大伾山根本不是自己原先料想的那么简单,到底这张怀素王仔昔两个家伙来到这大伾山所谓何事?是了,还有此地的龙王,这山既然没有那么简单,想来这个什么龙王,也不会是文飞开始想象之中的那么简单。
然而到了大伾山下,看着这大伾山从平原拔地而起,竟是一座孤峰,山势巍峨,秀丽幽静。黄河自脚下奔流潮涌而过,心中的惊讶,几乎让文飞合不拢嘴来。
此地的风水极佳,地气氤氲,方圆几百里之内的地气潜藏于此,深藏不露。却是几乎不比那些出名的名山大川要差多少了,尤其是黄河奔腾,汹涌如同龙腾,而大伾山却如同虎踞。
文飞倏然而惊,心道此地地势如此之好,灵气潜藏。那么此地的地祇神灵,必然非同一般。
所谓龙王云云,文飞并不认为有那种肉身之龙存在,便是有,肯定也不会世界。那么,这龙王必然是山河龙脉灵气所化,这点肯定是不用质疑的了。
文飞刚刚带着人马上了大伾山山道,却看见冠盖云集。一大批的青紫官袍的官员簇拥着一个身穿便服的老者,迎了下来。
文飞见了,顿时奇道:“他怎么会在这里?”原来这个老者不是别人,居然是当今堂堂的宰相蔡京。
这货如今复相,又主持两圣钱的改革,春风得意的很。怎么也跑到这大伾山上来了?
猛然间想起,前次赵佶还在说起的事情,大伾山的龙王托梦给地方官员,说是有办法降雨。当时赵佶还说把这龙王封为康显侯,还说是要派蔡京这个宰相亲自前来册封,以表诚心。其他的官员,想来是敢来巴结奉承的地方官员了。
文飞想到这里,那蔡京这货已经一溜烟的迎过来,腿脚利索的就不像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家伙。甚至后面那些脑满肠肥的地方官员,都追赶的有些吃力。
蔡京首先施礼,笑容可掬的道:“尚父万寿,怎么也亲自来到这大伾山了。看来这祈雨之事,果然关系重大。尚父心怀天下百姓,当真是慈悲为怀……”
蔡京是当朝宰相,这次平定太子谋逆之事以后,传言官家要给他封爵。而这些地方官员,品级和他天差地远,蔡京下来迎接人,自然不用和他们交代。
这些人只是看到连蔡京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帝国宰相,都要不顾自己老胳膊老腿的,巴巴的跑下来巴结文飞。虽然不知道文飞到底是何方神圣?是哪位亲王?但是都不敢丝毫怠慢。话说这些官员,连这么一点的眼神都没有,这官可是无论如何也都当不长的。
但是这时候听到蔡京开口,眼前这位貌不惊人,带着几百兵丁的贵人居然是当今的尚父,护国天师,道教教主文飞……
这些人已经官员们就更是激动的很了,一个个跪倒在尘埃之中,待蔡京说罢,就高叫道:“下官等参见尚父!”
原本这些人就算是见到官家,都不一定要下跪的。要下跪一般都是跪拜祖先或者神灵,无奈文飞的身份特别几乎在大宋人的眼中,那就是天上下来行走于人间的仙人……
当然了,对于这些官员们来说,更现实的却是文飞可是天下间权力最大的人物。那赵佶都对文飞敬重的很,凡事言听计从。再加上这次太子谋逆,都是文飞一己之力救下官家……
总之,文飞在大宋的影响力已经无人可及了。官家最多灭你九族,而且由于不杀士大夫的祖训,甚至还杀不了他们,顶多流放而已。
可是眼前这位尚父,手段可就不一样了。得罪了他,不仅杀了你的人,甚至可以把的魂魄打下地狱去永远受苦……
有这么多的关系在,难怪这些官员们表现如此了!
文飞却是来救人的,可没有和这些家伙打交道的兴趣。淡淡的道:“本尚父来此有要事要办,大伾山龙王的庙宇在哪里?”
蔡京豪不废话,马上带着文飞就向那山上而去。大伾山上有着中国最早的石刻佛像,天下知名。当然了,文飞这种货色是肯定不会知道的。
而在大伾山东侧青石崖上,大石佛北边。就是龙王庙所在了,只是却不是文飞开始想象之中的庙宇,却是一个龙洞。
洞内幽深莫测,与山顶石缝相通,据说阳光射入石缝时,洞内便有光亮。每到天将下雨时,洞内便有云气喷出袅袅升腾。这便是人们传说中的龙洞祥云升紫烟,是所谓的浚县八大景之一。
龙洞外面的石崖上有一块别致的摩崖石刻。这块摩崖石刻是五条龙。五条龙相互盘绕,依山而镌,似作飞翔状。
就在这下面,就有一座石碑,明显的也不过是刚刚立起来的。上面写着“康显侯告碑”敕文后小字为“太师鲁国公臣京免书”。未完待续。。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北宋末年当神棍》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北宋末年当神棍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