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逃税的萌芽
目录:臣权| 作者:受伤的害虫| 类别:历史军事
明知道欲速则不达,但是庞煌依旧给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免费电子书下载
一次又一次的加大了训练强度,回想各种记忆深处的训练方法,一遍又一遍的训练,自己亲自带队,使用了各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所谓的速成。
虽然亲卫们疲惫不堪,但是进步却是明显的。只要有进步,那就好,庞煌要的是,在八月之前,至少能让这些亲卫派上用场。
这是一个秘密,八月,大明会对辽东的蒙古部落有所行动,现在计划之内,就是由于主帅始终没有敲定,所以没有透露出来,不过朝廷已经严令辽东都司、北平都司、陕西都司和山西都司,严格训练边陲的兵卒,这一,相信几个都司的指挥使应该可以看出来。
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皇帝的决心,庞煌就是想在这次行动中,做出一些成绩,那时他才能向朱元璋交代很多事情。
北平海关的收入,真的把庞煌吓了一跳,可能大明锁国太久了,把一帮商贾都憋出了毛病,北平、辽东这边稍微放出一缝隙,都蜂拥而来,特别是江南的一些大商家,通过运河将货物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北平来。
老老实实的报关缴税,等待这互市的开始,蜂拥而来的商贾,将北平海关的收入推到了一个最高峰,截止到三月,海关税收一百二十万贯,这个数字出来之后,让庞煌沉默了好久,然后只是让账房把出入账记好,但是总数绝对保密,暂时不想外面公布。
然后通过激励亲卫的手段,慢慢的将这个数字说出去,庞煌知道自己的亲卫队伍里,肯定被老朱安排了不少密探性质的亲卫,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说不定都会被记录下来。放在老朱的御案之上。
他觉得先不给老朱汇报的比较好。先通过这些线,给皇帝打些提前量。以后只要数字没有出入,应该就不会有大问题的出现。
因为庞煌害怕啊,害怕朱元璋知道这个数字之后,忍不住会把海关关税的使用权收回去,那样可就悲催了,在各地建立海关衙门、训练特种兵是最花钱的地方。而且手里有了余钱,庞煌还可以办很多事情。
庞煌还计划在承德、广宁、大宁等地,相继建立互市交易市场,这些都是花钱的地方,如果朱元璋此时抽走了北平海关的收入,他绝对变成一个连军饷也发不出的穷光蛋。很多计划都没有办法施行。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大明一年的税赋收入才四百万左右,老朱作为皇帝,穷的连几支蜡烛都要斤斤计较,别说看见这个香馍馍了。
而且,就算朱元璋说话算话,暂时不收回海关关税的使用权,那这个数字要是让中书省知道了。自己也免不得落个桑弘羊的骂名。引起大臣们的群起攻之。
所以暂时不能奏报,只能通过一些暗地里的途径。透露一些消息给朱元璋,让他有个思想准备,相信朱元璋能明白自己的意思的。
一路上练兵,以实战为目的,从难从严,由巡抚大人亲自指导并考核的拉练计划,从二月底开始,由北平出发,首站居庸关,次站北口城,然后沿着一直往东,将军石、喜峰口和山海关,这五个地方,拉练上千公里,预计耗时两个月的训练就开始了。
当然,在这个期间,庞煌也不轻松,不但要想出各种办法进行训练,而且在亲卫们训练时,他还要经常去沿途路过的州县,去看一下海关的实施情况。
结果这么一看,看出一些毛病来,这些毛病是在北平很少见到的。
北平海关规定,货物价值在五十贯一下的,免收关税,只用缴纳三个铜板的工本费,就可以顺利的领到路引。
这个规定,本来庞煌秉承着抓大放小的态度,变相给一些小作坊或者是小商贾支持,但是在北平的一些州县,这个规定却是变了味道。
特别是本地商贾,将自己所要出关的货物,分成五十贯以下的小份,然后让自己的家丁、护院或者是亲戚,前往衙门报关,这样就可以节省不少费用。
反正这些商贾也要带人出关,然后分批出关之后,约定地在集合在一起,那样就完成了整个逃税的过程。
这种逃税的办法,外来的商贾很少用,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人脉,也摸不清虚实害怕出事,所以都不屑于去做,但是北平本地的商贾就不同了,他们是本地人,关系极广,分别在不同的州县报关,那样就行了,还不容易引起怀疑。
日,这样也行啊,庞煌心里想到。
这些不过是小钱,真正有实力的商贾,也不会在乎这钱,只有那些不大不小或者正在发展的商贾,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这种事情,放还是不放手?
不能放手,虽然是小钱,但是绝对不能助长这种风气,久而久之这种风气会毁掉海关这种生事物的。
刚刚建立海关还不到半年,就有人钻空子,这样做还了得?
这个消息,是密云知县叶强透露给庞煌的,作为皇帝的另外一个暗卫,密云知县叶强可是没有庞煌那么好命,在知县的位置上一呆就是六年了。
也许是密云的地理位置特殊,也许这个叶强还肩负着监视守军的人物,所以在知县任上一干就是六年,倒是任劳任怨,倒是把密云上上下下摸了一个通透。
既然靠着这层关系,那就在密云下手吧,反正询问过叶强,叶强也不介意,他收到风声,估计皇上要调他去陕西,也在密云干不了多长时间了。
既然下了决心,那么就马上行动,庞煌下令亲卫前往燕山从中狩猎,并进行丛林生存训练,为期七天,但是每人只允许带一天的口粮,剩下的自行解决,回来时,要看到猎物,还有会召开亲卫大会。让每个人上台讲述丛林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五百亲卫在常茂和柳苏的带领下。第二天就出发了。
庞煌又命令暂时负责他安全的郑虎等教官,分别前往怀柔、昌平、北平府诸地,调取海关登记卷宗,然后让文化教员负责核查,在密云找出了十二户商家,都犯有类似的错误,然后将这十二家的掌柜全部扣留起来。处于货值金额的三倍罚款,作为警惕后人,将这十二名掌柜,全部押送至北口城海关巡检司处,在关隘之处示众三日,以儆效尤。
庞煌对于逃税的坚决打击。是有原因的,第一,目前海关关税的收入,他还有大用,第二,他害怕引起连锁反应,这只是刚刚成立海关,就有人开始偷偷摸摸。在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很难杜绝根源,以后同样会有类似。甚至比这次还要巧妙的逃税手段。
第三条,也是最重要的,这只是出口关税,随着海关的建成,庞煌还准备开始征收进口关税,并不单单收大明商户的税,他还想控制高丽、倭国、女真和蒙古的进口货物,总不能老是拿着自家人开宰吧。
而且通过关税的调整,可以控制外族的经济,别忘了,游牧人是一个极度只顾及眼前利益的一个民族。
庞煌虽然随着穿越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多记忆都已经远去,但是他还记得从一本书上看,逼着蒙古人放牧的时候,多放牧羊,少放牧牛,也可以达到使游牧民族迅速衰败的目的。
因为羊这动物,吃草的时候是连根一块吃的,往往一个草原,放羊不过几年,草地就会开始萎缩,甚至一直到消失掉。
庞煌通过进口关税,可以把进口羊的关税调整到最低,甚至免收羊的进口关税,那么必定会造成没有远见的蒙古人大量的养殖羊群,放弃牛群的养殖。只要他们那样去做,庞煌可以预见到,不久的将来,游牧民族的国力会不知不觉的衰落下去,他们自己还感觉不到。
所以,庞煌要把海关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宁愿把制度弄得加苛刻一些。
因为现在的姑息,等于以后的放纵,这一庞煌还是明白的,他要将一切杜绝在萌芽状态之中,当然,大明的封建王朝制度,也给他提供了千万般的方便。
至少庞煌在北平、辽东这一带,是代表着皇帝的尊严,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出口成宪的,他说是错的,那就不会有人说是对的,同样道理,他说是对的,也不敢有人反对,说是错的。
这样给予了庞煌执法很多方便之处,至少的来说,他想怎么搓揉那些商贾,一般是没有人会为了这些小事,和一个钦差巡抚闹什么不愉。
绝对的权力之下,不由让庞煌也有些飘飘然,当然,他自己也感觉不到,暂时沉浸在一片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识中。
当然还不至于**,他也没有必要**,作为驸马都尉,作为钦差巡抚,身为北平银行的幕后老板,清华义学的校长,这么多名衔下来,他还**做什么呢?
况且,他虽然陶醉在绝对的权力之中的,但作为一个穿越的**丝,内心深处还是十分痛恨**的,这也是他没有落入到像是刘忠那样开始捞钱的漩涡之中的原因之一。
三月到四月的一个月之内,庞煌处理了六十余户商贾,算是刹住了这股歪风,虽然不知道从根源上刹住了没有,但至少从表面上看,暂时没有人再来触霉头了。
但是庞煌尤其觉得震慑的力度不够大,传的不够远,不能起到警惕后人的作用,于是前几年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有慢慢的冒了出来。
那就是办报纸,经过研制印钞机,北平的印刷工艺至少要往上走了两个台阶。而且纸张的成本也降低了,符合了办报纸的条件。
况且以前不办报纸,是因为庞煌觉得,大明的文化普及率很低,办了报纸,购买力和宣传力度都上不去,那等于不办。
现在经过几年的社学下来,大明一直鼓励社学,再加上庞煌在北平知府任上,大力的倡导办学,甚至在各个府州县,强行命令办扫盲班,教授基本的文字功底,现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远远还不足。
但是比起刚穿越那会,文化普及率至少要高个十几倍吧。
既然开始想了,那就立即去做,庞煌还要跟随亲卫一起巡视,一起训练,但是他派了二十名文化教员回北平,只捎回去一句话,给正在北平居住柳若秋的一句话。
“开始办报纸!”
然后命令这二十名文化教员完全听从柳若秋的差遣。因为办报纸的计划,在三四年前,庞煌就对柳若秋说过这个想法,但是两人合计后,都觉得时机不太成熟,但是却把具体的操作计划确定下来。
只要庞煌说出那句话,柳若秋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马上就会利用手中的财力去完成这件事情。
庞煌只用在回到北平后,确定好报纸的版面和内容就行了。对于操作具体事务方面,特别有关商业方面的事务,说句心里话,庞煌的确还不如瞎了眼的柳若秋。
柳若秋开始操作,庞煌继续他的巡视工作,原来被限制在北平一府之地,现在终于有机会在辽东周边转一转,了解一下具体的民生民情。好实施下一步的计划。
在此期间,庞煌又让亲卫们以宿为单位,分批前往关外了解地形,部落的分布,就近的路线等等,一是为了军事用途,二来也是一种训练。
前去了解地形,远近不限,但是要绘制地图,要标注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也是庞煌特别强调的,他要求这些亲卫必须要保留着性命,必须活着回来,如果遇到危险,随即返回。
半年的训练,庞煌对于这些亲卫也有了一定的感情,甚至视这些亲卫是自己的一部分,因为他投入的太多了,论金钱,还是精力活着是感情。他舍不得放弃任何一个人。
因为这些人,可能就是他未来的希望。未完待续。
一次又一次的加大了训练强度,回想各种记忆深处的训练方法,一遍又一遍的训练,自己亲自带队,使用了各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所谓的速成。
虽然亲卫们疲惫不堪,但是进步却是明显的。只要有进步,那就好,庞煌要的是,在八月之前,至少能让这些亲卫派上用场。
这是一个秘密,八月,大明会对辽东的蒙古部落有所行动,现在计划之内,就是由于主帅始终没有敲定,所以没有透露出来,不过朝廷已经严令辽东都司、北平都司、陕西都司和山西都司,严格训练边陲的兵卒,这一,相信几个都司的指挥使应该可以看出来。
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皇帝的决心,庞煌就是想在这次行动中,做出一些成绩,那时他才能向朱元璋交代很多事情。
北平海关的收入,真的把庞煌吓了一跳,可能大明锁国太久了,把一帮商贾都憋出了毛病,北平、辽东这边稍微放出一缝隙,都蜂拥而来,特别是江南的一些大商家,通过运河将货物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北平来。
老老实实的报关缴税,等待这互市的开始,蜂拥而来的商贾,将北平海关的收入推到了一个最高峰,截止到三月,海关税收一百二十万贯,这个数字出来之后,让庞煌沉默了好久,然后只是让账房把出入账记好,但是总数绝对保密,暂时不想外面公布。
然后通过激励亲卫的手段,慢慢的将这个数字说出去,庞煌知道自己的亲卫队伍里,肯定被老朱安排了不少密探性质的亲卫,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说不定都会被记录下来。放在老朱的御案之上。
他觉得先不给老朱汇报的比较好。先通过这些线,给皇帝打些提前量。以后只要数字没有出入,应该就不会有大问题的出现。
因为庞煌害怕啊,害怕朱元璋知道这个数字之后,忍不住会把海关关税的使用权收回去,那样可就悲催了,在各地建立海关衙门、训练特种兵是最花钱的地方。而且手里有了余钱,庞煌还可以办很多事情。
庞煌还计划在承德、广宁、大宁等地,相继建立互市交易市场,这些都是花钱的地方,如果朱元璋此时抽走了北平海关的收入,他绝对变成一个连军饷也发不出的穷光蛋。很多计划都没有办法施行。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大明一年的税赋收入才四百万左右,老朱作为皇帝,穷的连几支蜡烛都要斤斤计较,别说看见这个香馍馍了。
而且,就算朱元璋说话算话,暂时不收回海关关税的使用权,那这个数字要是让中书省知道了。自己也免不得落个桑弘羊的骂名。引起大臣们的群起攻之。
所以暂时不能奏报,只能通过一些暗地里的途径。透露一些消息给朱元璋,让他有个思想准备,相信朱元璋能明白自己的意思的。
一路上练兵,以实战为目的,从难从严,由巡抚大人亲自指导并考核的拉练计划,从二月底开始,由北平出发,首站居庸关,次站北口城,然后沿着一直往东,将军石、喜峰口和山海关,这五个地方,拉练上千公里,预计耗时两个月的训练就开始了。
当然,在这个期间,庞煌也不轻松,不但要想出各种办法进行训练,而且在亲卫们训练时,他还要经常去沿途路过的州县,去看一下海关的实施情况。
结果这么一看,看出一些毛病来,这些毛病是在北平很少见到的。
北平海关规定,货物价值在五十贯一下的,免收关税,只用缴纳三个铜板的工本费,就可以顺利的领到路引。
这个规定,本来庞煌秉承着抓大放小的态度,变相给一些小作坊或者是小商贾支持,但是在北平的一些州县,这个规定却是变了味道。
特别是本地商贾,将自己所要出关的货物,分成五十贯以下的小份,然后让自己的家丁、护院或者是亲戚,前往衙门报关,这样就可以节省不少费用。
反正这些商贾也要带人出关,然后分批出关之后,约定地在集合在一起,那样就完成了整个逃税的过程。
这种逃税的办法,外来的商贾很少用,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人脉,也摸不清虚实害怕出事,所以都不屑于去做,但是北平本地的商贾就不同了,他们是本地人,关系极广,分别在不同的州县报关,那样就行了,还不容易引起怀疑。
日,这样也行啊,庞煌心里想到。
这些不过是小钱,真正有实力的商贾,也不会在乎这钱,只有那些不大不小或者正在发展的商贾,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这种事情,放还是不放手?
不能放手,虽然是小钱,但是绝对不能助长这种风气,久而久之这种风气会毁掉海关这种生事物的。
刚刚建立海关还不到半年,就有人钻空子,这样做还了得?
这个消息,是密云知县叶强透露给庞煌的,作为皇帝的另外一个暗卫,密云知县叶强可是没有庞煌那么好命,在知县的位置上一呆就是六年了。
也许是密云的地理位置特殊,也许这个叶强还肩负着监视守军的人物,所以在知县任上一干就是六年,倒是任劳任怨,倒是把密云上上下下摸了一个通透。
既然靠着这层关系,那就在密云下手吧,反正询问过叶强,叶强也不介意,他收到风声,估计皇上要调他去陕西,也在密云干不了多长时间了。
既然下了决心,那么就马上行动,庞煌下令亲卫前往燕山从中狩猎,并进行丛林生存训练,为期七天,但是每人只允许带一天的口粮,剩下的自行解决,回来时,要看到猎物,还有会召开亲卫大会。让每个人上台讲述丛林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五百亲卫在常茂和柳苏的带领下。第二天就出发了。
庞煌又命令暂时负责他安全的郑虎等教官,分别前往怀柔、昌平、北平府诸地,调取海关登记卷宗,然后让文化教员负责核查,在密云找出了十二户商家,都犯有类似的错误,然后将这十二家的掌柜全部扣留起来。处于货值金额的三倍罚款,作为警惕后人,将这十二名掌柜,全部押送至北口城海关巡检司处,在关隘之处示众三日,以儆效尤。
庞煌对于逃税的坚决打击。是有原因的,第一,目前海关关税的收入,他还有大用,第二,他害怕引起连锁反应,这只是刚刚成立海关,就有人开始偷偷摸摸。在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很难杜绝根源,以后同样会有类似。甚至比这次还要巧妙的逃税手段。
第三条,也是最重要的,这只是出口关税,随着海关的建成,庞煌还准备开始征收进口关税,并不单单收大明商户的税,他还想控制高丽、倭国、女真和蒙古的进口货物,总不能老是拿着自家人开宰吧。
而且通过关税的调整,可以控制外族的经济,别忘了,游牧人是一个极度只顾及眼前利益的一个民族。
庞煌虽然随着穿越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多记忆都已经远去,但是他还记得从一本书上看,逼着蒙古人放牧的时候,多放牧羊,少放牧牛,也可以达到使游牧民族迅速衰败的目的。
因为羊这动物,吃草的时候是连根一块吃的,往往一个草原,放羊不过几年,草地就会开始萎缩,甚至一直到消失掉。
庞煌通过进口关税,可以把进口羊的关税调整到最低,甚至免收羊的进口关税,那么必定会造成没有远见的蒙古人大量的养殖羊群,放弃牛群的养殖。只要他们那样去做,庞煌可以预见到,不久的将来,游牧民族的国力会不知不觉的衰落下去,他们自己还感觉不到。
所以,庞煌要把海关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宁愿把制度弄得加苛刻一些。
因为现在的姑息,等于以后的放纵,这一庞煌还是明白的,他要将一切杜绝在萌芽状态之中,当然,大明的封建王朝制度,也给他提供了千万般的方便。
至少庞煌在北平、辽东这一带,是代表着皇帝的尊严,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出口成宪的,他说是错的,那就不会有人说是对的,同样道理,他说是对的,也不敢有人反对,说是错的。
这样给予了庞煌执法很多方便之处,至少的来说,他想怎么搓揉那些商贾,一般是没有人会为了这些小事,和一个钦差巡抚闹什么不愉。
绝对的权力之下,不由让庞煌也有些飘飘然,当然,他自己也感觉不到,暂时沉浸在一片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识中。
当然还不至于**,他也没有必要**,作为驸马都尉,作为钦差巡抚,身为北平银行的幕后老板,清华义学的校长,这么多名衔下来,他还**做什么呢?
况且,他虽然陶醉在绝对的权力之中的,但作为一个穿越的**丝,内心深处还是十分痛恨**的,这也是他没有落入到像是刘忠那样开始捞钱的漩涡之中的原因之一。
三月到四月的一个月之内,庞煌处理了六十余户商贾,算是刹住了这股歪风,虽然不知道从根源上刹住了没有,但至少从表面上看,暂时没有人再来触霉头了。
但是庞煌尤其觉得震慑的力度不够大,传的不够远,不能起到警惕后人的作用,于是前几年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有慢慢的冒了出来。
那就是办报纸,经过研制印钞机,北平的印刷工艺至少要往上走了两个台阶。而且纸张的成本也降低了,符合了办报纸的条件。
况且以前不办报纸,是因为庞煌觉得,大明的文化普及率很低,办了报纸,购买力和宣传力度都上不去,那等于不办。
现在经过几年的社学下来,大明一直鼓励社学,再加上庞煌在北平知府任上,大力的倡导办学,甚至在各个府州县,强行命令办扫盲班,教授基本的文字功底,现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远远还不足。
但是比起刚穿越那会,文化普及率至少要高个十几倍吧。
既然开始想了,那就立即去做,庞煌还要跟随亲卫一起巡视,一起训练,但是他派了二十名文化教员回北平,只捎回去一句话,给正在北平居住柳若秋的一句话。
“开始办报纸!”
然后命令这二十名文化教员完全听从柳若秋的差遣。因为办报纸的计划,在三四年前,庞煌就对柳若秋说过这个想法,但是两人合计后,都觉得时机不太成熟,但是却把具体的操作计划确定下来。
只要庞煌说出那句话,柳若秋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马上就会利用手中的财力去完成这件事情。
庞煌只用在回到北平后,确定好报纸的版面和内容就行了。对于操作具体事务方面,特别有关商业方面的事务,说句心里话,庞煌的确还不如瞎了眼的柳若秋。
柳若秋开始操作,庞煌继续他的巡视工作,原来被限制在北平一府之地,现在终于有机会在辽东周边转一转,了解一下具体的民生民情。好实施下一步的计划。
在此期间,庞煌又让亲卫们以宿为单位,分批前往关外了解地形,部落的分布,就近的路线等等,一是为了军事用途,二来也是一种训练。
前去了解地形,远近不限,但是要绘制地图,要标注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也是庞煌特别强调的,他要求这些亲卫必须要保留着性命,必须活着回来,如果遇到危险,随即返回。
半年的训练,庞煌对于这些亲卫也有了一定的感情,甚至视这些亲卫是自己的一部分,因为他投入的太多了,论金钱,还是精力活着是感情。他舍不得放弃任何一个人。
因为这些人,可能就是他未来的希望。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臣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臣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