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九章 人尽其用
目录:宋王| 作者:尹三问| 类别:历史军事
熙宁六年四月,大宋王朝表面上是喜庆的。
先是秦王赵昭回归皇室,紧接着西南龙蕃诸夷来贡,随后辽国遣耶律宁等来贺同天节。不几日,播州杨贵迁遣其子光震来贡。
表面而言都是喜事,若非有赵昭,好大喜功爱面子的赵顼心里一定会乐开花的。四夷臣服,前来朝贡,对一个帝王而言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不过也好在有这些朝贡,多少抚慰了赵顼倍受打击的心灵,多少找回点面子。最近一段时间,秦王声望太高,甚至超过了自己这个皇帝。
赵顼思来想去,特意将朝贡之事办的很隆重。隆重的庆典只是一方面,对各藩属都有丰厚的赏赐,显得大宋富强,自己这个皇帝也倍有面子。希望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皇帝威望,盖过秦王赵昭。
进展还算不错,赵顼多少有些陶醉,暴涨的虚荣心得到了一定安慰。至于是否有自欺欺人的成分,连他自己也未必清楚。
只是赵顼还没高兴几日,三司使就找上门了。
“陛下,前两年因为水灾和旱灾之事,百姓歉收,朝廷的赋税也不是很充足……修筑黄河堤坝, 疏通运河,西北和西南都在打仗,军费开支很大……”
听着三司使莫名其妙的诉苦,赵顼不禁眉头一皱,问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陛下,今年的秋粮尚未下来,正是青黄不接之时。”三司使道:“最近一段时间,朝廷的大典不少。秦王去永安谒陵。陛下派三千人随行。相关礼仪配置不少……西南藩属朝贡,陛下的赏赐比之往年多了不少……如今……国库渐有入不敷出之相。未来一段时间,尤其是秋收之前,朝廷怕是需要节俭一些……”
一句话,三司使是来哭穷的!
同时委婉地指责或者劝谏,让他不要奢华浪费,具体针对的就是他近来的诸多庆祝活动。
赵顼好生郁闷,好不容易办点庆典。开心一下。三司使却告诉自己,国库吃紧,没钱了,这不是扫兴吗?
后面南方还有几个部族要前来朝贡,他本来已经打算好,一如既往的盛大隆重。前边的钱已经花了,三司使没必要兴师动众来劝谏。如今这般,目的就是要让自己削减开始。
只是削减哪一部分呢?
赵昭谒陵,声势闹的太大,按理说是该节俭一些的。可是自己提出来要隆重的。人家赵昭和曹佾都说了,只要心诚即可。不必隆重。偏生自己拿什么隆重礼仪做借口来搪塞,想要阻止赵昭离京。
结果阻止不成,还撘进去这么多钱,还为为赵昭造声势,如今仔细想想,自己是猪脑子啊!
谒陵弄的隆重盛大,得好处的是赵昭,自己是花钱费力不讨好!赵顼哭笑不得,不知道当初自己是怎么想的。在三司使的委婉的劝解下,不得已压缩开支,取消了朝贡庆贺。
三司使走了,算不上满意,但至少松了口气。可赵顼心里却更不是滋味了,越发难受。
让他失了面子,错过了一次提升威望,更多则是满足虚荣心的好机会,心里难免不痛快。同时也为自己之前失误的举动懊悔不已,当真是便宜了赵昭。
很快,赵顼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钱!
三司使都开始哭穷了,大宋国库竟然没钱了?
这是一个很意外的状况。最近一段时间,赵顼的精力主要被西北和邕州的战事所吸引,紧接着有发生了赵昭事件,以至于他忽略了财政问题。骤然得知财政吃紧,让他大为惊讶。
仔细想想,也不是三司使的错。毕竟一年水灾,一年旱灾,在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古代社会,灾害对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的影响很大。
加之西北、西南两地同时和三个国家开战,军队支出巨大,花钱如流水也不奇怪。只是按照往年的税收状况,似乎是可以支撑的。自从变法开始之后,大宋的财政收入一直是呈上涨趋势的,今年怎地入不敷出呢?
抱着怀疑的心态,赵顼查了三司的账目,发现了一个让他惊讶的事实。去年的赋税收入,根本没有预期的增幅,只是与上一年勉强持平,没有下降已经算是不错了。
怎么会这样?
赵顼没有想到,随着青苗法的推行,在官府强制百姓高利息借贷青苗钱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百姓支撑不住了,出现了历史书上所谓的自耕农破产现象。自耕农是封建王朝纳税的基础,他们一旦破产,赋税收入下降几乎不可避免。
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大户,富有人家兼并。虽然有方田均税法,但是执行很不彻底,相应的赋税并未得到补充。以至于出现了税收下降的情况,再加上这两年大宋花钱太猛,本来丰盈的国库也开始逐渐亏空。
可是情况,赵顼并不知晓,他一直笃定变法可以富国强兵,从不认为变法会为大宋带来不利影响。上次的流民饿殍图,是因为旱灾造成的,罢免王安石实属不得以。既然变法没错,前两年上涨的赋税却下降了,那么……
似乎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主持变法的人不给力,才导致了变法效果不如往年。在有心人的引导下,赵顼更加笃定了这一点。
具体来说,就是如今的参知政事吕惠卿不如王安石。
赵顼有体会,吕惠卿此人不错,办事还算利落,也很会迎合帝王心思。如今正是用得上的时候,尤其是他与赵昭有深仇大恨,二人水火不容,他本人也有些能耐和诡计,正是对付赵昭的利器。
但有个事实却不得不承认,吕惠卿主持新法远不如王安石。这一年来,新党在朝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大大下降,变法的成效也在下降,如今连赋税都不达标了。充分说明,在主持变法政务方面,吕惠卿确实不如王安石。
如今要对付赵昭,需要集中身边的核心力量,新党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但身为翘楚的吕惠卿,无论是威望和能力,都无法彻底凝聚,并且壮大新党。能做到这一点的,或许只有王安石。
赵顼不禁动了心思,兴许是时候让王安石回来了。
听说他从汴京离开回江宁的时候,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可见他雄心壮志犹在,是想回来的。他有能力,有威望,可以统合新党的力量,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同时,他与赵昭之间不睦,在对付秦王之事上,也是可用的人才。
当初罢免他,不过是因为旱灾之故,如今时隔一年,一切都已经过去,重新启用也是可以的。
已经是四月间了,春风早就绿了江南岸。赵顼在考虑,也许是时候让明月照着王安石回汴京了!
~~~~~~~~~~~~~~~~~~~~~~~~~~~~~~
吕惠卿这几天一直很郁闷,林昭莫名其妙就成了赵昭,如今又成了秦王。
此事对他的冲击非常大,着实让人难受。
愿意将黑龙与他儿子联系起来,引起皇帝赵顼的猜忌,然后就可以置他于死地。却没想到,赵昭突然多了一重皇叔的身份。
一时之间,哪怕是赵顼也不能将之奈何。最主要的是,赵昭根本不害怕赵顼,他所谋者甚大,大有取而代之的架势。
自己的一切努力与布置全都白费,报仇再次落空了。黑龙降世不仅没有危害到赵昭,反而是帮他做宣传。以至于很多百姓暗中传言,秦王世子降生之时,黑龙从秦王府冲天而起,岂非说明秦王世子乃真龙天子?
如此一来,百姓对秦王更加的崇敬和爱戴,赵昭的威望更高了。
吕惠卿这叫一个郁闷,不过很快意识到,兴许这也不完全是坏事。
传言之中,秦王世子乃是真龙降世,这句话若是传入当今官家赵顼耳中,会是什么结果?吕惠卿很清楚赵顼的为人,必然不会容忍的。
赵昭公开了身份,猜忌已经没有意义,赵顼现在更多的肯定是忌惮和恼怒。他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除掉赵昭的,这就是自己的机会。
否则即便自己是参知政事,是副宰相,却也无法与秦王处在同一层次,又何谈报仇呢?唉!吕惠卿几乎绝望,兴许这就是命运,拍马紧追,却始终追不上赵昭,彼此之间的差距愈来愈额大,直到今日彻底追不上来了。
自己报仇是不可能了,唯独借助赵顼之手。如今也不单单是报仇,更是为了自保。试想一下,若是赵昭上位,自己还有活路吗?
当然了,只能是借助赵顼之力,办法还是要自己想。也唯有如此,才能取得皇帝信任,才能有功劳可言。
在家苦思冥想几日,吕惠卿终于有了一点眉目。赵昭那边或许没办法,但是另辟蹊径,从别的地方下手,未尝不可啊!
哼哼!吕惠卿正兴致盎然的时候,家人来报:“王元泽公子来了。”
王雱来了?
吕惠卿眉头一皱,自从王安石罢相之后,他努力想要淡化其在新党中的影响,对他儿子王雱自然也是多有疏远。哪怕昔日是看似亲密的兄弟,在利益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吕惠卿大手一挥,不见!(未完待续。。)
先是秦王赵昭回归皇室,紧接着西南龙蕃诸夷来贡,随后辽国遣耶律宁等来贺同天节。不几日,播州杨贵迁遣其子光震来贡。
表面而言都是喜事,若非有赵昭,好大喜功爱面子的赵顼心里一定会乐开花的。四夷臣服,前来朝贡,对一个帝王而言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不过也好在有这些朝贡,多少抚慰了赵顼倍受打击的心灵,多少找回点面子。最近一段时间,秦王声望太高,甚至超过了自己这个皇帝。
赵顼思来想去,特意将朝贡之事办的很隆重。隆重的庆典只是一方面,对各藩属都有丰厚的赏赐,显得大宋富强,自己这个皇帝也倍有面子。希望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皇帝威望,盖过秦王赵昭。
进展还算不错,赵顼多少有些陶醉,暴涨的虚荣心得到了一定安慰。至于是否有自欺欺人的成分,连他自己也未必清楚。
只是赵顼还没高兴几日,三司使就找上门了。
“陛下,前两年因为水灾和旱灾之事,百姓歉收,朝廷的赋税也不是很充足……修筑黄河堤坝, 疏通运河,西北和西南都在打仗,军费开支很大……”
听着三司使莫名其妙的诉苦,赵顼不禁眉头一皱,问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陛下,今年的秋粮尚未下来,正是青黄不接之时。”三司使道:“最近一段时间,朝廷的大典不少。秦王去永安谒陵。陛下派三千人随行。相关礼仪配置不少……西南藩属朝贡,陛下的赏赐比之往年多了不少……如今……国库渐有入不敷出之相。未来一段时间,尤其是秋收之前,朝廷怕是需要节俭一些……”
一句话,三司使是来哭穷的!
同时委婉地指责或者劝谏,让他不要奢华浪费,具体针对的就是他近来的诸多庆祝活动。
赵顼好生郁闷,好不容易办点庆典。开心一下。三司使却告诉自己,国库吃紧,没钱了,这不是扫兴吗?
后面南方还有几个部族要前来朝贡,他本来已经打算好,一如既往的盛大隆重。前边的钱已经花了,三司使没必要兴师动众来劝谏。如今这般,目的就是要让自己削减开始。
只是削减哪一部分呢?
赵昭谒陵,声势闹的太大,按理说是该节俭一些的。可是自己提出来要隆重的。人家赵昭和曹佾都说了,只要心诚即可。不必隆重。偏生自己拿什么隆重礼仪做借口来搪塞,想要阻止赵昭离京。
结果阻止不成,还撘进去这么多钱,还为为赵昭造声势,如今仔细想想,自己是猪脑子啊!
谒陵弄的隆重盛大,得好处的是赵昭,自己是花钱费力不讨好!赵顼哭笑不得,不知道当初自己是怎么想的。在三司使的委婉的劝解下,不得已压缩开支,取消了朝贡庆贺。
三司使走了,算不上满意,但至少松了口气。可赵顼心里却更不是滋味了,越发难受。
让他失了面子,错过了一次提升威望,更多则是满足虚荣心的好机会,心里难免不痛快。同时也为自己之前失误的举动懊悔不已,当真是便宜了赵昭。
很快,赵顼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钱!
三司使都开始哭穷了,大宋国库竟然没钱了?
这是一个很意外的状况。最近一段时间,赵顼的精力主要被西北和邕州的战事所吸引,紧接着有发生了赵昭事件,以至于他忽略了财政问题。骤然得知财政吃紧,让他大为惊讶。
仔细想想,也不是三司使的错。毕竟一年水灾,一年旱灾,在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古代社会,灾害对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的影响很大。
加之西北、西南两地同时和三个国家开战,军队支出巨大,花钱如流水也不奇怪。只是按照往年的税收状况,似乎是可以支撑的。自从变法开始之后,大宋的财政收入一直是呈上涨趋势的,今年怎地入不敷出呢?
抱着怀疑的心态,赵顼查了三司的账目,发现了一个让他惊讶的事实。去年的赋税收入,根本没有预期的增幅,只是与上一年勉强持平,没有下降已经算是不错了。
怎么会这样?
赵顼没有想到,随着青苗法的推行,在官府强制百姓高利息借贷青苗钱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百姓支撑不住了,出现了历史书上所谓的自耕农破产现象。自耕农是封建王朝纳税的基础,他们一旦破产,赋税收入下降几乎不可避免。
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大户,富有人家兼并。虽然有方田均税法,但是执行很不彻底,相应的赋税并未得到补充。以至于出现了税收下降的情况,再加上这两年大宋花钱太猛,本来丰盈的国库也开始逐渐亏空。
可是情况,赵顼并不知晓,他一直笃定变法可以富国强兵,从不认为变法会为大宋带来不利影响。上次的流民饿殍图,是因为旱灾造成的,罢免王安石实属不得以。既然变法没错,前两年上涨的赋税却下降了,那么……
似乎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主持变法的人不给力,才导致了变法效果不如往年。在有心人的引导下,赵顼更加笃定了这一点。
具体来说,就是如今的参知政事吕惠卿不如王安石。
赵顼有体会,吕惠卿此人不错,办事还算利落,也很会迎合帝王心思。如今正是用得上的时候,尤其是他与赵昭有深仇大恨,二人水火不容,他本人也有些能耐和诡计,正是对付赵昭的利器。
但有个事实却不得不承认,吕惠卿主持新法远不如王安石。这一年来,新党在朝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大大下降,变法的成效也在下降,如今连赋税都不达标了。充分说明,在主持变法政务方面,吕惠卿确实不如王安石。
如今要对付赵昭,需要集中身边的核心力量,新党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但身为翘楚的吕惠卿,无论是威望和能力,都无法彻底凝聚,并且壮大新党。能做到这一点的,或许只有王安石。
赵顼不禁动了心思,兴许是时候让王安石回来了。
听说他从汴京离开回江宁的时候,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可见他雄心壮志犹在,是想回来的。他有能力,有威望,可以统合新党的力量,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同时,他与赵昭之间不睦,在对付秦王之事上,也是可用的人才。
当初罢免他,不过是因为旱灾之故,如今时隔一年,一切都已经过去,重新启用也是可以的。
已经是四月间了,春风早就绿了江南岸。赵顼在考虑,也许是时候让明月照着王安石回汴京了!
~~~~~~~~~~~~~~~~~~~~~~~~~~~~~~
吕惠卿这几天一直很郁闷,林昭莫名其妙就成了赵昭,如今又成了秦王。
此事对他的冲击非常大,着实让人难受。
愿意将黑龙与他儿子联系起来,引起皇帝赵顼的猜忌,然后就可以置他于死地。却没想到,赵昭突然多了一重皇叔的身份。
一时之间,哪怕是赵顼也不能将之奈何。最主要的是,赵昭根本不害怕赵顼,他所谋者甚大,大有取而代之的架势。
自己的一切努力与布置全都白费,报仇再次落空了。黑龙降世不仅没有危害到赵昭,反而是帮他做宣传。以至于很多百姓暗中传言,秦王世子降生之时,黑龙从秦王府冲天而起,岂非说明秦王世子乃真龙天子?
如此一来,百姓对秦王更加的崇敬和爱戴,赵昭的威望更高了。
吕惠卿这叫一个郁闷,不过很快意识到,兴许这也不完全是坏事。
传言之中,秦王世子乃是真龙降世,这句话若是传入当今官家赵顼耳中,会是什么结果?吕惠卿很清楚赵顼的为人,必然不会容忍的。
赵昭公开了身份,猜忌已经没有意义,赵顼现在更多的肯定是忌惮和恼怒。他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除掉赵昭的,这就是自己的机会。
否则即便自己是参知政事,是副宰相,却也无法与秦王处在同一层次,又何谈报仇呢?唉!吕惠卿几乎绝望,兴许这就是命运,拍马紧追,却始终追不上赵昭,彼此之间的差距愈来愈额大,直到今日彻底追不上来了。
自己报仇是不可能了,唯独借助赵顼之手。如今也不单单是报仇,更是为了自保。试想一下,若是赵昭上位,自己还有活路吗?
当然了,只能是借助赵顼之力,办法还是要自己想。也唯有如此,才能取得皇帝信任,才能有功劳可言。
在家苦思冥想几日,吕惠卿终于有了一点眉目。赵昭那边或许没办法,但是另辟蹊径,从别的地方下手,未尝不可啊!
哼哼!吕惠卿正兴致盎然的时候,家人来报:“王元泽公子来了。”
王雱来了?
吕惠卿眉头一皱,自从王安石罢相之后,他努力想要淡化其在新党中的影响,对他儿子王雱自然也是多有疏远。哪怕昔日是看似亲密的兄弟,在利益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吕惠卿大手一挥,不见!(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宋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宋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