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乘龙御风 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
目录:汉武挥鞭| 作者:汉武挥鞭| 类别:历史军事
♂
汉六十三年,丙申。
年节到来,大汉君臣普天同庆,长安城内爆竹声声,除旧迎新。
腊月时,权贵们再度从皇室实业获得巨额的红利,秋季落成的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成为皇室实业今岁最大的营收来源。
成摞的洁白纸张由新华书局代为贩售,以刀计数,每刀百张。皇室实业还不断刊印出各式新书,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野史轶闻,乃至女子最爱的言情话本,几乎无所不包。
不到半年间,非但将兴建作坊的成本尽皆回收,更赚取了数以亿计的赀财。
联合制衣也向入了份子的贵妇们发放了大笔红利,至少都有千万钱。
贵妇们虽是眉开眼笑,却也没太多意外,毕竟江都王妃杨绮罗会按月将那甚么财报公布于众,她们早晓得联合制衣盈利颇丰。
尤是年节之前,百姓们纷纷添置新衣,联合制衣的三色成衣物美价廉,自是供不应求,即便作坊内的匠人昼夜不停的赶工,让清河百货代为贩售的成衣仍是尽数告罄。
清河百货如今已在关中各郡的郡治皆设了铺面,并正筹划着在中原各郡也增设铺面,太后母族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各地官府和世家大族皆会暗中给窦氏行些方便,能省不少事。
窦宪跟着国舅田胜学了不少经营产业的本事,与之交情颇深,俨然已是称兄道弟。
他与阿父窦浚商议过,在太子殿下划设的那处长安商区盘了块地,待得开春后,便请田氏商团的营建工坊为清河百货兴建个总部,形制规模与田氏商团的总部相同即可。
太子刘彻知晓此事后,对窦氏的知情识趣分外满意,又想着长安商区虽已入驻了四大商团,但是不够,建立商贸区是为形成群聚效用,优质商家应是越多越好。
只可惜大汉臣民不懂他的心思,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得想个办法进行政策宣传,向臣民传达他的指示精神,刘彻沉思良久,却毫无办法,总不能每次有甚么新想法便重新将那本汉帝语录改版刊印吧?
刘彻召来掌印太监孙全,询问他这大宦官有甚么好主意,毕竟在皇帝老爹身边服侍了数十载,阅历见闻丰富得紧。
孙全略作沉吟,便是道:“听殿下所言,与各郡国派驻于长安的邸舍诸官所掌职守颇为相似。”
刘彻不由眼神发亮,忙是细细询问,这才晓得汉朝也有类似于后世各省的驻京办事处,名为邸舍。
大汉各地郡国皆在长安城设有邸舍,且在邸舍派驻官吏,定期将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驿道传送给各郡太守。
这应该就是后世朝代所谓的邸报了!
“何必让各郡太守费心搜集政情,索性朝廷直接发行邸报好了。”
刘彻眸光熠熠,先整份后世华夏的内参,向朝臣和各级官府传达政情,日后再寻个合宜的时间办份官方报纸,引导民间舆论,还愁他的指示精神难以贯彻落实么?
刘彻不是拖泥带水的性子,想到就尽速去做。
他召了御史中丞张骞入宫,将发行邸报之事交由他去办,毕竟御史中丞掌殿内兰台,除在殿中受公卿奏事外,并负责典校秘书或撰述,带有后世秘书处的职能。
张骞乃是刘彻亲手栽培起来的,曾随侍多年,不难领会他那些颇为新奇的想法,出于谨慎复又出言询问了几句,便是躬身应诺,即刻去召集兰台属官,将相应事宜分别交办下去。
过得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刘彻以皇帝老爹的名义颁布诏令,日后将由殿内兰台刊印邸报,向朝臣及各郡县秩俸在三百石以上的官员发放。
汉朝在郡以下设县,领民万户以上的大县设县令,领民不足万户的小县则设县长,县令的秩俸为一千石至六百石,县长的秩俸则为五百石至三百石。
故而秩俸最低的县长亦能获得朝廷发放的邸报,得以知悉朝廷颁布的各项政令乃至治政方略。
各郡县的邸报将由少府邮政司通过驿站用最快的速度传送至各处官府,交到相关官员手中。
这邮政司乃是前些年新设的部司,非但负责民间通邮,更已承接除却紧急奏报或密函之外的大部分公文传递,用来发放邸报最是合宜。
“想好好为朝廷效力,必得多读书,多看报!”
太子刘彻在大汉朝堂再度发布重要训示,这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环节,不仔细看内参,不好生领会指示精神的官员,不是好官员。
朝臣们倒是没甚么异议,厚实的汉帝语录都已熟背在心,还在乎多花些功夫阅看这邸报?
何况殿下已是言明,若无甚么紧急政情,这邸报则每月只刊印一份,倒是不算频繁,看看也不费甚么事。
刘彻也瞧出朝臣们对这邸报有些兴致缺缺,毕竟他们位列朝堂,邸报内的国策和政令早已在朝议时听闻,没甚么新鲜的。
他倒是没再多言,首份邸报自是不宜掺杂太多私货,待得大汉官员们对邸报习以为常后,再缓缓加些料即可。洗脑是项细致活,太过冒进往往会弄巧成拙,极易引发洗脑对象的逆反情绪,急不来的。
朝臣们对邸报毫不在意,各郡县的官员却是颇为欣喜,有邸报在手,日后可少些派人手前往长安打探消息了,亦不需再费心劳神去揣度朝廷政令的本意。邸报已将近来发布的各项政令细细剖析,立意及施行章程皆条陈分明。
邸报末尾还特意言明,各地官府施行政令时应因地制宜,若觉此政令不宜在当地施行,需向朝廷上奏,切不可盲从蛮干。
若有官员能对朝廷政令提出合理的谏言,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善之策,朝廷将视其轻重,给予重赏,甚至可破格拔擢提出重要谏言的官员,让此执掌此项政令的施行。
这岂非是通天之径?
不少有真才实学的地方官员皆是心下暗喜,对自个的前程多了几分期盼。
大汉取官多为世袭,先帝和今上的数度重手整治,虽是吏治清明,但尸餐素位的官员仍不鲜见。有这等混吃等死的上官,下属胸中纵有沟壑万千,却也是无处施展。
依邸报所述,鼓励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谏,虽仍如过往般不可越级上奏,但颁有严令:若有胆敢压制下属谏言,不向朝廷呈报者,将视同渎职,予以重惩;若有胆敢窃夺下属谏言,谎报争功者,更视同欺君,枭首抄家!
刘彻晓得人性贪婪,再严峻的律法也无法杜绝官员强夺下属功劳,这种事在后世的华夏也屡见不鲜的,但也不能因噎废食不是?
他也不会为广开言路而准允官员越级上奏,这等破坏体制的作法,极易导致整个官僚体系的崩坏,且极有可能走偏,变成官员相互攻讦诬陷的渠道。
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后世明清两朝那种风闻言事的举措,皇帝为整顿朝纲,肃清吏治,使为官者可以凭风闻上奏,互相弹劾,查实属实者嘉奖,不实者不罚。
最可怕的是,官员即便全无真凭实据,仍可随意举发直属上官,为了扳倒上官,得以上位,有甚么破事是做不出来的?
为官者人人自危,终日如履薄冰,哪还有心思处理日常政务?
刘彻正逐步建立大汉的监察体制,已在御史府增设了监察御史,负责暗中巡查各郡县,检举官邪,肃整官箴。
每种社会体制都是在不断演化的,全看为政者如何引导其演化的方向。
体制内的问题,最好在体制内解决,若实在无法解决,就对体制做进一步的完善甚或改进。
华夏的官僚体制能延续数千年,自有其独到之处,盲目的冲撞官僚体制,乃至想彻底打破官僚体制,那是极为愚蠢的作法,智者不取!
后世不少崇洋媚外的国人,压根没去过大洋彼岸的灯塔国,亦不了解美帝的政治体系,就天天鼓吹皿猪,皿犬,三犬分栗甚么的,殊不知美帝比华夏更为官僚主义。
某些在国内叫嚣得厉害的砖家叫兽,到得灯塔国后,连屎都吃不上!
所以说,要多读书,多看报,多动脑,避免青少年脑残及中老年痴呆。
大汉群臣既不脑残也未痴呆,直觉敏锐得紧,尤是对皇帝的举动分外在意。
正月下旬,汉帝刘启回返长安未央宫。
离二月廿九的春分有月余,皇帝已遣内侍知会老宗正和太常卿,他会亲领臣民出郊设坛,举行大典祭奠日神。
群臣闻讯,不由有些疑惑,纷纷揣测皇帝的用意,去年皇帝可是让太子殿下代行春祭的,今年怎的要亲自行祭?
太子刘彻却是暗暗叹息:皇帝老爹无非是想有始有终,亲自举行今岁的几大祭奠。
年节过去,按着大汉历法,刘彻的虚岁已满十五。
待过得六月初九的生辰,大汉太子就该束发了!
汉六十三年,丙申。
年节到来,大汉君臣普天同庆,长安城内爆竹声声,除旧迎新。
腊月时,权贵们再度从皇室实业获得巨额的红利,秋季落成的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成为皇室实业今岁最大的营收来源。
成摞的洁白纸张由新华书局代为贩售,以刀计数,每刀百张。皇室实业还不断刊印出各式新书,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野史轶闻,乃至女子最爱的言情话本,几乎无所不包。
不到半年间,非但将兴建作坊的成本尽皆回收,更赚取了数以亿计的赀财。
联合制衣也向入了份子的贵妇们发放了大笔红利,至少都有千万钱。
贵妇们虽是眉开眼笑,却也没太多意外,毕竟江都王妃杨绮罗会按月将那甚么财报公布于众,她们早晓得联合制衣盈利颇丰。
尤是年节之前,百姓们纷纷添置新衣,联合制衣的三色成衣物美价廉,自是供不应求,即便作坊内的匠人昼夜不停的赶工,让清河百货代为贩售的成衣仍是尽数告罄。
清河百货如今已在关中各郡的郡治皆设了铺面,并正筹划着在中原各郡也增设铺面,太后母族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各地官府和世家大族皆会暗中给窦氏行些方便,能省不少事。
窦宪跟着国舅田胜学了不少经营产业的本事,与之交情颇深,俨然已是称兄道弟。
他与阿父窦浚商议过,在太子殿下划设的那处长安商区盘了块地,待得开春后,便请田氏商团的营建工坊为清河百货兴建个总部,形制规模与田氏商团的总部相同即可。
太子刘彻知晓此事后,对窦氏的知情识趣分外满意,又想着长安商区虽已入驻了四大商团,但是不够,建立商贸区是为形成群聚效用,优质商家应是越多越好。
只可惜大汉臣民不懂他的心思,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得想个办法进行政策宣传,向臣民传达他的指示精神,刘彻沉思良久,却毫无办法,总不能每次有甚么新想法便重新将那本汉帝语录改版刊印吧?
刘彻召来掌印太监孙全,询问他这大宦官有甚么好主意,毕竟在皇帝老爹身边服侍了数十载,阅历见闻丰富得紧。
孙全略作沉吟,便是道:“听殿下所言,与各郡国派驻于长安的邸舍诸官所掌职守颇为相似。”
刘彻不由眼神发亮,忙是细细询问,这才晓得汉朝也有类似于后世各省的驻京办事处,名为邸舍。
大汉各地郡国皆在长安城设有邸舍,且在邸舍派驻官吏,定期将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驿道传送给各郡太守。
这应该就是后世朝代所谓的邸报了!
“何必让各郡太守费心搜集政情,索性朝廷直接发行邸报好了。”
刘彻眸光熠熠,先整份后世华夏的内参,向朝臣和各级官府传达政情,日后再寻个合宜的时间办份官方报纸,引导民间舆论,还愁他的指示精神难以贯彻落实么?
刘彻不是拖泥带水的性子,想到就尽速去做。
他召了御史中丞张骞入宫,将发行邸报之事交由他去办,毕竟御史中丞掌殿内兰台,除在殿中受公卿奏事外,并负责典校秘书或撰述,带有后世秘书处的职能。
张骞乃是刘彻亲手栽培起来的,曾随侍多年,不难领会他那些颇为新奇的想法,出于谨慎复又出言询问了几句,便是躬身应诺,即刻去召集兰台属官,将相应事宜分别交办下去。
过得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刘彻以皇帝老爹的名义颁布诏令,日后将由殿内兰台刊印邸报,向朝臣及各郡县秩俸在三百石以上的官员发放。
汉朝在郡以下设县,领民万户以上的大县设县令,领民不足万户的小县则设县长,县令的秩俸为一千石至六百石,县长的秩俸则为五百石至三百石。
故而秩俸最低的县长亦能获得朝廷发放的邸报,得以知悉朝廷颁布的各项政令乃至治政方略。
各郡县的邸报将由少府邮政司通过驿站用最快的速度传送至各处官府,交到相关官员手中。
这邮政司乃是前些年新设的部司,非但负责民间通邮,更已承接除却紧急奏报或密函之外的大部分公文传递,用来发放邸报最是合宜。
“想好好为朝廷效力,必得多读书,多看报!”
太子刘彻在大汉朝堂再度发布重要训示,这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环节,不仔细看内参,不好生领会指示精神的官员,不是好官员。
朝臣们倒是没甚么异议,厚实的汉帝语录都已熟背在心,还在乎多花些功夫阅看这邸报?
何况殿下已是言明,若无甚么紧急政情,这邸报则每月只刊印一份,倒是不算频繁,看看也不费甚么事。
刘彻也瞧出朝臣们对这邸报有些兴致缺缺,毕竟他们位列朝堂,邸报内的国策和政令早已在朝议时听闻,没甚么新鲜的。
他倒是没再多言,首份邸报自是不宜掺杂太多私货,待得大汉官员们对邸报习以为常后,再缓缓加些料即可。洗脑是项细致活,太过冒进往往会弄巧成拙,极易引发洗脑对象的逆反情绪,急不来的。
朝臣们对邸报毫不在意,各郡县的官员却是颇为欣喜,有邸报在手,日后可少些派人手前往长安打探消息了,亦不需再费心劳神去揣度朝廷政令的本意。邸报已将近来发布的各项政令细细剖析,立意及施行章程皆条陈分明。
邸报末尾还特意言明,各地官府施行政令时应因地制宜,若觉此政令不宜在当地施行,需向朝廷上奏,切不可盲从蛮干。
若有官员能对朝廷政令提出合理的谏言,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善之策,朝廷将视其轻重,给予重赏,甚至可破格拔擢提出重要谏言的官员,让此执掌此项政令的施行。
这岂非是通天之径?
不少有真才实学的地方官员皆是心下暗喜,对自个的前程多了几分期盼。
大汉取官多为世袭,先帝和今上的数度重手整治,虽是吏治清明,但尸餐素位的官员仍不鲜见。有这等混吃等死的上官,下属胸中纵有沟壑万千,却也是无处施展。
依邸报所述,鼓励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谏,虽仍如过往般不可越级上奏,但颁有严令:若有胆敢压制下属谏言,不向朝廷呈报者,将视同渎职,予以重惩;若有胆敢窃夺下属谏言,谎报争功者,更视同欺君,枭首抄家!
刘彻晓得人性贪婪,再严峻的律法也无法杜绝官员强夺下属功劳,这种事在后世的华夏也屡见不鲜的,但也不能因噎废食不是?
他也不会为广开言路而准允官员越级上奏,这等破坏体制的作法,极易导致整个官僚体系的崩坏,且极有可能走偏,变成官员相互攻讦诬陷的渠道。
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后世明清两朝那种风闻言事的举措,皇帝为整顿朝纲,肃清吏治,使为官者可以凭风闻上奏,互相弹劾,查实属实者嘉奖,不实者不罚。
最可怕的是,官员即便全无真凭实据,仍可随意举发直属上官,为了扳倒上官,得以上位,有甚么破事是做不出来的?
为官者人人自危,终日如履薄冰,哪还有心思处理日常政务?
刘彻正逐步建立大汉的监察体制,已在御史府增设了监察御史,负责暗中巡查各郡县,检举官邪,肃整官箴。
每种社会体制都是在不断演化的,全看为政者如何引导其演化的方向。
体制内的问题,最好在体制内解决,若实在无法解决,就对体制做进一步的完善甚或改进。
华夏的官僚体制能延续数千年,自有其独到之处,盲目的冲撞官僚体制,乃至想彻底打破官僚体制,那是极为愚蠢的作法,智者不取!
后世不少崇洋媚外的国人,压根没去过大洋彼岸的灯塔国,亦不了解美帝的政治体系,就天天鼓吹皿猪,皿犬,三犬分栗甚么的,殊不知美帝比华夏更为官僚主义。
某些在国内叫嚣得厉害的砖家叫兽,到得灯塔国后,连屎都吃不上!
所以说,要多读书,多看报,多动脑,避免青少年脑残及中老年痴呆。
大汉群臣既不脑残也未痴呆,直觉敏锐得紧,尤是对皇帝的举动分外在意。
正月下旬,汉帝刘启回返长安未央宫。
离二月廿九的春分有月余,皇帝已遣内侍知会老宗正和太常卿,他会亲领臣民出郊设坛,举行大典祭奠日神。
群臣闻讯,不由有些疑惑,纷纷揣测皇帝的用意,去年皇帝可是让太子殿下代行春祭的,今年怎的要亲自行祭?
太子刘彻却是暗暗叹息:皇帝老爹无非是想有始有终,亲自举行今岁的几大祭奠。
年节过去,按着大汉历法,刘彻的虚岁已满十五。
待过得六月初九的生辰,大汉太子就该束发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武挥鞭》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武挥鞭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