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20章 【太史子义】
目录:骁骑| 作者:虎贲中郎| 类别:历史军事
峰光无限。`顶`点`小说``Wx`com一夜风雪萦绕耳畔,一夜疯狂与雪共舞。
翌日清晨,风雪稍歇,一缕晨曦横贯长空。
当娇妻好在熟睡之时,李利悄然起身,踏着皑皑白雪,策马回到大营。
冬雪来临,淮南战事却尚未结束。
目前局面僵持,却也到了最后关头,寿春城随时都有可能陷落。
如今摆在李利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进一步扩大战果,而第一时间率军进驻寿春便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寿春是仲氏政权的帝都。或许一座城池的得失并不重要,但攻占帝都则意义重大,其潜在影响力远远大于城池本身。
在紧盯寿春城的同时,李利私下里还做了很多安排部署。
旷野大胜的当天夜里,送走吕布之后,李利密令豫州波才所部加快进军速度,尽快收复豫州治下各郡县。并从长安抽调鲁肃前往豫州,担任豫州刺史,与鲁肃一同前来的还有长安各府衙抽调的数百名文官,由留守长安的金猊卫负责沿途护送。
这样以来,在争夺豫州郡县当中,波才帐下兵马势必与吕布麾下徐州军发生冲突。因为吕布同样惦记着豫州,企图趁机扩充地盘,壮大实力。并且,吕布出兵征讨袁术的时间比李利南征还要早很多,这就意味着豫州很大一部分郡县已经落入吕布手里。
吞进肚子里的地盘,若想再让吕布吐出来,只怕很难。甚至完全没有可能。
有鉴于此,李利密令波才不要有所顾忌,一切见机行事。必要时可以连同驻扎在豫州境内的徐州军一并清剿。与此同时,李利要求波才严密封锁消息,在寿春城尚未攻破之前,豫州后方发生的一切战事一律不得泄露半点风声。等到拿下寿春之后,即使吕布知道了后方变故又能如何?届时,不等吕布前来兴师问罪,李利也会和他当面摊牌。既而趁机发难,逼迫吕布做出抉择。
这是势在必行的必然结果,亦是大势所趋。
在这块江淮大地上。淮南袁术无疑是势力最大的诸侯。是以李利才会联络吕布一同出兵征讨袁术,如此不仅可以分摊风险,还能避免徐州吕布作壁上观,甚至从旁掣肘。可是等到剿灭袁术之后。地处中原重镇的徐州便是立刻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成为李利占据江淮的最大对手。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从整个战局和区域分布上看,灭掉袁术之后,李利治下疆域便扩展到长江沿岸,占据豫州和扬州一部。乍然一看,李利占据的疆域又扩大了许多,相继占领南阳、豫州和长江北岸的一部分郡县,地盘之大不逊于两州之地。可是地盘大了,李利麾下兵马也随之分散。根基仍在西凉,主力部队却在中原。而江淮郡县还必须屯集重兵。
因为豫州和扬州部分郡县完全处于徐州吕布和荆州刘表两大诸侯势力的夹缝之中,另外还有江东孙策隔江环伺、虎视眈眈,等于被三路诸侯团团包围。若无重兵驻守豫州,吕布、刘表和孙策三路人马岂是好相与的角色,焉能坐视不理?
一旦这三路诸侯动了心思,那么李利此番南征的战果就极有可能得而复失,以致徒劳无功,甚至还会为此搭上数万兵马,损兵折将。这是李利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情形,也决不允许发生这种事情。
如此以来,除掉袁术之后,李利要着手解决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吕布和他治下的徐州。只有攻克徐州,李利才能将徐州、豫州和扬州一部分郡县连接成片,从而占据除江东以外的整个江淮州郡,兵屯集重兵,对江东孙策加以震慑,对荆州刘表形成合围之势。
倘若战事顺利,不久之后,李利就能以鲸吞之势席卷荆州,彻底灭掉刘表。果真如此的话,不管冀州袁绍和兖州曹操如何折腾,都无法阻止李利平定中原的脚步,纵然插上翅膀也难逃灭亡的命运。
但是眼下这一切还只是一张画饼,一张近乎于完美的蓝图。若想实现它,却是任重道远,如履薄冰,不能出现一丝纰漏,否则煮熟的鸭子也有可能飞走,最终空欢喜一场。
是以旷野大胜之后,袁术已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于是李利的注意力随之转移到吕布身上,谋划着攻占徐州,横扫江淮大地,并最终将其据为己有。
正因为这样,战后吕布向李利索要降兵补充兵马损失,李利又怎么可能给他呢?
不过,为了避免把吕布逼急了,既而狗急跳墙,李利不得不对他加以安抚。赏赐吕布绫罗绸缎和黄金万两,借此满足他贪婪的本性;再赏给他五千匹战马,则是为了满足吕布争强好胜的好战个性。然后,李利再将麾下两万步军交给吕布指挥,以安其心,如此便将吕布彻底安抚下去。毕竟时下寿春城尚未攻破、袁术未死,还不是正式翻脸的时候,适当妥协是很有必要的。
狡兔未死,怎能烹杀走狗?
退一万步说,讨袁联盟尚未解散,李利身为盟主如果率先对盟友下手,实在是难掩天下悠悠众口,难免遭人诟病。即使李利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却终究是好说不好听啊!
越是有身份的人,越要面子,李利自然也不例外。不要面子,如何君临天下,如何收取民心,百姓又如何能够拥护他,爱戴他?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客观事实,以前可以忽略不计,但随着李利的实力越来越强,地盘越来越大,是时候慎重考虑了,不能再无所顾忌了。
自古以来,多少朝代更迭,可曾见过声名狼藉的开国帝王?
整整一个上午,李利待在帅掌中伏案疾书,把各州郡刺史、郡守呈报过来的书简逐一批示,并将各营主将、将领呈报上来的军务妥善处置。
所幸,眼下还是征战时期,各州郡呈报上来的书简并不算多,能够处理的都被各州刺史和长安大将军府妥善处理了。那些千里迢迢送到战前大营的书简都是事关重大决策或者极其棘手之事,各州刺史和大将军府属官都不敢自作主张,只能由他亲自定夺。
历次征战之中,李利都有一个固有的习惯,那就是严格控制随军出征的文官和谋士人数,只待熟悉当地民风地形的文官和谋士随行,余下一干人等一律留在岗位上,各司其职,未得调令不得擅动。这也是李利每次出征身边的文官和谋士极少的原因,但是跟随他出征的文官无一例外都是精明强干之人。至于随行谋士嘛,最多不会超过两三个人,通常都是一位军师,一名随军主簿或参军,仅此而已。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李利常说,能者多劳。一直以来,他始终坚持把擅长政务之人都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即使军政双通、擅长运筹帷幄的大贤,如贾诩、李儒、李玄、诸葛亮,周瑜和鲁肃等人,也不必时刻都跟在自己身边,在坚守岗位的同时,同样可以提出自己的谋划或建议,第一时间送到前线即可。
与其让他们都跟随大军征战,还不如留在州郡干些实事、正事。这才是真正的因才适用,求真务实的表现。用人之道,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做事,而不是阿谀奉承,充门面、摆排场。
正是因为这样,近年来李利治下各州各郡县,政务处理得极为及时,效率很高,政通人和,呈现出井喷式的蓬勃发展势头。后方稳定了,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宽裕了,粮草辎重自然就能源源不断地供应前线大军作战,军队没有后顾之忧,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这是李利一手打造的良性循环。把每一个有用的人都用在最紧要的地方,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此就能实现:前方作战不影响后方安定,后方粮草辎重持续足额供应前线作战。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李利居中把握尺度,必须对每场战役都有准确的预测和全面规划,并且自身年富力强,可以独自承担历次征战中统兵主帅所要背负的巨大压力和繁重的军政事务。
显然,迄今为止,李利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呼———!”
一个上午坐在伏在帅案前不动身形,好不容易处理完案头的书简之后,李利长出一口气,伸个懒腰,随即起身走出帅帐,摆手挥退亲兵,牵着骅骝马缓缓走向辕门。
小乔她们还要在山顶上小住几日,暂时不会回营,李利之前惦记着政务,放心不下,所以才匆匆下山赶回来。如今堆积的政务已经处理完毕,加之眼下又是雪后放晴,道路泥泞,大军暂时不会攻城,仍旧按兵不动。难得有此闲暇,李利自然要好好陪陪自己的娇妻美妾,所以忙完正事之后便要出营上山,陪在妻妾身边。
然而,当他刚刚离开帅帐、翻身上马之际,忽然听到辕门口传来一声大喝:“吾乃破虏将军麾下部将太史慈,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面见大将军,尔等为何横加阻拦?”
“太史慈?”李利闻声勒马,喃喃自语道:“北海太史慈,太史子义?看来孙策也想赶在寿春城尚未攻破之前主动凑过来,插上一脚,试图分一杯羹啊”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翌日清晨,风雪稍歇,一缕晨曦横贯长空。
当娇妻好在熟睡之时,李利悄然起身,踏着皑皑白雪,策马回到大营。
冬雪来临,淮南战事却尚未结束。
目前局面僵持,却也到了最后关头,寿春城随时都有可能陷落。
如今摆在李利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进一步扩大战果,而第一时间率军进驻寿春便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寿春是仲氏政权的帝都。或许一座城池的得失并不重要,但攻占帝都则意义重大,其潜在影响力远远大于城池本身。
在紧盯寿春城的同时,李利私下里还做了很多安排部署。
旷野大胜的当天夜里,送走吕布之后,李利密令豫州波才所部加快进军速度,尽快收复豫州治下各郡县。并从长安抽调鲁肃前往豫州,担任豫州刺史,与鲁肃一同前来的还有长安各府衙抽调的数百名文官,由留守长安的金猊卫负责沿途护送。
这样以来,在争夺豫州郡县当中,波才帐下兵马势必与吕布麾下徐州军发生冲突。因为吕布同样惦记着豫州,企图趁机扩充地盘,壮大实力。并且,吕布出兵征讨袁术的时间比李利南征还要早很多,这就意味着豫州很大一部分郡县已经落入吕布手里。
吞进肚子里的地盘,若想再让吕布吐出来,只怕很难。甚至完全没有可能。
有鉴于此,李利密令波才不要有所顾忌,一切见机行事。必要时可以连同驻扎在豫州境内的徐州军一并清剿。与此同时,李利要求波才严密封锁消息,在寿春城尚未攻破之前,豫州后方发生的一切战事一律不得泄露半点风声。等到拿下寿春之后,即使吕布知道了后方变故又能如何?届时,不等吕布前来兴师问罪,李利也会和他当面摊牌。既而趁机发难,逼迫吕布做出抉择。
这是势在必行的必然结果,亦是大势所趋。
在这块江淮大地上。淮南袁术无疑是势力最大的诸侯。是以李利才会联络吕布一同出兵征讨袁术,如此不仅可以分摊风险,还能避免徐州吕布作壁上观,甚至从旁掣肘。可是等到剿灭袁术之后。地处中原重镇的徐州便是立刻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成为李利占据江淮的最大对手。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从整个战局和区域分布上看,灭掉袁术之后,李利治下疆域便扩展到长江沿岸,占据豫州和扬州一部。乍然一看,李利占据的疆域又扩大了许多,相继占领南阳、豫州和长江北岸的一部分郡县,地盘之大不逊于两州之地。可是地盘大了,李利麾下兵马也随之分散。根基仍在西凉,主力部队却在中原。而江淮郡县还必须屯集重兵。
因为豫州和扬州部分郡县完全处于徐州吕布和荆州刘表两大诸侯势力的夹缝之中,另外还有江东孙策隔江环伺、虎视眈眈,等于被三路诸侯团团包围。若无重兵驻守豫州,吕布、刘表和孙策三路人马岂是好相与的角色,焉能坐视不理?
一旦这三路诸侯动了心思,那么李利此番南征的战果就极有可能得而复失,以致徒劳无功,甚至还会为此搭上数万兵马,损兵折将。这是李利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情形,也决不允许发生这种事情。
如此以来,除掉袁术之后,李利要着手解决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吕布和他治下的徐州。只有攻克徐州,李利才能将徐州、豫州和扬州一部分郡县连接成片,从而占据除江东以外的整个江淮州郡,兵屯集重兵,对江东孙策加以震慑,对荆州刘表形成合围之势。
倘若战事顺利,不久之后,李利就能以鲸吞之势席卷荆州,彻底灭掉刘表。果真如此的话,不管冀州袁绍和兖州曹操如何折腾,都无法阻止李利平定中原的脚步,纵然插上翅膀也难逃灭亡的命运。
但是眼下这一切还只是一张画饼,一张近乎于完美的蓝图。若想实现它,却是任重道远,如履薄冰,不能出现一丝纰漏,否则煮熟的鸭子也有可能飞走,最终空欢喜一场。
是以旷野大胜之后,袁术已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于是李利的注意力随之转移到吕布身上,谋划着攻占徐州,横扫江淮大地,并最终将其据为己有。
正因为这样,战后吕布向李利索要降兵补充兵马损失,李利又怎么可能给他呢?
不过,为了避免把吕布逼急了,既而狗急跳墙,李利不得不对他加以安抚。赏赐吕布绫罗绸缎和黄金万两,借此满足他贪婪的本性;再赏给他五千匹战马,则是为了满足吕布争强好胜的好战个性。然后,李利再将麾下两万步军交给吕布指挥,以安其心,如此便将吕布彻底安抚下去。毕竟时下寿春城尚未攻破、袁术未死,还不是正式翻脸的时候,适当妥协是很有必要的。
狡兔未死,怎能烹杀走狗?
退一万步说,讨袁联盟尚未解散,李利身为盟主如果率先对盟友下手,实在是难掩天下悠悠众口,难免遭人诟病。即使李利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却终究是好说不好听啊!
越是有身份的人,越要面子,李利自然也不例外。不要面子,如何君临天下,如何收取民心,百姓又如何能够拥护他,爱戴他?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客观事实,以前可以忽略不计,但随着李利的实力越来越强,地盘越来越大,是时候慎重考虑了,不能再无所顾忌了。
自古以来,多少朝代更迭,可曾见过声名狼藉的开国帝王?
整整一个上午,李利待在帅掌中伏案疾书,把各州郡刺史、郡守呈报过来的书简逐一批示,并将各营主将、将领呈报上来的军务妥善处置。
所幸,眼下还是征战时期,各州郡呈报上来的书简并不算多,能够处理的都被各州刺史和长安大将军府妥善处理了。那些千里迢迢送到战前大营的书简都是事关重大决策或者极其棘手之事,各州刺史和大将军府属官都不敢自作主张,只能由他亲自定夺。
历次征战之中,李利都有一个固有的习惯,那就是严格控制随军出征的文官和谋士人数,只待熟悉当地民风地形的文官和谋士随行,余下一干人等一律留在岗位上,各司其职,未得调令不得擅动。这也是李利每次出征身边的文官和谋士极少的原因,但是跟随他出征的文官无一例外都是精明强干之人。至于随行谋士嘛,最多不会超过两三个人,通常都是一位军师,一名随军主簿或参军,仅此而已。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李利常说,能者多劳。一直以来,他始终坚持把擅长政务之人都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即使军政双通、擅长运筹帷幄的大贤,如贾诩、李儒、李玄、诸葛亮,周瑜和鲁肃等人,也不必时刻都跟在自己身边,在坚守岗位的同时,同样可以提出自己的谋划或建议,第一时间送到前线即可。
与其让他们都跟随大军征战,还不如留在州郡干些实事、正事。这才是真正的因才适用,求真务实的表现。用人之道,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做事,而不是阿谀奉承,充门面、摆排场。
正是因为这样,近年来李利治下各州各郡县,政务处理得极为及时,效率很高,政通人和,呈现出井喷式的蓬勃发展势头。后方稳定了,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宽裕了,粮草辎重自然就能源源不断地供应前线大军作战,军队没有后顾之忧,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这是李利一手打造的良性循环。把每一个有用的人都用在最紧要的地方,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此就能实现:前方作战不影响后方安定,后方粮草辎重持续足额供应前线作战。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李利居中把握尺度,必须对每场战役都有准确的预测和全面规划,并且自身年富力强,可以独自承担历次征战中统兵主帅所要背负的巨大压力和繁重的军政事务。
显然,迄今为止,李利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呼———!”
一个上午坐在伏在帅案前不动身形,好不容易处理完案头的书简之后,李利长出一口气,伸个懒腰,随即起身走出帅帐,摆手挥退亲兵,牵着骅骝马缓缓走向辕门。
小乔她们还要在山顶上小住几日,暂时不会回营,李利之前惦记着政务,放心不下,所以才匆匆下山赶回来。如今堆积的政务已经处理完毕,加之眼下又是雪后放晴,道路泥泞,大军暂时不会攻城,仍旧按兵不动。难得有此闲暇,李利自然要好好陪陪自己的娇妻美妾,所以忙完正事之后便要出营上山,陪在妻妾身边。
然而,当他刚刚离开帅帐、翻身上马之际,忽然听到辕门口传来一声大喝:“吾乃破虏将军麾下部将太史慈,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面见大将军,尔等为何横加阻拦?”
“太史慈?”李利闻声勒马,喃喃自语道:“北海太史慈,太史子义?看来孙策也想赶在寿春城尚未攻破之前主动凑过来,插上一脚,试图分一杯羹啊”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骁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骁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