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釜底抽薪
目录:强秦| 作者:路人家| 类别:历史军事
传道、授业、解惑。
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公学与私学的矛盾,根本其实并不在学生到哪里上学,而是开放式教育和单对单教育之间的本质不同,公学由国家主办,可以在最大范围内传授知识,而私学则是由私人开设,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传授。
在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的兴起,原因之一就是公学的荒疏,数百个诸侯国林立,彼此之间攻伐不断,对人才的渴求也达到了,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国家对教育的漠视。
国家朝不保夕,王位顷刻而下,对于一个朝夕不保的政权来说,教育这样需要长久投入却在有生之年都可能看不到回报的付出,无疑是奢侈的举动。
商山道上。
李原的车驾被一群手无寸铁的学子包围,在这群人前面的,是四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他们俱都穿着秦国的朝服,这种宽大长袖的博士服只在当初始皇帝征召天下有识之士时穿戴过。
在四博士的鼓惑下,就学于私学的众多少年群情激奋,其中更不乏有当地官员的子弟,而李原的行踪之所以暴露,就是因为有秦国官员私下与四皓方面有了联系。
“臣等为博士,今秦有大难,请为武侯解之。”在请陈书里面,唐秉、周术、吴实、崔广四皓一上来,就摆出了一付大儒的高高姿态,他们不仅将请陈书用昂贵的绢帛书写,而且还用羊皮缝接起来,交给学子举过头顶示众。
四皓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向世人表明,他们是为解秦国大难而拦路,另外,他们还曾经是秦国的官员。也为秦国出力过,有了这一层踱金的背景,他们说的话就更有说服力,同时,如果李原动怒的话,也要顾虑天下议论。
商洛驿馆。
位于秦岭余脉商山之麓。李原一连三天在这里接见了以唐秉为首的四皓,试图劝说他们放弃堵路的举动,同时,也倾下身子听取“关于秦有大难”的危言,然而效果却并不明显。在明白了四皓沽名钓誉的真实意图之后。李原决定痛下杀手,彻底的铲除四皓背后赖于生存的土壤。
既然四皓敢跳出来,那么就要有承担后果的心里准备。
他李原不是善男信女,也不会对读书之人有什么怜悯之心,秦国的大门,只对有才能又希望为秦国效力的人开放,至于其他想从秦国获取私利的人,等待他们的,就是秦国强悍军队的无情洗礼。
驿馆简陋的厅堂内。
东园公唐秉眯着眼睛。隐藏在眼皮下的一对黄浊眸子,时不时的扫视居中而坐的武侯李原,三天的说项,已经让这个年过六旬的老皓精神头有些不济了。而让他更感到棘手的是。李原似乎摆出了打一场口舌持久战的意思,这位权倾一时的秦国大人物脸色平静,看不到其内心在想些什么。
“武侯,要消除难厄。公学之议当废止,另当效始皇设天下七十二博士之法,召告各郡。以张博士之名——!”在另一侧,周术、吴实等人还在不停歇的劝说,他们话里面的意思很隐晦,不过,经过反复的诉说之后,李原总算也明白了,这几个老家伙原来是想借着这次风波的由头,在全国传扬名望。
始皇帝在统一天下之后,有一段时间确实征召天下有识之士聚集咸阳,立七十二个博士官位,让这些人为国效力。
只不过,还未等始皇从统一战争中缓过劲来,博士们相互之间就开始内讧起来,不同学说立场不同,文人之间本来分处各地,现在天天在一起办公,争执自然难免,这一天天的闹腾起来不安宁,简接的导致了始皇大怒,随后便是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
在这一场变故中,真正得到实惠的,不是那个冲撞了始皇被杀头的淳于越,而是当初被同列博士的唐秉、周术等人,他们虽然辞去了博士,回到乡里隐居,但凭籍着反抗暴秦的名头,获得了巨大的声望。
现在,秦国再现统一的曙光。
唐秉、周术等人担心,他们的声望会因为公学的推行而削弱,同时,由于学生的减少,他们奢侈的隐居生活也将遇到困难。
“诸公,博士之议,朝廷目前尚无定论,不过,各郡公学的教谕缺额尚多,如果诸公愿意的话,可以前往报名,至于能否录用,还需要看考绩评定如何?”听到周术这么一说,随同在李原身边,负责礼仪外交事宜的陆贾笑了笑,脸色温和的说道。
“教谕,这是什么职位,我等可是博士?”周术脸色一沉,一捋白须瞪着陆贾怒道。
“我大秦施政,重实绩,轻声名。诸公难道不知道吗?就算是教谕,也要请诸公拿出实实在在的学问来传授方可,若是隐藏了私心,或者误人子弟,我大秦的律法可不轻饶。”陆贾豁的站起身,冲着周术轻蔑的一笑。
“你,你诬蔑我等学问,真是竖子不可教也。”周术气的胡须乱颤,被年纪小了自己二十余岁的后辈质疑学问,对于一辈子钻研学说的老皓来说,不亚于是指认他们作奸犯科。
四皓个个神情激动。
然而年岁毕竟不饶人了。原先准备好的游说李原的说辞,在陆贾的一番讥讽之下,也忘得干干净净。
“好了,诸公,今日时辰不早,这驿馆简陋,不耐宴请,汝等早些回了吧。”第三日的见面,再次无疾而终。
当唐秉、周术几位出了驿馆,回到商山道上临时借宿的地方时,却惊讶的发现,一众学生俱都不见了踪影,只有几个服侍的随从正在收拾杂乱不堪的一应器物。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唐秉惊惧交加,要知道为了这一次拦路说项,前来的学子多达千余人,其中除了他们四人的子弟外,还有其他一些交好的故友的门生,这些年轻学生的加入,才是唐秉、周术等人与李原谈判的根本,没有了受鼓惑的年轻学子,他们四个老家伙连走路都不方便,又能奈李原几何?
对随从一番询问之后,唐秉等四皓不禁顿足垂胸,李原这几天来的和缓态度,原来不过是烟幕弹,三天的时间,唐秉等人召集起了千余支持者,却不想在第三天的早上,这些学子们却被秦**队抓捕了一干二净。
不仅如此,秦军在抓捕之时,还放出风声:这些学子是受了他人的鼓惑,试图冲撞武侯的车驾,秦军在不得已之下才将他们一一抓了起来。
李原是什么人?
是重建秦国的奠基人,在秦国百姓的心目中,就相当于神灵一样的存在。但凡他的车驾到处,受了好处的秦国百姓莫不欢欣鼓舞,而这些不事耕作、只会夸夸其谈的学生竟敢行冲撞刺杀之事,当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这李贼,太过无耻了,竟然敢污我等声名。诸公,我们去与李贼理论一个长短。”唐秉顿足大呼。
四皓气呼呼的再回到驿馆,想要找李原或陆贾讨要一个说法,临到驿站门口,却不想被守卫的驿卒给拦住了不让进去。
“武侯可在里面,老朽等要求见,汝等快快前去通报?”周术不客气的一瞪眼珠子,冲着驿卒喝道。这些天来,他们被李原当作上宾来款待,眼里面早已不将区区驿卒放在心上。
“老匹夫,你在胡说乱语什么,武侯已经离开这里,要是再口出不驯,休怪我等手中刀剑不客气。”驿卒一脸的冷漠,冲着唐秉等老朽喝道。(未完待续。。)
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公学与私学的矛盾,根本其实并不在学生到哪里上学,而是开放式教育和单对单教育之间的本质不同,公学由国家主办,可以在最大范围内传授知识,而私学则是由私人开设,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传授。
在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的兴起,原因之一就是公学的荒疏,数百个诸侯国林立,彼此之间攻伐不断,对人才的渴求也达到了,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国家对教育的漠视。
国家朝不保夕,王位顷刻而下,对于一个朝夕不保的政权来说,教育这样需要长久投入却在有生之年都可能看不到回报的付出,无疑是奢侈的举动。
商山道上。
李原的车驾被一群手无寸铁的学子包围,在这群人前面的,是四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他们俱都穿着秦国的朝服,这种宽大长袖的博士服只在当初始皇帝征召天下有识之士时穿戴过。
在四博士的鼓惑下,就学于私学的众多少年群情激奋,其中更不乏有当地官员的子弟,而李原的行踪之所以暴露,就是因为有秦国官员私下与四皓方面有了联系。
“臣等为博士,今秦有大难,请为武侯解之。”在请陈书里面,唐秉、周术、吴实、崔广四皓一上来,就摆出了一付大儒的高高姿态,他们不仅将请陈书用昂贵的绢帛书写,而且还用羊皮缝接起来,交给学子举过头顶示众。
四皓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向世人表明,他们是为解秦国大难而拦路,另外,他们还曾经是秦国的官员。也为秦国出力过,有了这一层踱金的背景,他们说的话就更有说服力,同时,如果李原动怒的话,也要顾虑天下议论。
商洛驿馆。
位于秦岭余脉商山之麓。李原一连三天在这里接见了以唐秉为首的四皓,试图劝说他们放弃堵路的举动,同时,也倾下身子听取“关于秦有大难”的危言,然而效果却并不明显。在明白了四皓沽名钓誉的真实意图之后。李原决定痛下杀手,彻底的铲除四皓背后赖于生存的土壤。
既然四皓敢跳出来,那么就要有承担后果的心里准备。
他李原不是善男信女,也不会对读书之人有什么怜悯之心,秦国的大门,只对有才能又希望为秦国效力的人开放,至于其他想从秦国获取私利的人,等待他们的,就是秦国强悍军队的无情洗礼。
驿馆简陋的厅堂内。
东园公唐秉眯着眼睛。隐藏在眼皮下的一对黄浊眸子,时不时的扫视居中而坐的武侯李原,三天的说项,已经让这个年过六旬的老皓精神头有些不济了。而让他更感到棘手的是。李原似乎摆出了打一场口舌持久战的意思,这位权倾一时的秦国大人物脸色平静,看不到其内心在想些什么。
“武侯,要消除难厄。公学之议当废止,另当效始皇设天下七十二博士之法,召告各郡。以张博士之名——!”在另一侧,周术、吴实等人还在不停歇的劝说,他们话里面的意思很隐晦,不过,经过反复的诉说之后,李原总算也明白了,这几个老家伙原来是想借着这次风波的由头,在全国传扬名望。
始皇帝在统一天下之后,有一段时间确实征召天下有识之士聚集咸阳,立七十二个博士官位,让这些人为国效力。
只不过,还未等始皇从统一战争中缓过劲来,博士们相互之间就开始内讧起来,不同学说立场不同,文人之间本来分处各地,现在天天在一起办公,争执自然难免,这一天天的闹腾起来不安宁,简接的导致了始皇大怒,随后便是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
在这一场变故中,真正得到实惠的,不是那个冲撞了始皇被杀头的淳于越,而是当初被同列博士的唐秉、周术等人,他们虽然辞去了博士,回到乡里隐居,但凭籍着反抗暴秦的名头,获得了巨大的声望。
现在,秦国再现统一的曙光。
唐秉、周术等人担心,他们的声望会因为公学的推行而削弱,同时,由于学生的减少,他们奢侈的隐居生活也将遇到困难。
“诸公,博士之议,朝廷目前尚无定论,不过,各郡公学的教谕缺额尚多,如果诸公愿意的话,可以前往报名,至于能否录用,还需要看考绩评定如何?”听到周术这么一说,随同在李原身边,负责礼仪外交事宜的陆贾笑了笑,脸色温和的说道。
“教谕,这是什么职位,我等可是博士?”周术脸色一沉,一捋白须瞪着陆贾怒道。
“我大秦施政,重实绩,轻声名。诸公难道不知道吗?就算是教谕,也要请诸公拿出实实在在的学问来传授方可,若是隐藏了私心,或者误人子弟,我大秦的律法可不轻饶。”陆贾豁的站起身,冲着周术轻蔑的一笑。
“你,你诬蔑我等学问,真是竖子不可教也。”周术气的胡须乱颤,被年纪小了自己二十余岁的后辈质疑学问,对于一辈子钻研学说的老皓来说,不亚于是指认他们作奸犯科。
四皓个个神情激动。
然而年岁毕竟不饶人了。原先准备好的游说李原的说辞,在陆贾的一番讥讽之下,也忘得干干净净。
“好了,诸公,今日时辰不早,这驿馆简陋,不耐宴请,汝等早些回了吧。”第三日的见面,再次无疾而终。
当唐秉、周术几位出了驿馆,回到商山道上临时借宿的地方时,却惊讶的发现,一众学生俱都不见了踪影,只有几个服侍的随从正在收拾杂乱不堪的一应器物。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唐秉惊惧交加,要知道为了这一次拦路说项,前来的学子多达千余人,其中除了他们四人的子弟外,还有其他一些交好的故友的门生,这些年轻学生的加入,才是唐秉、周术等人与李原谈判的根本,没有了受鼓惑的年轻学子,他们四个老家伙连走路都不方便,又能奈李原几何?
对随从一番询问之后,唐秉等四皓不禁顿足垂胸,李原这几天来的和缓态度,原来不过是烟幕弹,三天的时间,唐秉等人召集起了千余支持者,却不想在第三天的早上,这些学子们却被秦**队抓捕了一干二净。
不仅如此,秦军在抓捕之时,还放出风声:这些学子是受了他人的鼓惑,试图冲撞武侯的车驾,秦军在不得已之下才将他们一一抓了起来。
李原是什么人?
是重建秦国的奠基人,在秦国百姓的心目中,就相当于神灵一样的存在。但凡他的车驾到处,受了好处的秦国百姓莫不欢欣鼓舞,而这些不事耕作、只会夸夸其谈的学生竟敢行冲撞刺杀之事,当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这李贼,太过无耻了,竟然敢污我等声名。诸公,我们去与李贼理论一个长短。”唐秉顿足大呼。
四皓气呼呼的再回到驿馆,想要找李原或陆贾讨要一个说法,临到驿站门口,却不想被守卫的驿卒给拦住了不让进去。
“武侯可在里面,老朽等要求见,汝等快快前去通报?”周术不客气的一瞪眼珠子,冲着驿卒喝道。这些天来,他们被李原当作上宾来款待,眼里面早已不将区区驿卒放在心上。
“老匹夫,你在胡说乱语什么,武侯已经离开这里,要是再口出不驯,休怪我等手中刀剑不客气。”驿卒一脸的冷漠,冲着唐秉等老朽喝道。(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强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强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