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三六章 祖制,祖制
目录:乱清| 作者:青玉狮子| 类别:恐怖小说
事实上,对母后皇太后的“嗣皇帝这个事儿,争来争去的,说到底,是爱新觉罗家自个儿闹家务”的说法,文祥不能不同意,不过,对于“既然是闹家务,又哪有什么谁对谁错可言”的说法,他就不能完全苟同了。>网
文祥认为,即便是“闹家务”,亦有是非曲直,可是,他也承认,既然同意了“嗣皇帝之争是爱新觉罗氏‘闹家务’”的说法,那么,不管孰是孰非,孰曲孰直,作为“外人”——包括他这个所谓的“爱新觉罗家的最好的朋友”,都是很难干涉的了。
他明白母后皇太后和轩亲王在不遗余力的笼络自己,母后皇太后“真正的自己人”之谓,是自己从未承受过的褒奖,而“掏掏心窝子”、“梯己话”之类,更加不是君主对于臣子的正常的训辞,那是至亲挚友之间才会说的话——母后皇太后是真的把他当做“爱新觉罗家的最好的朋友”了。
他不能不感动,也——不能不领情了。
不然,形同于自绝于君上了。
他听得明白,母后皇太后温言熙语的后面,隐藏着委婉的警告:不是你的事儿,你不要多事儿!
事实上,文祥既然接受了主持“王大臣会议”的差使,便已无法再“多事”,不过,他为自己划下了一条底线:
若荣安公主果然登基继统承嗣,那么,她的儿子,必须姓爱新觉罗,不然,便不可以若继她的位,承她的嗣。
这一点,必须叙进登基诏书之中,不如此,他只有谏之以死了。
*
*
文祥的开场白说完,内阁大堂一片静默。
过了一小会儿,还是没有人出声,下面开始有隐约的躁动了,人们正襟危坐的姿势,开始生着微妙的变化,有人扭动脖颈,有人目光逡巡——这是在偷觑上了折子的、今日到了场的那三位仁兄。
两位主持人,文祥面无表情,关卓凡面色从容,都没有任何催促大伙儿说话的意思。
感受到四周射来的目光,醇王的心跳,愈来愈快,浑身的血都微微的热了。
终于耐不住,他轻轻的咳嗽了两声,说道:“好,我先来抛砖引玉!”
“刷”的一下,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醇王的身上——不必再“偷觑”啦。
“女子继统、承嗣,祖制所无……”
一句话没有说完,便听到一个清朗的声音说道:“两宫垂帘,祖制有乎?无乎?”
刷”的一下,几乎所有人的目光,又都转向了宝廷。
有人心中暗道:好戏开场了!
将别人的话,半途打断,其实是很没有礼貌的举动,何况醇王是亲王衔郡王,宝廷只是一个没有任何爵位的闲散宗室?
不过,这个场合,并没有尊卑上下之分,彼此之间,并不叙“国礼”,兼之醇王既以为“天降大任于我”,时时刻刻,自我提醒,要“广心胸,礼贤士”,因此,对于宝廷的不礼貌,忍住了气,说道:“两宫垂帘,毕竟只是权宜之计……”
“醇郡王说的不错!”
宝廷嘴里说“醇郡王说的不错”,其实是又一次打断了醇王的话,他朗声说道:“两宫垂帘,确实是不得不为之——可是,荣安公主继统、承嗣,亦为不得不为之耳!若不是仁、宣一系,实在寻不出合适的嗣皇帝的人选——”
说到这儿,宝廷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视全场,意思是“不必把话说白了,我要说什么,各位皆可默喻”,然后说道:“礼有经,亦有权,经、权之辨,此之谓也!”
听他这么说,醇王的“两宫垂帘,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倒好像是替他做了论据似的,醇王被憋得满脸通红,差点儿就想说:“仁宣一系,还有载澄、载滢呢!”
但眼角余光中,恭王正阴沉着脸,这句话,便怎么也说不出口来。
滞了一滞,憋出的,还是这两个字:“祖制……”
“何为‘祖制’?”宝廷第三次打断了醇王的话,“我八旗入关之时,昂扬奋,一往无前!——这‘昂扬奋,一往无前’八字,就是‘祖制’!但凡墨守成规、胶柱鼓瑟,就不是‘祖制’!”
微微一顿,“若是年深月久,有人忘了祖宗的初心,舍本而逐末,只怕辛酉年三山五园之祸,不旋踵而重至矣!到时候,今日口口声声之‘祖制’,不知将置之于何地?吾恐彼时,不见‘祖制’,只闻祖宗在地下,为不肖子孙哭矣!”
人们骚动起来了。
醇王再也无法保持风度了,他气得声音微微颤:“宝竹坡!你这都……哪儿跟哪儿!你说的这些个,同今日之议……扯得上关系嘛!”
宝廷一笑:“王爷见谅——怎么没有关系?咱们不是在说‘祖制’吗?”
微微一顿,“说到‘祖制’,本朝确实是没有立女帝的先例,可是,凡事总有第一次!”
他环视大堂,“即以在座诸公的职分差使而言——军机处之前,何来军机处?顾委会之前,何来顾委会?外务部之前,何来外务部?——凡事总有第一次!”
“宝竹坡!”醇王大声说道,“你说的这些,都是政府衙门,岂能同统嗣大事相提并论?”
宝廷一声冷笑:“‘都是政府衙门,岂能同统嗣大事相提并论’?好,那咱们就来说说能够相提并论的!本朝康熙之前,是怎么立储的?康熙之后,又是怎么立储的?”
醇王张了张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本朝金匮建储,”宝廷说道,“莫说二十四史不载,考诸万国,又有哪一个国家如是者的?”
顿了一顿,“立女帝,二十四史,好歹还有一位则天大圣皇帝!泰西诸国,就更不必说了——英吉利、西班牙、俄罗斯……女子继统、承嗣,车载斗量!”
彼时泰西诸国,女子继统、承嗣,其实还是比较稀罕的,实在说不上“车载斗量”,不过,在座诸公,大多数都不了解欧洲国家君主继承的具体情形,极少数了解的,自然也不会就这四个字同宝廷较劲儿。
“世宗宪皇帝开金匮建储之例,”宝廷继续说道,“怎么没有人说他‘变更祖制’、‘不合古制’、‘礼制所无’……诸如此类?”
“究其竟,世宗宪皇帝此举,顺大势,合人心,四个字——‘应时而变’!”
微微一顿,“或者说,‘与时俱变’!”
底下的人们,交头接耳,切切私议。
“昨儿晚上,”宝廷说道,“我翻了翻《石头记》,其字,倒是十分有趣……”
说到这儿,笑了一笑:“稗官说部,虽非大道,不过,其笔、立意俱佳之佼佼者,颇能够微言大义的!至于采问民瘼,观风纳谣,这些书,就更有可披览之处了!”
顿了顿,“在座的翰苑前辈,大约皆不以《石头记》为然。不过,嘿嘿,旗下的大家子,大约都是看过这本书的……”
宝廷的言下之意,大伙儿都听得懂:在座的亲贵王公,并非都是读书种子,我拿《礼记》、《尚书》举例子,效果未必那么好,拿《石头记》举例子,人人都听得懂,“翰苑前辈”们,就不要介意啦。
果然,年轻的亲贵,譬如礼亲王世铎、豫亲王本格,以及载治、载漪,神色更加专注了。
“那一回,”宝廷说道,“叫做‘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说的是元妃省亲,命宝玉就‘潇湘馆’、‘蘅芜院’‘怡红院’‘浣葛山庄’四处,各赋五言律一。”
“时宝玉才做了‘潇湘馆’、‘蘅芜院’两,正做‘怡红院’一,起稿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瞥见,谓宝玉曰:‘贵人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才改了‘怡红快绿’,你还用‘绿玉’二字?嗯,蕉叶之典颇多,再想一个罢!’”
说到这儿,见礼亲王世铎听得极其入神,宝廷微微一笑,说道:“请教礼亲王,接下来,宝玉、宝钗,都说了些什么呀?”
世铎万万没有想到,宝廷的话头,突然就抛给了自己,登时脸就红了,嗫嚅了几下,说道:“呃,呃,这个,这个,宝玉想不起出典,呃,呃……”
“呃”了几声,话终于说利落了:“宝钗说,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宝廷点了点头,说道:“王爷说的不错——然后呢?”
“宝玉问,‘绿蜡’可有出处?宝钗说,宝钗说,呃,呃,那个,那个,‘冷’什么来着……”
世铎的脸又红了,本王爷实在是不记得,那“绿蜡”典出何处啦。
宝廷没有继续难为他,微笑说道:“宝钗说,唐朝的韩翊有一咏芭蕉诗,头一句便是,‘冷烛无烟绿蜡干。’”
“对,对!”世铎连忙说道,“呃,就是‘冷烛无烟……绿蜡干’!宝玉听了,还对宝钗说,姐姐真是‘一字师’!从此,只叫你师傅,再不叫姐姐了!宝钗笑说,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
世铎兴致勃勃,还要继续往下说,宝廷打断了他:“王爷记心真好!”
随即转向众人,说道:“每看到这儿的时候,我总会想,韩翊之前,何有人用‘绿腊’描状芭蕉的?怎么他就用了,还变成了‘典’?”
这真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呀。
宝廷自问自答:“不过‘贴切’二字!管他之前有没有人用过?只要‘贴切’,就可以用!用了,第一个用了,就成了‘典’了!”
说到这儿,提高了声音:“各位,‘祖制’之前,何来‘祖制’?应时而变,与时俱变,今日新兴之例,异日便为‘成例’,便为后世子孙之‘祖制’!”
*(未完待续。)8
</br>
文祥认为,即便是“闹家务”,亦有是非曲直,可是,他也承认,既然同意了“嗣皇帝之争是爱新觉罗氏‘闹家务’”的说法,那么,不管孰是孰非,孰曲孰直,作为“外人”——包括他这个所谓的“爱新觉罗家的最好的朋友”,都是很难干涉的了。
他明白母后皇太后和轩亲王在不遗余力的笼络自己,母后皇太后“真正的自己人”之谓,是自己从未承受过的褒奖,而“掏掏心窝子”、“梯己话”之类,更加不是君主对于臣子的正常的训辞,那是至亲挚友之间才会说的话——母后皇太后是真的把他当做“爱新觉罗家的最好的朋友”了。
他不能不感动,也——不能不领情了。
不然,形同于自绝于君上了。
他听得明白,母后皇太后温言熙语的后面,隐藏着委婉的警告:不是你的事儿,你不要多事儿!
事实上,文祥既然接受了主持“王大臣会议”的差使,便已无法再“多事”,不过,他为自己划下了一条底线:
若荣安公主果然登基继统承嗣,那么,她的儿子,必须姓爱新觉罗,不然,便不可以若继她的位,承她的嗣。
这一点,必须叙进登基诏书之中,不如此,他只有谏之以死了。
*
*
文祥的开场白说完,内阁大堂一片静默。
过了一小会儿,还是没有人出声,下面开始有隐约的躁动了,人们正襟危坐的姿势,开始生着微妙的变化,有人扭动脖颈,有人目光逡巡——这是在偷觑上了折子的、今日到了场的那三位仁兄。
两位主持人,文祥面无表情,关卓凡面色从容,都没有任何催促大伙儿说话的意思。
感受到四周射来的目光,醇王的心跳,愈来愈快,浑身的血都微微的热了。
终于耐不住,他轻轻的咳嗽了两声,说道:“好,我先来抛砖引玉!”
“刷”的一下,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醇王的身上——不必再“偷觑”啦。
“女子继统、承嗣,祖制所无……”
一句话没有说完,便听到一个清朗的声音说道:“两宫垂帘,祖制有乎?无乎?”
刷”的一下,几乎所有人的目光,又都转向了宝廷。
有人心中暗道:好戏开场了!
将别人的话,半途打断,其实是很没有礼貌的举动,何况醇王是亲王衔郡王,宝廷只是一个没有任何爵位的闲散宗室?
不过,这个场合,并没有尊卑上下之分,彼此之间,并不叙“国礼”,兼之醇王既以为“天降大任于我”,时时刻刻,自我提醒,要“广心胸,礼贤士”,因此,对于宝廷的不礼貌,忍住了气,说道:“两宫垂帘,毕竟只是权宜之计……”
“醇郡王说的不错!”
宝廷嘴里说“醇郡王说的不错”,其实是又一次打断了醇王的话,他朗声说道:“两宫垂帘,确实是不得不为之——可是,荣安公主继统、承嗣,亦为不得不为之耳!若不是仁、宣一系,实在寻不出合适的嗣皇帝的人选——”
说到这儿,宝廷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视全场,意思是“不必把话说白了,我要说什么,各位皆可默喻”,然后说道:“礼有经,亦有权,经、权之辨,此之谓也!”
听他这么说,醇王的“两宫垂帘,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倒好像是替他做了论据似的,醇王被憋得满脸通红,差点儿就想说:“仁宣一系,还有载澄、载滢呢!”
但眼角余光中,恭王正阴沉着脸,这句话,便怎么也说不出口来。
滞了一滞,憋出的,还是这两个字:“祖制……”
“何为‘祖制’?”宝廷第三次打断了醇王的话,“我八旗入关之时,昂扬奋,一往无前!——这‘昂扬奋,一往无前’八字,就是‘祖制’!但凡墨守成规、胶柱鼓瑟,就不是‘祖制’!”
微微一顿,“若是年深月久,有人忘了祖宗的初心,舍本而逐末,只怕辛酉年三山五园之祸,不旋踵而重至矣!到时候,今日口口声声之‘祖制’,不知将置之于何地?吾恐彼时,不见‘祖制’,只闻祖宗在地下,为不肖子孙哭矣!”
人们骚动起来了。
醇王再也无法保持风度了,他气得声音微微颤:“宝竹坡!你这都……哪儿跟哪儿!你说的这些个,同今日之议……扯得上关系嘛!”
宝廷一笑:“王爷见谅——怎么没有关系?咱们不是在说‘祖制’吗?”
微微一顿,“说到‘祖制’,本朝确实是没有立女帝的先例,可是,凡事总有第一次!”
他环视大堂,“即以在座诸公的职分差使而言——军机处之前,何来军机处?顾委会之前,何来顾委会?外务部之前,何来外务部?——凡事总有第一次!”
“宝竹坡!”醇王大声说道,“你说的这些,都是政府衙门,岂能同统嗣大事相提并论?”
宝廷一声冷笑:“‘都是政府衙门,岂能同统嗣大事相提并论’?好,那咱们就来说说能够相提并论的!本朝康熙之前,是怎么立储的?康熙之后,又是怎么立储的?”
醇王张了张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本朝金匮建储,”宝廷说道,“莫说二十四史不载,考诸万国,又有哪一个国家如是者的?”
顿了一顿,“立女帝,二十四史,好歹还有一位则天大圣皇帝!泰西诸国,就更不必说了——英吉利、西班牙、俄罗斯……女子继统、承嗣,车载斗量!”
彼时泰西诸国,女子继统、承嗣,其实还是比较稀罕的,实在说不上“车载斗量”,不过,在座诸公,大多数都不了解欧洲国家君主继承的具体情形,极少数了解的,自然也不会就这四个字同宝廷较劲儿。
“世宗宪皇帝开金匮建储之例,”宝廷继续说道,“怎么没有人说他‘变更祖制’、‘不合古制’、‘礼制所无’……诸如此类?”
“究其竟,世宗宪皇帝此举,顺大势,合人心,四个字——‘应时而变’!”
微微一顿,“或者说,‘与时俱变’!”
底下的人们,交头接耳,切切私议。
“昨儿晚上,”宝廷说道,“我翻了翻《石头记》,其字,倒是十分有趣……”
说到这儿,笑了一笑:“稗官说部,虽非大道,不过,其笔、立意俱佳之佼佼者,颇能够微言大义的!至于采问民瘼,观风纳谣,这些书,就更有可披览之处了!”
顿了顿,“在座的翰苑前辈,大约皆不以《石头记》为然。不过,嘿嘿,旗下的大家子,大约都是看过这本书的……”
宝廷的言下之意,大伙儿都听得懂:在座的亲贵王公,并非都是读书种子,我拿《礼记》、《尚书》举例子,效果未必那么好,拿《石头记》举例子,人人都听得懂,“翰苑前辈”们,就不要介意啦。
果然,年轻的亲贵,譬如礼亲王世铎、豫亲王本格,以及载治、载漪,神色更加专注了。
“那一回,”宝廷说道,“叫做‘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说的是元妃省亲,命宝玉就‘潇湘馆’、‘蘅芜院’‘怡红院’‘浣葛山庄’四处,各赋五言律一。”
“时宝玉才做了‘潇湘馆’、‘蘅芜院’两,正做‘怡红院’一,起稿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瞥见,谓宝玉曰:‘贵人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才改了‘怡红快绿’,你还用‘绿玉’二字?嗯,蕉叶之典颇多,再想一个罢!’”
说到这儿,见礼亲王世铎听得极其入神,宝廷微微一笑,说道:“请教礼亲王,接下来,宝玉、宝钗,都说了些什么呀?”
世铎万万没有想到,宝廷的话头,突然就抛给了自己,登时脸就红了,嗫嚅了几下,说道:“呃,呃,这个,这个,宝玉想不起出典,呃,呃……”
“呃”了几声,话终于说利落了:“宝钗说,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宝廷点了点头,说道:“王爷说的不错——然后呢?”
“宝玉问,‘绿蜡’可有出处?宝钗说,宝钗说,呃,呃,那个,那个,‘冷’什么来着……”
世铎的脸又红了,本王爷实在是不记得,那“绿蜡”典出何处啦。
宝廷没有继续难为他,微笑说道:“宝钗说,唐朝的韩翊有一咏芭蕉诗,头一句便是,‘冷烛无烟绿蜡干。’”
“对,对!”世铎连忙说道,“呃,就是‘冷烛无烟……绿蜡干’!宝玉听了,还对宝钗说,姐姐真是‘一字师’!从此,只叫你师傅,再不叫姐姐了!宝钗笑说,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
世铎兴致勃勃,还要继续往下说,宝廷打断了他:“王爷记心真好!”
随即转向众人,说道:“每看到这儿的时候,我总会想,韩翊之前,何有人用‘绿腊’描状芭蕉的?怎么他就用了,还变成了‘典’?”
这真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呀。
宝廷自问自答:“不过‘贴切’二字!管他之前有没有人用过?只要‘贴切’,就可以用!用了,第一个用了,就成了‘典’了!”
说到这儿,提高了声音:“各位,‘祖制’之前,何来‘祖制’?应时而变,与时俱变,今日新兴之例,异日便为‘成例’,便为后世子孙之‘祖制’!”
*(未完待续。)8
</br>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乱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乱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