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扩张之路 第二百零三章 詹天佑

第二百零三章 詹天佑

目录:扩张之路|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类别:历史军事

    把高军那些人留下后,严绍乘着汽车,在车队的前呼后拥下向省城的方向驶去。

    在回去的路上,严绍正在心里细思着见到詹天佑后该如何说话,坐在他前面的司机已经开口问道。“都督,其实我一直都有件事想问一下…”

    听到司机有什么事要问自己,虽然明知道他看不见,但严绍还是点头道。“问吧。”

    一般来说能做司机的,就算不是心腹亲信,至少也是信得过的人,关系和旁人比要亲密许多,所以严绍到也不介意他问自己一些问题。

    “是这样…”旋转了一下方向盘,往右边的方向拐了一下。“我听说向山的铁厂打算在一年内将产能从50万吨,扩大到100万吨…”

    “是啊…”严绍轻叹口气。“用钢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车厂,兵工厂,还有将来的造船厂,单凭铁厂现在的产量可有些够呛…”

    这些司机当然也知道,但他还是有些奇怪的问道。“但是,1年的时间真的够吗?”

    在司机的记忆里,湖北的汉阳铁厂可是用了3年多的时间才建成,而且产能远远不能和向山铁厂相比。如今向山铁厂要增强的产能比汉阳铁厂多出5倍多的数字来,却要在1年内就建成,这在他和其他一些人看来多少有些不太现实…

    “你想问的原来是这件事啊…”发现司机想问的是这个,严绍笑了笑。“你听说过青溪铁厂吗?”

    “什么?”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司机愣了一下。

    “你要知道,在这年月办实业,无论是什么实业。最耗费时间的都不是建设,而是筹备资金。”

    说到这里,严绍看了眼车窗外面。

    说到“汉阳”这两个字,在国人当中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毕竟无论是汉阳兵工厂。还是汉阳铁厂,又或者是用了几十年的汉阳造,都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尤其是湖北张之洞筹办的汉阳铁厂,在不少国人的心中恐怕就是近代钢铁企业的代名词。但实际上,中国的第一家近代钢铁企业并不是汉阳铁厂,而是贵州的青溪铁厂。

    青溪铁厂是贵州巡抚潘霨在1885年开始筹办的。随后潘霨用了整整4年多的时间来申请批示、筹备资金和购买设备,而最终的设备安装调试却仅仅只用了几个月,当然这也和青溪铁厂的规模有关。

    青溪铁厂建成后不但是一家年产钢17500吨、生铁10000吨的大型铁厂,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近代化铁厂,在时间上要比湖北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早3年。

    当然,青溪铁厂的最终结果就和满清时发生的无数事迹一样都是充满悲情的。如铁厂的主事人潘露(潘霨的兄弟)。因为资金匮乏,在铁厂开工后就不得不到处奔波,并且因此导致其心力憔悴、积劳成疾,最后于当年的7月去世…

    潘露是当时极少数具有高级管理水平、同时又精通西学和洋务的人才,他的去世对本来就前景黯淡的青溪铁厂来说可以说是致命一击,这时再加上各种其他大小问题,最终导致青溪这座用时5年。耗资数十万的近代化铁厂在开工仅3个月后就不得不关闭了…

    到了如今恐怕已经很少有人还知道,在贵州的青溪曾经诞生过中国第一家近代化钢铁企业这件事情了…

    “所以…”严绍笑了笑道。“就像我说的那样,办铁厂最耗费时间的就是申请批示,筹备资金和购买设备,建厂和设备的安装调试并不费时间。而申请的话,我现在已经是安徽都督,根本用不着申请,也没有谁能让我申请——————我总不能跟北京的那个小孩子申请吧。”

    “至于资金?这个也不用再提,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购买设备,毕竟从德国运送冶炼设备很耗时间。不过铁厂的厂房建设也很需要时间,所以这点到也没什么…”

    “这样…”听完严绍的话,司机总算是有些明白了。

    见他已经明白了,往前探了探身子,严绍拍拍他的肩膀道。“何况满清那些官僚的作风你又不是不知道。考虑到那帮官僚的一贯作风,汉阳铁厂的例子真的不具备任何借鉴意义…”

    ————————————————————

    向司机解释过问题后,严绍他们的车队继续往都督府的方向驶去。

    与此同时,在安庆城内,刚刚才从船上下来的詹天佑和他的学生顾元恺也在仔细的打量着这座刚刚光复的城市。

    在光复了十多天后,老百姓们已经不再惧怕军政府和安徽革命军,街头上也逐渐恢复了过去的热闹景象,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人。

    当然,和过去相比如今的安庆也多了一些变化,比如说悬挂在各处的安徽军政府军旗,也就是那边赤底龙旗。这大概也是安徽军政府和其他省军政府最大的不同之处,湖北光复后,鄂军政府打出来的是铁血十八星旗,之后其他省份也纷纷响应,直至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前夕,响应各省仍宣称“鄂军都督府为中央政权,有代表各省军政府之权”,在人们心目中,鄂军都督府的铁血旗自然有着与“中央政权”相应的特殊地位,这也是为何武昌系居然有能力和黄兴对抗的原因之一。

    除了军旗不同外,还有一点就是时不时的,可以在街头巷角看到一队队穿着各色军装从旁路过的军人。因为才刚光复了十多天,这时的军政府还并没有统一旗下军队的着装,所以现在安徽革命军还是穿着光复前的军装。

    “元恺,你怎么看这座城市?”

    “很不错啊…”指了指刚才从旁边走过的巡逻士兵,顾元恺认真的点了点头道。“至少比我在其他省见到的那些革命军要强的多了。”

    就在刚才有几个孩子在跑闹的时候,不小心冲进了巡逻士兵里面,结果士兵不但没有训斥。反而是笑了笑后把他们送了出去。而在遇到一些百姓看向他们的时候,他们也都点头微笑着回应。

    这一幕在顾元恺看来无疑和其他省份的那些革命军相比有很大区别,尤其是他们启程时的上海——————那的革命队伍里有不少压根就是流氓,事实上在混入这个队伍前时,他们也的确是做这个行业的。

    与之相比。眼前的队伍虽然年轻,但却显得亲民了许多,而且顾元恺他们也看得出来,周围的百姓并不怕这些士兵。

    “的确是很不错…”点点头,詹天佑对着顾元恺道。“我们去都督府吧,相信这次那位严都督应该不会让我们失望…”

    毕竟是第一次来安庆。虽然这时的城市不像后世那些那么大,但詹天佑他们还是用了一段时间才走到了都督府的门前,这还是向周围那些行人问路后的结果。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段时间的步行,也让他们对安庆和军政府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更是从当地百姓的口中得知了他们对严绍的评价——————一个字,极好(一个字?)…

    “请问有什么事吗?”见到有两个陌生人走了过来。站在都督府门前的卫兵上前拦住他们后礼貌的道。

    见卫兵这么礼貌,詹天佑和顾元恺再次对严绍看高了一眼。

    这时离武昌起义也就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所以詹天佑他们和那些刚光复的军政府其实也没打过多少叫道。不过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铁路工程师,在辛亥革命前他也曾经去过各地方的府衙,闹出了保路运动的川汉铁路更是由他亲自主持的。

    所以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也见过一些前清官僚的亲兵是个什么样子。虽然并不是每个亲兵都是一副兵痞模样,但像眼前这些这么有礼貌到是真的从来都没见过。

    当然。他肯定是不知道的虽然现在的安徽陆军在精神面貌上已经焕然一新,但也不可能在10多天的时间里就改变过去那副丘八脾气,何况就算是再好的革命军队也少不了老兵油子,这些站在都督府门口的卫兵都是严绍亲自挑选的,为的就是能让来访的人对军政府有一个好的印象。

    所以在心底暗暗点头的同时,詹天佑对着卫兵道。“麻烦您通报一下,就说江西詹眷诚…”

    还没等他说完,那个卫兵已经拍手道。“您就是眷诚先生,都督早就吩咐过了,说等您来了就立刻带您进去…”说着一扬手。对着詹天佑道。“眷诚先生,快请进去吧…”

    另一边,也已经有卫兵快步跑了进去,想要通报詹天佑已经来了的消息。

    ————————————————————————

    其实这个时候严绍也才刚从大湖回来,所以在听到詹天佑已经来了的消息后。连忙起身前去迎接——————对严绍来说,在这个时代有资格让他起身迎接的人不少,但詹天佑绝对算一个。

    与此同时,看着亲自出来迎接的严绍,在想到一路上见过的景象后,詹天佑也对这位年轻的过分的都督印象大好…

    “来,眷诚先生,快请坐…”亲切的叫着詹天佑的字,严绍把他拉到了座位上。“对眷诚先生,我可是久仰大名了呢…”

    说着主动拉住了詹天佑的手,如果是搁在陌生人的眼里,看到他那副热情的模样或许已经开始怀疑严绍是否有什么不良倾向。

    不过詹天佑的心里却没有这么想,再充分的感受到严绍的热情后,詹天佑也不由自主的回握了下去。

    “哪里,都督实在是客气了,詹某才是真的久仰都督的大名…”这个詹天佑到是没说假话,在严绍还没有回国的时候,他就已经阅读过严绍的小说,后来严绍中国第一实业家的名声更是响亮异常,再加上如今已经是安徽军政府的都督和前不久才刚颁布的一系列免税政策。

    虽然詹天佑再后世被称作中国铁路之父,修筑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新易铁路,并且在2年前还完工了京张铁路,但至少在这个时代严绍的名声远比詹天佑要响亮的多。

    “詹先生太客气了…”微微一笑。严绍继续道。“严某这次请詹先生来的目的,相信先生也已经知道了吧。”

    “是想让詹某在安徽修条铁路?”

    “没错。”严绍点点头。“但不是一条,而是很多条。”

    示意下人给詹天佑端来一杯茶后,严绍从架子上拿出了一张地图来。“詹先生请看…”说完将地图徐徐展开。

    “相信詹先生也曾听说过向山铁厂…”

    这个詹天佑自然是听过,毕竟如今的向山铁厂已经超越了湖北的汉阳铁厂和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成为名副其实的远东第一大钢铁厂。

    不管怎么说詹天佑的工作也和钢铁有些关系,自然不可能不关心这方面的信息。

    见詹天佑表示知道,点点头后严绍继续道。“严某的想法就是,先在向山铁厂和当涂县之间修筑一条铁路,这样就能让铁厂和当涂县之间的运输变得更加快速,实际上早年严某就曾经想过这件事。只是詹先生也知道,当时是清廷主政,严某并不希望引起清廷的注意,所以最后只是在向山和当涂县之间修了一条洋灰路。”

    “洋灰路虽然比过去的土路要强出许多,但骡马毕竟不如火车,所以现如今既然严某已经成为军政府的最高长官。自然是要想办法弥补当初的遗憾。”

    “另外除了当涂和向山之间的这条铁路外,严某还准备在向山镇和其他几个铁矿之间也修几条铁路,最后…”严绍的手指从安徽境内的几个主要城市之间一一划过。“严某便要用铁路把整个安徽都串联起来…”

    听完严绍的话,詹天佑沉思起来。

    严绍的话自然是让他心神激荡,但在经历过许多挫折后,詹天佑的性格沉稳了不少,考虑问题的时候也变得全面许多。所以也单刀直入道。“都督的计划也是利国利民。詹某自然愿意助都督一臂之力,只是不知资金方面…”詹天佑主持京张铁路的时候曾经计算过,想要修完200公里长的京张铁路至少需要1200万银元(多方面节省,最后仅用800多万)。严绍虽然号称中国最有钱的军阀,但是詹天佑心里还是有些没底,毕竟这次要修的可比京张铁路长的多,也夸张的多,就算他拿的出这么多的钱,是否会愿意出这么多钱也很难说…

    听到詹天佑居然怀疑自己的支付能力,严光真想把自己在美国的账户拿出来给他看看。让他见识一下什么才叫真正的狗大户——————真的全掏出来的话,那可是可以把紫禁城都淹了的巨款,不过最后他还是克制住了这种冲动。“詹先生请放心,别的方面严某或许无法保证,但是资金方面绝对没有问题。”

    见严绍说的这么自信。詹天佑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

    “那不知道詹某何时可以开始工作,如果可以的话,詹某希望能尽快一些…”毕竟詹天佑是来修铁路的,所以自然希望工作能越快开始越好。

    听到詹天佑的话,严绍也笑了起来“这点严某到是和眷诚先生考虑的一模一样…”说着指了指地图上向山镇和当涂的位置。“严某的意思就和刚才一样,先把这条铁路修了,另外严某曾经派人勘探过当地的地形,向山镇距离当涂县只有十多公里,不知道詹先生能用多少时间修完…”

    “十多公里吗…”虽然这点距离实在是微不足道,不过作为自己到安徽后的第一个工作,詹天佑也希望能完成的完美一些。“这个需要看当地的地势,如果地势复杂,比如说像四川那边的话,修筑起来就会比较麻烦,反之,如果地势平坦那就极为简单,所以详细的时间我需要去过以后才能给您,不过如果地形不是很复杂的话,刨去勘探所需的时间,一个月也就足够了,或许就连一个月也用不上…”

    詹天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几十年前美国修筑太平洋铁路的时候,在中央太平洋铁路与东段的联合太平洋铁路连接贯通前的最后阶段,当地华工接受爱尔兰劳工的挑战展开筑路竞赛,最后西段华工创造了12小时铺轨10英里200英尺(约合16.41公里)的世界纪录,相当于一个小时一公里还要多许多,这显然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数字…

    所以刨去勘探所需的时间,如果严绍能给詹天佑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半个月差不多也就可以把铁路修好了。当然,他毕竟是和严绍第一次合作,再加上也不了解向山一带的地形,所以在时间上多少要说的含蓄一些。

    “一个月的时间吗…”严绍点点头。“那好,有什么您尽管提出来,只要严某办得到的绝不推辞…”

    向山铁路的重要意义严绍自然知道,何况那里还是未来兵工厂的所在地,所以在这件事上严绍到是绝对不会小气了。

    几个小时后,詹天佑和顾元恺从都督府离开,走在热闹的街道上,詹天佑对着顾元恺道。“或许我们这次真的来对地方了呢。”

    整理了一下手头上的东西后顾元恺也笑了笑。“是啊,这个严都督虽然年轻,但是看来确实是做了不少实事,而且出手也很大方呢。”说完顾元恺还拍了拍随身携带的皮包。(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扩张之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扩张之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