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汉祚惟永 第七百三十一章 汉帝之谋
目录:汉武挥鞭| 作者:汉武挥鞭| 类别:历史军事
翌日清晨,长安西面的雍成门刚是缓缓开启,便有一队骑兵纵马出城。
乌维执缰打马,瞧着环伺身周的汉骑,回望宏伟巍峨的汉都长安,不禁无奈苦笑。
“此番若是得竞全功,大王必也能得觅汉侯,到时或能如我公孙祖辈般,好生为大汉尽忠竭力,后世子孙亦能得享世代荣华的。”
身侧的暗卫出身公孙氏,潜伏漠北多年,与诸多袍泽在漠北匈奴搞风搞雨,甚至暗中策反了乌维。
“诶!”
乌维长叹一声,下意识的摸了摸怀中揣着的小布包。
福寿膏,汉人所谓的鸦片,如今的他再也离不了,只能听任汉人摆布。
“军臣单于虽是我伯父,却未必肯认我这侄儿啊。”
乌维感受到身侧暗卫视线中的警醒意味,不敢露出心中的不甘和怨忿,却是故作哀叹道。
“无妨,军臣单于年事已高,虽在罗马闹得风生水起,实则早已气血亏虚,顽疾难愈,其子於单又年轻气盛,你只要将福寿膏进献给军臣单于,让他暂时减却病痛折磨,要暗中夺权却是不难。”
公孙氏本就出身匈奴,郎中令齐山特意征募了不少公孙子弟,培养成暗卫,再命其潜伏各处,莫说漠北匈奴,就是现今远在数万里外的军臣单于,其麾下的匈奴将士中,也少不得有齐山布下的暗子。
“可就这么点福寿膏……”
乌维仍不禁有些迟疑,甚或说是不舍。
“大王放心,这福寿膏在我大汉境内乃是禁物,不好多备,待得出了玉门关,过了边禁,前往大宛与大王的部众汇合,日后自会有人暗中运来各类所需,辅助如我等般辅助大王成事。”
“……”
乌维哑然无语,只得摇头叹息,这些暗卫除却要辅助他成事,亦是从旁监视督促之人。
他栾提乌维落得如此地步,非但自身吸食福寿膏成瘾,只能听凭汉人支使,还被逼彻底掘断匈奴最后一丝生机,甚至成为汉军扰乱外邦的马前卒。
汉帝之谋,何其深远,何其毒也?
奈何,他虽觉愧对先祖,却又没有勇气引颈自戮,福寿膏吸食得愈多愈久,他就愈贪恋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愈是怕死惜命。
福寿膏,毒害的不止是人的躯壳,更会泯灭人的良知和心志。
“罢了!”
好在他的幼子未如父兄般吸食过福寿膏,让他终归能留下了一丝念想,若真大事得成,想来汉帝也会信守承诺。
不求得觅封侯,唯望幼子日后能归化入汉,不让栾提苗裔彻底断绝。
未央宫,正殿。
太子刘沐亦再度破例,暂且免了宫邸学舍的今日早课,列席早朝。
不同与昨日态度,没再附和纷纷请战的文臣武将,太子殿下面色讪讪的老实旁听。
“太子以为如何?”
皇帝刘彻高居御座,很是恶趣味的出言问道。
刘沐只觉尴尬万分,却也不得不起身避席,答道:“儿臣以为,此事不急!”
群臣闻言,多是目瞪口呆。
这还是过往那个暴躁冲动的太子殿下么?
眼见诛绝匈奴,尽洗旧日国耻的机遇就在眼前,太子殿下怎么不似昨日般神情激越了?
“哦?为何不急?”
皇帝刘彻却是心下暗笑,明知故问道。
“……”
刘沐更是无语凝噎,却不敢当殿戳破自家父皇的阴私计较,只得绞尽脑汁,讪讪道:“儿臣以为,匈奴内乱迭起,正是自掘坟茔,若我大汉此时发兵,反倒会引得匈奴诸王惊惧,非但会停止内斗,更会联手抵御我汉军。
我大汉虽是兵锋赫赫,无有所惧,然漠北匈奴虽日渐衰微,却仍可聚拢不下十万骑,饶是十万乌合之众,若是拚死做困兽之斗,我汉军也势必会出现不小伤亡。”
“陛下,臣以为太子所虑甚是,兵者乃国之大事,不可不慎啊!”
大农令孔仅忙是出言附议,非止孔仅,过往历任大农令都对朝廷对外用兵表现出较为保守的态度。
倒不是主和的鸽派,现今的大汉朝野,数千万臣民几乎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鸽派,唯有鹰派和更为强硬的鹰派。
只是大农令掌国之财政,多是理智且精于算计之人,对外用兵虽是多有缴获收益,然出征用度和战后的奖赏抚恤,对国库的支应压力也不小。
少赚,就是亏!
不赚,就更是血亏!
譬如现今要对漠北匈奴用兵,军中将士或能靠砍人头加官进爵,朝臣们所属的世家大族或也能从战俘发卖中购买到不少奴隶,但对国库收入而言,却没有太大的好处,说不定真要亏本的。
毕竟十余年前的那场惊世大战,皇帝陛下御驾亲征,不但俘虏了上百万匈奴族众,更是将匈奴积攒百余年的财富都掳了回来。
现今的漠北匈奴,还榨得出多少油水?
孔仅不是不知道,彻底覆灭匈奴的重要意义,却也深知,皇帝陛下若是有心出兵,压根无需等到今日,早些年就能挥师北上,横推漠北了。
确实,皇帝刘彻暂时无心诛灭匈奴,除却不想汉军将士付出太多不必要的伤亡,亦有旁的算计。
在诸多大臣的讶异和不甘下,皇帝刘彻颌首认同了太子的看法,认为应暂缓出兵,任匈奴继续内乱,待其真正杀得伤筋动骨,汉廷再做计较不迟。
下得早朝,回了宣室殿。
“能想出那番说辞,倒还不算太蠢。”
刘彻摒退殿内宫人,对自家傻儿子如是道。
太子刘沐却不免泄气道:“儿臣心知自身愚钝,怕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似父皇这般高瞻远瞩,谋得长远周全。”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为君者,能正视自身不足,懂得知人善用,已弥补自身思虑不周之处,便是足矣,无须自怨自艾,凭白失了志气,丧了斗志!”
刘彻却不责怪,反是语带鼓励道。
刘沐忙是道:“父皇放心,儿臣虽是鲁莽愚钝,然却不会自甘堕落,必是永不言弃!”
刘彻颌首道:“如此便好,你要知晓,为父之所以留着漠北匈奴,却也是为了你啊!”
“为了儿臣?”
刘沐微是愣怔,却又随即眼神大亮,眸光熠熠的瞧着自家父皇。
“不错!昔年你皇祖父早早禅位,为父少年即位,虽有你皇祖父在身后坐镇,却仍难以彻底震慑朝堂,更难获得万民敬仰。”
刘彻毫不掩饰的坦言道:“帝皇声威愈重,民望愈高,后继之君就愈是难为,若是脾性随和懦弱,或许勉强能做个守成之君,然依你这等脾性,他日即位,若不得臣民真心敬仰,你甘愿么?”
刘沐尴尬的挠挠头,倒也老实:“自是不甘愿的,儿臣也想成为皇祖父和父皇般,受万民敬仰的贤君圣主。”
“那便是了,富国者,发展民生,使臣民富足,虽是帝皇首要之事,然唯有强军,对外征伐不臣,且取得大胜大捷,才是真正提振民心士气的最好法子!”
刘彻沉声道,身为穿越众,他对此认识更为深刻,传颂后世的所谓千古一帝,不都是武功卓著之君么?
譬如为大秦的六世圣君,譬如大汉文景二帝,其功绩难不成真在秦皇汉武之下?
不,恰恰相反,他们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纳贤、变法、革新、富国、安民,绞尽脑汁的合纵连横,奠定且夯实了帝国基业,才让恰逢其时的秦皇汉武得以功耀千古。
不是世人愚昧,而是实实在在的人性。
人类从骨子里,就是崇尚强者,喜欢争斗的残忍物种,想要得万民敬仰,帝皇文治不可少,武功更不可少!
“你明岁虽才虚年十四,然预学课业皆已习罢,不妨提早晋入黄埔军学,多延揽些有将帅之才之人,以为日后臂助,无须忌讳太多,但凡不涉具体军政,为父这点肚量还是有的!”
刘彻伸手拍了拍自家傻儿子的肩膀,虽说这小子脑子不够精明,块头却是长得高壮,也就后世初中生的年纪,就已和他下巴一般高,怕是快一米七了。
吾家有子初长成啊!
刘沐本就想着进入黄埔军学就读,此时闻得自家父皇这话,自是欢喜鼓舞。
然未等他出言应诺,刘彻又是发了话。
“入得军学后,多与你十一皇叔商讨军略,用心筹谋如何征伐漠北匈奴,以待日后!”
“父皇!”
刘沐就算脑子再笨,此时也已闻弦知意,不禁激动得面色潮红。
刘彻仔细叮嘱道:“此事莫要与旁人去说,若教太上皇和你母后知晓,便也只能作罢了。”
“儿臣醒得的,多谢父皇!”
刘沐忙是应诺,点头哈腰的傻乐不已,像极了刘彻前世养得那只傻二哈。
乌维执缰打马,瞧着环伺身周的汉骑,回望宏伟巍峨的汉都长安,不禁无奈苦笑。
“此番若是得竞全功,大王必也能得觅汉侯,到时或能如我公孙祖辈般,好生为大汉尽忠竭力,后世子孙亦能得享世代荣华的。”
身侧的暗卫出身公孙氏,潜伏漠北多年,与诸多袍泽在漠北匈奴搞风搞雨,甚至暗中策反了乌维。
“诶!”
乌维长叹一声,下意识的摸了摸怀中揣着的小布包。
福寿膏,汉人所谓的鸦片,如今的他再也离不了,只能听任汉人摆布。
“军臣单于虽是我伯父,却未必肯认我这侄儿啊。”
乌维感受到身侧暗卫视线中的警醒意味,不敢露出心中的不甘和怨忿,却是故作哀叹道。
“无妨,军臣单于年事已高,虽在罗马闹得风生水起,实则早已气血亏虚,顽疾难愈,其子於单又年轻气盛,你只要将福寿膏进献给军臣单于,让他暂时减却病痛折磨,要暗中夺权却是不难。”
公孙氏本就出身匈奴,郎中令齐山特意征募了不少公孙子弟,培养成暗卫,再命其潜伏各处,莫说漠北匈奴,就是现今远在数万里外的军臣单于,其麾下的匈奴将士中,也少不得有齐山布下的暗子。
“可就这么点福寿膏……”
乌维仍不禁有些迟疑,甚或说是不舍。
“大王放心,这福寿膏在我大汉境内乃是禁物,不好多备,待得出了玉门关,过了边禁,前往大宛与大王的部众汇合,日后自会有人暗中运来各类所需,辅助如我等般辅助大王成事。”
“……”
乌维哑然无语,只得摇头叹息,这些暗卫除却要辅助他成事,亦是从旁监视督促之人。
他栾提乌维落得如此地步,非但自身吸食福寿膏成瘾,只能听凭汉人支使,还被逼彻底掘断匈奴最后一丝生机,甚至成为汉军扰乱外邦的马前卒。
汉帝之谋,何其深远,何其毒也?
奈何,他虽觉愧对先祖,却又没有勇气引颈自戮,福寿膏吸食得愈多愈久,他就愈贪恋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愈是怕死惜命。
福寿膏,毒害的不止是人的躯壳,更会泯灭人的良知和心志。
“罢了!”
好在他的幼子未如父兄般吸食过福寿膏,让他终归能留下了一丝念想,若真大事得成,想来汉帝也会信守承诺。
不求得觅封侯,唯望幼子日后能归化入汉,不让栾提苗裔彻底断绝。
未央宫,正殿。
太子刘沐亦再度破例,暂且免了宫邸学舍的今日早课,列席早朝。
不同与昨日态度,没再附和纷纷请战的文臣武将,太子殿下面色讪讪的老实旁听。
“太子以为如何?”
皇帝刘彻高居御座,很是恶趣味的出言问道。
刘沐只觉尴尬万分,却也不得不起身避席,答道:“儿臣以为,此事不急!”
群臣闻言,多是目瞪口呆。
这还是过往那个暴躁冲动的太子殿下么?
眼见诛绝匈奴,尽洗旧日国耻的机遇就在眼前,太子殿下怎么不似昨日般神情激越了?
“哦?为何不急?”
皇帝刘彻却是心下暗笑,明知故问道。
“……”
刘沐更是无语凝噎,却不敢当殿戳破自家父皇的阴私计较,只得绞尽脑汁,讪讪道:“儿臣以为,匈奴内乱迭起,正是自掘坟茔,若我大汉此时发兵,反倒会引得匈奴诸王惊惧,非但会停止内斗,更会联手抵御我汉军。
我大汉虽是兵锋赫赫,无有所惧,然漠北匈奴虽日渐衰微,却仍可聚拢不下十万骑,饶是十万乌合之众,若是拚死做困兽之斗,我汉军也势必会出现不小伤亡。”
“陛下,臣以为太子所虑甚是,兵者乃国之大事,不可不慎啊!”
大农令孔仅忙是出言附议,非止孔仅,过往历任大农令都对朝廷对外用兵表现出较为保守的态度。
倒不是主和的鸽派,现今的大汉朝野,数千万臣民几乎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鸽派,唯有鹰派和更为强硬的鹰派。
只是大农令掌国之财政,多是理智且精于算计之人,对外用兵虽是多有缴获收益,然出征用度和战后的奖赏抚恤,对国库的支应压力也不小。
少赚,就是亏!
不赚,就更是血亏!
譬如现今要对漠北匈奴用兵,军中将士或能靠砍人头加官进爵,朝臣们所属的世家大族或也能从战俘发卖中购买到不少奴隶,但对国库收入而言,却没有太大的好处,说不定真要亏本的。
毕竟十余年前的那场惊世大战,皇帝陛下御驾亲征,不但俘虏了上百万匈奴族众,更是将匈奴积攒百余年的财富都掳了回来。
现今的漠北匈奴,还榨得出多少油水?
孔仅不是不知道,彻底覆灭匈奴的重要意义,却也深知,皇帝陛下若是有心出兵,压根无需等到今日,早些年就能挥师北上,横推漠北了。
确实,皇帝刘彻暂时无心诛灭匈奴,除却不想汉军将士付出太多不必要的伤亡,亦有旁的算计。
在诸多大臣的讶异和不甘下,皇帝刘彻颌首认同了太子的看法,认为应暂缓出兵,任匈奴继续内乱,待其真正杀得伤筋动骨,汉廷再做计较不迟。
下得早朝,回了宣室殿。
“能想出那番说辞,倒还不算太蠢。”
刘彻摒退殿内宫人,对自家傻儿子如是道。
太子刘沐却不免泄气道:“儿臣心知自身愚钝,怕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似父皇这般高瞻远瞩,谋得长远周全。”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为君者,能正视自身不足,懂得知人善用,已弥补自身思虑不周之处,便是足矣,无须自怨自艾,凭白失了志气,丧了斗志!”
刘彻却不责怪,反是语带鼓励道。
刘沐忙是道:“父皇放心,儿臣虽是鲁莽愚钝,然却不会自甘堕落,必是永不言弃!”
刘彻颌首道:“如此便好,你要知晓,为父之所以留着漠北匈奴,却也是为了你啊!”
“为了儿臣?”
刘沐微是愣怔,却又随即眼神大亮,眸光熠熠的瞧着自家父皇。
“不错!昔年你皇祖父早早禅位,为父少年即位,虽有你皇祖父在身后坐镇,却仍难以彻底震慑朝堂,更难获得万民敬仰。”
刘彻毫不掩饰的坦言道:“帝皇声威愈重,民望愈高,后继之君就愈是难为,若是脾性随和懦弱,或许勉强能做个守成之君,然依你这等脾性,他日即位,若不得臣民真心敬仰,你甘愿么?”
刘沐尴尬的挠挠头,倒也老实:“自是不甘愿的,儿臣也想成为皇祖父和父皇般,受万民敬仰的贤君圣主。”
“那便是了,富国者,发展民生,使臣民富足,虽是帝皇首要之事,然唯有强军,对外征伐不臣,且取得大胜大捷,才是真正提振民心士气的最好法子!”
刘彻沉声道,身为穿越众,他对此认识更为深刻,传颂后世的所谓千古一帝,不都是武功卓著之君么?
譬如为大秦的六世圣君,譬如大汉文景二帝,其功绩难不成真在秦皇汉武之下?
不,恰恰相反,他们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纳贤、变法、革新、富国、安民,绞尽脑汁的合纵连横,奠定且夯实了帝国基业,才让恰逢其时的秦皇汉武得以功耀千古。
不是世人愚昧,而是实实在在的人性。
人类从骨子里,就是崇尚强者,喜欢争斗的残忍物种,想要得万民敬仰,帝皇文治不可少,武功更不可少!
“你明岁虽才虚年十四,然预学课业皆已习罢,不妨提早晋入黄埔军学,多延揽些有将帅之才之人,以为日后臂助,无须忌讳太多,但凡不涉具体军政,为父这点肚量还是有的!”
刘彻伸手拍了拍自家傻儿子的肩膀,虽说这小子脑子不够精明,块头却是长得高壮,也就后世初中生的年纪,就已和他下巴一般高,怕是快一米七了。
吾家有子初长成啊!
刘沐本就想着进入黄埔军学就读,此时闻得自家父皇这话,自是欢喜鼓舞。
然未等他出言应诺,刘彻又是发了话。
“入得军学后,多与你十一皇叔商讨军略,用心筹谋如何征伐漠北匈奴,以待日后!”
“父皇!”
刘沐就算脑子再笨,此时也已闻弦知意,不禁激动得面色潮红。
刘彻仔细叮嘱道:“此事莫要与旁人去说,若教太上皇和你母后知晓,便也只能作罢了。”
“儿臣醒得的,多谢父皇!”
刘沐忙是应诺,点头哈腰的傻乐不已,像极了刘彻前世养得那只傻二哈。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武挥鞭》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武挥鞭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