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许诺
目录:大明虎臣| 作者:曾经淡然| 类别:历史军事
凡河是一条蜿蜒几百里的小河,这条河水宽窄不一,也正是这宽窄的巨大差距让凡河很容易通过。
为了防止被围,炮灰杜尔祜带领五千骑迎向了前方的明军骑兵,其余人在济尔哈朗的带领下开始向西逃。西行十余里再往北的凡河边就有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小村庄,这个村庄只有几十户人家,人家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济尔哈朗知道这个村庄之北有一座石桥。
这一段的河水有很多弯,再往西不远处就是辽河,济尔哈朗对这一带很熟悉,他果断地带队奔向了那座石桥。
当济尔哈朗踏上石桥,他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看来明军对这一带并不熟悉,如果明军骑兵卡住这座石桥,恐怕这些逃往这里的大清皇族、士兵和家眷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过了石桥西侧是向东北婉转的辽河,逃跑的队伍必须折回,然后沿着辽河边前行约三十里就是铁岭卫。铁岭卫原是明初高丽江原
道元山南的一个卫所,属于古中朝边界,后因边界地区的争夺,朝鲜人向鸭绿江推进,铁岭卫并入了朝鲜腹地。为了解决领土争端,明廷做出了让步,把铁岭卫迁至古银州,从此这里便以铁岭这个名字名世。
明正统年间修筑边墙,铁岭、开原和今昌图县南部部分村镇在边墙之内。边墙之外西、北部昌图一带成为蒙古部福余卫游牧地,
东、北部西丰、清河和开原、铁岭东部为海西女真叶赫、哈达与建州诸部地。从此,辽北成为明朝“九边重地”之一。
铁岭卫附近有很多寨堡,由于入关抽调的士兵较多,这些寨堡中兵力不算太多,这不多的建州士兵现在就汇聚在了铁岭卫,又累又饿的一众贵人们终于有了一个暂时的落脚点。
午时刚过不久,杜尔祜率领的骑兵回来几个人,南方的战报也传来。杜尔祜战死,明军已经过了凡河。
收拾残兵败将,带上家小和铁岭的士兵,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等人再一次开始向东北方逃去......
沈阳。
望着一片废墟一样的城市,周虎臣无可奈何的摇着头没有继续靠近。
由于有三个巨大的缺口存在,逃出来的人不少,但由于清军逃跑时的一把火烧的非常大。沈阳城内仍旧会死伤惨重,估计城内现
在也成为了人间地狱。
安置百姓成为了现在的问题。人太多了,而且有很多女真人和少数民族掺杂其间,为了避免民族之间的仇恨爆发,周虎臣不得不把这些百姓分为几个地方暂时露宿于野外。好在是夏日,气候没问题,加上有充足的粮食,不用担心出现大问题。
就在周虎臣把这些百姓安置的差不多时,尚可喜跑了来。
“大帅,搞定了,那些降官和他们的家人都归拢在了一起。其中有祖大寿、左梦庚、张存仁...降官很多,您说是不是...属下立刻就去...”尚可喜狠狠的挥了一下手。
稍稍想了一下,周虎臣挥了一下手,这一挥手让尚可喜的脸色变得一片惨白。
“都送到盖州,走海路送到天津。然后送至北都让朝堂诸公去处理吧!”
汉奸该杀,哪怕是百般无奈投敌的汉奸同样该杀,周虎臣对汉奸恨得咬牙切齿,但周虎臣不能这样做,他要为全局和后续事宜考虑,这是政治的一种延续。该肆无忌惮的时候就肆无忌惮,但有些事不需要自己去做,有人会替自己做,政治的智慧很重要,周虎臣不想让别人总是惦念着自己。
尚可喜明显的松了一口气,这里面的熟人太多了,只要周虎臣一句话,他就要毫不犹豫的把这些人全部杀掉,压力可想而知。
“杀这些人毫无意义,只会带来不好的名声,何苦!”周虎臣叹了一声:“尚将军对这里熟悉,好好安置一下百姓,无论女真人也好,汉人也好,都要一视同仁,记得收缴武器后给他们在附近安排一个新家,毕竟将来这片土地还要靠他们。”
“大帅慈悲!属下今日方知大帅之睿智!”
这可不是吹捧,是心悦诚服的,数万人的生死就在周虎臣一念之间,周虎臣和建州人的野蛮风格截然不同,完全是为了朝廷统治和百姓生存在考虑,尚可喜不得不佩服周虎臣的深谋远虑。其实,统治从来都是这样,收服民心是不二之选,周虎臣做的只是中规中矩,并没有和蛮族一样大肆杀戮而已。
......
第二天,好消息传来,,锦州城的城门打开了。
锦州不战而降是一个好兆头,辽阳的城门打开已经不用考虑,只剩下哪天而已。
尚可喜很忙,除了安置无家可归的百姓,他要收拢那些女真士兵,也要把以前的那些明军降兵彻底打散,然后融入到自己的庞大军队之中,而那些建州旗丁和少数战兵则被周虎臣重新设立了一营,这一营士兵暂时归属了莫显成。
一切按部就班,收拢起来的百姓和女真人没有什么抵抗,因为周虎臣给他们提供了粮食,也在建设新家。
已经好几天了,沈阳附近基本安定下来,随着北方的消息不断在传来,周虎臣招来了尚可喜。
这次是单独召见,时间很长,除了尚可喜和周虎臣,谁也不知道周虎臣给尚可喜交代了什么,但表情上可以看出尚可喜很兴奋,兴奋地满面红光。
告别周虎臣,尚可喜带领一支庞大的队伍开始向南移动,在进入本溪的崇山峻岭后,时断时续地一条城墙出现。这条城墙有的是石砌而成,有的是土垛而成;有的布满了青苔,显示出年代的久远;有的则已经倒塌。
这道墙便是著名的辽东边墙,也是明长城的延伸。
随着距离丹东越来越近,前方依旧是低矮的山区和丘陵。
这里是未开垦之地,自后金采取定边政策之后,在叆河边门和凤凰城边门筑柳条边,禁止在边墙以外地区农牧、渔猎、采伐、采矿。加上征兵,致使这片地域成为不毛之地。
丹东距离鸭绿江很近,鸭绿江古称浿水、马訾水,唐朝始称鸭绿江,是大明与朝鲜之间的一条界江,不过,现在的尚可喜就是要破掉这条界线。
明初之时。明庭虽招抚了鸭绿江图们江流域的女真部落,却无法保护女真人利益。满足于朝鲜的“事大至诚”,同时忙于安抚周边,所以任凭朝鲜将图们江南岸鸭绿江东岸的女真领地尽收囊中。
继承高丽的李氏朝鲜抓住机会,开始大力向北扩张领土。朝鲜北部的女真人上曾奏明廷,说“咸州(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迤北,古为辽、金之地”,明成祖因而降敕与朝鲜,索要这一带的“十处人民”(主要为女真人)。朝鲜则以明太祖已默许铁岭之地归该国为辞,并称此间女真人“来居该国地面,年代已久。……且与该国人民交相婚嫁,生长子孙”,请求“令该国管辖如旧”。李朝使臣利用明朝“不分化外,一视同仁”的天朝大国妄自尊大的心理,阳奉阴违。以柔克刚,致使明成祖表示“朝鲜之地,亦朕度内,朕何争焉”,同意将铁岭以北,公崄镇(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以南的“十处人民”还归朝鲜。
朝鲜与明朝初期几次边界争执,均以公崄镇作为划界要求。实际上从公崄镇以北直至图们江的地区,都逐渐为朝鲜所控制。在朝鲜半岛东北部,朝鲜通过对这一地区女真人的剿杀招抚,实际控制了图们江的东南沿岸。
朝鲜从1431年~1449年在图们江流域设置了钟城、会宁、庆源、庆兴、稳城、富宁军事镇戍点,合称“东北六镇”,使领土扩展到现今的图们江沿岸。在朝鲜半岛西北部,朝鲜由作为两国传统边界的鸭绿江口沿江上溯到鸭绿江中上游,控制了江的东、南岸。朝鲜从1416年~1443年在鸭绿江中上游先后设立了闾延、慈城、茂昌、虞芮“西北四郡”,使领土扩展到现今的鸭绿江沿岸。
而在鸭绿江中上游南岸先后设置了西北四郡,即:闾延郡(1416年)、慈城郡(1433年,闾延郡西南)、茂昌郡(1440年,闾延郡东南)、虞芮郡(1443年,闾延郡西南、今江界和楚山之间)。并在以上地区也修筑了城堡,总计十六座大城,二十五个小堡,从朝鲜南方强制迁徙大量居民在该地区定居,逐步实施对北部地区的有效控制。至1443年,朝鲜将鸭绿江南岸地区纳入了版图,鸭绿江随之成为明、朝两国西段边界的界河。
鸭绿江两岸青峰耸立,风光旖旎 ,江水蜿蜒曲折,急流险滩不断,就在这碧绿的江水之上,耸立着一条很大的桥梁。鸭绿江造桥历史很早,可上溯到辽代,而这座木质桥梁现在由朝鲜人控制。
“原地休整,来人,把督帅的信件给朝鲜人送过去。”
连日的艰难行军让尚可喜很累,但也很兴奋,因为周虎臣给了他一个满意的许诺。周虎臣从不空口,这是一个任务,同时也是一个承诺,而这个承诺就是他的定心丸。想着周虎臣那些话,尚可喜禁不住露出了笑容。
对岸的朝鲜人显然已经知道大明战胜了建州人,就在尚可喜美滋滋在暂住的营房中幻想以后的脉络之时,有人来报,朝鲜派出的使者来了。
&nsp; 也就在这时,无数的巨舟出现在黑水洋(黄海)的东北海湾,这些巨舟的旗帜随风飘扬,那大大的明字是那样醒目......
为了防止被围,炮灰杜尔祜带领五千骑迎向了前方的明军骑兵,其余人在济尔哈朗的带领下开始向西逃。西行十余里再往北的凡河边就有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小村庄,这个村庄只有几十户人家,人家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济尔哈朗知道这个村庄之北有一座石桥。
这一段的河水有很多弯,再往西不远处就是辽河,济尔哈朗对这一带很熟悉,他果断地带队奔向了那座石桥。
当济尔哈朗踏上石桥,他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看来明军对这一带并不熟悉,如果明军骑兵卡住这座石桥,恐怕这些逃往这里的大清皇族、士兵和家眷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过了石桥西侧是向东北婉转的辽河,逃跑的队伍必须折回,然后沿着辽河边前行约三十里就是铁岭卫。铁岭卫原是明初高丽江原
道元山南的一个卫所,属于古中朝边界,后因边界地区的争夺,朝鲜人向鸭绿江推进,铁岭卫并入了朝鲜腹地。为了解决领土争端,明廷做出了让步,把铁岭卫迁至古银州,从此这里便以铁岭这个名字名世。
明正统年间修筑边墙,铁岭、开原和今昌图县南部部分村镇在边墙之内。边墙之外西、北部昌图一带成为蒙古部福余卫游牧地,
东、北部西丰、清河和开原、铁岭东部为海西女真叶赫、哈达与建州诸部地。从此,辽北成为明朝“九边重地”之一。
铁岭卫附近有很多寨堡,由于入关抽调的士兵较多,这些寨堡中兵力不算太多,这不多的建州士兵现在就汇聚在了铁岭卫,又累又饿的一众贵人们终于有了一个暂时的落脚点。
午时刚过不久,杜尔祜率领的骑兵回来几个人,南方的战报也传来。杜尔祜战死,明军已经过了凡河。
收拾残兵败将,带上家小和铁岭的士兵,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等人再一次开始向东北方逃去......
沈阳。
望着一片废墟一样的城市,周虎臣无可奈何的摇着头没有继续靠近。
由于有三个巨大的缺口存在,逃出来的人不少,但由于清军逃跑时的一把火烧的非常大。沈阳城内仍旧会死伤惨重,估计城内现
在也成为了人间地狱。
安置百姓成为了现在的问题。人太多了,而且有很多女真人和少数民族掺杂其间,为了避免民族之间的仇恨爆发,周虎臣不得不把这些百姓分为几个地方暂时露宿于野外。好在是夏日,气候没问题,加上有充足的粮食,不用担心出现大问题。
就在周虎臣把这些百姓安置的差不多时,尚可喜跑了来。
“大帅,搞定了,那些降官和他们的家人都归拢在了一起。其中有祖大寿、左梦庚、张存仁...降官很多,您说是不是...属下立刻就去...”尚可喜狠狠的挥了一下手。
稍稍想了一下,周虎臣挥了一下手,这一挥手让尚可喜的脸色变得一片惨白。
“都送到盖州,走海路送到天津。然后送至北都让朝堂诸公去处理吧!”
汉奸该杀,哪怕是百般无奈投敌的汉奸同样该杀,周虎臣对汉奸恨得咬牙切齿,但周虎臣不能这样做,他要为全局和后续事宜考虑,这是政治的一种延续。该肆无忌惮的时候就肆无忌惮,但有些事不需要自己去做,有人会替自己做,政治的智慧很重要,周虎臣不想让别人总是惦念着自己。
尚可喜明显的松了一口气,这里面的熟人太多了,只要周虎臣一句话,他就要毫不犹豫的把这些人全部杀掉,压力可想而知。
“杀这些人毫无意义,只会带来不好的名声,何苦!”周虎臣叹了一声:“尚将军对这里熟悉,好好安置一下百姓,无论女真人也好,汉人也好,都要一视同仁,记得收缴武器后给他们在附近安排一个新家,毕竟将来这片土地还要靠他们。”
“大帅慈悲!属下今日方知大帅之睿智!”
这可不是吹捧,是心悦诚服的,数万人的生死就在周虎臣一念之间,周虎臣和建州人的野蛮风格截然不同,完全是为了朝廷统治和百姓生存在考虑,尚可喜不得不佩服周虎臣的深谋远虑。其实,统治从来都是这样,收服民心是不二之选,周虎臣做的只是中规中矩,并没有和蛮族一样大肆杀戮而已。
......
第二天,好消息传来,,锦州城的城门打开了。
锦州不战而降是一个好兆头,辽阳的城门打开已经不用考虑,只剩下哪天而已。
尚可喜很忙,除了安置无家可归的百姓,他要收拢那些女真士兵,也要把以前的那些明军降兵彻底打散,然后融入到自己的庞大军队之中,而那些建州旗丁和少数战兵则被周虎臣重新设立了一营,这一营士兵暂时归属了莫显成。
一切按部就班,收拢起来的百姓和女真人没有什么抵抗,因为周虎臣给他们提供了粮食,也在建设新家。
已经好几天了,沈阳附近基本安定下来,随着北方的消息不断在传来,周虎臣招来了尚可喜。
这次是单独召见,时间很长,除了尚可喜和周虎臣,谁也不知道周虎臣给尚可喜交代了什么,但表情上可以看出尚可喜很兴奋,兴奋地满面红光。
告别周虎臣,尚可喜带领一支庞大的队伍开始向南移动,在进入本溪的崇山峻岭后,时断时续地一条城墙出现。这条城墙有的是石砌而成,有的是土垛而成;有的布满了青苔,显示出年代的久远;有的则已经倒塌。
这道墙便是著名的辽东边墙,也是明长城的延伸。
随着距离丹东越来越近,前方依旧是低矮的山区和丘陵。
这里是未开垦之地,自后金采取定边政策之后,在叆河边门和凤凰城边门筑柳条边,禁止在边墙以外地区农牧、渔猎、采伐、采矿。加上征兵,致使这片地域成为不毛之地。
丹东距离鸭绿江很近,鸭绿江古称浿水、马訾水,唐朝始称鸭绿江,是大明与朝鲜之间的一条界江,不过,现在的尚可喜就是要破掉这条界线。
明初之时。明庭虽招抚了鸭绿江图们江流域的女真部落,却无法保护女真人利益。满足于朝鲜的“事大至诚”,同时忙于安抚周边,所以任凭朝鲜将图们江南岸鸭绿江东岸的女真领地尽收囊中。
继承高丽的李氏朝鲜抓住机会,开始大力向北扩张领土。朝鲜北部的女真人上曾奏明廷,说“咸州(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迤北,古为辽、金之地”,明成祖因而降敕与朝鲜,索要这一带的“十处人民”(主要为女真人)。朝鲜则以明太祖已默许铁岭之地归该国为辞,并称此间女真人“来居该国地面,年代已久。……且与该国人民交相婚嫁,生长子孙”,请求“令该国管辖如旧”。李朝使臣利用明朝“不分化外,一视同仁”的天朝大国妄自尊大的心理,阳奉阴违。以柔克刚,致使明成祖表示“朝鲜之地,亦朕度内,朕何争焉”,同意将铁岭以北,公崄镇(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以南的“十处人民”还归朝鲜。
朝鲜与明朝初期几次边界争执,均以公崄镇作为划界要求。实际上从公崄镇以北直至图们江的地区,都逐渐为朝鲜所控制。在朝鲜半岛东北部,朝鲜通过对这一地区女真人的剿杀招抚,实际控制了图们江的东南沿岸。
朝鲜从1431年~1449年在图们江流域设置了钟城、会宁、庆源、庆兴、稳城、富宁军事镇戍点,合称“东北六镇”,使领土扩展到现今的图们江沿岸。在朝鲜半岛西北部,朝鲜由作为两国传统边界的鸭绿江口沿江上溯到鸭绿江中上游,控制了江的东、南岸。朝鲜从1416年~1443年在鸭绿江中上游先后设立了闾延、慈城、茂昌、虞芮“西北四郡”,使领土扩展到现今的鸭绿江沿岸。
而在鸭绿江中上游南岸先后设置了西北四郡,即:闾延郡(1416年)、慈城郡(1433年,闾延郡西南)、茂昌郡(1440年,闾延郡东南)、虞芮郡(1443年,闾延郡西南、今江界和楚山之间)。并在以上地区也修筑了城堡,总计十六座大城,二十五个小堡,从朝鲜南方强制迁徙大量居民在该地区定居,逐步实施对北部地区的有效控制。至1443年,朝鲜将鸭绿江南岸地区纳入了版图,鸭绿江随之成为明、朝两国西段边界的界河。
鸭绿江两岸青峰耸立,风光旖旎 ,江水蜿蜒曲折,急流险滩不断,就在这碧绿的江水之上,耸立着一条很大的桥梁。鸭绿江造桥历史很早,可上溯到辽代,而这座木质桥梁现在由朝鲜人控制。
“原地休整,来人,把督帅的信件给朝鲜人送过去。”
连日的艰难行军让尚可喜很累,但也很兴奋,因为周虎臣给了他一个满意的许诺。周虎臣从不空口,这是一个任务,同时也是一个承诺,而这个承诺就是他的定心丸。想着周虎臣那些话,尚可喜禁不住露出了笑容。
对岸的朝鲜人显然已经知道大明战胜了建州人,就在尚可喜美滋滋在暂住的营房中幻想以后的脉络之时,有人来报,朝鲜派出的使者来了。
&nsp; 也就在这时,无数的巨舟出现在黑水洋(黄海)的东北海湾,这些巨舟的旗帜随风飘扬,那大大的明字是那样醒目......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虎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虎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